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1995年至2010年的GDP数据、污染物排放量以及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3E模型、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分析和方法分解研究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存在协整关系,且经济增长是影响我区能源消费、环境污染重要原因,工业废气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存在着反作用力,能源消费的增加将促进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经济增长指标对解释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费指标排放的预测方差分解的贡献度较高,但环境污染指标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指标的预测方差的解释贡献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市城乡家庭人均能源消费和CO2排放差异进行了分析.从构成来看,城镇的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高于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而农村的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低于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从变化来看,城镇的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量一直低于农村,原因在于虽然城镇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农村,但是直接能源消费强度和煤炭比重低于农村;1995年城镇的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低于农村,但是2010年发生逆转,原因在于城镇的人均消费总量比农村增长更快,而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可见目前北京市城镇家庭节能减碳的重点应放在间接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上,农村家庭节能减碳应更多地关注直接能源消费及其CO2排放.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一次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其1995~2014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构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重构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模拟预测结果误差小,预测准确度良好。2015~2020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92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均有所降低,清洁能源占比呈增长趋势;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仍高达65.39%,清洁能源占比仍处于弱势。建议: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尤其是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合理调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消费理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准方法,对1997—200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产业的CO2排放分布、CO2排放强度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各产业部门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主体,在CO2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第一、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CO2排放所占比重都有所减小;1997—2007年福建省CO2排放强度和人均CO2排放量都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天津市工业能耗碳排放量的现状,为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运用因素分解法分析了天津市2005年—2012年工业能源消费导致的CO_2排放量情况,并对未来几年天津市工业能耗导致的CO_2排放量进行预测,据此提出一些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因素对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导致的CO_2排放增长起主要作用,能源强度因素对天津市工业CO_2排放量的增长减缓起到主要作用.根据2003—2012年的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Logistic模型和GM模型得到的天津市能源消费导致的CO_2排放量预测达到较高精度,平均误差分别为1.78%、2.41%和1.54%.  相似文献   

6.
 针对能源发展中的高能耗问题和碳排放问题,以山东省沿海城镇带为研究区域,将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纳入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之中,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构建了以碳排放成本最小、能源消费产生的污染物治理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经济发展规划、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及碳排放量为约束函数的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能源消费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区2035年的能源发展多目标优化结果为: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下降为36%;油类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的17%;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数的25%;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数的比例提高到22%,各项指标均满足山东省能源消费的多个目标和约束。同时,针对山东省沿海城镇带低碳情景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加快能源供给侧和能源消费侧的结构性改革、实施清洁能源和电能替代等建议,以加快转变高耗能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慧 《河南科学》2014,(10):2184-2189
研究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河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利用河南省1978—2010年统计数据,对河南省低碳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碳排放总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强度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交互作用、能源消费结构、国际贸易分工;对人均碳排放量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强度与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的交互作用、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国际贸易分工.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人均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河南省碳排放的最大正向影响因素及贡献率最大的均为经济增长,而能源强度和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交互作用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了甘肃省各类能源、空气质量、工业产值、废气排放等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依然以煤为主导,伴随着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是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提出了优化甘肃省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和能源结构多元化等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措施,为甘肃省能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作为典型的河口城市,上海市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局地气候变化的影响较为深刻.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上海市碳排放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耗持续增长,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挑战.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碳排放估算方法,基于对1985~2005年上海能源消费及1995~2006年终端能源消费的CO2估算分析,选取能源消费总量、电力消费总量、工业能源消费量以及终端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分析与上海局地温度变化和湿度变化等相关气候指标的相关系数,构建能源消费对局地气候变化的胁迫模型.结果表明,上海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以来,能源消费总量显著增长,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增长要显著高于加速发展阶段;1995~2006年上海终端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持续递增,年平均增长率为6%,CO2排放终端能源结构变化系数逐年增加,终端能源的CO2排放趋向多元化结构,各产业部门的CO2排放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工业主导性排放结构逐渐向多产业部门排放格局的转化,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以及建筑业增长幅度较高;能源消费指标和温度变化指标的相关系数均通过P=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和城郊温差的相关系数最高,均大于0.9,且通过P=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能源消费各指标中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和城郊温差的相关系数略高于能源消费总量和电力消费;能源消费的增加对城郊温差的胁迫关系符合三次多项式曲线增长.  相似文献   

10.
