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研究地铁站点周边不同距离范围的建成环境如何影响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以哈尔滨地铁一号线为研究对象, 基于分层结构生活方式理论,对地铁站点周边建成环境和居民出行方式进行调查,采用多项Logit 回归和结构方程模 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站点周边三个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建成环境特征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模型;地铁站周边不同距 离范围建成环境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有差异,同时居民私家车拥有量在不同距离范围的中介效应也存在差异; 为提出地铁站点周边环境精细化优化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天津果酒厂地铁站点周边行人的出行特征,从站点周边居民到达方式、到达时耗、到达距离、出行目的及出行方式选择原因等方面,探讨了果酒厂地铁站周边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策略,旨在为城市交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超  潘海啸 《城市规划》2019,43(3):96-103
市郊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上海郊区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人口在外围大量集聚,也促进了郊区商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市郊居民每月去市中心购买大件物品而在周边超市购买日常用品。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高,购物出行特征变得更加复杂化。通过对上海市郊两个地铁站点的居民进行出行调查,研究发现:郊区居民对市中心购物的依赖性较强,轨道交通成为去市中心购物的主要交通方式;居民根据就近原则来选择大型超市,提供免费的超市班车可以增加超市的消费群体;改善地铁站点周边的出行环境,同时优化外围的公交服务水平,增加到地铁站的公交线路,可以引导小汽车出行转向轨道交通出行。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居民以较低的距离成本完成工作日的多目的通勤是城市空间人性化发展的难题.对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的研究鲜有关注居民一整日的出行链.以居民工作日的通勤出行链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考虑不同地理背景建成环境与多目的通勤行为的研究框架;基于广州居民活动日志与POI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解析建成环境对居民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具有高密度、高混合度和小尺度街区设计特征的建威环境能显著提高居民工作日的活动强度并减少非通勤距离;不同地理背景下建成环境对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差异;考虑活动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通勤出行链具有不同的时空弹性,建成环境对多目的通勤行为的影响会受到活动类型组合的约束.这些结论丰富了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研究的维度,也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公交导向开发(TOD)在小汽车主导的发达国家被认为是引导居民由小汽车出行转向公共交通及其他多样化出行模式的城市设计手法。对于TOD的交通影响,不少研究比较检验了TOD地区和非TOD地区居民的出行模式。然而这种横向比较的研究手法难以排除不同个体在居住和出行选择背后的复杂内生因素的影响。纵向比较相同个体在TOD和非TOD环境下出行模式的差异,更能直接反应TOD影响个体出行模式的实际效用。本文以英格兰东北部地区的泰恩威尔都市区为例,基于2015年在该地区三个不同区位TOD邻里进行的居民调查数据,对居民迁入前后的职住空间与通勤模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迁居使得部分居民的职住空间模式发生了变化,其中因通勤距离增加而放弃步行进而转向机动化方式者,绝大多数选择了地铁而非小汽车;对于迁居前后需要维持机动化的通勤者,有较少部分的原小汽车通勤者转向了地铁通勤,且主要是由非TOD地区迁入者;而TOD对通勤方式的影响是长期累积的,随着地铁出行使用量的增加,居民对地铁出行的接受度随之提升,这也将进一步影响居民的车辆保有决策和未来迁居决策,从而影响居民的出行方式。研究结论表明,TOD对居民通勤出行存在有限但切实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铁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系统可以带动站点辐射区域的发展,为其增加人群的聚集度,它的可达性对提高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成都春熙路地铁站站点为研究对象,通过Python工具获取各条交通线路的站点等地理位置信息,通过相关搜索引擎搜索与整理相关信息,以GIS为主、AutoCAD工具为辅建立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系统相关数据库和“时间—距离”模型;在基于3类主要出行方式的条件下,运用“层次分析法+GIS可视化”呈现该站点影响区地下步行网络的可达性作用机制,提出“地铁—公交—自主”出行的合理分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为地下步行网络设计规律提供建议,为其他站点地下步行网络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7)
