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细胞遗传学培养方法和少见及复杂核型的变化情况.方法 NHL患者骨髓标本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培养72 h,G显带方法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共检出具有少见及复杂核型患者16例,其中10例为复杂核型,另6例涉及1~2条染色体,同一条染色体在不同患者中发生结构或数量异常.结论 骨髓标本在PHA刺激下行72 h培养的方法可提高异常核型的检出,核型变化尤其是复杂核型对患者预后可能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联合形态学检查对淋巴瘤骨髓累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标本行FCM、涂片及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观察骨髓受累率、免疫表型数据和检查前后临床分期(CS)、国际预后指数(IPI)的变化.结果 6例霍奇金淋巴瘤(HL)切片法仅发现1例骨髓受累;4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骨髓受累FCM检出3l例,涂片法检出5例,切片法检出12例.FCM发现的3l例受累患者中,21例为早期浸润(瘤细胞<5%);12例为小细胞淋巴瘤(SLL);6例同时表达T、B细胞抗原,1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同时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检查后,19例由原分期Ⅰ、Ⅱ、Ⅲ期升至Ⅳ期,18例进展型NHL的IPI提高.结论FCM联合形态学检查提高了骨髓受累的检出率,并能了解骨髓增生程度,提供免疫表型数据,尤对早期浸润和SLL声重要鉴别价值.准确的骨髓检查提高了患者CS和IPI.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PCR)可使 DNA 靶序列酶促扩增,选择适当的寡核苷酸可检出含有靶序列的细胞。PCR 已成功地应用于诊断遗传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以及用于检出淋巴瘤患者骨髓中微量的残存瘤细胞。在淋巴瘤中,适合 PCR 的靶序列为重排 bcl-2基因。该基因是因14号染色体与18号染色体发生易位所致。作者应用此法,在一名表面看来是局限性胃淋巴瘤病人的腹膜腔灌洗物和骨髓(细胞学检查皆为阴性)中,检测出含有 bcl-2重排基因的恶性淋巴瘤细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流式细胞术三种方法对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的检测情况,为临床检测骨髓受累提供选择.方法 收集68例恶性淋巴瘤初治患者,观察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流式细胞术三种方法检测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的阳性率.结果 6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检测骨髓受累时,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流式细胞术的阳性率分别为16.2%(11/68)、33.8%(23/68)和10.3 %(7/68),骨髓活组织检查阳性率高于涂片和流式细胞术检查,三种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骨髓涂片与骨髓活组织检查存在相关性(P=0.002),与流式细胞术没有相关性(P=0.270).结论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检测淋巴瘤患者是否有骨髓受累的基础方法,骨髓活组织检查阳性率较高,有明显的优势,但需与骨髓涂片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5.
郑彦 《肿瘤学杂志》2005,11(3):179-181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总结回顾10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和临床分期结果.[结果]霍奇金淋巴瘤(HL)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7例.NHL分型:B细胞型49例,T细胞型26例和NK细胞型2例.恶性淋巴瘤的骨髓侵犯(BMI)32例(31.68%),其中恶性淋巴瘤性白血病(MLL)8例.HL的淋巴细胞削减型和混合细胞型;NHL的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前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MI多见.10例无明显浅表淋巴结肿大的NHL患者经骨髓活检确诊为BMI,分期则由原Ⅱ、Ⅲ期升为Ⅳ期.恶性淋巴瘤发展至MLL的间期<3.5年,生存期<28个月,预后不良.[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有重要价值,尤其对无淋巴结病理证据的患者可提供诊断依据,伴有BMI患者为临床晚期,可能进展为白血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各亚型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BCL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骨髓细胞形态、骨髓活组织检查切片、骨髓细胞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诊断各种BCLPD,其中脾边缘区淋巴瘤4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结论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对BCLPD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少数免疫表型不典型的BCLPD可通过结合组织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及骨髓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以贫血、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骨髓病理示血窦内见体积较大淋巴细胞样细胞聚集成巢,残留造血组织粒、红系细胞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CD3-,CD20+,CD34+/-,CD61+,CD235a,MPO-,κ+/-,λ,CD138.予CHOP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血象基本恢复正常,复查骨髓像及骨髓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幼稚淋巴瘤细胞浸润.结论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依据受累器官或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50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涂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跃琼 《白血病.淋巴瘤》2010,19(4):245-245,256
