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患者 2 6例及正常对照组 2 4例 ,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NO、NOS和放射免疫法测定ET、Ang Ⅱ、TXA2 及PGI2 在血浆中的水平 ,并进行对比研究 ,对高血压组病人进行苯那普利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ET、Ang Ⅱ及TXA2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NO、NOS及PGI2 明显低于对照组 ;苯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后ET、Ang Ⅱ及TXA2 明显低于治疗前 ,NO、NOS及PGI2 明显高于治疗前 ;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有效率 84 6 %。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 ,EDCF分泌增多 ,EDRF分泌减少 ,苯那普利可升高EDRF ,减少EDCF ,对内皮功能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咪达普利、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交叉对照法。将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咪达普利-苯那普利或苯那普利-咪达普利顺序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血压、心率及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测定。结果经咪达普利和苯那普利治疗10周后动脉血压明显降低,血浆NO有增加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237),血浆ET-1水平明显降低,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长效ACEI咪达普利和苯那普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降低循环ET-1水平,使内皮依赖的血管收缩功能减弱,使血管内皮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观察苯那普利 (5~ 2 0 mg,每日 1次口服 4周 )治疗的 30例 EH患者治疗前后血浆 ET、NO水平 ,并与 2 8例健康者血浆 ET、NO对照。结果 :EH患者 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NO显著降低 (P<0 .0 1)。经苯那普利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都有显著性下降 (P<0 .0 1) ,ET显著下降(P <0 .0 1) ,NO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苯那普利不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还能有效地恢复血浆 ET、NO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放免法(RIA)测定4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并作治疗前后的对比分析。17例患者用苯那普利治疗,15例用氨氯地平治疗,14例为对照组,不用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疗程均为8w。结果 苯那普利治疗后NO水平提高、ET水平显著下降;氨氯地平治疗后ET水平显著降低,而NO水平无显著变化。两种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对肾功能无影响。结论 苯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能在有效地控制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患者血压的同时明显降低ET水平,苯那普得还能提高NO水平,减少蛋白尿,提供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及苯那普利治疗的影响,进一步揭示EH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方法:观察EH患血浆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H)的水平及苯那普利干预前、后血压的变化,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EH患NO较对照组显下降(P<0.01),ACE显升高(P<0.01),苯那普利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都显下降(P<0.01),NO显升高(P<0.05),ACE显下降(P<0.05)。结论:EH患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不良,苯那普利有显降压疗效,可显修复和改善EH患不良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A组,41例,接受氨氯地平治疗);苯那普利组(B组,45例,接受苯那普利治疗);联合治疗组(C组,40例,接受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血压及血浆NO、ET测定,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ET水平对照。结果:较之对照组,三组高血压患者NO水平显著降低(P<0.01),ET水平显著升高(P<0.01)。三组治疗后血压、ET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A组及B组下降幅度无显著差异,C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P<0.05);三组血浆NO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均<0.01);A组及B组血浆NO水平升高无显著差异(P>0.05),C组NO升高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的(P<0.05)。结论: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和血浆ET水平,同时升高血浆NO水平,而两药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内皮素 (ET -1)、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及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及盐酸苯那普利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对 6 0例心力衰竭患者口服盐酸苯那普利 (苯那普利组 30例 )和安慰剂组 (安慰剂组 30例 )治疗 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浆ET - 1、AngⅡ、NO水平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 - 1、AngⅡ及N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经盐酸苯那普利治疗后血浆ET - 1、AngⅡ及NO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 ,而安慰剂组无明显变化 ,左室射血分数 (LVEF)显著增加 (P <0 0 1)。结论 血浆ET - 1、AngⅡ及NO水平升高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经盐酸苯那普利治疗后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 ,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 NO、ET的变化及雷米普利对其影响。方法 观察雷米普利 (2 .5~ 1 0 mg,每日一次口服 ,8w)治疗的单纯高血压 (EH) 3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 ET、NO水平 ,并与 3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EH患者 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1 ) ,NO显著降低 (P<0 .0 1 ) ,经雷米普利治疗后 ,收缩压及舒张压都有显著性下降 (P<0 .0 1 ) ,ET显著下降 (P<0 .0 1 ) ,NO显著升高 (P<0 .0 1 )。结论 高血压病的发生与上述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有关 ,雷米普利在降压同时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缬沙坦80-160mg/d口服,共8w,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86.6%(P<0.01);(2)治疗后血浆PRA、AngⅡ水平增高,ALD水平降低,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3)治疗后血浆ET水平降低,而NO水平增高,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明显,对RAS阻断更完全,并可以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苯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予以口服苯那普利10~20mg/d,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内皮素水平,检验肝、肾功能,血糖等。结果苯那普利可以有效降低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水平,而肾素活性升高,苯那普利还可以降低血糖,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结论苯那普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1.
