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PET/CT是将PET和CT进行结合,利用CT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解剖位置而弥补PET的不足,使其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就PET/CT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肿瘤系统中的临床应用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杨军 《中国医疗设备》2007,22(7):100-102
PET/CT是功能医学影像设备.本文介绍了 PET/CT的原理 ,着重论述了 PET/CT的性能检测、校正和维修上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 PET/CT的使用率 ,使之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是核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PET/CT是同机具有多层螺旋CT和PET的图像融合设备.本文综述了PET/CT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PET/CT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着重介绍近几年PET/CT中PET的技术进展.新晶体材料的应用使得PET/CT在分辨率和灵敏度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飞行时间技术(TOF改善了PET数据的信噪比,最新型的HD PET技术则让PET获得了全视野一致的高清图像.文章最后简要描述了目前商业PET/CT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PET/CT融合图像对提高PET诊断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103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行PET/CT显像.结果PET/CT融合图像可提高54.6%的定位准确性和20.6%的定性准确性;PET/CT发现5例PET显像阴性的恶性肿瘤复发患者.结论PET/CT图像融合不仅增加了解剖定位准确性,也提供了对非恶性氟代脱氧葡萄糖浓聚部位的鉴别,进一步提高了PET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T/CT联合增强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胰腺病变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PCT/CT及增强CT扫描,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ET/CT诊断胰腺癌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增强CT,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PET/CT联合增强CT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96.98%、90.07%和97.31%,均明显高于单一PET/CT或增强CT扫描(P0.05)。结论:PET/CT联合增强CT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在胰腺癌诊断中有着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92例可疑肺部恶性病变患者行PET/CT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来源包括手术74例?经皮肺穿刺10例和支气管镜活检8例),比较肺癌和肺部良性病变的18F-FDG摄取差异,讨论PET/CT误诊原因?结果:在92例患者中,73例确诊为肺癌,19例为肺良性病变?经PET/CT检查,肺癌组织SUVmax为10.67 ± 5.48,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5.26 ± 5.04(P = 0.000 3)?PET/CT检查中1例中央型肺癌被误诊为肺炎肺不张,2例机化性肺炎?3例结核和1例炎性假瘤被误诊为肺癌?PET/CT诊断肺癌的敏感度为98.6%(95%CI:95.9%~101.3%),特异度为68.4%(95%CI:57.7%~79.1%)?结论:肺癌PET/CT诊断是综合诊断,肺癌组织的FDG摄取值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少数结核和机化性肺炎的PET/CT表现类似肺癌是导致假阳性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前,PET/CT是最先进的分子影像设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从采集方式、晶体技术、CT技术、图像重建、图像融合等方面介绍了PET/CT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与PET/MR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cavit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CSCC)的图像,探讨PET/MR在口腔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同时接受体部PET/CT与头颈部MR检查的OCSCC患者,对PET阳性病灶在PET/CT、PET/MR上的图像质量、融合准确度及病灶清晰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22例患者共有35个阳性病灶,包括阳性原发灶22个、阳性淋巴结13个。PET/CT、PET/MR T1WI和PET/MR T2WI在图像质量及融合准确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显示阳性原发灶的清晰度方面,PET/MR T1WI和PET/MR T2WI均优于PET/CT(P<0.05);在显示阳性淋巴结的清晰度方面,PET/CT、PET/MR T1WI和PET/MR T2W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PET,CT,PET/CT常规检查,检测食管沟LN,大体肿瘤区GTV,与术后的病理条件下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PET,CT,PET/CT三种方法在诊断食管癌淋巴结组转移上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共切取淋巴结107个,病理确定的转移淋巴结31个,平均直径1.4cm,PET确定的转移淋巴结26个,平均直径1.5c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5%和86.7%,CT确定的转移淋巴结26个,平均直径1.7c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5%和96.7%,18F-FDG-PET/CT确定淋巴结转移28个,平均直径1.5c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1%和94.7%。结论:18F-FDG-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94.7%,准确性为94%。18F-FDG-PET/CT显像技术对于食管癌的放射治疗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燕萍 《中国病案》2011,12(4):35-36
目的了解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检查的应用与编码。方法 PET/CT是PET的功能显像与螺旋CT的精细结构显像两种最高档显像技术的优点融于一体,通过病案分析了解它的先进性及编码相应的章节。结果 PET/CT可为医师提供准确前瞻性指导性建议,编码分类在"核医学(92)"。结论根据PET/CT检查结果,可改变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确定病情进展阶段。编码员要仔细阅读病历,做好疾病、手术及医疗操作检查的编码工作。  相似文献   

12.
