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江中喜  侯力强 《广西医学》2007,29(6):794-796
目的 观察中华眼镜蛇毒组分H预防性给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组分H组各10只。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标记凋亡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法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 心肌TUNEL阳性指数组分H组为(26.2±3.5)%,缺血再灌注组为(34.6±5.3)%,对照组为(3.4±1.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缺血再灌注组更明显。缺血再灌注组Bcl-2表达降低(0.113±0.02),与对照组(0.146±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分H组Bcl-2表达(0.128±0.03)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Bax表达升高(0.105±0.03),与对照组(0.07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分H组Bax表达(0.084±0.02)虽比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组分H有显著抗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基因Bcl-2及Bax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Rho激酶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F)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出生1~2d的SD乳鼠心肌细胞,并行肌钙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实验分3组:① 正常对照组;② I/R组;③ I/R+F组:建立I/R模型前20min 加入法舒地尔,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μmol/L(F1组)、30μmol/L(F2组)、50μmol/L(F3组)。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缺血2h,再灌注3h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myosin phosphatase target subunit 1,MYPT1)磷酸化水平,作为Rho激酶功能活化的标志。应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色法检测再灌注3、6h时点心肌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再灌注3h后MYPT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I/R组为正常对照组的 5.7倍(P<0.01),F1、F2、F3组法舒地尔干预后较I/R组分别减少24.6%、40.1%、60.1%(P<0.05);法舒地尔组再灌注3、6h心肌细胞的凋亡率较I/R组同时间点显著下降,随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Rho激酶在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中有促凋亡作用,法舒地尔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发挥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4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建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16只大鼠在缺血前及再灌注前给予给维拉帕米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维拉帕米对其影响。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及单纯缺血凋亡细胞无明显增多,而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01);在缺血前及再灌注前给予维拉帕米治疗均可减少细胞凋亡的数量(P<0.01)。结论:在缺血再灌注可见心肌细胞凋亡发生,再灌注可加速细胞凋亡的发生;维拉帕米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试验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h,再灌注9h;预适应组:先缺血90min,再灌注60min,再缺血3h,再灌注9h;预适应加caffeine组:缺血90min,再灌注20min后加入caffeine继续缺血40min后,再缺血3h,再灌注9h。分别测定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HE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损伤情况。结果检测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液中LDH活力、MDA水平和SOD活力时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和预适应加caffeine组的培养液中LDH活力、MD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而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则是降低。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的HE染色可见缺血再灌注组细胞体积变小,胞核浓缩,胞质嗜酸性增强,其病理学改变比预适应组和预适应加caffeine组严重。结论缺血预适应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分别以模拟缺血溶液和模拟再灌注溶液先后置换培养基,制备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模拟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佛波酯、去甲肾上腺素、腺苷预处理组和1-(5-异喹啉硫酰)-2-甲基哌嗪(H7)+缺血预处理组。模拟缺血再灌注后,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拟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乳鼠(出生后3~7d)心肌细胞培养3~5d,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PC组),PKCε抑制剂组(PKCI组)。采用pH6.8的D-Hands液饱和氮气和含20%新生牛血清的DMEM液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MTT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KCε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R组和PKCI组的MTT比色法检测的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和PC组,而LDH活力和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和PC组。TUNEL染色细胞凋亡结果显示I/R组细胞凋亡显著,凋亡细胞核呈棕褐色,而PC组细胞存活状态良好,心肌细胞核多染成蓝色。同时,PKCI组的PKCε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PC组。结论缺血后适应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PKCε的激活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去极化停搏液(non-depolarizing solution,NDP)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ICa-L)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Con)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非去极化停搏液(NDP)组。选择培养18-48h的sD乳鼠心肌细胞用于实验。Con组细胞不经过缺血再灌注处理;VR组细胞经模拟缺血缺氧3h、再灌注1h处理;NDP组在模拟I/R过程中,加NDP液于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干预。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ICa-L的电流强度和门控特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ICa-L的峰值电流密度明显降低[(-9.0±3.8)pA/pFvs(-15.1±8.8)pA/pF,P〈0.05],电流-电压曲线(I-V曲线)上移,翻转电位绝对值减小,稳态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左移,恢复曲线右移。与I/R组相比,NDP组ICa-L的峰值电流密度升高[(-11.4±6.7)pA/pFvs(-9.0±3.8)pA/pF,P〈0.05],I-V曲线下移,翻转电位绝对值增大,稳态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右移,恢复曲线左移。结论NDP液可减轻心肌细胞I/R损伤对ICa-L通道的抑制作用和门控特性的改变,有利于保护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家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电解质及SOD和MDA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新西兰兔27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单纯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IPC-IR)组。