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脂康对高脂家兔、鹌鹑模型的降脂作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种动物模型研究了血脂康的降血脂作用。将25%酪蛋白加入家兔基础饲料中,60d后血清TC从1.81mmol/L升至7.51mmol/L,则内源性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建立;血脂康0.4,0.8g·kg ̄(-1)·d ̄(-1)治疗性给药30d后,有显著降低血清TC浓度和TC/HDL-C比值(0.8g.kg ̄(-1)·d ̄(-1))的作用(P<0.05)。将0.5%胆固醇,15%蛋黄粉,5%猪油加入家兔基础饲料中,可形成外源性高脂血症模型;同时预防性po血脂康0.89.kg ̄(-1)·d ̄(-1)后,服药家兔血清TC、TG浓度和TC/HDL-C比值明显降低(P<0.05),且有抑制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脂质在肝脏沉积的作用。将1%胆固醇,14%猪油,6%豆油加入鹌鹑基础饲料中,2周后可形成外源性高脂血症模型;同时预防性po血脂康0.1,0.2,0.4g.kg ̄(-1)·d ̄(-1)后,可显著降低血清TC、TG(P<0.05或P<0.01)的浓度。此结果证实了血脂康在降血脂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降脂保肝胶囊治疗高脂血症临床与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降脂保肝胶囊治疗高脂血症92例,并设月见草油胶囊对照观察31例。2个月后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明显优于对照组77.42%(P<0.05),对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疗效显著。同时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对实验性高脂血症鹌鹑有显著降低血浆TC、TG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效地防治HLP是防治动脉硬化、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我们运用自拟中药十味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56例,并与20例月见草油治疗组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 ①年龄>45岁。②正常饮食下总胆固醇(TC)>6.0mmol/L,或甘油三酯(TG)>1.54mmo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hol)男<1.04mmol/L、女<1.17mmol/L[1],经两次化验核实者…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观察了慢性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胆汁内脂质的含量,并与益气活血药及疏肝理气药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高脂血症家兔总胆汁酸(BA)为15.02±5.23mmo1/L、胆汁胆固醇(ch)为1.01±0.94mmol/L、BA/ch为16.86±9.78mmol/L;益气活血药组BA为22.92±12.68mmol/L、胆汁中ch为1.99±1.03mmol/L、BA/Ch为9.71±5.82mmol/L;疏肝理气药组胆汁中BA为23.31±7.95mmol/L、胆汁中ch为1.25±0.74mmol/L、BA/ch为27.28±13.05mmol/L;与高脂组比,可见益气活血组胆汁ch明显增加(P<0.05),疏肝理气组BA明显增加(P<0.05),BA/ch比值,则以疏肝理气组最高、益气活血组最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益气活血方虽有降血脂作用,但能明显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降低BA/ch比值,可能会促进胆石的形成,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参方剂对胃癌癌前病变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 37例,口服黄参方剂 60ml/d,对照组35例,口服维酶素片12片/d,疗程2月,治疗后胃镜同一部位取材,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凋亡指数和BCL-2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未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 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黄参主剂组服药后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9.8±9.6%和32.8±16.2%,服药后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服药前(P<0. 05)。 BCL—2蛋白性率治疗前后分别为 52.8%和26.4%,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和BCL—2蛋白阳性率在服药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参方剂可诱导胃癌癌前病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脂蛋白及其亚组分胆固醇含量的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辩证分型与血脂代谢的关系。选择126例患者参加本实验。测定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含量(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型HDL2-c、HDL3-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结果示高血压病患者的TG、LDL-C/HDL-C、TC/HDL—C较对照组高(P<0.01),HDL─C、HDL2─C、HDL2─C/HDL3─C较对照组降低(P<0.01),肝阳上亢组的TG升高(P<0.05),阴虚阳亢组TG、TC/HDL─C、LDL─C/HDL─C升高(P<0.01),阴阳两虚组的TG升高(P<0.05),痰浊中阻组的TG、LDL─C、TC/HDL─C、LDL—C/HDL—C升高(P<0.01)。提示高血压病患者本身已存在着血脂代谢异常。其中阴虚阳亢型和痰浊中阻型的血脂变化,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而阴虚阳亢、痰浊中阻和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患者,可能同时并发有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认为:在抗高血压治疗的同时,重视防治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调整脂蛋白代谢紊乱,是预防其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运用益元活血方治疗老年人腔隙性梗塞(L1)并观察该方对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作用。结果表明:益元活血方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L1组MAR、TXB2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均高于健康组(P<0.01~0.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后,MAR、TXB2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均低于用药前(P<0.05~0.001);治疗组用药后MAR、TXB2和TXB2/6-keto-PGF1α比值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01)。提示:益元活血方治疗老年人L1的机理与其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调节血栓素与前列环素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轻身调脂片治疗中老年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中药轻身调脂片对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致动脉硬化指数(AI)的影响,并与月见草油胶囊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1.43%(P〈0.05)。TC、TG、LDL-C、AI治疗组给药前后对照,P〈0.01;而对照组给药前后对照仅个别指标P〈0.05。同时进行了治疗组给药8周与12  相似文献   

