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前列腺素E1 对大鼠重度休克性供体移植肝的保护作用。方法 :“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B组为正常大鼠供体原位肝移植手术对照组 ,C组为休克性大鼠供体原位肝移植实验对照组 ,D组为PGE1 保护的大鼠休克性供体原位肝移植实验组。检测术后 6h(或自然死亡时 )血清ALT、NO、MDA、SOD ,比较组间差别 ;同时取肝组织做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 :B组、D组术后 6h全部存活 (8 8) ,C组术后 6h存活 5只 (5 8)。D组与C组比较ALT、MDA明显降低 (P <0 .0 5 ) ,NO明显升高 (P <0 .0 5 ) ,D组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理学检查见C组有严重的组织学损害 ,D组组织学改变轻微。结论 :重度休克大鼠在无任何保护性措施情况下不适合于作为肝移植供体。PGE1 对大鼠休克性供体移植肝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为提高内源性NO含量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 ,改善微循环从而消除“无复流”现象 ,抑制脂质过氧化、稳定质膜从而发挥多种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IRI组、PGE1后处理组(PGE1组)及假手术组(S组)。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移植肝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移植肝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供肝再灌注后2及6 h,PGE1组的大鼠血清ALT、AST和MDA水平及TNF-α mRNA的表达低于IRI组(P <0.05),血清SOD水平高于IRI组(P <0.05),光镜下PGE1组肝组织损伤较IRI组轻。结论  PGE1后处理可通过提高肝组织的抗氧化能力,降低TNF-α来减轻大鼠移植肝IR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短时间多次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供肝冷保存120 min,无肝期14 min。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A组,n=6),不做肝脏移植手术;肝移植组(B组,n=12),供体大鼠肝脏4℃乳酸林格液保存2 h后,采用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C1、C2、C3组,每组12只):将供肝进行缺血预处理后切除供体大鼠肝脏,4℃乳酸林格液保存2 h,行原位肝移植,根据阻断第一肝门5 min,开放再灌注5 min为1个循环,处理1~3个循环分别命名为C1、C2和C3组。术后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每分钟胆汁量,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Bcl-2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术后B组血清ALT、AST、LDH活性明显高于A组,每分钟胆汁量明显低于A组(P<0.01);C组ALT、AST、LDH活性虽明显高于A组(P<0.01),但比B组明显降低(P<0.05);随着IP次数增加,C1、C2、C3组ALT、AST、LDH活性递减,而每分钟胆汁量逐渐增加。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与B组比较,C组供肝组织细胞结构改变较小,Bcl-2表达增加,凋亡指数降低(P<0.01或P<0.05)。结论:IP对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短时间多次IP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死亡状态对大鼠供肝肝移植后早期肝脏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活体大鼠供肝肝移植组(L组)和脑死亡大鼠供肝肝移植组(B组).L组仅建立活体大鼠供肝的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模型,B组供体大鼠建立脑死亡模型后切取供肝行二袖套法原位肝移植.监测脑死亡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血压和心率变化,观察肝移植术后受体6 h、24 h存活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电镜观察肝脏形态变化,TUNEL法测定肝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组供体大鼠脑死亡模型建立后血压和心率与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组和B组6 h和24 h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B组ALT、AST、TNF-α和HA水平均升高(P<0.05),肝细胞形态学损伤重、凋亡率高(P<0.05)、Kupffer细胞显著活化.结论:供体脑死亡可以加重脑死亡供肝移植后早期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和脑死亡供体血压、心率的改变以及Kupffer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DP)预处理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应用不同剂量DP(B组:0.1mg·kg-1、C组:0.2mg·kg-1、D组:0.4mg·kg-1)进行预处理,并与盐水预处理组(A组)进行对照,分别检测移植前、移植后6h血清肝酶谱及移植前、移植后1h及6h肝组织一氧化氮(NO)、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结果:C、D组与A组比较能明显降低移植后血清肝脏酶学水平、增加组织内NO水平、降低MPO水平(P<0.01),C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DP预处理能够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的IRI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心脏停搏供体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心脏停搏后不同时间的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以缺血预处理方法诱导大鼠肝脏组织产生HSP70,以预处理(IP)与否及供体心脏停搏45 min或60 min的不同,将供体大鼠分为4组(IP-45,IP-60,C-45和C-60)。于肝移植术后1 h采血检测肝功能,术后1 h及7 d切取肝脏,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并观察各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结果:缺血预处理后24~48 h,肝组织HSP70表达明显增强;肝移植术后1 h,血清ALT和AST水平IP组明显低于对照(C)组(P<0.05);术后7 d,IP组移植肝光学显微镜下肝小叶结构完好,汇管区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C组移植肝则出现了较多的肝细胞坏死和气球样变。C-45和C-60组1周存活率分别为12.5%和0;而IP-45和IP-60组1周存活率分别为62.5%和37.5%。 