为提高轨道交通客流转移预测精度,以乌鲁木齐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SP调查(stated preference survey)数据为基础建立Nested Logit模型,考虑交通信息及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习惯等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转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各交通方式之间相关性的Nested Logit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新增轨道交通后各出行方式的出行分担比例;交通信息准确度和出行者通常选择的出行方式显著影响着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交通信息及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习惯对轨道交通客流转移的影响;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建成后,预测可承担居民34.7%的出行。通常选择出租车出行的居民倾向于向轨道交通转移,常规公交和出租车的出行比例大幅减少,而私家车出行比例减少幅度最小。该研究为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常规公交线路调整以及交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活动视角下建成环境对广州居民通勤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许多大城市面临交通出行总量增加与居民活动—移动意愿增强的困境.以往对建成环境与出行行为的研究致力于减少小汽车使用和缩短出行距离,鲜有关注居民活动需求的满足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文中从人本主义立场出发,提出非集计层面的个体通勤效率,用以度量居民工作日多目的通勤行为的距离成本;构建一个考虑不同地理背景建成环境、个体活动—移动与通勤效率关系的出行行为研究框架;并基于广州居民活动日志与POI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个体通勤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密度、高混合度、良好街区设计特征的工作地和路径空间建成环境能显著提高个体的通勤效率,而居住地的影响不显著;建成环境既可直接影响通勤效率,也可通过作用于个体的活动—移动而间接影响通勤效率.这些结论为基于微观个体行为的宏观模拟技术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规律与规则,也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地铁1号线为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细化四个特征变量,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上,在研究的距离范围内,住宅与地铁站点的距离与住宅价格呈负相关。地铁1号线对不同距离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增值作用。时间上,地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都能对住宅价格产生增值效应,地铁通车阶段对住宅价格产生的增值效应大于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在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京地铁3号线为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了地铁沿线周边房价的影响因素。以秦淮区和江宁区为例,进一步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周边房价影响的区域差异性,不同站点以及距地铁站点不同距离对房价的增值效应不同。本文的实证结果在轨道交通建设和周边房价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如何确定轨道站影响范围(站域)是研究轨道与城市空间问题的基础,该问题涉及居民步行距离与轨道乘坐意愿的关系。距离是影响人们步行出行的重要因素,影响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目前针对步行距离因素如何影响居民轨道通勤出行意愿的定量研究尚少,这种局面对于定量理解轨道站的影响范围(站域)非常不利。基于725栋香港居住建筑轨道通勤出行意愿调查结果的研究,运用了指数距离衰减模型对香港居民步行距离和轨道乘坐意愿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比对不同距离区间衰减系数‘β’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真实步行距离如何影响港铁通勤出行的意愿和距离阈值空间。步行距离阈值范围的研究为分级确定轨道站影响区域提供了定量的依据;使用绕路系数指标可以评价站域空间结构,并为轨道站周边空间的建设与整合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铁是促进居民低碳出行、解决城 市交通及一系列衍生问题、有助于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交通方式。作为大型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地方公共产品,地铁提 高了站点地区的可达性,可能产生经济外部 性,如提升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大量研究关 注此话题,但是它们较少考虑站点类型的差 异,比如区分换乘站、首末站和常规站。因 此,本研究基于成都2019年已开通的6条地铁 线路周边2.5 km范围内2 535个小区的27 814个 交易住宅样本,构建了双层随机截距特征价 格模型,估计了各个住宅特征的影子价格,对比换乘站、首末站和常规站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地铁正向影响周边 房价,带来增值效应;邻近换乘站与房价正相关;邻近首末站与房价负相关;换乘站的增 值效应远大于常规站;首末站的增值效应和常规站无显著差异。最后,围绕土地价值捕获 的政策制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表明,街区建成环境特征会影响居民日常通勤、休闲步行出行活动。然而建成环境对于居民购物出行的影响研究却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高密度的城市生活街区。文章探寻生活街区建成环境要素对上海中心城区居民选择步行、骑行、公交及驾车等购物出行方式的影响。