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彦 《北方药学》2020,(4):168-169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放疗,观察组采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将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疾病控制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生存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可耐受,且可促使患者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厄洛替尼,观察组给予患者口服埃克替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总缓解率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相似疗效,相对于厄洛替尼而言,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全脑放疗进行干预,而试验组应用吉非替尼结合全脑放疗进行治疗.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红肿瘙痒、头痛头晕等不良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灶控制率、1年生存率、生存时间等状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疾病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明显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联合适形放疗及微波热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10月10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埃克替尼联合适形放疗及微波热疗进行治疗),各40例,对比2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埃克替尼联合适形放疗及微波热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和多西他赛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多西他赛治疗,实验组23例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控制率87%高于对照组的55%;实验组无进展生存期为(5.08±0.21)个月,长于对照组的(4.94±0.2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5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疗效确切,能够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药物副作用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7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以采用全脑放疗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采用小分子TKI联合同期放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近期效果、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脑转移灶疾病控制率(72.97%)高于对照组(47.06%)(P<0.05);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疲倦乏力、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中联用小分子TKI吉非替尼、同期放疗可增强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吴剑  刘卓星 《北方药学》2016,13(7):58-5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取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全脑放疗,实验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更佳(P<0.05),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高(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取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基本可耐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吕红琼  谢玲 《北方药学》2018,(1):128-129
目的:对比分析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分别采用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埃克替尼组疾病控制率与总缓解率分别为45.0%、92.5%,厄洛替尼组分别为35.0%、87.5%,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62.5%,埃克替尼组明显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结论:采用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两者疗效相似,但埃克替尼安全性高于厄洛替尼,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221-223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埃克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48.84%、疾病控制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91%、69.77%(P 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疾病进展时间、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皮疹、腹泻、胃肠道不适、转氨酶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但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埃克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晚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控,患者耐受性好,为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刘美莲  黄仲  梁亚海  彭晓霞 《江西医药》2021,56(9):1438-1440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埃克替尼治疗的30例患者为常规组,采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33%、93.33%,均高于常规组的43.33%、80.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有助于阻止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铂类药物及20世纪90年代后多种靶向药物的问世,使得非小细胞肺癌等常见肿瘤的化疗疗效得到提高[1]。有研究表明厄洛替尼及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可耐受、生存期延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3]。尽管脑转移后血脑屏障的完整性部  相似文献   

12.
刘美莲  黄仲  梁亚海  彭晓霞 《江西医药》2021,56(9):1438-1440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采用埃克替尼治疗的30例患者为常规组,采用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33%、93.33%,均高于常规组的43.33%、80.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化疗有助于阻止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全脑放疗及顺铂和替莫唑胺化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吉西他滨600mg/m2,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吉西他滨1000mg/m2。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和替莫唑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疗效与常规剂量无差异,但不良反应少于常规剂量,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同步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42例NSCLC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放射治疗的同时给予尼妥珠单抗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放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颅内病灶RR、CBR分别为57.1%和85.7%,对照组为23.8%和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mPFS、mOS分别为8.2和13.1个月,对照组为5.3和8.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能提高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13例患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125mg,口服,3次/日,或对照药为吉非替尼250mg,口服,1次/日。结果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盐酸埃克替尼的疾病进展时间(TTP)108天,吉非替尼的疾病进展时间(TTP)96天,盐酸埃克替尼总生存时间(OS)6月,吉非替尼OS4.8月。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吉非替尼疗效等同,毒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肺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肺腺癌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均接受常规放疗,对照组仅限于此,吉非替尼组同时口服吉非替尼。观察近期疗效和化疗不良反应。结果吉非替尼组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 <0.05)。吉非替尼组腹泻、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肺腺癌脑转移瘤患者放疗的同时服用吉非替尼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35例进行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治疗的非小细胞癌脑转移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吉非替尼组RR(CR+PR)率高于培美曲塞组,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有较好效果,但是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讨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7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展开研究,以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有36例。参照组接受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观察组接受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观察组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A125(糖类抗原125)以及CYFRA21-1(细胞角质白19片段)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蛋白尿、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毒副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放疗结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4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单纯放疗,治疗组加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比较两组有效率及肿瘤进展时间(TTP),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TTP明显延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对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针对30例给予单药盐酸埃克替尼靶向治疗达4个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给予对症护理,并加强用药指导及心理护理。结果 30例应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如下不良反应:皮疹8例(26.7%),腹泻4例(13.3%),恶心、呕吐5例(16.7%),轻度肝功能损害2例(6.7%),用药期间给予对症护理,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期间,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有助于保证用药安全性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