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进行预应力高强陶粒混凝土的结构计算时,准确统计高强陶粒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值是很重要的。但对这一重要性能的研究并不多,尤其对400号以上的陶粒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的研究那就更少了。最近,某设计研究院对500号陶粒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进行了测定和研究。为了得到最大的收缩和徐变值,对影响徐变的荷载情况、陶粒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混  相似文献   

2.
林元贵 《福建建材》2010,(4):37-38,51
用不同体积比例的页岩陶粒取代碎石骨料进行了高强次轻混凝土的配制,并对其力学性能及收缩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陶粒取代率为30%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收缩性能较优,陶粒的内养护作用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性能,能在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情况下,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当陶粒取代率大于30%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随着陶粒掺量的增加显著下降,且收缩值增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重庆地区高强陶粒混凝土的设计与制备技术难题,该文通过分析陶粒混凝土的高强化技术途径,经过试验,提出了一种高强陶粒混凝土的设计方法和制备技术,关键工艺参数预湿时间应大于24h,搅拌时间应不小于3min;分析研究了所制备陶粒混凝土的性能,结果为:陶粒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满足预拌生产和泵送施工的要求,收缩和抗渗性能优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高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具有密度小、抗压强度高等优点,但是由于脆性过大,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方差分析得出了最优配合比。在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掺入不同量的钢纤维,研究钢纤维对高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能够明显提高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拉压比,改善高强粉煤灰陶粒混凝土的脆性。  相似文献   

5.
高强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锚固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80个拔出试验,探讨了变形钢筋与高强陶粒混凝土的粘结锚固强度,并与普通混凝土和低强度陶粒混凝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各种高强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的极限粘结强度均要优于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砂浆强度比混凝土强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要大。根据试验结果,分别给出了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和粘土陶粒混凝土与变形钢筋极限粘结强度的经验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强预拌陶粒混凝土施工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陶粒预处理、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浇筑和养护,为高强预拌陶粒混凝土在重庆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页岩陶粒取代部分天然粗骨料,配制高强次轻混凝土,进行了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陶粒的不同体积取代率对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泊松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陶粒取代率的增加,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所降低,泊松比比普通混凝土较大。同时,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形状上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峰值点应力和应变随着陶粒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考虑原点切线模量、峰值点割线模量和峰值点应变等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azen模型的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8.
不同轻集料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天津粉煤灰陶粒、北京粘土陶粒、辽宁抚顺页岩陶粒、大连金州膨胀珍珠岩陶粒(分2种级配)等5种不同轻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对所配制的高强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了解了不同轻集料高强混凝土的基本力学物理性能,为轻质高强混凝土在我国的研制和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一条生产线上用泥岩成功生产出球型高强陶粒和普通型高强陶粒,球型高强陶粒的松散密度749kg/m3,筒压强度7.7MPa,强度标号25MPa;普通型高强陶粒的松散密度1080kg/m3,筒压强度12.1MPa,强度标号35MPa。用研制的高强陶粒配制不同用途的表观密度分别为1500、1800和2000kg/m3的轻质高强陶粒混凝土,其28d强度分别达到38、51、79MPa,其中最好的混凝土配合比比强度可达到30.1。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7,(12)
用页岩陶粒取代部分天然粗骨料,配制高强次轻混凝土,进行了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陶粒的不同体积取代率对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以及泊松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陶粒取代率的增加,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有所降低,泊松比比普通混凝土较大。同时,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在形状上与普通混凝土相似,峰值点应力和应变随着陶粒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考虑原点切线模量、峰值点割线模量和峰值点应变等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azen模型的高强次轻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吸水率、不同预湿程度的轻骨料对不同水胶比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骨料混凝土、混合骨料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水胶比时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大于普通骨料混凝土,在高水胶比时,早龄期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小于普通骨料混凝土,而后期大于普通骨料混凝土;随着骨料预湿含水率的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减小,在早期尤为显著,通过预湿处理提高轻骨料预饱水程度可以显著降低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  相似文献   

12.
陶粒预湿程度对轻骨料混凝土拉伸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U型管微压测定装置测定不同预湿程度陶粒在轻骨料混凝土中的吸水返水过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轻骨料混凝土界面结构形貌,采用新型环形约束收缩装置研究了部分约束条件下轻骨料混凝土的拉伸徐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陶粒预湿程度的提高,陶粒在轻骨料混凝土中的吸水能力下降,返水能力提高,陶粒与水泥石界面结合程度加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拉伸徐变值减小.  相似文献   

13.
王晴  陶丽  刘磊 《混凝土》2005,(6):47-49
本文研究了用预湿轻集料部分取代普通粗集料对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收缩的影响。用15%的预湿轻集料部分取代普通粗集料对于减少混凝土的自收缩有很大的效应。这个理论可以认为预湿轻集料给水泥提供了内部水分的供应.使其继续水化,阻止了收缩。  相似文献   

14.
钢纤维陶粒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小雷  孙燕秋  曾志兴 《工业建筑》2008,38(1):81-83,113
在轻骨料(陶粒)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成为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它集中了钢纤维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的优点,弥补了普通混凝土存在的抗拉强度低和自重大等不足。通过对这种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的初步研究,对钢纤维体积率的变化对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轻骨料和加入钢纤维后,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等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 ,对硅灰陶粒混凝土与陶粒混凝土构件在预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能进行了一年的观测 ,对其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轻骨料(陶粒)混凝土中掺人钢纤维成为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它集中了钢纤维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的优点,弥补了普通混凝土存在的抗拉强度低和自重大等不足.通过对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的室内快速碳化试验.建市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确定快速碳化与自然碳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原理清晰,具有较高精度.适合于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通过硅粉对轻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重点探讨硅粉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干缩性能、抗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加硅粉,可大幅度提高其抗渗透性能,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但随着硅粉掺量增大,混凝土的收缩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磨细矿粉对轻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重点探讨了磨细矿粉对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干缩件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加磨细矿粉可大幅度提高其抗渗透性能.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改善其抗碳化性能,但混凝土的收缩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LC50大流动性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匀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胶比、体积砂率、轻集料种类及其预湿处理时间、粉煤灰掺量等配合比参数及外加剂和纤维的种类对LC50大流动性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制LC50大流动性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宜选用破碎型页岩陶粒,为改善匀质性,页岩陶粒的预湿处理时间为1h以上,且存在最佳体积砂率(38%)和粉煤灰掺量(20%);掺入适量增粘剂、引气剂或聚丙烯纤维均可改善轻集料混凝土的匀质性,但是聚丙烯腈纤维不宜用于匀质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