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粘连性小瞳孔状态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对28例30眼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借助粘弹剂的特性分离瞳孔缘虹膜后粘连扩大瞳孔,利用水法娩核技术使晶状体核脱入前房。结果术后22眼(73.33%)瞳孔恢复生理圆型,6眼(20.00%)瞳孔直径3~4 mm近圆形边缘欠规则,2眼(6.67%)瞳孔直径5~6 mm近圆形改变。术后所有30只眼一期人工晶体植入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28只眼(93.33%)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2只眼(6.67%)视力因眼底黄斑部视网膜陈旧性病变、视神经萎缩而无明显提高。结论借助粘弹剂的特性分离瞳孔缘虹膜后粘连,同时联合水法娩核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粘连性小瞳孔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两个关键步骤——瞳孔扩大和晶状体核脱入前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虹膜后粘连瞳孔异常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30眼虹膜后粘连小瞳孔及瞳孔闭锁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虹膜后粘连患者用黏弹剂冲洗针头分离粘连,撕囊镊撕除瞳孔区机化膜。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视力0.1~0.3者13眼(43.33%),0.4以上者l7眼(56.67%);其中0.8以上者6眼,所有患者瞳孔恢复至圆形或近似圆形。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结论术前、术中合理的药物应用联合瞳孔区机化膜撕除,原位超声乳化可使虹膜后粘连小瞳孔并发白内障恢复良好的视力和瞳孔形态,无过多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虹膜粘连性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38例(3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手术,术中对于虹膜粘连部分用粘弹剂分离或用虹膜剪呈间断性或放射状剪开.环形撕囊,晶状体超声乳化,囊带内植入人工晶体(IOL).术后观察视力,瞳孔及眼部反应.结果:术后矫正视力大于0.5以上,术后瞳孔为圆形、椭圆形,眼部无异常反应.结论:小瞳孔下白内障手术复杂,而且并发症较多,经用不同方法处理瞳孔后的白内障手术与正常phaco+IOL植入术者无明显差异,术后视力良好,瞳孔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表面麻醉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17例(21只眼)虹膜后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等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前房反应轻.结论 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小瞳孔下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盛文 《现代医学》2003,31(5):328-329
目的 探讨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对23例25只眼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经巩膜隧道自闭式切口,应用推注粘弹剂的钝针头及囊膜剪刀松解粘连瞳孔,通过人工晶体在囊袋内的旋转,清除残留皮质。结果 25只眼成功松解粘连瞳孔,23只眼术后瞳孔呈生理圆形或近圆形,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17只眼≥0.5(68%),矫正后视力22只眼≥0.5(88%)。结论 对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应用本手术方式能有效松解粘连瞳孔,吸净残留皮质,术后保持生理性圆瞳孔,改善视力。  相似文献   

