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华仁 《辽宁化工》2012,41(7):667-669
采用SBR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主要考察了溶解氧、污泥量、pH、SVI对高氨氮废水中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7.2±0.2,MLSS为4 700 mg/L,SVI=50~ 70,DO=4.5±0.5mg/L时废水运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连续流砂滤+O_3+ABAF+UV/H_2O_2工艺处理以氯碱化工为主的某化工区废水,处理水量10 000 m~3/d,进水水质为COD≤200 mg/L、氨氮≤25 mg/L,经调整pH、碱度等运行参数,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A~2/O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原煤气化公司焦化厂A2/O生物膜系统的运行特点,分析了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生产运行表明,当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28h、出水pH值7.7~8.0、剩余碱度为150mg/L~200mg/L、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3时,系统对COD去除率在85%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平均低于150mg/L,氨氮质量浓度低于15mg/L。  相似文献   

4.
吴建华 《煤化工》2024,(1):33-35+71
针对某焦化厂废水处理生化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活性污泥的活性被来水中的硫化物抑制,导致好氧池出口氨氮质量浓度上升至30 mg/L左右的异常工况,通过调整系统运行负荷、投加市政污泥、控制来水pH值、调整回流比和水处理量等运行参数,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在处理量60 m3/h、来水氨氮质量浓度80 mg/L~100 mg/L、稀释水投加量≤10 m3/h、系统水温32℃~37℃的工况下,好氧池出口水样氨氮含量为0、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平均值为0.058 mg/L、pH值在7.0~7.5、碱度在250 mg/L~350 mg/L。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稀土矿山废水高效脱氮,探索了不同碱度和外投碳源下好氧颗粒污泥(AGS)对模拟离子型稀土矿山废水的脱氮效果.当水中碱度≤2 mmol/L时,pH与碱度近似呈线性关系,当水中碱度>2 mmol/L后pH几乎不再变化.硝化反应会消耗大量碱度,进而影响AGS的硝化效果及硝化反应的持续性.随着碱度的增大(2~13 mmol/L),硝化液出水pH呈增大趋势(6.2~8.4),氨氮呈减小趋势(79.2~19.2 mg/L),硝化反应持续时间延长(50~150 min).当碱度为9.5 mmol/L时,反应前后pH保持在8以上,氨氮去除率达到最大值(80.9%),硝化反应可持续140 min,更高的碱度并不会进一步提高氨氮去除率.外投碳源会导致硝化液pH升高并可强化AGS的反硝化效果,但当外投碳源质量浓度大于280 mg/L(以乙酸钠的化学需氧量计)时,总无机氮(TIN)的去除率约为71.6%.碱度和外投碳源对AGS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有重要影响,当碳源质量浓度和碱度分别在280 mg/L和8 mmol/L以上时,TIN的去除率大于85%.AGS的内源硝化-反硝化脱氮能力一般,但与外源硝化-反硝化相耦合可降低外投碳源量,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潜力.  相似文献   

6.
在以葡萄糖为基质长期运行的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里,研究了氨氮对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7000mg/L,有机负荷为48 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为3.5h,回流比为12,水力上升流速为3.38 m/h的条件下,当氨氮的质量浓度小于200mg/L时,对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有刺激作用;当氨氮的质量浓度在200~500mg/L时,氨氮浓度的增加对微生物无不利影响,反应器趋于稳定状态,COD去除率为96%左右;当氨氮的质量浓度在500~2000mg/L时,氨氮浓度的变化会对微生物产生短暂的抑制作用,但经过短期的驯化之后即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阶段系统运行不稳定;氨氮的质量浓度大于2000mg/L时,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氨氮的质量浓度达到2736mg/L时,产气量降为47.59L/d,为初始产气量的一半,挥发性有机酸的质量浓度急剧升高至265mg/L,系统出现明显的酸化现象。整个试验过程中,碱度、pH值以及SS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稍有增加,但pH值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6.8~7.5。  相似文献   

7.
对采用UASB+HTO工艺处理豆制品废水的实例进行研究;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水质CODcr为10000 mg/L、氨氮为50mg/L、pH为7~8时,平均出水水质分别是CODcr为314 mg/L、氨氮为9 mg/L、pH为6.5~9.5,CODcr去除率可达96.86%,氨氮去除率可达82%。出水水质稳定,并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的A级标准,具体指标为:CODcr500 mg/L、氨氮35 mg/L(严于该标准)、pH为6.5~9.5。  相似文献   

