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文海 《计算机》2002,(3):13-13
社区网络与传统企业网络在对安全机制的要求方面,有很大区别。传统企业网络的安全性侧重于防范外界攻击,常使用安装功能强大的防火墙的方式以解决外网安全问题,社区网络把形形色色的社会用户连接于内部网中,所面对的安全威胁不仅来自于外网系统,更大的隐患则来自网络内部系统的直接攻击。因此,社区网络对于安全机制的要求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2.
《玩电脑》2005,(4):117-118
DHCP服务器在企业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它出现安全问题,那么企业网络可能会面临可怕的空难。下面为大家讲述如何才能设置好DHCP服务器,以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节点企业安全评估的基础上,从主机与服务器、网络边界安全、网络传输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等4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节点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节点企业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和企业边界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实际需求,推送相关内容,从而使用户快速选择心仪的物品,从而增加用户黏性。其坏处在于:存在较多信息安全问题,如信息泄漏,对企业的运营及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因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可解决网络信息泄漏问题,可在充分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保障企业核心信息、数据,所以,在数字化时代下,企业需树立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意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本文就数字化时代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与网络》2006,(6):60-60
内网安全的威胁不同于网络边界的威胁。网络边界安全技术防范来自Internet上的攻击,主要是防范来自公共的网络服务器如HTTp或SMTP的攻击。网络边界防范(如边界防火墙系统等)减小了资深黑客仅仅只需接入互联网、写程序就可访问企业网的几率。内网安全威胁主要源于企业内部。恶性的黑客攻击一般都会先控制局域网络内部的一台主机,然后以此为基地,对Internet上其他主机发起恶性攻击。因此,应在边界展开黑客防护措施,同时建立并加强内网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6.
简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工作方式,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这些安全隐患,从系统网络设计、网络配置、应用软件的安全设计及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一种基于Web方式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安全》2003,(31):46-47
随着网络安全设备在大型企业中广泛应用,安全设备的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阐述了安全信息管理的概念,应用背景和其实施的一些典型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带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各个企业中都推出了电子商务,让人们能够通过网络方便及时的了解到相关信息,但是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加大,网络的通讯存在着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网络通讯安全理论以及构建多层安全结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的大背景下,建设安全的企业无线局域网,避免使其成为黑客进入企业内网的捷径。文章首先调研分析了无线局域网黑客攻击技术与安全防护技术,然后研究设计了企业无线局域网安全方案并开展安全评测,最后从用户接入、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等三个方面总结提出了企业无线局域网安全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网络》2012,(22):52-53
1.制造业信息安全现状近年来我国制造行业信息化发展迅速,大型制造业的网络和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逐渐完善,其网络规模较大,信息化程度较高,安全建设相对完善,多数大型制造企业具有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计算机防病毒等体系,企业的信息化已经从"建设期"逐渐转入到"维护管理期";我国制造业中,中小企业居多,在中小企业里,受多种条件限制,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没有建设到一个成熟的阶段,相当的一部分企业没有安全规划。在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期"的投入逐渐转化为企业真正生产力的同时,对于企业内部网络的维护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内网安全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化》2005,(12):94-94
日前,思科系统公司推出自适应安全设备(ASA)5500系列。ASA5500系列是多合一系统级安全工具集成了防火墙VPN.IDS/IPS及网络AV安全技术能够有效制止网络攻击的扩散,该系列能够满足各种规模的企业安全需要,并且为加强并发服务,可扩展性和统一管理进行了专门的设计,在不提高运营复杂性的情况下,增强了网络性能,能够同时提供多种安全服务。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与网络》2005,(19):40-40
随着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企业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分支机构,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数据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是否是安全的,成为新时期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导读 现在的人们,生活在网络中,网络的安全和网络质量关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我们需要一些在网上安全生活和提高网络质量的技巧,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优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网络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这对于国家安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企业的良性运营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信息安全作为非传统安全因素,已经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共同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信息与网络的安全对于电信运营企业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国际电联将“让全球网络更安全”的提法不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电信企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也为今后电信业的发展指明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与网络》2006,(15):61-61
随着企业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安全体系的建立已成为每一个企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等各方面保障传播或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保障信息和系统的可用、可控和行为不可抵赖。每个企业都需要在评估企业自身安全后。采用相关的安全产品配合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6.
对于谷歌与一些国家的冲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杨明杰研究员评论说,一个早该重视的安全问题现在终于突出地表现出来了,网络时代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信息安全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与社会研究室的剐主任唐岚表示,其实,不止谷歌,微软也开发有类似功能的产品。商业卫星和实地拍摄,把很多在安全上非常敏感的实景放到了网络上,让人产生了无密可保的感觉,这是涉及国家安全信息遭遇新的挑战的一种典型表现。按理,即使是在信息时代,信息公开应该是有底线的,一旦涉及敏感的秘密,就会有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法律来限制。但杨明杰表示,目前,世界上只有个别国家能管住网络企业对敏感安全信息的公布,因为它拥有制约这些信息企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大部分企业都已实现了自动化办公和网络办公,这种新型的办公模式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网络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现阶段的企业内网安全管理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将主要分析企业网络中的内网安全管理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并形成新的内网安全管理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是推动我国步入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技术,也是促使我国各个领域融为一体的关键技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断涌现大量的计算机软件企业,这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标志。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影响因素,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对用户经济效益产生极大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将以网络安全维护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作为探讨对象,分析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因素,并探究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类型,最后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希望能够推动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下,企业的发展与网络息息相关.文章以企业网络为例分析当前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网络规划设计,利用网络安全配置技术和病毒防护及时进行网络规划,并指出从硬件、数据安全和环境安全实现安全管理,提高企业网络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信息》2010,(3):28-30,20
和其他基于工业标准网络的安全协议一样,CIP(公共工业协议)安全加入新的服务,使数据以更高的完整性传送。和其他网络又有所不同,CIP安全给出了一种可伸缩、网络独立的方法,用于网络的设计,定义明确的应用层描述了各种安全服务。自从安全功能集成到每个设备一而不是在网络结构中——CIP安全允许标准设备和安全设备运行在同一个开放的网络上。这种能力使用户可以灵活地选择网络结构——有或者没有安全PLc——用于他们功能安全网络。这种方法也使来自多个厂商的安全设备能够通过标准的CIP网络实现无缝的通信,而不需要安装复杂的网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