 目的 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首次骨髓穿刺时骨髓侵犯的发生率。方法 对50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涂片结果作回顾分析。结果 以骨髓涂片细胞分类中淋巴瘤细胞≥5.0 %诊断为骨髓侵犯,发现50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侵犯的发生率为12.0 %,另外,我们把2.0 %<淋巴瘤细胞<5.0 %作为可能发生骨髓侵犯观察对象,这部分患者比率为9.2 %。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较常见,当明确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时应把骨髓涂片细胞学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PET-CT可用于具有FDG摄取活性的淋巴瘤分期,尤其对结外病变的诊断优于其他检查.基线的PET-CT评估利于后续的治疗效果评价.PET-CT对霍奇金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骨髓受累评价优于骨髓活组织检查.目前许多研究表明中期PET-CT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预后相关,但尚不足以依据其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终期PET-CT是评估FDG摄取性淋巴瘤预后的最佳指标.不推荐PET-CT用于淋巴瘤患者的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10.
非霍奇金淋巴瘤侵犯骨髓的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侵犯骨髓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骨髓活检标本,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形态免疫组化进行表型分析.结果:65例中,B细胞淋巴瘤39例,T细胞淋巴瘤26例.形态学上,B细胞淋巴瘤多以混合型、弥漫型侵犯为主,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以间质型、混合型侵犯多见,伴有浆细胞、嗜酸细胞等反应性成分.毛细胞白血病(HCL)呈蜂窝样外观,具有诊断特异性.26例有髓外原发淋巴瘤者,瘤细胞形态与相应骨髓活检形态一致.免疫组化可对大部分淋巴瘤分型.6例小B细胞淋巴瘤不能分型的,2例结合脾脏病理特点确诊,4例仅有骨髓活检标本的,有待进一步检查确定.结论:多数NHL骨髓侵犯具有明确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可以诊断并分型.少数需结合原发部位及其它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1.
69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后骨髓象与血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后骨髓与外周血白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9例恶性淋巴瘤具有骨髓侵犯的骨髓细胞分类及外周血白细胞检验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9例恶性淋巴瘤骨髓侵犯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33例,分类计数异常35例,骨髓增生正常者19例,增生异常者50例.结论当恶性淋巴瘤发展到骨髓侵犯或淋巴瘤细胞白血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与骨髓象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但如明确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时则应把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列为常规检查,如其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出现异常,则应高度怀疑有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细胞形态特征、治疗效果与预后.方法:对404例经病理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行血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分析其骨髓侵犯发生率、细胞形态特征、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分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04例NHL患者中骨髓侵犯69例(17.1%),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一致,年龄35岁以下者多见(53.6%),病理类型以B细胞淋巴瘤为主(78.2%),骨髓侵犯晚期多见,其侵犯程度越重,临床症状越重,化疗效果差,缓解率低,预后不良.结论:NHL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病理类型、治疗与预后等密切相关,骨髓侵犯程度重,临床分期晚,疗效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淋巴瘤(PSL)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例 PSL 患者应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诊断,特别是外周血和骨髓免疫细胞分型以及行脾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例1以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入院;例2以上腹痛、巨脾入院,外周血和骨髓见异常淋巴细胞;例3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入院,脾轻度大。3例均行脾切除术,病理结果分别为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脾γδT 细胞淋巴瘤。