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阐述了"动态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研究如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项目任务驱动为核心进行该课程的改革,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网站开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有意义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深入分析深度学习的含义、现状的基础上,在《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尝试,从课程实践教学安排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到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深度学习进行探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梁瑜  胡海艳 《福建电脑》2008,24(9):30-30
本文阐述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Web系统开发》课程的实践研究,在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林雪芬 《计算机时代》2014,(4):57-58,61
分析当前三维建模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课程中引入以项目为中心的实践方法。在初期阶段,采用案例教学及任务驱动的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深入阶段,采用协作学习方式完成课题,促进团队合作并发挥个人特长;在强化阶段,采用产学研结合及参与各级各类竞赛的方法,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以项目为中心的实践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主动性得以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STEM教育强调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灵活应用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和工程设计,利用团队合作解决学生真实面对的问题,让学生具备综合性的素养和能力,培养合适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点,将STEM教育的理念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将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以所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为例,谈谈如何在STEM教育视野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相似文献   

6.
储颖 《计算机教育》2012,(10):85-88
针对当今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及缺少合作精神的问题,在分析主讲课程"动画与游戏设计"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在游戏设计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的观点。结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并在课程及实验中贯彻实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贺慧琳 《福建电脑》2011,27(2):58+57-58,57
通过分析Java程序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引入软件工程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件测试课程理论抽象、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探索基于团队合作与竞争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模式。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阐述如何以团队合作与竞争为主线,组织展开团队学习、案例讨论、团队实验、团队答辩等教学活动,提高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实践方式周期长、难度大、难以培养团队精神的弊端,提出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入结对编程模式。并选择多组学生结对编程完成同一项目,进行了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结对编程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和质量意识,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参与学员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段善荣  焦翠珍 《福建电脑》2011,27(9):212-213
针对《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深入探讨了"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应注意的地方。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徐海涛  吴昊 《福建电脑》2013,29(4):44-46
针对传统教学法由于重理论轻实践往往导致不适合软件编程类课程的特点,探索性的将Scrum和极限编程结合的软件开发方法引入到软件项目实践课程中,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形成了一种较为实用的软件实践课程教学法。通过实践,该方法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12.
浅谈数据库课程实践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总结了我们在多年实践中摸索出的方法,首先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就要注重联系实践,然后通过基础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3.
无线网络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本文在分析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课外创新实践引入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科技作品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评估整个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同时将学生在该过程中完成的成果与学科竞赛和知识产权申请对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综合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欲望,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4.
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小宇 《福建电脑》2010,26(4):180-180,182
分析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该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今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实际,提出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现场实习、创新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设计,该模式对不同实践环节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主学习,增强创新和团队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16.
《Delphi程序设计》是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在企业中的团队合作的需要。模拟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以企业工作中实际角色分配任务,老师少讲,学生多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职业行动力,该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模拟教学法在Delphi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证明,模拟教学法对Delphi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实践方式周期长、难度大、难以培养团队精神的弊端,提出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中引入结对编程模式。并选择多组学生结对编程完成同一项目,进行了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结对编程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软件工程思想和质量意识,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参与学员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徐卓然  阳小华  刘立  李萌 《福建电脑》2011,27(10):43-44
本文针对软件设计课程中传统教学法存在的弊端,引入案例+实践教学的思想,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案例教学的软件设计教学方法。该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9.
《Delphi程序设计》是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在企业中的团队合作的需要。模拟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以企业工作中实际角色分配任务,老师少讲,学生多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职业行动力,该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模拟教学法在Delphi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证明,模拟教学法对Delphi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基于.NET的软件开发》课程和选修学生的特点,对该课程确立以项目开发为主导.层层深入的实战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和团队合作的开发环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计算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