9.
血脂清治疗高脂血症254例。设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该药具有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作用,降TC总有效率为69.1%,降TG总有效率为70.3%(P<0.05);使HDL─C均值有明显上升(P<0.05)、LDL—C有明显下降(P<0.05);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七叶胆总皂甙片治疗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琼  张英 《中医研究》1996,9(5):28-29
本文以七叶胆总皂甙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脂血症,并与月见草油丸治疗的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七叶胆总皂甙片治疗组31例,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22例,总有效率为5909%;53例患者TC、TG和HDL-c治疗前后观察表明,治疗组的TC、TG明显下降(P<001),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用改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磺环己脲(Gli)血药浓度的方法。11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po单剂量国产和进口Gli5mg,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用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进行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国产和进口产品均符合开放一室模型,C_(max),T_p,T_(1/2),AUC分别为329.85±128.68μg/L和347.28±138.12μg/L,2.00±0.88h和2.27±1.35h,2.19±0.51h和2.46±1.25h,1781±465和1970±551(μg·h)/L。两种产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多数经配对t检验及F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进口产品为对照药,国产产品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64%±28.65%。  相似文献   

12.
调脂胶囊能降低实验性高血脂鹌鹑血清TG(甘油三酯)和T-ch(总胆固醇)含量,使F-ch(游离胆固醇)和che(胆固醇脂)减少,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调脂胶囊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TG、T-ch、F-ch分别下降61.9%、16.0%、30.8%,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HDL-C上升35.9%,LDL-C下降23.3%,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与多烯康组比较在降低TG和升高HDL-C作用方面明显,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T-ch、F-ch、che、LDL-C的影响与多烯康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本品对实验性高血脂鹌鹑有显著的降脂、调脂、升高HDL-C和降低LDL-C/HDL-C比值作用。在降TG、升HDL-C方面优于多烯康组。  相似文献   

13.
在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川芎嗪后能抑制MC生长数量。川芎嗪0.6mmol,1.2mmol加入MC培养系6天后,MC数量分别为:37580±3475,27350±3418,明显低于对照组71850±5108(P<0.05);MC^3H-TdR摄取量对照组为3575±306,加入川芎嗪0.6mmol,1.2mmol后分别为1017±20,583±271(P<0.01);加入川芎嗪1mmol于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12名35~40岁的男性轻型银屑病患者,每日口服雷公藤多甙20g(抗生育有效剂量,为临床常用剂量的1/3~1/4)。在用药前、用药3个月及停药后3个月采集尿液标本,用酶-免疫法测定尿液β_2-微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用药前尿β_2-微球蛋白的含量平均为142.1±6.4μg/L,用药3个月尿β_2-微球蛋白的平均含量为337.3±9.8μg/L,比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停药后3个月尿凡.檄球蛋白的平均含量为343.6±8.4μg/L,同用药3个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评价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CPD-PDT)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32例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接受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并均接受随访。结果: T期组与 T期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 42.1%和 69.2%, P> 0.05)。单发肿瘤与多发肿瘤复发率亦无显著性差异(44.4%和 64.3%,P>0.05)。T2期和T3期组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月)分别为19.80±14.80和22.67±19.72(P>0.05)。病理分级为Ⅰ级与Ⅱ、Ⅲ级组的复发率(0和66.7%,)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叶绿素光敏剂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地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72例激素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随机平均分2组,并设健康人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热活血汤结合西药,对照组单用西药,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9%及94.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后TXB_2降低、6—酮—PGF_(1a)及PGE_2增加(P<0.01),TXB_2/6—酮—PGF_(1a)比例降低(P<0.05)。  相似文献   

17.
血脂清治疗高脂血症254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正  佟慕新 《江苏中医》1994,15(6):39-40
血脂清治疗高脂血症254例。设立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该药具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降TC总有效率为69.1%,降TG总有效率为70.3%(P<0.05);使HDL-C均值有明显上升(P<0.05),LDL-C有明显下降(P<0.05);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心电图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康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择高脂血症病人10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服用康脂胶囊,对照组36例,服用月见草油胶丸。结果:治疗组TC总有效率97%,对照组TC总有效率为64%(P<0.005)。治疗组TG、HDL-ch、AI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值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0.005。说明康脂胶囊具有较好地调整脂质代谢紊乱、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普米克改善哮喘儿童肺功能的疗效。方法:用普米克治疗18 N轻、中度14~18岁小儿支气管哮喘。 结果:治疗 1月后肺功能明显改善, FVC由治疗前(3.41±0.86)L/s提高到治疗后(3.84±0,65)L/s, FE1由治疗前(2.38±0.47)L/s提高到治疗后(3.21±0.61)L/s, PFVC由治疗前(68.7±9.25)%提高到治疗后(83.6±10.11)%, PFEV1由治疗前(70. l±7. 36)%提高到治疗后(82. 3±9. 98)%,有显著意义( P <0. 01),组胺激发试验,由治疗前(2. 97±1. 36)umol增至治疗后(7.58±1,43)umol,显著降低支气管高反应性。结论:短期普米克治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脉冲低频电穴位治疗糖尿病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胜利  史秀英 《中国针灸》1997,17(8):459-460
应用脉冲低频电穴位治疗糖尿病45例,其中34例血糖降低,有效率75.5%。空腹血糖平均下降0.71mmol/L(P<0.05),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下降0.71mmol/L(P<0.01),甘油三脂平均下降0.55mmol/L(P<0.05),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