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动值(Vibration)是A320FAM飞机发动机性能监控的重要参数,发动机振动监控组件EVMU(Engine Vibration Monitoring Unit)完成振动值的监控和分析;发动机振动频率报文(ENGINE VIBRATION SPECTRUM)是经过分析的发动机宽带振动值.本文通过介绍发动机振动频率报文的解读和分析,以便准确判断报文触发的原因以及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了某一汽车油门踏板在4000rpm左右时发生强烈振动的原因.测试了发动机减振系统的振动特性以及油门-踏板机构的振动传递特性.通过振动测试和频谱分析,确定油门踏板产生强烈振动的频率与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找出了油门踏板发生振动的原因,从而对结构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振动压路机YZ10B原设计振动频率超出最佳碾压基层的频率范围,后车全重超过2t多,增大了发动机功耗。现将其减速传动机构的齿轮改为减速比更大的非零变位螺旋伞齿轮,前车增重,偏心块增重,提高振幅降低频率。经实用证明,型YZ14压实能力提高了54.3%。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热声发动机的谐振频率并增大压比,建立采用U形谐振管的驻波型热声发动机.将液柱引入U形谐振管,与热声核部分的气体工质形成气-液耦合振动系统.采用水作为液柱,将氮气和氦气分别作为气体工质,进行气-液工质耦合振动与单纯气体工质热声发动机性能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氮-水还是氦-水耦合振动热声发动机系统均获得了低于8 Hz的谐振频率,气-液耦合振动系统的谐振频率明显低于单纯气体系统;采用气-液耦合振动能够获得比单纯气体系统更大的压比.采用气-液耦合振动实现的低谐振频率和大压比对于改善热声驱动脉管制冷系统在深低温区的制冷性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本用迭加原理及矢量分析法对往复式单缺发动机进行动力学分析,为发动机的平衡、振动建立了基本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几种激振方法的比较1.概述叶片及园盘形另件刚性均较差,但在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上却占有很多的数量,若设计不当,使发动机在工作转速内产生之激振力的频率和另件之自然振动频率相等或成一定的倍数时,则会使叶片或园盘发生共振,该时另件之振幅加大,使叶片、园盘产生额外的反复应力引起疲劳,使另件很快就损坏,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叶片及园盘之自然振动频率,使它在工作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排气系统振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特性是影响汽车行驶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某轻型货车3缸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排气系统发生开裂的现象,运用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的转动频率与该排气系统的固有频率发生耦合,引起了共振.通过改进发动机与排气系统的连接方式等措施改变了排气管的固有频率,降低了振动.经样车试验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某型航空发动机静子系统的模型,通过对其进行热分析获得了结构的稳态温度场,分别计算了常温下和温度场作用下静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温度影响时,由于材料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结构的固有频率减小而模态振型基本不变;结构响应的变化与激励频率有关,在某些频率下响应增加,在其它频率下响应减小。这种响应的变化在共振频率附近非常明显,因此分析静子系统的振动特性时不能忽略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车型全加速工况下引起的车内噪声及底板振动问题,应用LMS公司的Test.Lab动态测试系统对发动机动力总成进行振动、噪声和不平顺性测试,通过频谱分析和模态实验响应分析找到引发车内噪声和振动的相关故障频率;通过Hyperworks软件对发动机后悬置支架进行仿真计算,对比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发现其低阶固有频率过低,与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频率发生共振,使车内声品质变差,主观感觉底板有明显抖动.为此提出改进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结构来改变支架固有频率的方案,使其与发动机工作频率错开.进一步试验发现,车内噪声和底板抖动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弹性动力学理论和复合板件等效非经典理论,对不等厚钢板混凝土梁的自由振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基本振动方程,并求得自由振动频率方程和振型函数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1.
SiCw/Al铝复合材料振动攻丝扭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iCw/Al是近些年研制的新型铝复合基复合材料,用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对其进行小孔攻丝非常困难,因此作者试图用振动攻丝方法解决这一工艺难题,为其工程应用进行必要的工艺准备。在阐述振动攻丝时振动频率、振幅与振型及临界切削速度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在步进电机为振源的振动攻丝机上对SiC晶须增强铝复合材料SiCw/Al的小孔振动攻丝试验,得出了振动频率和振型对攻丝扭矩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振型一定时,攻丝扭矩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频率一定时,攻丝扭矩与振型成驼峰曲线关系;从减小扭矩的角度看,必须优化振动频率与振型间的关系;振动攻丝不失为SiCw/Al铝复合材料小孔攻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某汽油机怠速时的振动特性,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NVH(振动、噪声、平顺性)改进优化,采用自适应广义S变换对发动机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分析.与S变换结果的对比表明,自适应广义S变换具有更合适的时频分辨率.对某直列四缸汽油机进行怠速工况振动测试,并调整气门间隙及发动机热负荷.时频分布的对比表明,冷启动时主要振动源为配气机构及活塞敲击.冷机时,进、排气门落座激励频率分别为500~2 100 Hz及800~2200Hz,活塞敲击激励频率为400~6 000Hz.当热负荷增大后,发动机整体振幅锐减,喷油器激励凸显,燃烧激励始终微弱.热机时,进排气门落座激励频率分别为2 200~5 800Hz及3 800~6 000Hz,活塞敲击激励频率为2 500~3 000Hz以及4 500~5 000Hz,喷油器激励频率为3 800~5 700Hz.结果表明,不同热负荷状态下振动的频率特性区别较大,热机时低频成分减少.  相似文献   