李力  李润  陈子教 《广东科技》2009,(19):75-77
该研究从未来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综合考虑降低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能源技术相关性紧密)、优化能源结构等主要能源多样化因素,预测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除经济增长以外,主要包括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化石能源,主要是煤炭)的比重,用Kara公式可表示为:排放量=国民生产总值能源强度能源结构。根据近年来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未来GDP保持9%的年增长率,对能源需求总量逐年增加,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污染物有逐步增长的趋势,广东省同时采取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技术、降低能源强度等能源多样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出了单位GDP能源强度“十一五”期末下降15%的硬指标,一次能源中煤炭的消耗比重逐年下降,以1万吨标煤排放180吨二氧化硫、2.25万吨二氧化碳估算,预测2010~2020年间主要污染物SO^2、CO^2的产生量,定量分析能源多样化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能源系统模型IMED|TEC, 构建可实现2oC和1.5oC温升目标的碳约束情景(2度情景和1.5度情景), 分析中国交通部门低碳化的能源结构变化和空气污染改善的协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2oC和1.5oC温升目标下, 2050年能源消耗比基准情景分别下降12%和33%, 能源结构从传统的油制品占主导转变成使用更清洁的生物质能, 甚至电能和氢能。2度情景下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35%, 而在1.5度情景下, 氢能、电能和生物质能占总能耗的67%以上。同时, 中国交通部门脱碳能够带来显著的空气污染物减排协同效益。2度情景下, 到2050年CO2排放量减少38%, 对应交通部门主要排放空气污染物NOx, SO2和PM2.5分别减排35%, 34%和38%。1.5度情景下, 污染物减排量是2度情景的两倍以上, 但对于航空部门和水运部门, 其污染物减排量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钢铁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实际生产数据,采用物质流分析法(MFA),构建物质代谢模型.建立了能源、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分析指标,定量描述了钢铁企业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烟粉尘排放情况.结果表明:企业层面,高炉-转炉长流程吨钢总资源消耗量为208.6 t,燃料能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93.9%,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为648.08 g,烧结和炼铁工序贡献最大,分别占总排放量的45%和36%.电炉短流程总资源消耗量为1.31 t,电能消耗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96.7%,吨钢烟粉尘排放量67 g.工序层面,烧结、炼焦和炼铁三个主排放工序的排放量分别为222.50 g/t烧结矿、118.20 g/t焦、245.27 g/t铁.据此,提出企业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性建议,以减少环境压力,实现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敏感于全球气候变化,同时旅游业的能源消费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旅游地是特殊的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区域,旅游地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分析,是旅游地制定与实施低碳景区政策与措施的基础.在构建基于能源消费结构的旅游地碳足迹测度模型的基础上,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利用2006-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认为:1)黄山风景区2006-2009年间碳足迹总量上升趋势明显,年均增长率为7%;2)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5种能源碳足迹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能、煤、柴油、汽油、液化气;3)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分析表明,2006-2009年黄山风景区呈可持续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衡量人类能源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用IPCC法,结合碳足迹的相关概念,分别估算了2001—2010年内蒙古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总碳足迹、制造业能源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碳足迹强度和生态压力,并以此为基础,应用STIRPAT模型对能源消费的碳足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内蒙古能源消费的CO2排放量逐年增加,煤炭是主要排放源;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增长迅速,制造业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在总碳足迹中占很大比例,且一直呈上升趋势;能源消费的碳足迹产值有所增加,生态压力增大;在碳足迹的STIRPAT模型拟合结果中没有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15.
大型工厂车间内空气含尘浓度较高,为保证职工的健康及设备的安全,车间内配置引风机及除尘装置,对车间内进行通风换气。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除尘风机乏风发电,可再生资源发电用于企业生产,降低企业能耗也意味着降低了煤耗及气体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工业系统中的物质消耗和经济投入越来越多,污染物处理也越发重要,由此产生的能耗应该被重视。因此提出了一种全能耗评价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建立了全能耗评价指标体系,此指标体系包含了一个一级指标——全能耗以及四个二级指标——直接能耗、间接能耗、污染处理能耗以及经济投入能耗,此评价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无需确定权重,且将能源、物质、经济和环境等各因素均包含在内。最后计算了某烧结烟气脱硫系统的全能耗,结果发现经济投入能耗、间接能耗和污染物处理能耗都是不可忽略的,此外通过与综合能耗的对比,发现全能耗评价方法相比传统能耗评价方法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车用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石化汽油、乙醇、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模型,提出汽油替代燃料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指标,并进行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结果表明,与汽油比较,乙醇、煤制甲醇的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升高,天然气制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的生命周期净能源外部成本降低.从降低生命周期净能源成本角度出发,天然气制甲醇、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是优先选择的汽油替代燃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