结论:HSP70明显改善术后肝脏功能和减轻肝脏病理学改变,显著提高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的存活率,HSP70对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和生脉注射液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维拉帕米组(C组)和生脉注射液组(D组),每组10只.A组开腹后再关腹;B组开腹后夹闭左肝蒂30 min,再关腹;C组在开腹前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开腹夹闭左肝蒂30 min,再关腹;D组在开腹前3 d每天经腹腔注射生脉注射液,开腹夹闭左肝蒂30 min,再关腹.各组均在关腹48 h后再开腹,每只大鼠取缺血肝组织检测查丙二醛(MDA)、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变化;取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 B、C、D组ALT、AST、TNF-α及MDA测定结果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5.10~53.01,q=1.38~17.58,P<0.05);C、D两组ALT、AST、TNF-α及MDA含量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q=2.89~10.08,P<0.05),而C、D两组以上各指标除AL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2.97,P<0.05)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两组HSP70的表达明显少于B组,而C组HSP70的表达略少于D组;C、D两组肝细胞肿胀、坏死程度均较B组轻.结论 维拉帕米和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低氧预适应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氧预适应时肝移植大鼠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低氧预适应自体原位肝移植组(n=40),B组:自体原位肝移植组(n=40);C组:假手术组(n=8).A、B组均在术后1、6、12、24和48 h各取8只处死,取小肠组织做MDA检测,HE染色切片观察显微结构的变化,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应用Mi Vnt显微图象分析系统观察肠组织IgA浆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A组术后各时段肠黏膜损伤较B组术后相应时段轻,C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低氧顸适应对大鼠无肝期肠道淤血性缺氧诱导的肠道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FK506作用下同种脾组织移植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5组(每组大鼠8只),同种肝移植组(A组)以纯系雄性Lewis大鼠为供体、雌性BN大鼠为受体进行同种原位肝移植;同种肝移植 小剂量FK506治疗组(B组)于肝移植术后口服途径给予小剂量FK506(0.25 mg/kg);同种肝脾联合移植组(C组)于肝移植同时移植供体脾脏;同种肝脾联合移植 小剂量FK506治疗组(D组)于肝脾联合移植后口服途径给予小剂量FK506;异体脾组织移植组(E组)于同种原位肝移植同时移植第三品系大鼠脾脏组织,术后进行小剂量FK506治疗.观察各组的存活期,并分析受体脾脏T淋巴细胞对同种抗原的反应性、嵌合体的形成情况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其他各组相比,C组大鼠的存活期明显延长;其受体T细胞同种抗原反应性明显降低;受体脾脏中供体阳性细胞明显升高(P<0.01),且在60 d后受体脾脏中供体阳性细胞仍然较高;肝脏病理分析也未见明显排斥反应.结论:小剂量FK506作用下同种脾脏移植能明显诱导受体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嵌合体的形成,降低受体T细胞对同种抗原的反应性,促进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他莫克司(FK506)、霉酚酸酯(MMF)、抗CD28单克隆抗体(anti-CD28mAb)为主要免疫抑制方案联合供体骨髓输注,对大鼠肝移植受体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①A组(n=6):同品系移植, 供、受体同为Wistar大鼠或SD大鼠;②B组(n=14):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Wistar→SD),术后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③C组(n=7):Wistar→SD, 术后FK506、MMF联合应用2 d;④D组(n=6):Wistar→SD,术后FK506、MMF联合应用2 d,然后单独应用FK506共4 d;⑤E组(n=6):Wistar→SD,术后供体骨髓输注,其余处理同D组;⑥F组(n=3):Wistar→SD,术后供体骨髓输注,术后第1天应用1次anti-CD28mAb,FK506、MMF术后联合应用2 d,然后单独应用FK506共2 d.观察各组移植物的存活和排斥发生情况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A组大鼠均存活100 d以上;B组大鼠死于急性排斥反应,中位存活时间为15.5 d;C、D组大鼠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46 d和68 d;E、F组大鼠均存活100 d以上,组织病理学检查门静脉周围和肝组织内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Wistar大鼠与SD大鼠间肝移植,属于高免疫排斥型动物组合,可作为大鼠肝移植免疫排斥和免疫耐受研究的有效品系组合;移植同时供者骨髓细胞的输注可获得移植肝的长期存活;anti-CD28mAb和短时间FK605、MMF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NO含量和NOS活性变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刺络放血组.每组分别在缺血30min、1h、2h、4h不同时间点取脑,测定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 MCAO后,与假手术组各时间点比较,脑组织NO含量及NOS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P<0.001)."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使缺血后NO含量、NOS活性降低(P<0.05、P<0.01).结论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可抑制脑缺血后脑组织NO含量、NOS活性的升高,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损伤,从而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鉴定进口保健食品"纤美健”消脂纤维的减肥功能.方法利用高脂营养饲料建立了大鼠营养性肥胖模型,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减肥去脂功能实验研究.结果"纤美健”消脂纤维对小鼠无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LD50>10g/kg.