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巨块型及中晚期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47例巨块型及中晚期宫颈癌,采用1~2次介入治疗后,根据疗效进行后续治疗,并随访其近远期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经介入治疗后,47例中完全缓解(CR)率 36.2%(17/44),部分缓解(PR)率51.1%(24/44);介入治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31例,手术切除率70%;治疗结束后随访44例,失访3例,随访率93.6%;局部复发率9.1%(4/44),远处转移率6.8%(3/44).结论 介入治疗能提高巨块型及中晚期宫颈癌的手术切除率,减少术后补充放疗,减少复发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Ⅱb以上及手术和放疗后复发的24例宫颈癌患者,行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1~3次,观察临床症状及治疗后肿瘤缩小的情况.结果:经介入治疗后18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2例中度缓解,症状缓解率为91.7%.肿瘤缩小情况,CR 3例,PR 18例,总有效率为87.5%.17例分期不同程度下降,其中8例患者降期后行手术切除.结论: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可以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降期后重新获得手术机会,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超选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前介入治疗Ⅱ期宫颈癌42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加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期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Selinger技术子宫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后行宫颈癌根治术,观察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所有宫颈癌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肿块有所缩小,38例患者在介入治疗后14~21d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期巨块型宫颈癌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予介入治疗加放疗,为观察组;另58例予单纯放疗加全身静脉化疗,为对照组,观察评定各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CR+PR为90.47%,13例介入治疗后进行了手术治疗,对照组CR+PR为31.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髂内动脉化疗或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作为宫颈癌的辅助治疗行之有效,能缩小原发病灶,尽快缓解临床症状,与放疗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对宫颈癌Ⅰb2—Ⅱb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例宫颈癌患者Ⅰb2期(6例)、Ⅱa期(4例)、Ⅱb期(10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观察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所有宫颈癌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症状缓解率为100%(20/20),20例患者中肿瘤体积缩小达50%以上的17例,肿瘤完全消退的1例,肿块体积缩小的总有效率为90%(18/20),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后10~14d均接受了宫颈癌根治术。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Ⅰb2—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有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游文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58-158,16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介入治疗的经皮行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肿瘤大小缓解情况。结果21例在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2例、无缓解3例,症状缓解率为85.68%。妇检及B超发现宫颈肿物完全消退1例,肿物缩小大于50%4例,小于50%7例,无变化8例,肿物发展1例。肿瘤缩小率为57.15%。其中有5例宫颈肿物缩小后能行手术切除,病理报告:1例宫颈病灶消失,其余4例宫旁转移灶均已消失。结论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有一定的近期疗效,可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降期后重新获得手术机会,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可获得与放射治疗等同的近期疗效,而远期生存率则高于放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并成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巨块型宫颈癌术前组织间插植放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3 5例巨块型 (直径≥ 4cm)宫颈癌 ,术前行组织间插植放疗源旁 1cm ,剂量 14~ 2 1Gy ,中位数 18Gy ,每周 1次 ,每次 7Gy ,完成放疗后 2~ 3周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结果 :3 5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 ,宫颈局部肿瘤的临床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理学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率分别为 82 .8% ,14 .3 % ,68.5 % ,2 5 .7%。无近期放疗副反应 ,无手术、放疗相关副损伤。结论 :术前组织间插植使肿瘤完全消退或缩小 ,降低癌细胞活性 ,减少术中扩散 ,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8.
