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3名学龄前儿童智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韦克斯勒学龄前智能量表(WPPSI)对20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力的因素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其智商分布基本呈集中对称分布,学龄前儿童在智力水平上无性别差异,且无论男女都是言语IQ高于操作IQ。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母亲职业和母亲生育年龄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用《中国比内测验》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对IQ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儿童智商基本呈正态分布,学龄前儿童在智力水平上无性别差异,教师及科技人员子女智商较高。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入幼儿园的时间长短、母亲的年龄和母亲生育年龄。结论:儿童的生长与教育环境对其智力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能量表(WPPSI)对许昌市三所幼儿园122名4~6.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商(IQ)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智商分布呈正态分布(P<0.1)。学龄前儿童操作IQ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结果提示: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  相似文献   

4.
学龄前儿童智商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能量表(WPSI)对许昌市三所幼儿园122名4 ̄6.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并对影响智商(IQ)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智商分布呈正态分布(P〈0.1)。学龄前儿童操作IQ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结果提示:影响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门诊就诊的210名学习困难儿童进行智力测查,结果显示,FIQ≥70的儿童占7048%,FIQ<70的儿童占2952%,且FIQ≥70的儿童中PQIVIQ≥15即智力发育不平衡者明显多于FIQ<70的儿童结果提示,学习困难儿童智力偏低,且存在言语能力落后于操作能力,即智力发育不平衡的高发生率现象智力因素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学习成绩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智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智力发育状况及探讨影响智力发育的有关因素,用韦克斯勒学龄前儿童智能量表(WPPSI)对57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并对影响因素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其智力分布基本近似正态分布;学龄前儿童在智力水平上存在着性别、城乡之间的差异;异族双亲子女的智商高于同族双亲子女影响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文化程度、儿童入园年龄、性别、父母职业、城乡户口等,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增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00名在WISC—CR测量中表现为VIQ低下的右利手儿童就其在智力水平、智力因素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与100名正常智力儿童相对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IQ明显减退是造成儿童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之一,VIQ减退的原因可能与儿童左侧大脑半球功能障碍和左侧大脑半球结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贫血及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智商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65名4~6学前儿童贫血以及家庭环境因素对智商影响的调查测定。结果:贫血组儿童智商和操做智商均低于正常儿童,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良好的教育方式,家庭和谐态度及母亲的性格类型、母亲产次、儿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汉族学龄前儿童入学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汉族5.5~7岁的学龄前儿童共400名,采用"学龄前儿童入学能力50项筛查"工具对儿童进行测试,同时由测试儿童家长填写父母问卷调查表。结果 (1)水磨沟区汉族学龄前儿童入学能力分布呈右偏态分布;(2)5.5~6岁组儿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影响儿童智能发育的因素为早教得分、母亲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父亲职业、母亲孕龄及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应重视加强学龄前儿童早期家庭教育,逐步提高父母的文化素养,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北京大学心理系吴天敏教授第三次订正的中国比内测验指导书作为工具,对海珠区宝岗幼儿园大、中班118名儿童进行智能调查。测定结果最高智商为112,最低智商为64,平均智商为92.37,智商分布基本上符合正态性分布。本文还对智商的影响因素作了单因素和双因素的统计分析,智商与性别、年龄、父亲的文化程度关系不大。而智商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及入托时间的长短有关,提示加强学龄前期儿童的教育对提高儿童的智力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智力损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定法。结果:①NF1患者全量表智商(FIQ)、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轻度精神发育迟滞占36%,临界状态占44%;VIQ和PIQ呈平行下降趋势;②NF1患者言语理解标准因子分(VCSs)和知觉组织标准因子分(POSS)受损较重,而记忆与注意不分心标准因子分(MFSS)受损相对较轻;③NF1智力损害受病程及受教育程度影响,其中病程与POSS和MFSS呈负相关,而受教育程度则与VCSS呈正相关。结论:NF1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商及智力结构的损害并受病程及受教育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喻晖  张静 《医学与社会》2004,17(3):26-27,3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拟“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婴儿一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渐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儿童年龄大小、与小朋友相处好坏、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对儿童的喜爱程度、父母听取孩子的意见情况、对孩子独立能力培养的态度等。