6.
瞳孔缘环形成形在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在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3例34眼(实验组)粘连性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采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进行原位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选择34例同一术者完成的排除眼部疾病的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经巩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前后两组视力及角膜内皮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病例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验组术后视力低于0.1者3眼;0.1-0.3者3眼;0.3-0.6者12眼;高于0.6者16眼。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前后内皮细胞丢失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粘连性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采用瞳孔缘虹膜环形剪除成形法,可以保证超声乳化术安全进行,术后视力恢复理想,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虹膜后粘连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22眼因眼前部炎症,陈旧性眼外伤引起的虹膜后粘连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小瞳孔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用不同的方法对炎性机化膜进行清除处理,通过4—5mm大小的瞳孔完成手术。结果22眼全部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3—24个月,术后矫正视力≥1.0者2眼,0.5—0.8者13眼,0.2—0.4者5眼〉/0.1者2眼。无一例后囊破裂,无一例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采用合理的手术技巧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虹膜后粘连小瞳孔白内障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反眉者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85例285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式巩膜隧道小切口,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同时配合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0.6者234眼(82%),0.3~0.5者30眼(11%),0.1~0.2者12眼(4%),<0.1者9眼(3%)。结论反眉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并配合好围手术期护理,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易于操作、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医院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扶贫防盲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白内障扶贫防盲手术中,对896例(946眼)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术后7天视力(含矫正视力)小于0.3者69眼(7.29%),0.3~0.5者208眼(21.99%),0.5以上者669眼(70.72%)。术后并发症299眼(31.60%),其中,角膜水肿153眼(16.17%)、虹膜损伤74眼(7.82%)、前房积血30眼(3.17%)、后囊破裂20眼(2.11%)、玻璃体脱出12眼(1.27%)、瞳孔夹持10眼(1.06%)。结论在基层医院大规模白内障防盲复明手术中,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小,且无需昂贵的设备及特殊器械,手术步骤简单,适宜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Ⅳ级及Ⅴ级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及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0例(150眼)Ⅳ级及Ⅴ级硬核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天视力≥0.3者112只眼(74.67%),≥0.6者45只眼(30.00%);术后1个月视力≥0.3者138只眼(92.00%),≥0.6者104只眼(69.33%).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切口愈合快,前房反应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50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瞳孔均保持圆形或椭圆形。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05者4例,0.05~0.1者8例,0.12~0.25者20例,0.3~0.5者14例,0.8~1.0者4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瞳孔白内障手术复杂,术中处理好小瞳孔和掌握手术技巧,小瞳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样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孙根柱  王伟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883-1884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观察92例(92只眼)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组(超乳组)48只眼和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植入术组(小切口组)44只眼,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安全可靠。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疼痛及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更值得临床使用。小切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因使用器械简单、廉价,对设备依赖程度低等优点,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预植入人工晶状体治疗过熟期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对67例(67眼)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行角膜缘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和总结患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1d视力为0.1-0.3者11眼,0.3~0.8者56眼;术后1周时扩瞳后检查,仅有5眼脱位范围大于120度但小于180度,出现轻度的人工晶体偏位.结论采取先植人人工晶体的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方法,在晶状体半脱位过熟期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160只眼)患者,分别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对过熟期白内障及硬核性白内障更安全,更经济实用。结论: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刘敏  刘仕录 《医学综述》2012,18(7):1107-110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对150例(180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植入5.5~6 mm一体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3天后视力≥0.5者为94.4%,脱盲率达100%。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手术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瞳孔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应用虹膜拉钩的手术技巧、手术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 3 1例 (3 1眼 )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均使用虹膜拉钩扩大瞳孔 ,术后随访 3~ 1 2月。结果 :术后 3 0眼 (96.7% )瞳孔恢复圆形 ,1眼 (3 .3 % )呈不规则圆形 ;2 9眼 (94% ) ,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瞳孔下白内障采用虹膜拉钩手术方法 ,术后可获得良好视力和圆瞳孔 ,而无严重并发症 ,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1年10月武进人民医院眼科高度近视的老年性合并白内障患者67例(80眼),年龄40~86岁,平均66.4岁,行角膜缘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吸除。77眼通过3.2mm切口植入折叠式或非球面人工晶体,3眼通过5.5mm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植入的人工晶体屈光度为0.00~+10.0(平均5.68)D。使用SPSS 14.0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后1月视力情况。结果术后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95.0%患者术后1月视力明显提高,仅有4人裸眼视力<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came into practice with the adven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However, 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SICS) is a useful alternative for those who do not have access to phacoemulsification machine.

Method

A total of 69 cases of cataract were undertaken for manua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and intra 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using 6mm straight incision. The surgical technique and postoperativ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Result

Average postoperative astigmatism was ± 0.75 dioptres. Postoperativ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of 6/18 or better was observed in 51(71.9%) cases after first week of the surgery.

Conclusion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both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with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are effective methods. However SICS with IOL implantation is a useful alternative in the absence of phacoemulsification machine.Key Words: Manual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 (SICS), Extra 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ECCE),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26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中通过机械性牵拉,撕除瞳孔区及瞳孔缘机化膜,放射状切开瞳孔缘,虹膜拉钩机械牵拉方式扩大瞳孔,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3个月对视力、眼压、术后瞳孔情况、术后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本组患者88.46%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1以上,术后瞳孔圆形或接近圆形,术后角膜轻度水肿3眼(占11.53%),1周内消退,1周后虹膜不同程度后粘连2眼(占7.69%),后发障有2眼(占7.69%)。术中撕开瞳孔区机化膜发现晶状体无混浊1例,术后患者第1日前房炎症反应较正常眼有所加重,无虹膜损伤、后囊破裂,角膜内皮失代偿及晶体核坠落入玻璃体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对小瞳孔下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理想的手术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最大限度的维持了瞳孔的生理功能,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