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1,(8):11-11
从7月1日起,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正式执行。《办法》在工伤保险基金统筹使用、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工伤致残鉴定及享受各级待遇方面均作了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2.
《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对保障工伤及受到职业病伤害的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者在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后能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但是,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工伤保险条例》中第17条即工伤认定程序中有关工伤认定申请主体、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及工伤认定地域管辖的规定中存在一些瑕疵,使得一部分劳动者在遭受工伤后,无法及时、便捷的获得补偿,甚至无法主张自己的权益。这影响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实效,存在改进的必要,本文将就此存在的法律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立法者的注意,并对我国的工伤保险立法时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新《工伤保险条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1日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对于维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减轻企业的工伤负担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伤保险制度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日益突出的新问题,新《工伤保险条例》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不仅扩大了认定范围,简化了认定程序,还提高了部分工伤待遇标准。这样的修改,不仅符合民众的诉求,而且体现了对人的尊重,代表了类似法规完善的一个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事天地》2013,(9):57-58
正《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已经于2011年1月1日实施,为妥善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更好地保障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2013年4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提出  相似文献   

5.
《工伤条例》和《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相比,虽然从适用范围、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时效,童工赔偿等都有利于工伤职工的规定,但也存在着一些司法现实中容易引发争议,甚至显失公平的条款。  相似文献   

6.
《人事天地》2011,(1):19-20
近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最近,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决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5,(3):56-57
2014年12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3号),就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切实维护建筑业职工工伤保障权益提出意见。现节选如下:一、完善符合建筑业特点的工伤保险参保政策,大力扩展建筑企业工伤保险参保覆盖面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于 2 0 0 3年 4月 2 7日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已于 2 0 0 4年 1月 1日起实施 ,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尤其是保障遭受工伤的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的重要立法。由于立法在保障劳动者的救治权与经济补偿权、促进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和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等方面有所创新 ,因而必将对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及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 ,本刊组织了几篇相关文章 ,以配合《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及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工伤认定程序问题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对保障遭受工伤及职业病伤害的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工伤认定程序较以往更为规范,但是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一部分劳动者在遭受工伤后,无法及时、便捷地获得救济,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实效。应进一步完善工伤认定程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通讯员袁雅)近日,梧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梧州市首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再申诉案件作出处理决定。该案当事人为岑溪市某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向梧州市人社局递交再申诉申请,请求撤销单位对其作出的开除处分决定,同时,对复核和申诉的处理结果不服。梧州市人社局按法定程序受理其再申诉申请后,  相似文献   

11.
《工伤保险条例》和《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针对非法用工伤亡人员的特殊制度安排并没有向这类群体提供恰当的保障,反而将他们置于制度保障的夹缝之中.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之间法律关系复杂,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单位并未立即丧失主体资格,与其职工保持劳动关系,其他类型的非法用工单位与其职工之间应为雇佣关系.由于非法用工单位职工多数与其单位没有劳动关系,无法进行工伤认定,应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对事故性质进行认定.《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不仅对非法用工单位职工伤亡事故赔偿的核心问题未置一词,向这些劳动者提供的赔偿数额也低于《工伤保险条例》的补偿水平.综合看来,《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这种专门性立法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款第(一)项关于突发疾病认定工伤的规定,因存在较多自由裁量的因素,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且该条款将抢救时间限定为48小时,极易引发法律和道德的冲突,这就需要法院在审判过程中,紧紧把握"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这一认定工伤的前提,准确理解"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内涵,依法判定是否构成工伤。  相似文献   

13.
5月25日至28日,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次会议,表决 通过了《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若干规定》、《海南经济特区 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关于批准〈海口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海 口市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的决定〉的决  相似文献   

14.
工伤赔偿模式根据政府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公共工伤赔偿和私人工伤赔偿模式,而公共工伤赔偿与私人工伤赔偿相比较有较大的优势,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工伤赔偿模式。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确立了公共工伤赔偿和私人工伤赔偿并存的“双轨制”工伤赔偿模式;《社会保险法》做出重大突破,确立了公共工伤赔偿的有限“单轨制”模式;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伤赔偿的模式上,又重新退回到原来的“双轨制”模式,没有正确处理好与《社会保险法》这个上位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勤事故工伤认定标准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对此类工伤的认定存在着标准过高、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不利于劳动者利益的保护,需要从时间标准、路线标准、原因标准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5月25日至28日,省三届人大 常委会举行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 了《海南经济特区工伤保险若干规 定》、《海南经济特区促进私营个体 经济发展条例》、《海南省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海口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海口市禁止生产、销售和燃放烟花 爆竹的规定》的决定〉的决定》,并通 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汪啸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厚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于2003年4月27日通过的《工伤保险条例》已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保障遭受工伤的劳动者的权利和利益的重要立法。经过几年的运行,由于立法在保障劳动者的救治权和经济补偿权、促进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和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等方面有所创新,因而对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及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层动态     
正南宁市:率先实行工伤认定简易程序本刊讯(通讯员农健)从10月开始,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区率先实行工伤认定简易程序,对于用人单位申请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已参加工伤保险,且没有争议的工伤认定申请,按简易程序办理,工伤认定时限从42个工作日缩短到11个工作日,大幅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更加便民利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以"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工作原因"作为工伤认定标准,但是没有对这"三要素"做出明确界定,从而缺乏可操作性,常常出现工伤认定困境,特别针对高校教师这类没有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具有随意性以及工作内容多种多样的特殊群体,因而有必要以"与工作有关"作为工伤认定的实质标准、以是否为所在"学校或学生利益"作为工伤认定的基础标准、坚持"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作为工伤认定的辅助标准。  相似文献   

20.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应该认定为工伤。但是具体工伤认定案件中,因为《条例》对该条款的适用条件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所以执法人员、劳动者和企业负责人容易产生争议。本文归纳了各类人员的不同观点,并认为解决该问题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即应该以职工利益优先保护原则作为出发点,同时兼顾用人单位的利益。因工外出期间,职工从事与本单位的业务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活动受到伤害的,应该确认为工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