13.
首先用解析方法得到了正交异性层合板在大位移自振时的基本解,又用伽辽金变发方法求出了非线性振动时的频率,最后用网格法算出了最佳铺层角。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发动机辐射噪声,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某四缸柴油机机体的振动声学性能进行分析与改进设计.以有限元理论为指导,划分发动机有限元模型,建立整机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以及声学模型.通过多体动力学和流体力学计算发动机动力学载荷,通过结构动力学计算机体的振动响应,通过声学计算预测机体的表面辐射噪声,并实验验证计算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机体振动与声学特性,确定影响机体(NVH)性能的关键频率,有针对性的对机体进行低噪声优化设计.在改进模型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发动机多体动力学模型,计算改进后机体的振动与声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设计,机体的辐射声功率级降低0.9 dBA.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整机振动的振源分析为出发点,总结国内外关于转子系统故障、气流激振、轴承故障、齿轮故障和结构局部共振等引起的整机振动的研究情况,结合航空发动机整机结构动力学、支承动刚度和连接结构刚度动力学设计的国内外研究情况,从整机振动的装配工艺参数分析、转子不同心度控制和转子不平衡量控制等几个方面,总结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的控制方法。然后,在分析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测试方法和标准的基础上,总结了航空发动机的转子动力学特性以及机匣支承的振动特性测试相关技术。最后,整理分析了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和常见整机振动故障的特征,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以及整机振动抑制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款MPV匹配带扰性联轴器的传动轴引起整车振动问题,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在变速器处于3档时,在全油门加速的过程中,该车的振动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该车的振动主要受到发动机二阶发火频率和传动系振动的影响。并指出要解决该车的振动问题必须从传动系入手。  相似文献   

17.
振动注射实现等规聚丙烯自增强自增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研制的两种振动注射装置,研究振动频率对等规聚丙烯机械性能的影响。振动频率的提高有利于试样屈服强度增加,并存在一个最大值,在强度峰值之后,振动频率的增加使屈服强度的变化不大,但总是大于常规注射得到的屈服强度值;较低的振动频率使断裂伸长率降低,之后振动频率增加有利于断裂伸长率提高;振动频率的增加明显提高冲击强度(对于振动注射Ⅰ,频率大于4.17Hz,冲击强度变化不大)。可见,振动注射可以实现聚丙烯自增强的同时自增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控制某轻型客车的地板后部在高速行驶工况中的剧烈振动,利用阶次跟踪方法和模态分析方法分析得出地板发生剧烈振动的原因是发动机和传动系的激励频率与地板后部局部鼓包模态的模态频率接近,进而发生了共振。采用Hyper Works软件建立了某轻型客车的车身车架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 Works软件的Opti Struct模块对地板各横梁板材的厚度进行模态灵敏度分析及尺寸优化,根据相关的分析结果设计了结构优化方案并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地板的剧烈振动。  相似文献   

19.
汽车排气系统悬挂点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气系统与发动机相连,其振动通过挂钩传递到车体上,合理布置橡胶悬挂点可以有效控制排气系统与车身振动能量的传递.采用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ADDOFD)方法,并根据排气系统实际安装位置,进行了排气系统悬挂位置的设计.通过对排气系统进行静力、模态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ADDOFD方法设计的悬挂位置是合理的,能满足系统受力要求,避开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并保证挂钩传递到车体的力在设计限值以内.  相似文献   

20.
微型发动机柔性转子的动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微型发动机转子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在自身壳体和轴承中由空气驱动,只采用一个平衡校正面的柔性转子动平衡方法,使平衡精度大大提高。试车表明发动机整机振动很小,说明平衡方法对提高此类微型发动机动平衡品质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