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寻找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方法,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行亚甲蓝染色法检测,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检出率及临床特征。结果45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44例,成功检出率为97.77%。检出72个,平均每例检出1.63个。1例出现假阴性,假阴性率为5.88%,无假阳性。44例患者中有16例阳性,阳性率为36.36%。预测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72%。结论美蓝染色法检测乳腺癌经济实用,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核素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探讨其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应用99mTc-硫胶体作为示踪剂对46例临床分期为T1-2N0M0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所有患者均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其发现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 46例乳腺癌患者中,38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2.61%,平均每例1.4枚(1~3枚),清扫腋窝淋巴结平均每例10.8枚(4~19枚).用前哨淋巴结预测腋淋巴结转移的94.74%,准确率为94.74%,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5.26%.结论 核素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能较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但病例的选择有一定的适应症,与术者操作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纳米炭注射宫颈在腹腔镜下对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以及前哨淋巴结在宫颈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0年12月本院妇产科的18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FIGOIb、1Ia期)。采用纳米炭注射宫颈后,在腹腔镜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和广泛子宫切除术,术中将黑染淋巴结确定为前哨淋巴结。切除的淋巴结做常规病理检查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SLN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假阴性率。结果:腹腔镜下纳米炭注射宫颈后,其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100%(18/18),共8l枚,占总切除淋巴结的17.31%(81/468),其中,6枚癌转移。前哨淋巴结定位于闭孔37.01%(30/81),骼外29.63%(24/81),骼内22.22%(18/81),宫旁9.88%(8/81),骼总1.23%(1/81)。检出敏感度为100%,准确度为100%,假阴性率为O%。结论:纳米炭注射宫颈后行腹腔镜下,对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是可行的,且采用纳米炭注射宫颈后行宫颈癌检测前哨淋巴结具有较高的检出率,SLN可较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病理状态,但还需要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
检测早期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宫颈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素淋巴结显影(ECT)观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及SLN,术中利用蓝染料法识别SLN.切除的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和(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SLN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假阴性率.结果 有34例患者检出SLN,检出率为97.1%,共检出65枚SLN,平均每例2.1枚.SLN主要分布在闭孔区、髂内、外区;检出SLN灵敏度为85.7%,准确度为97.1%,假阴性率为14.3%,阴性预测值为96.4%.ECT检查检出SLN阴性20例,病理报告证实均无肿瘤转移;术前化疗对SLN检出率及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SLN可较准确地预测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99mTc—SC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评价99mTc-硫胶体(99mTc-SC)淋巴显像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定位准确性,为乳腺癌SLN活检技术提供准确的定位依据.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行99MtC-SC前哨淋巴结显像,并进行体表定位;术中行γ探测仪探测定位SLN,并与显像体表定位结果作比较.患者均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其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结果:50例病人共有45例前哨淋巴结清晰显影,检出率为90.00%(45/50).共显示SLN 72个,平均1.60枚;淋巴显像检出的SLN与.γ探针检测符合率为91.11(41/45枚);用淋巴显像检出的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3.33%,特异度为100%,假阴性率为6.67%,假阳性率为0%.结论:99MTc-SC前哨淋巴结显像体表定位能较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用于指导乳腺癌SLNγ探测定位及活检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识别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及对淋巴结微转移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病例(IA-IIA,部分IIB)85例,其中51例采用蓝色染料示踪法进行SLN的识别,另外34例采用放射性核素和蓝色染料联合法识别和定位SLN,将SLN行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联合法SLN检出率100%,灵敏性100%(6/6),假阴性率为零(0/6);检出SLN104枚,单一HE染色无转移,而免疫组化抗角蛋白阳性,检出微转移1例(2.94%)。染料法SLN检出率为90.2%(46/51),灵敏性64.3%(9/14),假阴性率为35.7%(5/14)。结论:SLN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性。联合法有较高的灵敏性。通过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提高了转移淋巴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染料失踪剂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探索降低假阴性率的方法。方法对62例乳腺癌先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找出假阴性病例并分析其原因。结果62例患者中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59 例,成功率为95.2%,25例病人出现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但其中2例前哨淋巴结为阴性,假阴性率为8%(2/25),假阳性率为100%。2例假阴性病人中,1例为Ⅲa期病人,另1例为术前活检病人。结论Ⅰ及Ⅱ期病人适宜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外上象限肿物术前活检可能造成前哨淋巴结假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纳入的乳腺癌120例,行腋窝清扫术,切除标本送石蜡病检。观察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情况、假阴性情况、灵敏度、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影响因素。