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一种全新的视频观看模式——OTT TV正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从2010年在伦敦召开的OT TTV世界峰会正式拉开全球关注OTT TV序幕开始,OTT TV视频业务正呈几何速度发展,有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OTT视频业务超过10亿美元:到2014年将超过2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高巍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40(1):60+62-65,15
本文认为OTT TV是互联网向传统视频服务市场扩张的必然结果,分析了美国和我国OTTTV的发展历程和异同,讨论了我国有线网络运营商如何应对OTT TV的挑战,认为OTTTV的发展不可阻挡,有线网络必须积极融入OTT TV,在OTT产业链中寻找发展机会,要先“做管道”,大力发展互联网接入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有广电特色的OTT终端和OTT TV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3.
OTT( Over the Top TV)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传输的IP视频和互联网应用融合的服务,其接收终端为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或机顶盒+电视机.在我国,OTT TV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管可控服务.OTT可连接宽带设备为消费者提供了访问内容的全新方式.通过允许访问互联网上的免费或付费视频,OTT颠倒了传统的电视观看模式.  相似文献   

4.
邬雪艳 《通信世界》2013,(25):15-15
国际研究机构Digital TV Research曾发布研究报告称,若将OTT TV互联网电视定义为涵盖一切通过公共互联网以流媒体视频方式提供的视频服务,那么2016年全球OTT TV的收入将达到215.2亿美元,相比2010年增长6倍以上;并且2016年在全球40个国家里将有4.15亿家庭收看OTT TV。  相似文献   

5.
认为OTT TV不仅可以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还可以把丰富的互联网业务引入到电视业务中,实现电视使用的丰富化和个性化,因此OTT TV已超越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成为广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中兴通讯提出的低码高清与OTT TV多屏融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即可以让运营商充分发展OTT业务,扩展更多的增值业务,实现盈利增长;又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且清晰流畅的视频体验,最大程度提升用户业务使用体验感受。  相似文献   

6.
专题导读     
正近几年,随着电信运营商宽带网络的升级改造,视频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有广电牌照方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在有质量保障的宽带网络上面向电视机提供的IPTV业务,又有广电牌照方与家电厂商合作,在公众互联网上面向电视机提供的互联网电视业务(也即所谓的OTT TV业务),也有互联网视频网站在公众互联网上面向PC、Pad等终端提供的互联网视频业务。视频业务逐步向精细化、专业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视频业务形态逐渐趋同,高清和智能开始成为  相似文献   

7.
桂炬 《通信世界》2014,(25):26-27
OTT TV(Over The TOP TV),即在公众互联网上,面向电视机提供的互联网视频及融合应用业务,其接收终端是机顶盒+电视机或互联网电视一体机.有人形象比喻成“铁人三项”,可总结为公共互联网+智能电视/机顶盒+互联网内容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论述了视频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性,结合电信运营商视频业务运营的探索和实践,分析比较了IPTV、OTT TV、IPTV+OTT融合架构等体系架构的产生背景和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既吸取OTT TV开放化、智能化的特点,又保持IPTV可运营、差异化网络优势的“互联网化IPTV”是电信运营商视频业务技术架构的演进方向,并针对视频编解码、流传输、CDN、多播、用户交互界面、端到端质量保障等关键技术提出技术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IPTV(互联网电视)加OTT TV(互联网视频)”的业务发展策略、终端发展策略、技术发展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业界普遍认为“IPTV加OTT”是电信运营商应对OTT TV冲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林雯 《世界电信》2013,(8):51-56
Netflix、Hulu、优酷网等互联网企业以其OTT TV业务的"纯正血统"在行业中迅速崛起,成为一支最具活力并不可忽视的力量。开放的OTT TV业务模式认为,未来的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就是一个互联网终端,植入浏览器软件和各类APP应用,运行网页浏览,就可以实现数字电视娱乐。这是一种以开放互联网服务为核心的观点,其核心目标是寻求将家庭设备也互联起来,视频服务不再成为广电运营商的专利,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硬件  相似文献   

