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本院收住确诊的H型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不同分为正常组47例、增厚组51例及斑块组52例,检测各组生化指标(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尿素氮、肌酐、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baPWV、ABI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其与颈动脉cIMT的关系及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组baPWV均低于增厚组及斑块组,增厚组低于斑块组,而正常组ABI均高于增厚组及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MT与年龄、病史及baPWV均呈正相关(r=0.476、0.249、0.617,P0.05),与ABI呈负相关(r=-0.25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年龄及baPWV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1.082、2.474、1.007,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年龄、同型半胱氨酸及baPWV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检测可以更好地预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高血压病早期干预的相关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对104例健康人和39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结果高血压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年龄是影响健康人大动脉弹性功能最主要的因素,年龄、收缩压和脉压与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功能密切相关。结论脉搏波传导速度是敏感反映高血压大动脉弹性的重要指标,年龄、收缩压和脉压是影响baPWV值的主要因素,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以指导早期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关系.方法 对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8例健康老年查体者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与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血压参数显著增高(P<0.01);动脉弹性指数baPWV显著增高(P<0.01),ABI显著降低,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和动脉弹性指数baPWV和ABI相关(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明显下降,循环血单核细胞比例与动脉弹性相关,可能参与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改变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冠心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入选102例在本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按冠脉造影的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冠脉病变程度进一步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所有入选者在冠脉造影前用日本欧姆龙科林一起同步记录两侧baPWV,用超声检测cIMT.结果 冠心病组baPWV、c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中baPWV、cIMT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均有增高趋势,其中多支病变、双支病变组baPWV和cIMT均高于单支病变组、对照组,单支病变组baPW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选入的患者baPWV和cIMT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呈正相关(r=0.451,P<0.001).在控制了吸烟、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后,这种相关性仍然存在(r-0.391,P<0.01).结论 baPWV和cIMT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动脉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就诊的未经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根据血Hcy水平分组,分为“H型”高血压组57例,非“H型”高血压组29例.测定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并筛查有无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 (1)与非“H型”高血压组比较, “H型”高血压组的年龄较大、男性所占比率、Hcy、Cr、baPWV、baPWV异常检出率、cIMT、颈动脉斑块检出率、24 h收缩压变异(24 hSBP-SD)较高(P<0.05);(2)在校正了年龄、性别、血脂谱、血糖、动态血压各指标后进行偏相关分析,Hcy与baPWV呈正相关(r=0.331,P=0.007);Hcy与cIMT呈正相关(r=0.250,P=0.037).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cy水平均与baPWV和cIMT相关,可作为baPWV和cIMT的独立预测因子.Hcy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哇巴因水平与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检测其体内内源性哇巴因水平,通过检测脉压指数(PPI)、踝臂指数(ABI)、踝动脉-肱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映动脉弹性,并观察其与哇巴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内源性哇巴因水平与PPI及baPWV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6和0.618,P<0.05),与ABI呈负相关(r=-0.552,P<0.05).不同性别、吸烟与不吸烟、有糖尿病和无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哇巴因水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体内哇巴因水平增高与动脉弹性减低呈正相关,性别、是否吸烟及是否患糖尿病与哇巴因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是否合并CHD将29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合并CHD,n=184)和B组(未合并CHD,n=112).检测各组BaPWV、ABI及HCY水平、二尖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粥样斑块,并探测颈动脉血流频谱,计算血管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用动脉硬化诊断仪测量baPWV。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B1组baPWV(1400 cm/s和B2组≤1400 cm/s,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B1、B2组baPWV、C IMT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1组CIMT、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积分(Crous-s)、斑块面积(plaques area)、PI、R I,均明显高于B2组和对照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CIMT与baPWV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可导致大动脉的弹性降低,促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baPWV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弹性的相互关系。方法 1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HCY水平;选取健康对照组86例,比较各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高血压组HCY、baPWV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baPWV与HCY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 HCY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20例脑梗死患者的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探讨颈动脉IMT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斑块发生率分别为90%及30%,前者显著多于后者(P<0.005),从斑块类型的构成来看,脑梗死组软斑构成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扁平斑和硬斑构成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IMT显著增厚,FMD及NID显著减低(P<0.05);颈动脉IMT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显著负相关(r1=-0.523, P<0.02; r2=-0.570, 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外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及评价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压晨峰现象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颈动脉斑块以及肱-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 对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结果分为晨峰组49例和非晨峰组79例,两组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CCA-IMT和颈动脉斑块,同时进行baPWV检测,比较两组CCA-IMT、颈动脉斑块以及baPWV的差异.结果 晨峰组的CCA-IMT(1.12±0.21)mm、斑块检出率87.76%、斑块的平均厚度(1.35±0.33)mm、baPWV(1629.9±223.5)cm/s,均高于非晨峰组[(0.97±0.34)mm、68.35%、(1.21±0.24)mm、(1507.6s±247.6)cm/s](P<0.05或0.01).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血压晨峰为CCA-IMT及baPWV值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1.73(0.97~4.28)和2.26(1.84~6.78)(均P<0.01).结论 血压晨峰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弹性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12.