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随机开放选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厄贝沙坦前、后ET及A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患者ET、ANP水平明显升高(P<0.01),厄贝沙坦治疗后ET、ANP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ET、及ANP水平明显升高,厄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但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还能够降低ET及ANP水平,可能有较好的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氯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海捷亚)是否可降低高血压患者血清HGF水平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高血压(HT)患者70例,包括1级高血压(HT1组)患者27例、2级高血压(HT2组)患者31例、3级高血压(HT3组)患者12例。选择其中30例HT患者行海捷亚干预治疗。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基线及海捷亚治疗后血清HGF、血浆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1)血HGF和ET水平:HT3组高于HT2组、HT1组和对照组(P均<0.05),HT2组和HT1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HT2组和HT1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61和0.162);血清NO水平:HT各组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血压级别的增高而降低(P均<0.05);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GF与NO呈负相关、与E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3、0.741,P值均<0.01);3)海捷亚治疗8周后血清HGF和ET明显降低,而血清NO明显增高(P值均<0.01)。结论1)高血压患者血清HGF增高,其水平可能反映了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2)高血压患者应用海捷亚治疗后血清HGF水平下降、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合并冠状动脉疾病 (CAD)老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心肌缺血的变化。  方法  随机选择合并CAD的中、重度OSAHS且接受CPAP连续治疗 3月以上的患者 14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3月时比较和分析清晨的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NO/ET比值、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睡眠期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最低和平均脉氧饱和度(SpO2 )的变化。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CPAP治疗 3月时清晨血浆NO浓度及NO/ET升高非常显著 (P <0 0 1) ,清晨ET浓度下降显著 (P <0 0 5 ) ;且睡眠期AHI降低及最低SpO2 升高均非常显著 (P <0 0 1) ,平均SpO2 亦明显上升 (P <0 0 5 ) ,心肌TIB较治疗前明显减低 (P <0 0 5 )。  结论  CPAP对老年OSAHS合并CAD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损害和心肌缺血可起到明显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108例首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50~100 mg,qd,共12周;另人选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100例).观察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ET-1和NO的变化.结果 随访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FMD提高,NO上升,ET-1降低(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校正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后,ET-1和NO是FMD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氯沙坦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减少内皮素分泌,增加一氧化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健康老年人2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0例做为观察对象,检测其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中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NO水平高血压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水平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正相关,ET与NO呈负相关。结果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NO、ET水平的失衡,而这种失衡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经普伐他汀(pravastatin)10mg每日1次治疗12周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并与40例安慰剂组和15例正常血压组对照.结果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血浆NO水平则较正常血压组显著降低.治疗组血浆ET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降低26.7%,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NO水平比治疗前平均上升248.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浆ET和NO水平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普伐他汀可能具有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和NO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且其对ET和NO的影响与LDL-C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肌氨肽苷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 14 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肌氨酞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 ,各组又分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及稳定型心绞痛 (SA) 4个亚组。对照组 2 0例。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PAGTmax)、血栓素B2 (TXB2 )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 ,各AMI组与UA组的血浆ET、PAGTmax及TXB2 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NO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OMI及SA组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2 .肌氨肽苷治疗后AMI组与UA组的血浆ET、PAGTmax及TXB2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NO呈显著性增高(P <0 .0 5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ET下降值分别与PAGTmax、TXB2 的变化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各值与治疗前比较虽有变化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肌氨肽苷注射液可通过降低血浆ET水平和增加NO浓度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进一步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功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冠心病之间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冠心病(CHD)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病机制。方法 测定56例BPH患者手术前后血浆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及其比值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其比值的动态变化,将其中伴有CHD和无CHD者分组比较。结果 BPH患者术后PGI2和NO明显下降,ET明显升高,TxA2/PGI2比值明显升高,NO/ET比值明显下降;与无CHD者相比,伴有CHD者术后不仅PGI2明显降低,且TxA2显著升高,手术后两者之间TxA2、PGI2水平及其比值和ET水平及其NO/ET比值变化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BPH患者前列腺切除术后存在着直管内皮功能障碍,以伴有CHD的患者为甚,推测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可能是CHD和BPH两种疾病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于改善高血压病并发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伴IGT患者分为EECP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降血压治疗,EEC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EECP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以及血浆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但是两组间血压下降幅度并无明显差异。EECP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a PWV均有显著下降,ET也有显著下降,NO则有显著上升。但是EECP组ba PWV、ET和NO较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EECP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伴IG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PWV。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中、重度OSAS患者 4 7例为OSAS组 ,又分伴冠心病 (18例 )和不伴冠心病(2 9例 )两亚组 ;另选 17例单纯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老年人 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和NO/ET的动态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OSAS两组及单纯冠心病组患者NO水平降低 ,ET水平增高 ,NO/ET比值下降 (均为P <0 0 5 ) ,而OSAS伴冠心病者下降更明显。OSAS不伴冠心病者的NO、ET水平及NO/ET比值与单纯冠心病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OSAS伴冠心病者的NO和ET水平亦无显著性差异 ,但NO/ET值下降已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 OSAS老年患者存在明显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尤以伴冠心病者为甚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可能是OSAS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