结果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109例、假阴性11例、灵敏度为90.52%;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年龄、体质量指数、ER阳性、PR阳性及肿瘤部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肿瘤≥4 cm明显高于肿瘤4 cm。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年龄、体质量指数、ER阳性、PR阳性及肿瘤部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肿瘤≥4 cm,明显高于肿瘤4 cm。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检出率和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染料法识别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时出现假阴性的原因。方法选择49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宫颈瘤周注射亚甲蓝,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病理学检查。结果SLN识别率为87.8%(43/49),灵敏度为81.8%,准确率为92%,假阴性率为18.2%。结论本组假阴性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的途径、术前放疗、病理检测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金属标记夹定位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至2019年丽水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经空芯针穿刺活检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查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临床分期T1~4N1~3M0)32例。所有患者均在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先行超声造影确定前哨淋巴结,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明确淋巴结转移后放置金属标记夹定位,术中应用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比较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统计标记的前哨淋巴结在前哨淋巴结标本中的比例、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及准确率,分析影响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32例患者全部完成新辅助化疗并行手术治疗;32例中28例标记淋巴结在前哨标本中(28/32),2例在清扫标本中,2例前哨及清扫标本中均未找到标记淋巴结;32例患者中2例前哨标本未检出淋巴结,余30例至少检出1枚前哨淋巴结,2例假阴性,检出率为93.7%(30/32),灵敏度为0.909(20/22),假阴性率为9.1%(2/22),准确率为93.3%(28/30)。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假阴性率与标记的前哨淋巴结是否在前哨标本有关(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金属标记夹定位阳性前哨淋巴结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有助于提高标记淋巴结位于前哨淋巴结标本中的比例及降低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创新》2015,(34):137-139
目的:探讨亚甲蓝用于检测前哨淋巴结预测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0例患者术前注射亚甲蓝示踪剂,注射后等待90~180 min后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及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术中把蓝染的淋巴结认定为前哨淋巴结,把所有蓝染的以及未蓝染的切除后的淋巴结分开送检,并分析病理结果。结果:40例宫颈癌患者中,使用亚甲蓝试剂成功定位出37例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2.5%。全部40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前哨淋巴结阳性11例。蓝染前哨淋巴结对于盆腔淋巴结转移预测率为92.5%,假阴性发现率为0。结论:使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检测前哨淋巴结是可行的,可以非常准确的识别以及定位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判断是否出现盆腔内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黎颂铭 《海南医学》2014,(10):1495-1497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局部性晚期乳腺癌患者11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51),观察组为新辅助化疗后进行SLNB,对照组未进行新辅助化疗行SLNB,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及假阴性率,并分析新辅助化疗前SLNB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中61例检出SLN,其检出率为89.7%,对照组中47例检出SLN,其检出率为95.2%,观察组患者检测的准确度为89.7%,灵敏度为89.5%,特异性为90.0%,假阴性率为10.5%,对照组患者检测准确度为94.1%,灵敏度为95.2%,特异性为93.3%,假阴性率为4.8%,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的SLN检出率及假阴性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左右侧乳腺癌、化疗方案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关,肿瘤分期Ⅲa期的检出率显著低于Ⅲb期,Ⅲa期的假阴性率显著低于Ⅲb期。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与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无明显差异,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分期是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检出率及假阴性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1日~2009年9月21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所行新疆首批45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病例资料.结果 全组45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病例中,成功检出42例,3例未检出,检出率为93.3%,准确率为100%.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率为13.3%.假阴性率为0.结论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取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甲蓝作为蓝染料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价值及连续切片对微转移检出的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96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亚甲蓝行腋窝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术后对前哨淋巴结(SLN)及相应的腋窝淋巴结行常规病理学检查(HE染色),将96例分为前后两组各48例,比较两组检出率、假阴性率差异;并对10例假阴性SLN通过连续切片进一步检查其微转移.结果:本组病例共检出SLN83例,HE染色假阴性10例,SLN的检出率86%,敏感性为75%,准确性为88%,假阴性率为25%;前后两组比较检出率、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假阴性SLN经连续切片检查,检出9例微转移灶,假阴性降至1例,敏感性升至96%,准确性升至97.6%,假阴性率降为4%.结论:亚甲蓝作为蓝染料应用于乳腺癌SLNB有较高的检出率.单一层面切片HE染色病理检查有较高的假阴性率,通过连续切片可提高SLN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SLNB的检出率、假阴性率与操作者的技术及经验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5.