王燕  王营  刘芳 《实用全科医学》2011,9(3):366-367
目的探讨在正常查体人群(无冠心病危险因素)中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波速(baPWV)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在既往无冠心病、脑卒中、周围动脉病史并排除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的98例入选者中,进行颈动脉超声及baPWV的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aPWV明显增高,χ2检验分析说明baPWV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另外,多因素模型分析说明baPWV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年龄呈正相关,与身高、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无冠心病危险因素人群中,baPWV的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63例老年患者分为高血压组(n=33)和正常血压组(n=30).所有患者行踝动脉和肱动脉血压测定、获取ABI值,并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结果 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有18例(54.5%)和4例(13.3%)ABI降低(ABI≤1.0),两组ABI分别为0.79±0.08和1.29±0.07(P<0.01).高血压组中ABI≤1.0与ABI>1.0 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分别为(0.90±0.16)mm和(0.81±0.19)mm(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ABI降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评价AASI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自动测量装置测定baPWV。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n=28)、IMT增厚组(n=42)和斑块形成组(n=34)。根据动态血压参数按照文献方法计算AASI,比较三组的动态血压指标、AASI及baPWV,并对患者的动态血压参数、AASI、baPWV与颈动脉IMT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24 h脉压(24 hPP)在IMT增厚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AASI、baPWV在IMT正常组、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AASI及baPWV均呈正相关(r=0.604、0.587,P<0.01),AASI与baPWV呈正相关(r=0.0567,P<0.01)。结论24hPP、AASI以及baPWV均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但AASI是更简易的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临床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基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其研究原理、方法,归纳了其特点、临床应用及在实际临床应用当中的优势及不足,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2型糖尿病(DM)、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EH+DM)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差异。方法:测定115例EH、78例DM、98例EH+DM患者及136例健康人的血压、脉压差、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baPWV,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EH组、单纯DM组baPWV值明显低于EH+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EH组和单纯DM组间baPWV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升高,该值的升高与血压、脉压差、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7.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0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同步记录左右侧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作为反映大动脉弹性的指标。结果合并高血压组与未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PWV>1400 cm/s组的患者既往多数有高血压病史(P<0.05),冠状动脉无病变者在PWV≤1400 cm/s组中显著增高,3支血管病变在PWV>1400 cm/s组中显著增高(P<0.05);年龄、PWV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P<0.05)。结论PWV是显著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因素。测定PWV可以准确评价动脉弹性功能,识别动脉壁早期病理征象,预测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肱指数(ABI)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状况,分析其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63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200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2组的baPWV及AB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组baPWV均值高于对照组,ABI均值低于对照组,baPWV及ABI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血压升高,baPWV均值升高,ABI均值降低;高血压组中,并发心脑血管病症者baPWV高于无并发症者,ABI低于无并发症者。[结论]应用baPWV及ABI检测以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并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于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颇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文玉萍  黄荣杰 《广西医学》2012,34(7):831-833
目的 观察依普利酮对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10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普利酮组及氯沙坦组各53例,依普利酮组口服依普利酮片50 mg,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 mg,均为1次/d,疗程12周.治疗前后检测坐位血压、左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LbaPWV)及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RbaPWV)、血生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压、LbaPWV及RbaPW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依普利酮在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能减慢患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改善动脉血管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世居于海拔在2 260米高原地区健康人群的影响因素.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长期有氧运动对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踝臂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各30例经常参加有氧运动的高原地区(海拔≥2 260 m)健康老年人,分为运动组与非运动组,应用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肱动脉-踝动脉(baPWV)和踝臂指数(ABI),分析运动前后的踝臂指数变化与PWV和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长期坚持运动可使高原地区健康老年人运动组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均低于缺乏运动组(P<0.05),反映动脉硬化指数的baPWV 和 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年龄、性别和身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高原地区参加有氧运动的健康人群较未参加有氧运动患者的PWV明显减低.因此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高原地区老年人血管僵硬度,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