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vaspin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肥胖儿童34例(肥胖组),男22例,女12例.并随机抽取同年龄健康查体的儿童30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测定所有受试者体格参数、血清vaspin、血脂、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比较2组儿童的上述指标,并对肥胖儿童血清vaspin水平与体格参数及糖脂代谢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肥胖组儿童vaspin、腰围(WC)、BMI、B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FINS、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HDL-C)/H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ISI低于对照组.vaspin与BMI、WC、WHR、BF%、TG、FINS、HOMA-IR、(TC-HDL-C)/HDL-C呈正相关,与ISI、HDL-C呈负相关,与年龄、DBP、SBP、FPG、LDL-C、LDL-C/HDL-C、T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vaspin水平升高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代偿性反应;在肥胖儿童早期,其水平测定可用于评价肥胖程度及胰岛素抵抗程度,并评估成年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T2DM患者156例,其中单纯T2DM62例(T2DM组),T2DM合并高血压病94例(T2DM+HP组);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糖尿病病程、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非正态数据进行自然对数转换后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HP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均P<0.05);与T2DM组比较,T2DM+HP组糖尿病病程、BMI、TC和L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2DM时SBP、DBP、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合并高血压病时,BMI、TC和LDL-C升高。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23-825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T2DM患者150例,其中单纯T2DM 60例(T2DM组),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90例(T2DM+HP组);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记录三组患者的病程、血压、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HP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P<0.05);与T2DM组比较,T2DM+HP组糖尿病病程、BMI,TC和L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时SBP,DBP,BMI,HbA1C,FINS,HOMA-IR,TC,LDL-C,TG均升高,HDL-C下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时,BMI,TC和LDL-C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合并肥胖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依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n=48例)和非胖组(n=32例),所有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患者血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肥胖组BMI、FINS、HOMA-IR、TG、LDL-C明显高于非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和非胖组FPG、2h PG、TC、HDL-C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G、LDL-C分别与BMI、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前期合并肥胖患者血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提示控制血脂水平可能有助于抑制或逆转糖尿病前期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非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院门诊就诊的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以治疗12周为观察节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WBISI)、三酰甘油(TG)、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FBG、2hPG、HbA1c、FINS、HOMA-IR、WBISI、TC、TG、HDL-C、LDL-C、BMI、WC、HC、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NS、HOMA-IR、WBISI、BMI、WC、HC、TC、TG、HDL-C、LDL-C、SBP、DBP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例。观察组有4例患者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利拉鲁肽治疗经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不但能良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并且可以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和调节血脂水平,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中期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某院建卡体检的220例孕中期GDM孕妇为GDM组,以同期240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检测两组孕妇血25-(OH)D、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不同25-(OH)D水平患者各糖脂代谢指标差异。结果:GDM组FBG、FINS、2hPG、HbAlc、HOMA-IR及T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而血清25-(OH)D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两组血TC、HDL-C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25-(OH)D缺乏程度的加剧,GDM孕妇血FBG、FINS、2hPG、HbAlc、HOMA-IR及TG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TC、HDL-C及LDL-C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GDM孕妇血25-(OH)D水平与FBG、FINS、2hPG、HbAlc、HOMA-IR、TG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血TC、HDL-C、LDL-C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DM孕妇血25-(OH)D水平显著降低,25-(OH)D水平与糖脂代谢情况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病例研究方法,分析年龄10~15岁单纯性肥胖儿童(n=40)与非肥胖同年龄组儿童(n=40),分别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肝脏B超、动脉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肥胖组儿童脂肪肝等肝脏异常发生率、WC、BMI、SBP、DBP、TG、TC、LDL-C、FPG、IRI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FIS与BMI呈正相关(P<0.001)。有20%单纯性肥胖儿童符合MS标准。结论肥胖儿童存在脂代谢紊乱,易发脂肪肝,且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表现已经在肥胖儿童中有所显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法,分别测定40例单纯妊娠糖尿病(A组)及40例妊娠糖尿病合并胆石症(B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各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的FPG、FINS、TG、TC、LDL-C明显升高,ISI显著下降,HDL-C无显著性变化,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ISI与TG、TC、LDL-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胆石症与ISI呈负相关,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导致妊娠糖尿病形成胆石症的危险因素,积极改善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因素,可能成为预防妊娠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中老年糖耐量减低(IGT)患者早期动脉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中老年IGT患者(IGT组)及正常对照(NGT组)各50例,采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用肱动脉舒张内径的变化率(D%)表示;检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测定空腹(FPG)及糖负荷后2 h血浆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上述指标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及影响颈动脉IMT的危险因素.