11.
OTT TV和IPTV的技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OTT TV业务的快速发展,对IPTV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有必要从业务现状出发对两种业务采用的不同技术实现方式进行研究。分别阐述了OTT TV和IPTV在编码技术、流传输技术和终端技术上的实现原理,并对两种业务技术实现的差异性进行深入比较,最后根据这些比较分析,发掘造成IPTV和OTT TV技术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未来TV屏视频服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OTT成为了广电和电信行业内最炙手可热的词汇,几乎到了言必称OTT的程度,那么到底什么是OTT呢.OTT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运营的服务,即互联网企业利用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发展自己的业务,如国外的谷歌、苹果、Skype、Netflix,国内的Skype和QQ等,网络视频和各种移动应用商店里的应用也都是OTT,所面向的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OTT TV(互联网视频)业务快速增长,发展速度超越了IPTV(互联网电视),带来显著的“鲶鱼效应”,业界普遍认为“IPTV+OTT”是电信运营商应对OTTTV冲击的有效手段。文章对“IPTV+OTT”的业务发展策略、终端发展策略、技术发展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对电信运营商网络视频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OTT TV在中国出现一年多时间,人们对其概念和特性了解尚存在模糊认识.由于特定发展阶段和政策规范等因素,中国OTT TV发展呈现出与欧美不同的模式,产业链条和盈利模式不尽完善.本文在对OTT TV概念、业务特性、国内外发展现状梳理的基础上,考察我国OTT TV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未来的可能转向.  相似文献   

15.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IP网络和应用快速结合和迅速发展,电信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日益激烈,各运营商正掀起一股以OTT为主导的网络融合建设和业务发展的热潮。参考有线电视低廉的收费标准和不中断的业务可用性,如何保证OTT用户体验质量成为OTT视频成功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对于收费的OTT视频业务,消费者不再满足"尽力服务"的质量体验。文章从客户感知改善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OTT视频的Qo S保障体系,来确保OTT视频业务获得更大程度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于刚 《山西电子技术》2013,(5):90-91,96
广电媒体作为运营和内容提供商,做的是寻求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方案.,未来OTT TV业务和运营商的合作将是大势所趋,同时还应该推出带有OTT TV业务的互联网服务参与竞争。广电媒体运营和内容提供商要有统筹兼顾新的视角,服务大众的开放共赢理念布局移动互联网,势必将对移动互联网进一步发展带来深层次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OTT TV是个极度热词,甚至成为未来电视的代名词。从技术上、业务上有必要排排OTT TV在电视演进中的座次,分析一下它在未来电视进程中的特征和定位。OTT TV的广义概念虽然,OTT TV概念出现较早,但最终形成广义概念的时间却不长。2007年5月以后,国际上Apple、Google、三星等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12年一年的实践,OTT TV产业各方从年初热炒概念到下半年逐步走向务实,但OTT TV只露出了冰山一角,更深处是产业链各方力量的博弈。目前比较确定的是,落地OTT业务,绕不开与牌照方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目前,互联网电视产业链各方开展OTT业务都是在2011年年底广电总局颁发的181号文的规定下进行的,但得益于181号文使互联网电视规范化发展的同时,也受制于181号文细则的束缚。通过一年的实践,产业链各方对产业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初步找到自己的利益点。目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待解决:一是在政策监管下,各方开展互联网电视业务必须与7家牌照方合作,可管可控;二是限制了开展直播业务;三是当前网络保证尚待提升。而解决问题的背后,是各方力量的博弈。  相似文献   

19.
术语解析     
OTT:即over the top,过顶传球。这是来源于篮球运动的词汇,指互联网公司内容提供商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及数据服务业务。如微信、Skype和QQ等都是互联网企业利用运营商的宽带网络发展自己的业务。OTT业务绕开了电信运营商,直接面向用户提供服务。而目前许多OTT服务商尚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但这些业务却对电信运营商的现有业务产生了强烈的替代和分流,使运营商面临着被迫沦为"传输管道"的窘境。  相似文献   

20.
最近全球知名分析机构ABI research的研究称,他们预期到2017年OTT市场盈利将会达到320亿美元,惊人地达到了2012年82亿美元预期值的四倍之多。而谈到OTT,自然会首先想到全世界OTT TV发展最快的国家--美国。ABI最近一份报告表明,美国20%的网民正考虑以OTTTV代替传统付费电视作为收看视频的渠道。而Informa Telecoms & Media研究认为,到2013年,OTT的全球电视观众数量将超过IPTV观众数量。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有3.8亿人是OTT TV/视频用户。预测2015年OTT电视用户将是IPTV用户数量的两倍,而到2017年OTT市场价值更是达到370亿美元。抛开具体数值不论,很容易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全球TV和视频市场会越来越受到OTT的影响,而OTT TV也将晋升为新一代的视频领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