8.
磷酸铵镁法综合处理磷酸盐工业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琪  罗固源 《工业水处理》2008,28(1):63-66,82
探讨了磷酸铵镁法综合处理磷酸盐工业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探讨了pH、物质摩尔配比、搅拌速度、反应时间、陈化时间等因素对氨氮和磷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出只加MgSO4·7H2O)处理氨氮质量浓度为2 677.34 mg/L的垃圾渗滤液和磷酸盐质量浓度为l 804.48 mg/L的磷酸盐工业废水时的较佳实验条件为:搅拌速度200 r/min左右,反应时间20 rain,pH=9.5,n(Mg):n(P):n(N)=1.5:1.187:1.0.在陈化时间为30 min以及上述实验条件下,磷酸盐的去除率为99.53%,处理液中的残磷质量浓度为6.79 mg/L,氨氮的去除率为87.56%,残氮质量浓度为76.12 mg/L.并对所得磷酸铵镁沉淀进行了X-衍射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  相似文献   

9.
窗饰喷涂废水COD和氨氮含量较高,以某企业60 m3/d污水处理项目为例,对不同工艺废水采用物化方法(Fenton氧化、中和、混凝沉淀)分质预处理后,利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工艺最佳运行条件为H2O2投加量为80 mL/L,n(H2O2)/n(Fe2+)为3:1,初始pH为3.0,反应时间为80 min.近1 a的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物化预处理工艺段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40%,有效降低了生物处理工艺的负荷,整个工艺处理出水COD低于200 mg/L,氨氮低于20 mg/L,出水水质达到接管要求,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为19.63元/m3.  相似文献   