结论 儿童年龄、母亲文化程度、教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特殊教育三年随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H-NTLA量表及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太原市一个培智学校44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从1989~1992年连续4次测查智力,2次测查适应行为。结果显示3年间IQ值变化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视觉联想、概念关系、注意力及视觉识知能力有明显提高。患儿适应行为明显提高。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智商的提高和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患儿智力低下程度较轻、母亲职业为科技或行政管理人员、患儿初始教育年龄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WISC-CR11个分测验量表分为变量对103名学习困难及与之配对的学业良好儿童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儿童均聚为3个智力亚型。学习困难儿童第1型FIQ中等偏上,与对照组第2型相当,但常识和译码分测验量表分低;第2型FIQ中等偏下,VIQ显著落后PIQ,该型PIQ与对照组第3型相等,但译码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第3型属边缘智能,算术分测验成绩更差。结果提示,学习困难儿童存在不同的智力亚型,表现为智力水平不等和智力结构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汉族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汉族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utter行为儿童行为量表对少数民族598名,汉族542名学龄前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少数民族为32.11%;汉族为30.26%,无显著性;单因素分析结果,影响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是年龄、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妊娠时间等;汉族是年龄、性格、家庭对子女教育方式等;多因素分析结果,主要影响因素,少数民族为:年龄、生活环境、教育方式等;汉族为:年龄、性格、教育方式等。结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23%,少数民族为32.11%,汉族为30.26%,少数民族略高于汉族,但少数民族、汉族学龄前儿童在生活环境、性格、家庭结构功能和生源地方面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5,(4):500-501
目的:了解西安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某社区三所幼儿园950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并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检出营养不良儿童158例,患病率16.63%。其中轻度营养不良112例,占70.89%,中度营养不良43例,占27.22%,重度营养不良3例,占1.90%。儿童年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常患疾病、爱吃零食、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居住环境、健康教育情况、经济收入等与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常患疾病、不良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差是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高、接受健康教育是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本社区学龄前儿童存在一定的营养不良,常患疾病、不良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差是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母亲文化程度高、接受健康教育是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应针对以上因素提高儿童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痊愈后的智力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痊愈后智力障碍特点,采用龚耀先主持修订的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和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1),对3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智力测定。结果:实验组的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患儿FIQ低于正常水平以下的分布为:低常智商者占17.14%、边界者占17.14%、智力低下者占22.85%:各分测验量表分均数相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言语智商的各项分测验低于7分的人次(85/175)明显高于操作智商的各项分测验(68/175),P<0.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痊愈后智力低下的发生率较高22.85%,但智力低下程度均属轻度,其中言语智商低下较操作智商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探讨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及影响因素,采用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 WYCSI) 对衡阳市218 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智商为107.62 ±14 .11 ,智商呈正态分布,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无性别差别,智商与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期望子女学历、父母管教方式、年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徐闻县500名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并分析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方法抽取徐闻县3所幼儿园的500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来调查分析引起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有关因素。结果发生轻度、中度及重度营养不良比率分别是16.4%、11.4%和0.6%;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年龄、饮食习惯、居住环境、母亲身高、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状况等都是影响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有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频繁患病(P=0.031;OR=2.314)是危险因素,饮食习惯良好(P=0.004;OR=0.784)、母亲受教育程度高(P=0.003;OR=0.597)等是保护因素。结论加强儿童保健知识宣传,改善居住环境,降低儿童患病率等是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智力低下(mentalretardationMR)是一种病因复杂,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对于IQ≤50者,一般认为30%与染色体异常有关[1]。因此,染色体检查是智力低下病因学诊断不可缺少的分析方法。本文对湖南株洲18例智力低下者进行了细胞遗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