结论全面准确地应用各种诊断技术,注重外周血和骨髓异常细胞、异常克隆的检查,严格掌握脾切除术指征,是正确诊断 PSL 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淋巴瘤侵犯骨髓的诊断和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瘤骨髓侵犯在临床比较常见,依据Ann Arbor分期,一旦发现患者淋巴瘤细胞侵犯骨髓,即可以判断患者为Ⅳ期病变,预后不良,所以淋巴瘤是否累及骨髓与淋巴瘤的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不典型骨髓瘤的识别能力,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因临床表现及骨髓细胞形态不典型且CD20+的误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正确诊断、鉴别诊断的要点及误诊原因,并总结该类患者的特点.结果 患者因全血细胞减少就诊,伴脾脏大,无淋巴结肿大.初诊骨髓因取材欠佳,流式细胞学分析未见异常,根据骨髓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CD20+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应用R-COP及R-CHOP样方案治疗效果欠佳,经复查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等,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轻链型.结论 部分骨髓瘤患者细胞形态不典型且CD20+,有时不分泌或分泌少量免疫球蛋白(或轻链),易误诊误治,应综合骨髓瘤、淋巴瘤的其他免疫表型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探讨3种骨髓检查方法(骨髓涂片、活检、流式细胞术分析)对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及分期价值。方法:对74例患者进行3种方法的骨髓检查,评估不同方法的检出率、对分期的影响以及各亚型中骨髓浸润的风险。结果:骨髓涂片阳性者12例(16.2%),骨髓活检阳性10例(13.5%),流式细胞术分析阳性23例(31.1%),流式细胞术分析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涂片和活检检查(P<0.05);骨髓涂片、活检、流式细胞术分析可互相修正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亚型骨髓浸润比例最高;对于无淋巴结、肝脾肿大者,骨髓检查具有明确诊断的作用。结论:骨髓涂片、活检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对淋巴瘤有重要的诊断及分期价值,三者互为补充,不能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特征与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413例经病理学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骨髓穿刺检查后,对112例诊断为骨髓侵犯患者的骨髓病理形态学特征、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表现、分期,疗效以及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骨髓侵犯的发生率为27.12%,骨髓侵犯的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的一致;骨髓侵犯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多发生在晚期;骨髓侵犯程度与临床表现、疗效、预后明显相关,骨髓侵犯越重,临床症状越重,预后不良.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形态学特征与原发肿瘤细胞的形态一致,骨髓侵犯程度越重,临床出现各种相关症状重,化疗的缓解率低,疗效差,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良,但仍有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3 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病例,分析其骨髓浸润情况。结果:133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骨髓受累率为21.8%(29/133);在骨髓受累的病例中,淋巴肉瘤性白血病、骨髓侵犯、淋巴瘤细胞比例未达5% 的病例分别占31.0%(9/29)、55.2%(16/29)和13.8%(4/29)。 在29例骨髓受累病例中,B 细胞淋巴瘤占55.2%(16/29),T/NK细胞淋巴瘤占41.4%(12/29),霍奇金病占3.4%(1/29)。 T/NK细胞淋巴瘤的骨髓受累率为37.5%(12/32),比B 细胞淋巴瘤要高18.2%(16/88),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恶性淋巴瘤骨髓浸润比例高,不同的病理学类型骨髓受累的风险不一,总体而言T 细胞淋巴瘤的骨髓浸润率更高,而且以淋巴肉瘤性白血病多见,骨髓细胞学检查对恶性淋巴瘤的正确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同一例患者中出现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粒细胞自血病(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LL/CL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这2种恶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骨髓涂片,淋巴结活检,染色体细胞遗传学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FCM等方法,对1例初诊时为SLL/CLL,5年后进展为Ph染色体阳性的CML男性患者进行检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在发病初期经骨髓涂片,淋巴结活检等检测确诊为SLL/CLL,但FISH未检测到Ph阳性的染色体异常.经过5年化疗后,再次骨髓培养检测发现46,XY,t(9;22) (q34;q11)染色体异常,患者骨髓出现CML表现.结论:2种肿瘤细胞群体独立起源,第2肿瘤的发生可能和第1肿瘤的过度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20.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之瘤细胞形态学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经病理确诊的150例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并对受侵骨髓中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