10.
采用γ-Al_2O_3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废水中的氨氮降解进行研究,探讨了溶液的pH值、催化剂量、臭氧投加量、无机阴离子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在臭氧量50mg/min、氨氮浓度50mg/L、初始pH值9、催化剂量100g/L的实验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62.72%。Cl~-和SO_4~(2-)对氨氮去除率没有影响,但是Cl~-能提高氨氮转化氮气选择性。叔丁醇抑制实验表明·OH在去除氨氮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常温低基质厌氧氨氧化ASBR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低基质模拟废水〔NH_4~+-N、NO_2~--N分别为(25±0.4)、(33±0.6)mg/L〕,在温度为(23±0.5)℃的条件下,研究了厌氧氨氧化ASBR反应器的快速启动。第Ⅰ阶段HRT为24 h,pH不控制,菌体自溶期出水NH_4~+-N为69 mg/L,活性停滞期出水NH_4~+-N与进水几乎相等;第Ⅱ~Ⅲ阶段,菌体处于活性提高期,HRT分别为12、8 h,pH控制为8.0~8.2,出水NH_4~+-N降低到1.6 mg/L,NO_2~--N均先升高后降低;第Ⅳ阶段HRT为4 h,pH控制为8.0~8.2,出水NH_4~+-N和NO_2~--N均低于1 mg/L,TN去除负荷为352.3 mg/(L·d),△m(NH_4~+-N)∶△m(NO_2~--N)∶△m(NO_3~--N)=1∶(1.33±0.02)∶(0.26±0.02),反应器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12.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工艺技术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试规模基础上研究了包埋固定化技术结合A/O工艺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HRT为20 h,包埋菌颗粒的填充率为10%,进水氨氮浓度为623~643 mg/L、CODCr为1 012~1 124 mg/L时,出水氨氮<10 mg/L、CODCr<50 mg/L,氨氮去除率达98%以上,CODCr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俊  王冰莹  曹建新 《硅酸盐通报》2012,31(4):861-864,875
采用NaCl和煅烧对凹凸棒土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凹凸棒土对洛阳市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对100 mL氨氮含量为97 mg/L的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吸附条件为:NaCl溶液浓度为10%,将预处理凹凸棒土在NaCl溶液中浸泡改性1h,干燥,煅烧500℃,调节水样的pH值为6,取改性凹凸棒土3.0g,吸附处理时间为40min,氨氮去除率可达94.8%.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常温下在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用人工模拟废水启动OLAND工艺的方法。实验温度控制在23~26℃,水力停留时间为2 d,初始进水NH_4~+-N为50 mg/L。结果表明,31 d首次出现总氮去除;第45天进水NH_4~+-N提升至60 mg/L,总氮和NH_4~+-N去除率分别达到89.54%、95.45%。第65天进水NH_4~+-N达到100mg/L,总氮和NH_4~+-N去除率分别为77.64%、87.17%,总氮去除速率达到最大值38.82 g/(m3·d),标志着OLAND工艺成功启动。该技术可满足城市生活污水的除氮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废磷酸作为MAP法的磷源处理污泥压滤液厌氧出水中的NH_3-N,考察了反应时间、搅拌方式、pH值、氮磷镁物质的量之比、初始NH_3-N浓度对NH_3-N去除效果和残余PO_4~(3-)浓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NH_3-N的质量浓度为700.42 mg/L,PO_4~(3-)的质量浓度为0.33 mg/L时,常温下,最佳反应条件为p H值为9,n(NH_4~+)∶n(PO_4~(3-))∶n(Mg~(2+))=1∶1∶1,曝气搅拌反应10 min。此时,NH_3-N的去除率可达84.91%,出水NH_3-N的质量浓度为105.69 mg/L,残余PO_4~(3-)的质量浓度为6.49 mg/L。以废磷酸作为沉淀剂磷源的MAP法,具有较好的NH_3-N处理效果,可用于高浓度NH_3-N废水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2光催化法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对炼油废水中COD和NH3-N进行了降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H值在7~8时,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最佳用量为2.5 g/L、COD和NH3-N的最佳光照时间为4 h时和2 h时,在废水CODCr、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470、91 mg/L时,处理后分别下降到700、40 mg/L左右,COD和NH3-N的降解率分别达到50.1%和5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的研究,开发了好氧/厌氧/好氧/缺氧(O1/A1/O2/A2)生物脱氮新工艺并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考察了NH4+-N、COD、TN对反应器运行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平均为3 012.9 mg/L,NH4+-N、TN、挥发酚、总氰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90.5、608.4、361.8、34.5 mg/L;出水COD平均为81.7 mg/L,出水NH4+-N、TN、挥发酚、总氰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9.9、0.1、0.1 mg/L,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A/O工艺处理这种焦化废水TN偏高,而用O1/A1/O2/A2工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了TN脱除。考察了温度、DO、pH对短程硝化影响。结果表明,在DO质量浓度为1.0~1.5 mg/L、温度在30~35℃、pH 7.5~8.0,系统能够进行稳定短程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微生物降解以及MBR的强截留作用,构建了二级牡蛎壳固定床,即OOFR(臭氧-牡蛎壳固定床)-AOFB(曝气-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工艺流程。为期90 d的小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可高效地去除尾水中的C、N、P以及悬浮物。臭氧边界投加量为40~110 mg/L,在臭氧最佳投加量90 mg/L下,系统的COD、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83%、99%、65%,平均出水COD、NH4+-N、TP分别为6、0.1、0.14 mg/L,浊度低于0.1 NTU,p H为7.4~7.8,完全满足反渗透处理进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MBR/反渗透为主体的工艺处理园区再生水,一期处理规模为1 500 t/d。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p H为6~9、COD≤1 200 mg/L、SS≤400 mg/L、TN≤100 mg/L、NH_3-N≤35 mg/L、TP≤8 mg/L时,处理出水p H为6~9、COD≤30 mg/L、SS≤5 mg/L、TN≤1.5 mg/L、NH_3-N≤1.5 mg/L、TP≤0.3 mg/L,出水水质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Ⅳ类标准。该工程运行成本为2.76元/t。  相似文献   

20.
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己内酰胺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己内酰胺废水,考察了pH值、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铁碳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2 000~3 000mg/L,BOD5的质量浓度为1 000~1 500 mg/L,NH3-N的质量浓度为150 mg/L左右,色度约为120倍的条件下,当进水pH值为3,铁碳质量比为4∶1,反应时间为1.5 h时,铁碳微电解对CODCr、NH3-N、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6%、41.8%、33.3%;己内酰胺废水经铁碳微电解-SBR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稳定在80 mg/L左右,BOD5的质量浓度稳定在15 mg/L以下,NH3-N的质量浓度小于15 mg/L,色度小于45倍,均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