分别检测缺血再灌注后2h和24h的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Na^+、K^+、Ca^2 +、Cl^+、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后,IR组和IPC-IR组血清BUN均高于Control组,而血清Cr,IR组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IR组血清Na^+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IPC-IR组(P≤0.05).而血清中K^+,IR组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IPC-IR组(P≤0.05)。血清Ca^2+在缺血再灌注2h后,IR组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IPC-IR组(P≤0.05).但缺血再灌注24h后,IPC-IR组显著高于Control组和IR组(P≤0.05)。血清Cr在再灌注24h后,IR组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IPC-IR组(P≤0.05)。肾缺血再灌注2h和24h后,血清MDA,IR组最高、IPC-IR组其次,而Control组最低,血清SOD活性为IPC-IR组最高、Control组其次,而IR组最低。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脏的功能,尤其在调节血清电解质平衡方面有更好的作用.其机制与预处理后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急生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线粒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缺血/再灌注,缺血预处理3组。分别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凋亡心肌细胞和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能保护线粒体超微结构,减小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数(P<0.01)及增加Bcl-2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过保护线粒体超微结构及上调跨线粒膜的Bcl-2蛋白表达而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JAK-STAT信号通路是否介导了缺血后处理对兔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l)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套环,不收紧结扎线。(2)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30min,再灌注180min。(3)缺血后处理组,结扎LAD 24 min时,用血管夹夹闭双侧股动脉5 min,松开1 min,再灌注直至180min;再灌注结束后伊文思蓝和TTC染色法测心梗面积,用原位化学法(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各组心肌BCL-2及P-Stat3的表达。结果:(1)心梗面积:缺血后处理组(19.9±5.4%)较I/R组(29.9±4.6%)有明显减少(P〈0.05),(2)各组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I/R组、缺血后处理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较l组明显增加(P〈0.05),(3)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P〈0.05)。(4)各组的心肌BCL-2蛋白表达变化:I/R组、缺血后处理组的心肌BCL-2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缺血后处理组的心肌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I/R组(P〈0.05)。(5)各组心肌P-Stat3蛋白表达:I/R组、缺血后处理组的心肌P-Stat3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缺血后处理组的心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的介导,上调BCL-2及P-Stat3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兔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 方法 本实验使用大鼠NRK-52E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缺氧2,4,6 h及缺氧后复氧1,12和24 h组.缺氧时换用缺氧液,再置入N294% O2 1% CO2 5%缺氧环境;缺氧后换用含10%胎牛血清的EMDM/F12,置入95%空气 CO2 5%有氧环境,制作缺氧/复氧模型;台盼蓝摄取法进行细胞计数及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 结果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台盼蓝摄取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LD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三气孵箱法建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较其他制模方法 操作简单、易行、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二甲基亚砜(DMSO)、地塞米松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HepCHLine-4细胞能力的影响。方法 HBV感染前将HepCHLine 4细胞分为DMSO处理组(A组)、地塞米松处理组(B组)、DMSO及地塞米松处理组(C组)和对照组(D组)。含胎牛血清100mL/L 的细胞培养基中,A组添加20mL/L DMSO,B组添加5×10-5 mol/L 地塞米松,C组添加20mL/L DMSO及5×10-5 mol/L地塞米松,D组不添加上述两种试剂。用相应培养基培养各组细胞4d以备病毒感染。将HBV病毒颗粒加入各组细胞中于37℃中孵育24h。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感染后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滴度;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后各组细胞培养上清的HBV DNA。结果 DMSO处理组HBsAg和HBeAg的滴度相对较高;地塞米松处理组HBV DNA值相对较高;DMSO及地塞米松处理组HBsAg和HBeAg的滴度及HBV DNA值均较高,其最高值分别是125.790 IU/mL, 4.784 S/Co, 5.930×105 copies/ mL;对照组HBsAg和HBeAg的滴度及HBV DNA值均较低,其最高值分别是85.490 IU/mL,1.896 S/Co,3.729×104 copies/mL。 结论 DMSO、地塞米松有提高HepCHLine 4细胞被HBV自然感染能力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溢安对体外培养神经元血红蛋白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神经生长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50umol/L^-1血红蛋白造成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运用活细胞计数、Northern杂交、酶联免疫检测神经元存活数量、神经生长因子与白细胞介素-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在含2%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可存活5个月以上。加入50umol.L^-1血红蛋白培养24h神经元死亡率为38.5%。同时加入脑溢安药液能显著降低神经元死亡率。血红蛋白可引起培养神经元白细胞介素-1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及神经生长因子的短暂升高,脑溢安能降低白细胞介素-1表达,维持神经生长因子持续表达。结论:脑溢安对血红蛋白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与调节神经元白细胞素-1表达,维持神经生长因子持续表达。结论:脑溢安对血红蛋白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与调节神经元白细胞素-1、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肺纤方提取物干预体外培养肺微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 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肺纤方干预肺纤维化微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分离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将其等量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泼尼松组,肺纤方大、中、小剂量组。模型组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氯沙坦组加入含20%胎牛血清及10 mg/L氯沙坦的DMEM培养基,泼尼松组加入含20%胎牛血清及5 mg/L泼尼松的DMEM培养基,肺纤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加入含20%胎牛血清及100、60、20 mg/L肺纤方提取物的DMEM培养基,分别作用24 h。