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利用Aspen Plus工程软件对顺酐法制备的以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内酯、甲醇为主的加氢1,4-丁二醇粗产品精馏分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加氢粗产品为极性非电解质溶液,且含有水,故选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作为物性方法。采用灵敏度分析法对各设备的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产品中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内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6%、99.8%、99.6%,均大于工业合格品。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万吨级1,4-丁二醇工艺包日前通过中国石油公司科技开发部主持的技术评议。该工艺包在双酯化催化精馏反应器技术、生产1,4-丁二醇并联产四氢呋喃、γ-丁内酯的技术以及催化剂制造技术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整个工艺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3.
市场趋向     
《广州化工》2012,40(17):178-178
1,4-丁二醇产不足需 我国1,4-丁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四氢呋喃、γ-丁内酯、聚氨酯等。近年来其消费量不断上升。2008年我国1,4-丁二醇的消费量为26万t,  相似文献   

4.
李峰 《聚氨酯》2013,(4):88-90
1,4-丁二醇(BDO)是附加值较高的精细化工产品及合成革的主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γ-丁内酯(GBL)、聚氨酯(PU)、四氢呋喃(THF)、聚四氢呋喃(PTMEG)、共聚多酯醚(COPEs)、聚四甲撑乙二醇  相似文献   

5.
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可泉  姜岷  韦萍  苏溧  吴昊 《化工学报》2008,59(11):2819-2823
引言 丁二酸(butanedioic acid)作为C4平台化合物,可以用于合成1,4-丁二醇、四氢呋喃、γ-丁内酯等有机化学品以及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生物可降解材料,被美国能源部认为是未来12种最有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炼厂C_4馏分分离出的正丁烷出发,经顺酐低压酯氢化法制1,4-丁二醇并联产四氢呋喃和γ-丁内酯是目前较为经济的1,4-丁二醇生产方法并取代了传统的Reppe法。本文介绍了该法的工艺及其技术经济分析,并对1,4-丁二醇的衍生物应用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7.
《医药化工》2008,(6):30-31
我国1,4-丁二醇(BD0)主要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氨酯(PU)、γ-丁内酯(GBL)、四氢呋喃(THF),此外也用于生产医药、化学品的中间体,溶剂及涂料的原料等。  相似文献   

8.
前言 γ—丁内酯,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是顺酐加氢的三个系列产品。1,4—丁二醇大多用于生产聚氨酯,聚酯树脂,主要是工程塑料对苯二甲酸丁二醇的原料,γ—丁内酯系生产尼龙—4,四氢呋喃,a—吡咯烷酮的中间体,医药维生素K_4的原料,四氢呋喃直接用于制合成纤维、有机玻璃、合成树脂等,还是许多聚合材料的溶剂。因此,尽管它们不属于大宗的基本有机原料,然而其在有机合成工业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为各国的  相似文献   

9.
1,4—丁二醇的生产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4-丁二醇(B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也是过去10年期间发展最快的主要化工产品之一。它可衍生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如用于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纤维聚四亚甲基二醇醚(PTME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GBL),还可用于制药、溶剂、设备保护、涂料和电化学品等。近几年来,1,4-丁二醇新生产工艺的不断开发成功,促使该行业在世界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的中国石油化学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国梁 《上海化工》1999,24(18):35-37
1,4-丁二醇,又名1,4-二羟基丁烷(英文简称BDO),为饱和C_4直链二元醇;五色油状液体,有吸湿性;主要用来生产四氢呋喃、丁-丁内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氨酯,也可用作溶剂和增湿剂,此外,还可用作增塑剂和医药中间体,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产品。  相似文献   

11.
大孔强酸性树脂对1,4-丁二醇脱水催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大孔强酸性树脂对1,4 丁二醇脱水制四氢呋喃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大孔强酸性树脂对1,4 丁二醇脱水制四氢呋喃催化作用明显优于一般强酸性树脂。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钛柱撑膨润土催化合成四氢呋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TiO2-PILC,用XRD、FT-IR、BET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1,4-丁二醇液相环化脱水合成四氢呋喃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钛/土比为0.025 mol/g,焙烧温度650 K,反应温度190~200 ℃,每克催化剂可处理1,4-丁二醇98 kg以上,原料转化率≥99%,四氢呋喃的选择性≥99.4%,羰基含量≤0.19%,精馏后产品四氢呋喃纯度≥99.7%。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新型的双循环沸点仪测定了在101.3 kPa下四氢呋喃-水-乙二醇和四氢呋喃-水-1,4-丁二醇体系的等压气液平衡数据.讨论了不同萃取剂对四氢呋喃的相对挥发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二醇和1,4-丁二醇都能消除四氢呋喃-水体系的共沸点,并使四氢呋喃对水的相对挥发度明显提高,可作为萃取分离四氢呋喃-水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14.
用活性炭负载酸性催化剂合成四氢呋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继忠 《化学世界》2006,47(6):355-356,370
以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对1,4-丁二醇脱水剂制备四氢呋喃的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是1,4-丁二醇质量的3.3%,反应时间30 min,产率可达97.36%。  相似文献   