CK19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HE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对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准确性的价值。方法 :以细胞角蛋白 19作为组织特异性标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对 32例HE阴性的 6 8枚前哨淋巴结的微转移灶进行检测。结果 :5例病人的 9个前哨淋巴结有微转移灶 ,其中 1例假阴性的 2枚前哨淋巴结均发现微转移灶。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灶的检出率是 13.2 % (9/ 6 8)。从而可使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敏感性从 95 .8%(2 3/ 2 4)提高到 10 0 % (2 8/ 2 8) ;准确性从 98.2 % (5 4/ 5 5 )提高到 10 0 % (5 5 / 5 5 )。结论 :应用CK19单抗检测乳腺癌HE阴性的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可提高SNB预测腋淋巴结状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及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亚甲蓝示踪60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分析前哨淋巴结与根治性清扫腋窝淋巴结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为91.7%,假阴性率为0%,准确率为100%;有4例检出后蓝染淋巴结。结论前哨淋巴结可以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采用亚甲蓝示踪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国产染料亚甲蓝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Ⅰ~Ⅱ期乳腺癌患者112例,在乳晕下及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亚甲蓝进行示踪和定位前哨淋巴结,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并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 112例中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109例.检出率97.32%(109/112)。109例检出前哨淋巴结中,前哨淋巴结阴性6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48例,阳性率44.04%。112例腋窝淋巴结阳性49例,阳性率43.75%。前哨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47例。2例前哨淋巴结阴性而腋窝淋巴结阳性,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而腋窝淋巴结阴性。灵敏度97.96%(48/49),准确性97.25%(106/109),假阴性率4.08%(2/49),假阳性率2.04%(1/49)。结论使用国产染料亚甲蓝示踪和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亚甲蓝为示踪剂,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亚甲蓝示踪,对5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术.结果 50例患者找到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2.6%(50/54),准确率为96%(48/50),灵敏度为90.9%(20/22),假阴性率为9.09%(2/22);假阳性率为0.所有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 亚甲蓝示踪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腋淋巴结转移,可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活检,但选择早期病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联合淋巴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价值。方法 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新辅助联合淋巴化疗及仅进行新辅助化疗,对治疗后可切除病例(试验组治疗后可切除病例归入A组,对照组治疗后可切除病例归入B组)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活检资料及腋淋巴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检出率88.24%,准确性80%,假阴性率35.71%;B组检出率90.91%,准确性90%,假阴性率11.11%。两组准确性、假阴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淋巴化疗会干扰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哨兵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LNbiopsy,SLNB)在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以指导cN0期乳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本组选择临床检测腋窝淋巴结阴性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美蓝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定位及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有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82.8%,53例检测到前哨淋巴结中49例准确地判断了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92.5%)。假阴性率13.8%,敏感性86.2%,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5.7%。结论:SLNB基本能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故能指导cN0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