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的黄酒酿造,大米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常压蒸煮,使淀粉颗粒充分膨胀成米饭,近似完全地成为糊化淀粉(α-淀粉),才利于淀粉酶等酶类的水解和酵母菌的发酵产酒。半生不熟的米饭,极易导致发酵醪和二次发酵板糟的腐败变质,且会严重影响成品黄酒和糟烧白酒的产品质量和对原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酿酒》2015,(5)
黄酒糟为黄酒生产副产物,经过第一次固态发酵蒸馏糟烧后的残糟,干糟中的粗淀粉含量仍高达15%-20%,为使残糟得到进一步利用,将残糟进行第二次固态发酵生产糟烧白酒,在不增加发酵场地的情况下,使糟烧得率从17%左右提高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3.
成熟的黄酒发酵醪经压榨分离出其中的糟粕而获得板糟(呈板片状酒糟),它是不同于其他白酒而风格优雅之糟烧白酒的主要原料。黄酒板糟除含一定量的酒精及醇(高级醇)、醛、酸、酯等成份外,并富含碳水化合物—淀粉和生物体可直接利用的游离氨基酸之氨基酸态氮及二个、三个或三个以上氨基酸结合在一起的二肽、多肽等蛋白质类含氮物;同时含有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人们称黄酒板糟为微生物的"营养库",这是恰如其份的。黄酒板糟的二次固态发酵,实质上是多种微生物竞争利用各种物质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积聚醇(高级醇)、醛、酸、酯等风味物质的过程。一旦掌握控制不当,其发酵结果将不以人的意愿而转移。  相似文献   

4.
应用普鲁兰酶提高黄酒残糟出酒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鲁兰酶加糖化酶、淀粉酶加糖化酶和只加糖化酶3种工艺的研究和试验比较,根据醪液中还原糖和总糖变化及发酵情况等,得出:采用普鲁兰酶和糖化酶工艺对黄酒残糟的利用效果明显,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类似像黄酒残糟含大量支链淀粉的原料,若配以纤维素酶使用,更能提高出酒率,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实现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5.
糟烧白酒是生产黄酒的副产物-酒糟,经湿热作用蒸馏而得的酒精饮料。产品主要成份来自黄酒发酵醪经压榨后的糟粕截留下来的酒精等成份或酒糟经二次固态发酵时,加上残存微生物所分泌的各种酶类水解残余淀粉、蛋白质及酒精、乳酸等先液态后固态两次发酵作用的结果。加强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是提高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及出酒率的唯一途征。  相似文献   

6.
米饭蒸煮是黄酒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米饭蒸煮质量的好坏,对糖化和发酵影响很大。传统工艺生产黄酒,自古以来一直沿用蒸桶蒸饭,全部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随着黄酒生产工艺的发展,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黄酒糟的成分分析和开发调味品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酒糟是黄酒生产企业的主要副产物。我国有500多家黄酒企业,每年生产大量的黄酒糟。目前,黄酒糟主要用来做饲料,其综合利用还存在较大问题,附加值不高,限制了黄酒企业效益的提高。本文分析了无锡两家黄酒企业的酒糟样品的水分、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和风味成分,并与黄酒进行了对比,总结了黄酒糟中主要的微生物,在进行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黄酒糟开发调味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黄酒糟是开发调味品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8.
<正>会稽山和古越龙山(塔牌)是我国绍兴黄酒的杰出代表,在黄酒的故乡——绍兴呈三足鼎立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生产糟烧、汗酒的生产工艺及其饮用方法。会稽山糟烧、汗酒由黄酒发酵后的副产物板糟经固态发酵、蒸馏后得到。其外观无色或微黄,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具有纯正、舒适、协调的香气,具有醇甜、柔和,爽净的口味。液态法白  相似文献   

9.
徐军 《酿酒科技》2010,(2):73-74
对枝江大曲酒发酵窖期内糟醅的温度、淀粉及酸度进行跟踪检测研究,总结糟醅在窖池发酵过程中各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入窖温度偏高,糟醅淀粉利用率略低,升酸幅度略大;入窖温度偏低,糟醅淀粉利用率略高,升酸幅度略小。  相似文献   

10.
新型麸曲酿酒发酵的实用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酒的产量和丢糟的资源利用率,运用自制新型麸曲对粮糟和丢糟进行酿酒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粮糟的总淀粉酒精收率提高了38.89%,丢槽的总淀粉酒精收率提高了10.25%,主要香气成分得到很大的提高;此新型麸曲对粮糟和丢糟的酿酒发酵的产量和酒的品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半固态法酿酒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雪松 《中国酿造》2004,(1):26-27,31
该文在总结传统酿酒和生料、熟料液态酿酒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革新试验,研制出固液结合法酿酒技术。该技术以淀粉质(大米、碎米、小米、玉米等)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冷却、制曲、糖化、发酵、蒸馏、陈酿、配兑、检测等工序,酿制的产品无色透明,具有浓郁的米酒香气,雅香适口、纯净耐喝、协调尾净。  相似文献   