15.
The reactivity of biomass-derived diethyl succinate and its main reaction intermediates was separately investigated in a fixed-bed reactor over CuO/ZnO catalyst, and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Ethyl 4-hydroxybutyl succinate as an intermediate of diethyl succinate hydrogenation reaction was first detected, and it could be converted to 1,4-butanediol or polyesters. Additionally, propanol and butanol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1,4-butanediol rather than gamma-butyrolactone. A comprehensive reaction pathway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diethyl succinate is proposed,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esign of new catalytic formulations. A CuO/ZnO + HY admixed catalyst exhibiting excellent performance was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reaction pathway.  相似文献   

16.
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H9P2W15V3/C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FT-IR表征。以催化1,4-丁二醇脱水制备四氢呋喃为探针反应,考察催化剂的酸催化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最佳条件反应:w(催化剂)=3.93%(相对1,4丁二醇质量),反应温度为185~190 ℃,反应时间为40 min,四氢呋喃平均收率达93.30%,催化剂重复使用3次,产率仍可达90.94%。本工艺具有绿色、安全、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以1,4-丁二醇、氢溴酸(48%)和冰醋酸为原料,在带水剂的作用下一锅法合成了4-溴丁基乙酸酯。考察了带水剂类型及追加冰醋酸或醋酸酐量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气质联用对粗产品进行了分析测定,推断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合成条件为1,4-丁二醇0.21 mol,1,4-丁二醇∶氢溴酸(48%)∶醋酸摩尔比为1∶1∶1.3,在带水剂甲苯(21 mL)的作用下,反应2.5 h,反应结束前1 h追加0.01 mol醋酸酐,合成效果最好,产率可达到91.2%,反应主要副产1,4-二溴丁烷、4-溴-1-丁醇、四氢呋喃和1,4-丁二醇二乙酸酯。  相似文献   

18.
以Mg(NO3)2为镁源,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系列镁改性凹凸棒土催化剂Mg O/APT,利用XRD、BET、FT-IR和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 O/APT催化剂具有与凹凸棒土相同的晶相结构;随着Mg O负载量的增加,Mg O/APT的碱强度和碱含量显著增加,较强酸量明显减少,弱酸酸位增加。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催化剂气相催化转化1,4-丁二醇单醋酸酯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性对1,4-丁二醇单醋酸酯气相转化反应的产物分布有显著影响。酸性为主的催化剂APT上有利于1,4-丁二醇单醋酸酯发生分子内酯交换环化反应生成四氢呋喃;而适量酸-碱活性位有助于实现1,4-丁二醇单醋酸酯发生脱水-水解反应,生成3-丁烯-1-醇及3-丁烯-1-醇醋酸酯,过多碱性位有助于1,4-丁二醇单醋酸酯发生酯水解反应生成1,4-丁二醇。  相似文献   

19.
Co-Cu/MgO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two different methods; one involving generation of Cu and Mg mixed carbonate by coprecipitation followed by mixing it with Co carbonate (Catalyst-1) and the second method involving coprecipitation of all the nitrate salts to get the mixed carbonate (Catalyst-2). Contacting 1,4-butanediol on Catalyst-1 under vapor phase yielded γ-butyrolactone via dehydrogenation, whereas, Catalyst-2 yielded tetrahydrofuran via dehydration. Higher Cu dispersion obtained by N2O pulse chemisorption due to smaller particle size in Catalyst-1 is fou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lactonization activity. The presence of strong acid sites, as determined by NH3 TPD, in Catalyst-2 leads to tetrahydrofuran formation by dehydration of 1,4-butanediol.  相似文献   

20.
N-甲基吡咯烷酮合成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甲基吡咯烷酮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化工溶剂。该文简要分析了N-甲基吡咯烷酮的国内外市场情况,对比分析了γ-丁内酯与单甲基胺、混合甲基胺无催化及催化合成技术,以及丁二醇脱氢制γ-丁内酯γ一丁内酯胺化一体化制N-甲基吡咯烷酮技术,提出了N-甲基吡咯烷酮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