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COD值的检测在啤酒生产中的新应用,通过检测COD值的变化过程,充分了解COD值与洗涤剂的洗涤效果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确定洗涤剂的最佳使用频次。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木糖醇酸奶的保质期,本实验对该种酸奶在发酵过程和贮藏期间的质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糖醇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酸度和电导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H值下降。贮藏期间其酸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H值下降;乳酸菌数、黏度和感官评分在贮藏3d时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贮藏期限为9d,最佳饮用时间为3d。  相似文献   

3.
王岩 《肉类工业》2007,(9):27-29
对发酵干香肠生产过程中的理化变化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pH值、水分活度、水分含量、蛋白质水解指数、游离氨基酸、酸价和过氧化值等理化因子皆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导刊》2010,(5):41-41
亮点 NEOGEN的Soleris^TM 快速检测系统通过检测pH值变化引起的颜色变化和一些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反应来检测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5.
调节糖化醪pH值,有利于糖化过程酶的作用,对改进糖化和啤酒品质都有利。为了解糖化过程的pH变化及其对麦汁蛋白质凝聚的影响,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6.
对稻谷脂肪酸测定原理、试样制备、监控结果有效性控制等操作过程和技术要领进行阐述;探讨稻谷脂肪酸值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对科学保粮、及时推陈储新、掌握粮食质量情况和保障粮食加工品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有限水解工艺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刘粼 《食品科学》2001,22(4):36-39
采用pH-stat法在pH8.0,T=50℃条件下,以Alcalasa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有限水解处理,探讨了酶与底物摩尔浓度比[E]/[S]和反应时间t对产物水解度及溶解性的影响;研究了相应的有限水解(x<6.0)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控制主要影响因素为[E]/[S]<0.4%,pH8.0和T=50℃条件下,在25min内可使产物的水解度x达到约6.0%,并且产物在酸性pH范围的溶解性明显改善。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显示,水解过程中底物与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酶的抑制和失活。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底物存在临界浓度,在实验条件下,其值为96.77mg/ml。  相似文献   

8.
证明了一类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解的比较定理,运用比较定理,还证明了正倒向随机微分效用过程的时间一致性、终值单调性、消费单调性和凹性等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食用油在中式传统煎炒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亚麻籽油4种常见食用油为原料,通过煎豆腐、炒土豆丝两种菜品烹饪过程,分析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及傅里叶变换红外(FITR)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菜籽油在煎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大;大豆油在炒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小;花生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变化最大,在煎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小;亚麻籽油在煎炒过程中酸值变化最小,在炒制过程中过氧化值变化最大; 4种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各脂肪酸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FTIR光谱显示有少量反式脂肪酸产生。食用油在煎炒过程中各理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均符合食用油国家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冯锟 《电动工具》2014,(3):24-29
利用频谱对实测数据分析,得到误差频率和理想的加速度变化曲线以评价误差,以基于零值补偿和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评价误差,对比得到该方法能有效消除积分算法中误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