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何斌  于湘友  张峰 《新疆医学》2007,37(5):225-228
在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或脱机48小时内发生的细菌性肺炎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ICU中危重患者多,是当前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VAP发生率为21%~70%,病死率高达24%-70%,是未发生VAP的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的7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后或拔管48 h以内的肺部感染.国外研究表明,在重症监护(ICU)病房,VAP发生率达9%~27%,死亡率高达20%~50%,在抗生素治疗不当的病例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其死亡率可达70%[1].国内报道的VAP发病率可达7%~70%,病死率高达50%[2].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ICU病房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患者75例,其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患者17例,本研究对VAP患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患者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炎症,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达50%~70%^[1]。国内报道,VAP发病率70%,病死率可达51.6%^[2]。VAP发病机制与口咽部菌群定植以及气道内吸入污染物密切相关,因此VAP的预防主要是预防病原微生物传播以及纠正宿主感染的危险因素。本文将着重讨论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VAP感染的非药物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h发生新的肺部感染。患者一旦发生VAP易造成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在我国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作为重症患抢救的主要措施之一,临床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以下简称ICU)内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患中,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以下简称VAP)的发生率却很高。据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9%-70%,病死率可达50%~70%。在国内VAP也是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4—1—2006—03共有50例患使用机械通气治疗,16名患出现VAP,现就发生VAP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雷淑珍  胡恬  戴萍华 《当代医学》2010,16(28):121-12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由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肺实质性炎性反应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达50%~70%。国内报道VAP发病率为70%,病死率可达51.6%。开展新生儿住院病人呼吸机感染的监测,了解呼吸机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韦素清 《广西医学》2009,31(8):1222-122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Y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部感染。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高可达9%~70%,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病死率可达50%,因此,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医务人员关注的课题。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76例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1例,现将相关高危因素及应对策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病原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48例VAP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27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中并发VAP48例,其中各类细菌混合感染者27例(56.25%),单一细菌感染者21例(43.75%);VAP致病菌以G^-杆菌感染为主,占53.62%,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治愈或好转34例,死亡14例,病死率29.17%。结论:VAP的临床病原学特点是以G一杆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在获得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培养结果之前,采取经验性抗菌治疗可改善预后;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相关因素和细菌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8例发病时间和病原学特点。结果 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1≥48h 112例,并发VAP48例,发病率为42.8%。重症患者并发VAP时病死率35.4%。VAP机械通气平均发生在(5.3±2.5)d。与机械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相关;VAP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81.8%,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结论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高,尽可能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有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为临床更好地防治呼吸机相关的院内感染提供帮助。【方法】分析92例机械通气〉48h老年患者的资料,依据临床症状、X线胸片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将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分成3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和32例呼吸机相关性气管-支气管感染(VAD组。分析两组发生率、病原学和预后差异。【结果】VAP、VAT发生率分别为41.3%和34.8%,13例VAT(40.6%)继发VAP。对比VAT组,VAP组机械通气2周前使用抗生素、COPD患者的比率显著增高,感染发生潍后,病死率高,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VAP组前四位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VAT组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的G-菌株70%为多重耐药菌株,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VAT的早期发现和控制,有利于防止VAP发生,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MV)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属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机械通气应用的增加,AVP发病率逐年增多。由于VAP较普通肺炎复杂,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近年来对VAP的研究已受到广泛重视。引起VAP的原因较多,目前主要集中于外源性感染因素,如气道切开导致病原菌侵入等,而对于气管插管后呼吸机气囊滞留物与VAP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对2007—2008年气管插管后发生VAP患者进行动态呼吸机气囊滞留物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学培养,探讨气囊滞留物与VA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比较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国内调查发现,VAP发生率为43.1%,病死率为51.6%。笔者就2003—2008年我科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2例护理中发现有21例患者发生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在呼吸机通气48h后发生的肺实质性炎症,VAP是医院内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VAP已经成为ICU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病率为9%~12%,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病死率高达15%~45%。  相似文献   

14.
李艳会 《吉林医学》2009,30(18):2172-217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性反应,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在国外,VAP发病率9%-12%,病死率高达15%-45%,是导致患者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死亡率增加、经济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VAP的发生,对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目前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彭小华 《浙江医学》2006,28(6):487-48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院内感染性肺炎,诊断并不复杂,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高。但是发生VAP不仅造成脱机困难,而且使患者住院费用和病死率显著增加。由于医疗技术的提高,ICU的广泛开展和呼吸机使用的日益普遍,VAP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现对我院ICU近年确诊的82例VAP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莉  顾燕敏  赵技君 《浙江医学》2011,33(11):1707-170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是ICU内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Cook和Morehead等报道,VAP的病死率为20%~71%。我科从2010年1月起为预防VAP的发生对VAP的多项预防措施进行细节管理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就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CU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ICUventilationassociatedpneumonia,ICU-VAP)在我国居各类医院感染之首,其发生率为7%~49%,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25%,病死率为20%~50%。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VAP发病率是非呼吸机治疗的10~17倍,前者的病死率是后者的2.2倍[1]。现就我院1993年4月~1997年2月收治的184例创伤和危重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发生的VAP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4倒包括创伤132例,非创伤危重症患者52例。男性164例,女性20例。年龄17~76岁,平均57.2岁。每日随机进行痰培养。1.2诊断标准[2~4]凡符合下列…  相似文献   

18.
曲叶芳  丁金艳 《吉林医学》2011,32(15):3159-3160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48 h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1]。在重症监护病房(ICU),VAP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VAP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根据患者人群的不同,VAP的发生率为9%~70%,但其死亡率可达20%~75%,比无VAP患者的死亡率增加2~2.5倍[2]。VAP  相似文献   

19.
陈健 《新疆医学》2006,36(1):60-61
机械通气(MV)是呼吸衰竭患者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之一,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并发症,最常见的为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由于VAP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故MV期间气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的意义,MV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VAP,我们对2003年1月~2005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中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MV期间出现的VAP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侯改英  马杏云  张玉英 《当代医学》2010,16(34):108-109
侯改英马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VAP发生率为9%~70%,病死率达50%~69%,国内有医院调查,VAP发生率43.1%,病死率达5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