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确诊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症状及盆腔积液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过程中补肾调周法和二藤汤灌肠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黄亦曼 《光明中医》2014,29(1):83-84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调周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肾调周法,辅以清热利湿化瘀,对照组采用清热利湿化瘀法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确切,能有效防治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临床符合湿热瘀结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奇数组和偶数组分别归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坤复康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组予以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共治疗20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候积分情况、复发率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沉(ESR)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3.33%,复发率分别为3.33%、23.33%,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血清hs-CRP和ESR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炎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和ESR水平,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结果:愈显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体征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以红藤汤灌肠治疗,对照组24例以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急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联合清利化瘀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证的疗效及对辅助性T细胞1(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1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脱落1例)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替硝唑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肾调周法中药口服联合清利化瘀中药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h1细胞比例及Th1/Th2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Th2细胞比例减少(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2、IL-10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IL-6、TNF-α水平降低(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4%)高于对照组(79.63%,P0.05)。结论补肾调周法联合清利化瘀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湿热瘀结证,可促进症状改善,提高疗效,其疗效途径可能与调节Thl/Th2细胞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刚藤片联合自拟复方毛冬青灌肠液(以下称"毛冬青灌肠液")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门诊治疗的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盲选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金刚藤片口服,观察组采用金刚藤片联合毛冬青灌肠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症状评估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白带恢复正常、下腹坠胀缓解、腹痛缓解、盆腔肿块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盆腔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金刚藤片联合毛冬青灌肠液应用于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症状评分,改善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轻其盆腔病理改变,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结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四妙散加味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化汤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灌肠组及口服加灌肠组,用清化汤按上述方法治疗2疗程,比较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口服组76.7%,灌肠组80.0%,口服加灌肠组93.3%。结论:清化汤口服加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或灌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将81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抗生素疗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39例单用抗生素疗法。治疗10天后评估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治愈34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0例,无效23例。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抗生素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疗法,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妇人止痛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治疗组采用妇人止痛方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对照组为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人止痛方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藤汤内服联合盆腔炎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的效果。方法: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均给予盆腔炎汤灌肠治疗,观察组加用红藤汤内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腰痛彻背、坠胀刺痛、白带异常、郁闷难纾积分及D-D、PV、血小板凝集率、IL-6、TNF-α、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藤汤内服联合盆腔炎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塌渍、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0),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塌渍+灌肠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抗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局部体征改善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塌渍、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珠红藤汤配合西医及TDP电磁波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注射液配合TDP电磁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珠红藤汤内服外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珠红藤汤配合西医及TDP电磁波照射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玉锋  张炜  高明霞  杨柳 《新中医》2018,50(7):126-128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汤。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8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S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炎症。  相似文献   

16.
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朱氏盆炎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结果: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8.3%,对照组有效率57.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征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71.7%,对照组有效率40.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征评分、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清热调血汤配合消癥散外敷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提高慢性盆腔炎的防治质量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将21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5例与对照组105例。对照组采取妇炎康复胶囊配合消癥散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调血汤配合消癥散外敷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 G、Ig M、Ig A及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血清补体C3、C4及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调血汤配合消癥散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疗效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治疗组予中药二丹红藤败酱汤口服、妇科外敷散外敷以及中药通络灌肠汤灌肠,对照组予金刚藤胶囊口服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改善率97.14%,对照组总改善率74.29%。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更能明显降低患者体内血清C反应蛋白(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显著,优于单一中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明显降低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朱氏盆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局部体征评分、VA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9.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骶胀痛、肢倦身重、月经不调等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血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具有肯定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应海琼  诸小丽  孙云  季双双  左扬 《新中医》2021,53(10):139-142
目的:观察中药饼石蜡泥外敷结合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饼石蜡泥外敷。2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临床疗效、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减少更明显(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2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RP水平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饼石蜡泥外敷结合清热活血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显著,能促进中医证候改善,且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