在49d大鼠喂养试验中,四组大鼠生长发育正常,营养对照组大鼠较普通对照组体重明显增加(P<0.05),血糖明显增高(P<0.05),生殖器周围脂肪总重和脂肪系数均明显增加(P<0.05),肝脏和肾脏的脏器系数明显降低(P<0.05和P<0.01),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亦有增高趋势,表明营养性肥胖模型初步建立成功;实验组大鼠较营养对照组体重增长减慢,血糖明显下降(P<0.05),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也有降低的趋势,其中血糖和甘油三酯的降低尚有一定的剂量关系.高剂量组生殖器周围脂肪总重和脂肪系数明显下降(P<0.05和P<0.01),且有一定的剂量关系.结论"纤美健”消脂纤维对动物有一定的减肥去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在大鼠肝移植供肝缺血预处理中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预处理模型.随机分成3组:未行肝移植对照组(C组)、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组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ischemic precondition,IP)组.术后在分析各组供肝组织HSP70表达变化的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供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含量,并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C组相比,LT组HSP70表达量轻度增高,而IP组显著升高(P<0.05).LT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高于C组,肝组织SOD、ATP含量呈相反变化(P<0.05);与LT组相比,IP组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SOD、ATP含量显著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到LT组供肝细胞形态学出现明显损伤性改变,而IP组改变较小.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诱导大鼠原位移植肝高表达HSP70,后者可能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供肝损伤的一个重要保护分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ge-1,HO-1)在DA到Lewis大鼠肝移植中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DA到Lewis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实验分3组,各12对.A组供体术前24 h阴茎背静脉注射5ml/kg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组供体术前24 h阴茎背经脉注射HO-1诱导剂钴原卟啉(CoPP),C组供体给予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移植后持续予相同处理直至受体死亡.术后7天,各组处死6只,取外周血及肝脏标本,测定血清ALT,DBIL水平,组织病理观察排斥反应程度,RT-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移植物内HO-1 mRNA,Foxp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余观察生存期.结果:术后7天,B组血ALT,TBIL水平与A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示B组移植肝排斥反应程度轻于A,C组;B组HO-1和Foxp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强于A,C组;B组受体存活时间(29.83±1.40)天较A组(13.00±0.52)天与C组(11.67±0.42)天显著延长(P<0.01),而A,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移植肝HO-1持续高表达,可通过促进移植物内Foxp3表达增强,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减轻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他莫克司(FK506)、霉酚酸酯(MMF)、抗CD28单克隆抗体(anti-CD28mAb)为主要免疫抑制方案联合供体骨髓输注,对大鼠肝移植受体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①A组(n=6):同品系移植,供、受体同为W istar大鼠或SD大鼠;②B组(n=14):W 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W istar→SD),术后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③C组(n=7):W istar→SD,术后FK506、MMF联合应用2 d;④D组(n=6):W istar→SD,术后FK506、MMF联合应用2 d,然后单独应用FK506共4 d;⑤E组(n=6):W istar→SD,术后供体骨髓输注,其余处理同D组;⑥F组(n=3):W istar→SD,术后供体骨髓输注,术后第1天应用1次anti-CD28mAb,FK506、MMF术后联合应用2 d,然后单独应用FK506共2 d。观察各组移植物的存活和排斥发生情况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A组大鼠均存活100 d以上;B组大鼠死于急性排斥反应,中位存活时间为15.5 d;C、D组大鼠中位存活时间分别为46 d和68 d;E、F组大鼠均存活100 d以上,组织病理学检查门静脉周围和肝组织内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结论W istar大鼠与SD大鼠间肝移植,属于高免疫排斥型动物组合,可作为大鼠肝移植免疫排斥和免疫耐受研究的有效品系组合;移植同时供者骨髓细胞的输注可获得移植肝的长期存活;anti-CD28mAb和短时间FK605、MMF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体积肝移植损伤分子学机制。方法 用广西巴马小型猪建立全肝供肝原位肝移植对照组(A 组)、右半肝供肝部分肝移植组(B组)和右中叶联合尾状叶供肝部分肝移植组(C组)不同移植量活体部分肝移植模型,动 态检测血清ET- 1和NO水平。结果 A、B组动物7d生存率为100%,C组仅20%。移植肝复流后各组血清ET -1水平显 著上升,1h即达高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至基础水平。C组除存活1例在第7天外,各时相点均显著 高于A、B组;C组动物在复流后1h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达到最高峰值,C组水平显著高于A组,随后迅速下降。比较 血清中ET- 1和NO比值变化趋势,可见C组除1例存活动物在第7天水平外,术后各时相点与A组存在显著差异,而B组 各时相点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小体积移植肝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血清ET- 1、NO水平失衡是导致小体积 移植肝微循环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原位肝脏移植供肝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供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未行肝移植术),肝移植组(B组)和缺血预处理肝移植组(C组),术后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肝组织AT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术后B组血清ALT,AST,LDH活性及供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A组,而C组升高不明显,并且随着缺血预处理次数增加而递减,B组供肝组织中ATP和SOD含量显著低于A组,而C组降低不明显,并且随着缺血预处理 次数增加而接近A组含量,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与B组比较,C组供肝组织细胞结构改变较小,结论:适当的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强对供肝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联合牛磺酸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5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高渗盐水预处理组(C组)、牛磺酸预处理组(D组)和高渗盐水联合牛磺酸预处理组(E组).