在获取2 479位居民日常购物出行特征、感知环境评价以及个人社会属性后,结合实测的街区建成环境指标,运用多项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居民购物出行方式除了受年龄、家庭收入、交通工具拥有量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街区路网特征、土地利用、步行设施、街道界面以及公交可达性等建成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行为分析的自行车交通方式选择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出行者自行车交通方式的选择机理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自行车出行的可测与不可测因素,通过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特性的态度来研究其自行车方式选择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出行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等不能直接观测的因素。针对从态度分析交通行为方法存在的不足,文章研究了通过出行者其他行为,来分析其自行车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方法。文章通过调查数据检验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并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在一定距离内除出行时耗,花费外,出行的舒适性与便利性等对自行车出行者的交通方式选择也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结论对于城市如何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文章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张娅  李佳  周舸 《山西建筑》2022,(7):189-191,195
为明确网约车对居民出行以及交通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对居民的出行方式进行建模分析,定量评价网约车在居民出行方式中占有的份额以及对其影响,通过建立在网约车背景下的居民出行方式的模型,总结了各项数据指标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制定网约车的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通过建立出行行为与建成环境等因素的MNL模型,研究既有新城规划对于居民交通出行的影响。道路宽度和路网密度的增加可能刺激小汽车出行;医院、娱乐设施、学校、住宅、办公场所等到达地土地利用性质更易吸引小汽车出行,土地利用混合度对新城居民的"公共交通/小汽车"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公交线网重复率的提高促进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小汽车拥有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居民出行行为选择有较大影响。最后,从三方面提出对新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韦亚平  潘聪林 《城市规划》2012,(3):76-84,89
基于杭州城西9个街区1339份居民出行数据,利用居民个体属性、出行距离和土地利用等三组变量建构了多项逻辑决策模型,分析街区土地利用变量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结论为:在中国高密度城市形态下,由于城区扩张和收入水平提高,形成了以小汽车为主导的混合通勤结构,而小尺度街区、密集路网等土地利用变量则是助长小汽车通勤的诱因;有必要在街区空间尺度上,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小汽车使用管制以及公共交通环境设计等综合措施,优化居民的通勤结构。  相似文献   

18.
汪晴  崔珩 《南方建筑》2024,(1):20-28
旨在探究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高峰出行的影响,为解决单车供需时空不平衡问题提供理论参考。以厦门为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探究不同时段下建成环境要素对单车到达密度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土地利用因素对单车出行的影响最显著,且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交通站点对单车到达密度影响具有距离衰减效应;道路设计因素对单车到达密度存在明显的U型影响关系。在促进低碳出行的背景下,应当识别单车活动的重要区域和各时段单车流向,综合考虑街区尺度、骑行安全性与通行效率、站点驳接距离特点,提升公共交通与单车衔接度,科学规划骑行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空间可达性不能反映不同OD间可达程度的差异,为此,研究提出了在地铁出行模式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表达模型。该模型以地铁站点的服务范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各服务范围包含了不同种类与数量的兴趣点,模型以兴趣点的可自由活动时间作为时间约束,以可达范围作为空间约束,研究地铁两站点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约束下相对于整个区域的时空可达情况。通过对广州市地铁网的实例研究与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可以实现面向个人的可达性表达,提高了时空可达性研究的实用价值与应用水平,丰富了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铁轨道交通系统在我国的大规模兴建,成都地铁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开始使用地铁出行。通过分析居住型地铁站点周边商业设施的概念,详细调研,分析上班族乘地铁出行使用站点周边商业设施的特征。基于这些特征,从人文关怀,自下而上的规划思路,提出居住型地铁站点周边商业设施"打造区域型集中服务中心"、"构建以居住区中心为网络的二级体系"、"街区沿街底商配置人性化"等方式的配建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