双链嵌合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VEGF、VEGFR 2、PAI-1与VCAM-1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纤方大、中、小剂量组VEGF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VEGFR2无显著差异;肺纤方大剂量组PAI-1 mRNA表达显著降低;肺纤方大、中剂量组VCAM-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肺纤方可通过抑制肺微血管VEGF、PAI-1及VCAM-1的表达改善血凝及纤溶,抑制血管形成而发挥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VLDL对人尿酸盐转运蛋白hOAT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对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细胞)人尿酸盐转运蛋白(hOA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培养液中所含VLDL浓度的不同,将HK-2 细胞分为:① 单纯采用DMEM培养基组(对照组);② DMEM培养基+50μmol/L VLDL组(V1组);③ DMEM培养基+400μmol/L VLDL组(V2组)。每组培养6瓶细胞,在不同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8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 2细胞中hOAT1mRNA 的相对表达量(2-ΔΔCt 法)。结果所有标本均能检测到hOAT1的表达,且V1组hOAT1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41.6%,V2组为对照组的34.5%。两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7)。结论VLDL可下调hOAT1mRNA的表达,可能与脂代谢紊乱易合并高尿酸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锌指转录因子(GATA4)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构建GATA4-pEGFP基因质粒,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利用脂质体将质粒转染入MSCs。40只SD大鼠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于术后10 d测定心功能指标。将模型鼠随机分为MSCs 组和DMEM组,每组各20只。MSCs 组将GATA4-pEGFP基因修饰的MSCs植入心肌梗死后10 d大鼠心肌梗死区,DMEM组同时注射等体积无血清DMEM于心肌梗死区。移植注射后4周,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和左室缩短分数(FS)。结果: 体外分离培养的MSCs呈梭形或条形,贴壁生长 。 GATA4-pEGFP重组基因质粒转染MSCs 2周后,可见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移植4周后,MSCs组大鼠LEVF(85%±7%)明显高于DMEM组(47%±4%)(P<0.01); MSCs组大鼠FS(52%±6%)明显高于DMEM组(35%±8%)(P<0.01)。结论: GATA4基因修饰的MSCs移植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PNS)对无糖无血清/缺氧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心肌H9e2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和PNS不同浓度(0.05、0.25、2.25 g/L)组.对照组采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养基于普通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模型组采用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同时进行缺氧处理诱导细胞凋亡,给药组按照模型组方法处理的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PNS.细胞处理结束后收集细胞,Annexin V/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PNS干预后各组细胞的凋亡率.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和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PNS能够抑制缺血环境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对照组、模型组和PNS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01±1.44)%、(65.71±3.36)%(vs control P<0.001)、(65.00±1.24)%、(52.51±1.76)%(vs model P<0.01)、(23.99±0.76)%(vs model P<0.001).DCFH-DA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而PNS组荧光信号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弱,说明PNS具有清除ROS的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NS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明显抑制PNS促进p-Akt表达的作用.结论 PNS通过促进p-Akt的活性从而抑制缺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溢安对体外培养神经元血红蛋白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神经生长因子与白细胞介素 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 5 0 μmol·L-1血红蛋白造成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 ,运用活细胞计数、Northern杂交、酶联免疫检测神经元存活数量、神经生长因子与白细胞介素 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在含 2 %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可存活 5个月以上。加入 5 0 μmol·L-1血红蛋白培养 2 4h神经元死亡率为 38 5 % ,同时加入脑溢安药液能显著降低神经元死亡率。血红蛋白可引起培养神经元白细胞介素 1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及神经生长因子的短暂升高 ,脑溢安能降低白细胞介素 1表达 ,维持神经生长因子持续表达。结论 :脑溢安对血红蛋白损伤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理与调节神经元白细胞素 1、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氧糖剥夺离体神经元缺血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方便,实用的神经细胞离体氧,糖剥夺体外“缺血”模型,方法:新生大鼠皮层-基底节神经元原代分散培养14天后,将培养液分别换为含葡萄糖和不含葡萄糖的Earle氏液,不含葡萄糖组置入一个经改造的保鲜盒内(体积2000ml),密闭并通入混合气体(含95%N2,5%CO2)4h,采用LDH和MTT法检测神经元的损害。结果:氧,糖剥夺(OGD)4h组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神经元的活性逐渐下降,培养液中LDH释放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了方便,实用的体外神经元“缺血”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缺血性神经元损害机制及有关药物的保护作用提供了一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人离体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并分析其规律。方法采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并传代,细胞以缺氧(5%CO2、1%O2、94%N2)+无糖KR液模拟缺血、缺氧,复氧、复糖模拟再灌注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仪、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正常对照组及模拟损伤组于模拟缺血1 h,再灌注3、6、12 h细胞凋亡的情况及变化规律。结果①胃黏膜上皮细胞12~24 h贴壁,24 h后有少量上皮样细胞从周边爬出,48 h后细胞呈指数样生长,72 h后细胞已基本能达到融合。②模拟胃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率于缺血1 h、再灌注6 h时出现高峰,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于缺血1 h、再灌注6h时产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如核浓染、核碎裂、边集等。结论成功模拟了缺血/再灌注诱导人离体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模型;该损伤模型可引起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凋亡,且在缺血1 h、再灌注6 h时为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