PET/CT的原理与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ET/CT虽然是PET与CT的结合,但其作用却大于PET加CT,它的影像能向我们表达细胞分子的功能及相应的解剖位置范围。由此可确定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肿瘤等疾病及性质。判定放射治疗的靶区,了解化疗的效果。但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的不足。本文简要介绍PET/CT原理,应用中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经手术确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已行1次或多次^131I治疗,行^18F-FDG PET/CT检查后,与治疗后全身^131I扫描结果比较,比较其在初次及多次^131I治疗后检查发现病灶的情况,并对两种检查的一致性进行对比。结果20例患者中,PET/CT发现病灶数与^131I全身扫描发现病灶数无显著性差异;但结果显示在首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少于PET/CT,第2、3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多于PET/CT,多次治疗后^131I扫描发现病灶数又少于PET/CT。结论 ^1F-FDGPET/CT和治疗后^131I全身扫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诊断方面均有较高价值,临床应用中应视具体情况选择,两者配合应用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18F-FDGPET/CT显像诊断原发鼻咽癌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对原发鼻咽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原发鼻咽癌病例和50例健康人进行18F-FDG PET/CT显像,统计两组人群符合鼻咽癌诊断标准的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计算相应的指标。结果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原发鼻咽癌的灵敏度为96.36%,特异性为98.00%,准确度为97.14%,阳性预测值为98.15%,阴性预测值为96.08%。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原发鼻咽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PET/CT与肿瘤精确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肿瘤学目前已经进入到精确放射治疗时代。PET/CT作为一种集解剖影像与生物功能代谢影像为一体的先进影像设备,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相结合,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靶区信息的显示和勾画、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以及放射治疗疗效的评价等方面中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PET/CT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PET/CT融合图像对提高PET诊断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103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行PET/CT显像。结幂PET/CT融合图像可提高54.6%的定位准确性和20.6%的定性准确性;PET/CT发现5例PET显像阴性的恶性肿瘤复发患者。结论PET/CT图像融合不仅增加了解剖定位准确性,也提供了对非恶性氟代脱氧葡萄糖浓聚部位的鉴别,进一步提高了PET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老年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8例老年肺癌患者,在PET/CT显像前、后,根据国际抗癌联盟(Intemadonalnion Against Cancer,UICC)1997年肺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并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的2005年肺癌临床指引,拟定治疗策略,比较检查前、后变化。结果37例患者肺部病灶^18F—FDG摄取增高,标准化摄取值(SLIV)〉2.5,在PEF/CT显像后,12例分期调高,分期调高率25.0%(12/48),11例发现远处转移,手术切除概率减少了23.9%。40例患者接受了PET/CT机定位及PET/CT融合图像为依据肿瘤靶区勾画的三维适形放疗。结论 ^18F—FDGPET/CT显像对老年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及肿瘤靶区的勾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一种功能性影像技术,而PET/CT图像融合技术则将CT解剖结构信息与PET功能代谢信息结合在一起,更为准确地显示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PET与PET/CT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前分期,明确原发不明颈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预测头颈部肿瘤放射敏感性及预后;在头颈部肿瘤放疗计划(RTP)中尤其是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应用;放疗后评估放疗的疗效,以及监测肿瘤复发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应用在很多方面存在争议,尚无大量临床证据,因此有待进一步实践和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外部定位框的PET和CT图像异机融合新方法,实现PET和CT异机图像的准确融合.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外部定位框,获取C仰ET异机扫描定位图像,利用固定的标记点进行配准,最后运用变分法和小波变换结合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以CT图像为基准用灰度色阶显示,PET图像叠加在CT图像上,用彩色色阶显示,得到基于外部定位架的CT/PET融合后图像.结论 利用该方法获取CT/PET异机扫描定位标记点图像清晰,配准融合后图像准确.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晓慧  杨国仁 《当代医学》2009,15(14):20-22
目的研究PET/CT诊断结外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Discovery LS PET/CT扫描机,对42例淋巴瘤患者进行^18F—FDG代谢显像,对其中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 Hodgkin Iympooma,NHL,13例,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ooma,HL,2例)原发和/或继发结外淋巴瘤的显像结果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与GT扫描结果进行比较,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PET/CT代谢显像发现15例结外淋巴瘤中20个^16F—FDG摄取异常增高病灶,其对结外淋巴瘤病灶的探测的PET/CT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0%、100%、91%;CT显像检出9个真阳性病灶,2个真阴性病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35%、100%、41%。CT与PET/CT检查的一致性为45%。结论PET/CT ^18F-FDG代谢显像对结外淋巴瘤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