动脉介入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病人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护理配合技能。方法回顾分析40例巨块型宫颈癌病人行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经介入治疗1~3次后,6例肿块完全消失,29例缩小后行手术治疗,5例加放疗和盆腔外照射,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对病人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指导,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有助于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为手术困难者创造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1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放疗并用PF方案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另配对选取同期收治的22例放疗联合PF方案新辅助全身化疗者作为对照组。放疗方法采用规范、全量根治性治疗:体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如期完成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介入化疗+放疗组症状缓解、肿块消退优于全身化疗+放疗组,两组相比有差异(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介入化疗+放疗组较全身化疗+放疗组明显,骨髓抑制、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无差异。结论 放疗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近期疗效优于放疗联合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加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6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第2、3天加用新辅助介入化疗然后再行正规放疗,观察其疗效、毒副反应.结果 新辅助介入化疗后2周临床症状缓解率达88.9%.新辅助介入化疗加放疗的近期有效率(肿块消退率)达100%.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采用新辅助介入化疗可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降低放疗剂量,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化疗与放疗治疗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的的近期疗效和价值。方法:对73例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分组进行盆腔介入化疗与放疗,化疗组以卡铂300mg/m2、平阳霉素50mg/m2、长春新碱1mg/m2进行介入治疗;放疗组采用腔内后装治疗,每周一次,每次A点剂量6Gy~7Gy,A点总剂量20Gy~30Gy。经治疗后3周进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术前介入治疗组比放疗组肿瘤退缩明显,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9.5%和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介入化疗组与放疗组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5.8%和17.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Ⅰb-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盆腔介入化疗近期疗效好于术前放疗者。  相似文献   

12.
92例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联合放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分成两组,介入治疗加放疗组45例,全身静脉化疗加放疗组47例,观察各组疗效。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介入治疗加放疗组和全身静脉化疗加放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3%和87.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gt;0.05)。宫颈局部肿瘤和宫旁肿瘤消退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lt;0.05),介入化疗+放疗组肿瘤消退较好。结论:介入化疗作为宫颈癌的辅助治疗行之有效,能缩小原发病灶,缓解临床症状,与放疗结合,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强  吴强  周保琴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6,26(5):360-360,362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Ib2期18例,IIa期12例,IIb期6例)进行介入化疗,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化疗前、后和手术前经阴道窥器肉眼观察测量和B超探查综合观察肿块变化情况。结果:宫颈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近期有效率为88.9%,治疗结束后2周36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介入化疗联合手术在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治疗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2011年入院的巨块型宫颈癌患者86例,术前给予紫杉醇+顺铂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结果: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行NACT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缩小(P<0.01),化疗有效率83.7%,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切缘未见肿瘤浸润。结论:术前NACT可提高巨块型宫颈癌治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张英  张瑞  朱虹  於明丽 《四川医学》2007,28(4):430-43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17例巨块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82.35%,化疗后手术率100%。结论对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的临床分期,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6.
幸茂晖  陈典 《西部医学》2010,22(11):2042-2043
目的观察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4例Ⅰb~Ⅱb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予PVM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各期化疗后肿瘤直径均不同程度缩小,与化疗前相较有显著差异(P〈0.05);化疗总有效率81.48%;手术切除率1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蔡学智  付巧琴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0):1163-1164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经阴道镜活检证实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症状及肿瘤变化。结果经介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10例肿块缩小大于50%,8例小于50%,2例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90%。结论介入治疗是控制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革  毕晓霞 《中外医疗》2008,27(11):1-2
目的 评价经导管化学性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放疗(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60例中晚期宫颈癌,随机分为TACFE+RT(A)组和RT(B)组,各30例,A组先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再进行减量放射治疗,B组行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结果 总缓解率(CR+PR),A、B组分别为96.99%,56.66%(P<0.01);2、3级(RTOG标准)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A、B组分别为20.00%、66.66%(P<0.01).结论 综合治疗组的早期症状缓解快,缓解率高,放疗引起的早期急性反应明显减轻,即近期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栓塞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巨块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20例治疗前中晚期宫颈癌巨块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0例,行静脉法全身化疗;实验组110例,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栓塞化疗。全部病例完成3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8~30天)。在第一疗程化疗后3~4天开始行常规放疗。观察两组病例近期疗效。结果: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静脉法全身化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周)73.6%,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能使中晚期宫颈癌巨块型癌灶缩小,减少副反应,减低分期,控制远处转移,有利于放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96h新辅助化疗术对巨块型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经病理期明确诊断的20例巨块型宫颈癌(Ib2~IIb期)的患者。采用96h化疗2个疗程后手术,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有效率达90%、手术切除率达100%。术前96h新辅助化疗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和症状改善率。化疗后可使用权肿瘤直径明显较化疗前缩小或消失,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96h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或消失,使宫颈癌分期下降,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延长患者的无瘤间期,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