12.
刘小翠  赵思明  王莲 《食品科学》2007,28(12):263-267
以籼米为原料制作甜米酒,研究发酵条件对米酒品质的影响,建立米酒发酵的动力学模型,确定适宜的发酵条件,为籼米甜酒的生产及品质控制提供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加曲量及发酵时间对籼米甜酒的感官、出汁率、糖度、酸度和酒度等感官品质有影响。建立的基于发酵条件的甜米酒品质的多项式数学模型具有较高拟合精度。经非线性规划求解得到的籼米甜酒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加曲量1.6%、30℃发酵3.5d,制作的甜米酒感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绍兴加饭酒是绍兴酒中的最佳品种,是绍兴酒的代表。其生产工艺包括筛米、浸米、放浆、蒸饭、降温、落缸、发酵开耙、灌带糟、后发酵、榨酒、澄清、煎酒、灌坛陈酿;只有严格掌握和控制各工艺操作及其工艺指标,才能确保生产、产品质量,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绍兴加饭酒。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生麦曲、熟麦曲、生麦曲和熟麦曲混合配比按传统黄酒发酵工艺进行试验,得出生麦曲因液化力、糖化力和蛋白质分解力等3个力都较低,使它起发时间迟,发酵缓慢,不彻底;熟麦曲3个力都较高,使其起发时间早,且发酵较彻底;混合曲由于按生麦曲和熟麦曲一定关系配比,表现出其的3个力处于两者之间,发酵状况也处于两者之间,同时得出可以酿造出与生麦曲所酿的酒风味相媲美的酒,为进一步改良传统工艺打下一定基础.混合曲中生麦曲与熟麦曲按9:1的比例较佳.  相似文献   

15.
毛青钟  俞关松 《酿酒》2012,39(3):58-60
通过对不同产地籼糯米和粳糯米的糖化性能和水份、淀粉含量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籼糯米和粳糯米的糖化性能是不同的;糯米糖化性能的好坏,与糯米淀粉含量没有直接关联。酿制黄酒用糯米选用糖化性能较好,发酵后残余的糊精和发酵产多糖多,黄酒的醇厚性好,以提高黄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合理提高黄酒酸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酸是黄酒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提出了提高黄酒酸度的6种方法:1.提高饭酸;2.挑选产酸适宜的酒药或酵母菌培养酒母;3.选择前急后缓的发酵形式;4.控制好醪液的发酵成熟度;5.改善酿造用水的水质;6.与酸酒勾兑后添加食用有机酸。  相似文献   

17.
The quality of rice wine made from uncooked, unpolished aromatic red rice grain was improved by use of a commercial preparation of acid protease from Aspergillus niger during ethanol fermentation. The fermentation rate of the mash which contained the acid protease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mash that did not contain the preparation of acid protease. The rice wine made from uncooked, polished aromatic red rice, which usually had a less acceptable aroma, was improved by use of the preparation of acid protease, and large amounts of isobutyl alcohol, n-propyl alcohol and ethyl acetate were detected in the resultant rice wine. By contrast, the quality of rice wine made from the bran fraction of aromatic red rice was not improved by the preparation of acid protease. The polished rice fraction of aromatic red rice was affected by the acid protease and the aromatic quality of the rice wine was improved. The aro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red rice wine made from cooked, unpolished aromatic red rice grains, which was rather inferior in terms of both aroma and color, were also impro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preparation of acid protease during ethanol fermentation. Thus acid protease has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production of aromatic red rice wine.  相似文献   

18.
甜型黄酒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和化学成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甜型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糖化酶活力、酵母菌总数、淀粉残留量、总糖、还原糖、总酸、氨基态N、氨基酸、酒精度、感官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等生化指标的定期观察、检测,总结出在甜型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分析、讨论甜型黄酒生产中各工艺过程,有助于改进现代化甜型黄酒生产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生物酸化浸米技术生产黄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生物酸化浸米技术应用到黄酒酿造中,通过浆水的外观和气味,浆水pH、酸度,乳酸、乙酸和生物胺的质量浓度分析,并结合浸渍米的淀粉质量分数、淀粉糊化温度和碎米率等指标来评估生物酸化技术的浸米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生物酸化浸米技术对黄酒酿造过程和成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GMCC7184的生物酸化浸米技术能消除浸米环节的臭味,改善米浆水的品质;能使机械化黄酒生产中达到合格酸度的浸渍时间至少缩短1 d,并且能提高米浆水中乳酸的质量浓度;能大幅降低米浆水中生物胺质量浓度,有利于生产的安全性;能明显降低碎米率,提高浸渍米的淀粉质量分数,降低淀粉糊化焓值,有利于节省蒸汽用量。采用生物酸化米进行黄酒酿造,其发酵过程正常,酿成黄酒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相比于采用自然浸米工艺酿造的黄酒,放大试验结果显示,生物酸化米酿造的黄酒在酒精度有所提高,总酸质量浓度略有降低,感观品评得分亦优于前者,表明生物酸化浸米起到赋予酒体风味更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