结果:IGT组BMI、WHR、2 hPG、TG、LDL-C、hs-CRP、HNS、HOMA-IR和颈动脉IMT均较NGT组增高,但NO及D%较NGT组减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GT组颈动脉IMT与年龄、BMI、WHR、2hPG、TC、LDL-C、ks-CRP及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D%呈负相关(P<0.01);年龄、WHR、HOMA-IR及D%是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中心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异常是影响中老年IGT患者发生早期AS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96例≥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周,口服替米沙坦、贝那普利治疗8周,观察治疗第4周和第8周及治疗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24h动态血压、餐前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2hBG)、餐前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4周患者SBP、DBP即有明显下降(P<0.05).24 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压和夜间平均压在治疗8周时下降显著(P<0.05).治疗4周时患者三酰甘油(TG)、P2hBG、FINS、P2hINS、HbA1c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8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贝那普利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可以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糖、脂代谢紊乱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IR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研究对象共90例,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血管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MS组IMT、I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IR、SBP、DBP、WC、WHR、BMI、BF%、FPG、T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腰围、IR、血糖是影响IMT的独立因素;IMT、舒张压、HDL-C是影响IR的独立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IMT与IR、收缩压、腰围、血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老年糖耐量异常(IGT)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老年IGT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IGT组(A组),同时选取60例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人群归入NGT组(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胰岛素(FINS)、一氧化氮(NO)、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动脉舒张内径变化率(D%)。结果A组的WHR与BMI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PG、TC及HDL_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两组的2hPG、TG、LDL-C、hs—CRP、FINS、NO、HOMA—IR、IMT、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与HOMA—IR、WHR呈正相关,与D%呈负相关(P〈0.05);WHR、HOMA—IR为导致早期AS发生的危险因素,D%为早期AS的保护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肥胖为中老年IGT患者出现AS症状的危险因素,D%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代血红蛋白(HbA1c)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FPG、HbA1c、TG、TC、LDL-C、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HbA1c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较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HOMA-IR、CRP、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II组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能平稳降糖,还具有降脂、改善氧化应激及减少炎症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79例因怀疑为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无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根据Gensini积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胰岛素(FINS)、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poA)及载脂蛋白B(ApoB),餐后2h静脉血测定餐后2h血糖(2hPPG),采用HOMA-IR来评估机体的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①Gensini积分与FPG、LDL、HbA1c及2hPPG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年龄、ApoB及HOMA-IR成正相关(P〈0.05),与DBP成负相关(P〈0.01);②病变支数与年龄、FPG、LDL、HbA1c及2hPPG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UA、ApoB及HOMA-IR成正相关(P〈0.05);③年龄与DBP成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224,P〈0.01),与ApoB成负相关(相关系数-0.193,P〈0.05);④HOMA-IR与FPG、2hPPG、FINS、ApoB及HbA1c成显著正相关(P〈0.01),与LDL成正相关(P〈0.05)。校正性别、年龄、SBP、DBP、UA、TG、HDL、TC、LDL、ApoA及ApoB影响后,HOMA-IR、FPG、HbA1c、2hPPG与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仍成正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HbA1c及血糖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6.
周建敏  郭文建  于荣强 《中国医药》2013,8(9):1222-1223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高血压伴有代谢综合征患者56例,完全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28例)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组(28例),替米沙坦组给予替米沙坦80mg/次,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进行为期12周的临床观察.监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TC、TG、HDL-C、LDL-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hP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后FIns、2 hIns和HOMA-I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ns:(12.1±2.4) mIU/L比(16.6±2.7) mIU/L,2 h Ins:(66±4)mIU/L比(80±5)mIU/L,HOMA-IR:(3.1±0.9)比(4.3±1.0),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FIns、2 h Ins和HOMA-IR分别为(16.7±1.9) mIU/L、(81±6)mIU/L和(4.4±1.1);2组治疗后FIns、2 h Ins和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治疗前后TC分别为(5.53±0.37)、(4.39±0.26) mmol/L,TG分别为(3.3±0.6)、(2.2±0.4) mmol/L,LDL-C分别为(3.5±0.6)、(2.7±0.6)mmol/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治疗后TC、TG、LDL-C分别为(5.56 ±0.37)、(3.3±0.5)、(3.5±0.6) mmol/L;2组治疗后TC、TG、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具有改善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胱抑素C(CysC)的关系。方法将103例住院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进行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BMI、WHR、FINS、HOMA-IR、LDL-C、CysC较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升高(P<0.05),而FBG、TC、HDL-C、TG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更易出现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胱抑素C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