参照Pringle法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6 h后检测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乳酸脱氢酶(LDH)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并在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的改变和肝脏的原位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6 h后血清ALT、AST、LDH 和MDA水平比较,B、C、D和E组明显高于A组(P<0.01),C、D和E组明显低于B组(P<0.01),C组和D组明显高于E组(P<0.05);血清SOD水平比较,A、C、D和E组明显高于B组(P<0.01),E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1);肝组织病理学显示B组损害最重,C、D组次之,E组最轻.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显示大鼠肝细胞凋亡率B、C、D和E组明显高于A组(P<0.01),C、D和E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高渗盐水和牛磺酸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老年大鼠供肝的应用,并探讨老年大鼠肝移植供体年龄限制.方法 采用肝动脉重建二袖套原位肝移植技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受体均为雄性Wistar大鼠,受体鼠龄均为5月,根据供体鼠龄分组,A~E组供体鼠龄分别为5、17、20、23、26月,每组12例.检测术后第1、3、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术后3月存活率.结果 B、C和D组肝移植术后第1天和第3天ALT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7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恢复延迟,肝功能于术后第7天趋于稳定.老年大鼠移植肝植入前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轻度肝纤维化,老年大鼠肝细胞数目减少,脂褐素数量增加.E组术后ALT增高(P<0.05),肝功能损伤不可恢复,3月存活率为0.结论 供体年龄是影响老年供肝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鼠龄低于23月的老年大鼠移植肝可恢复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donor livers from aging rats, and discuss the age limit of the donor rats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Arterialized, two-cuff technique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male Wistar rats. All the recipient rats were 5 months old, and the ages of the donor rats were 5 (group A), 17 (group B), 20 (group C), 23 (group D), and 26 (group E) months (n=12). 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 recovery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liver grafts were evaluated by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detec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3-month survival rate of the rats was observed. Results Aging liver grafts in groups B, C, and D caused early elevation of ALT peak level and aggravation of liver tissue damage, and the liver graft recovery was delayed until postoperative day 7. Mild liver fibrosis, reduced hepatocytes and pigment deposi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liver grafts before the trans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the rats in group E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T levels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P<0.05), with failure of liver graft function recovery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3-month survival rate (0%, P<0.05). Conclusion The donor age of the rats is a crucial factor to affect the outcome of the liver grafts. Grafts obtained from rats younger than 23 months allow better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liver.  相似文献   

20.
苦参碱防治肝血窦内皮细胞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中肝血窦内皮细胞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保存5h,16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分别检测移植术后1、2、4、24h血透明质酸(H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并观察肝血窦内皮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的HA和ICAM-1表达均显著减少,NO含量增加,TNF—α、MDA、SOD水平均明显降低,肝血窦内皮细胞形态出现改善。结论:苦参碱对大鼠原位肝移植冷缺血-再灌注中肝血窦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