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相关因素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94例经病理证实为脑膜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性别?年龄?术前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评分?术后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形状?大小?部位?瘤周边界?瘤周水肿?骨质改变?钙化?脑膜尾征?CT增强扫描?病理类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级别?肿瘤形状?部位?大小?边界?瘤周水肿程度?CT增强扫描?肿瘤病理类型?有无钙化与脑膜瘤术后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级别?肿瘤形状?部位?边界?瘤周水肿程度?CT增强扫描和肿瘤病理类型是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手术切除级别?肿瘤形状?部位?边界?瘤周水肿程度?CT增强扫描和肿瘤病理类型可作为预测脑膜瘤术后复发的显著危险因素?尽可能彻底的手术方式有助于减少脑膜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董磊 《中外医疗》2013,32(16):96-96,98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治疗嗅沟脑膜瘤21例的临床治疗情况和随访资料,对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和颅底重建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21例脑膜瘤显微手术,Simpson I级全切除19例(90.5%),SimpsonⅡ级全切除2例(9.5%)。术前视力变差的15例,术后视力改善14例,术后视力无改善1例;Simpson I级全切除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嗅沟脑膜瘤和严密的颅底重建,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收治的17例嗅沟脑膜瘤患者。颅内压增高患者在手术前常规用甘露醇加激素治疗,癫痫患者抗癫痫治疗,其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冠状切口,显微镜下先电凝切断肿瘤在筛板处的附着点,然后分块切除肿瘤。结果:17例患者中13例患者嗅沟脑膜瘤全切除,占76.5%;大部切除4例,占23.5%。术后无颅内血肿及脑肿胀发生。术后视力改善3例,无变化3例;嗅觉改善5例,无变化3例;1例精神改变的患者无精神症状出现。术后早期出现一过性精神症状1例,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颅内少量出血,经过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嗅沟脑膜瘤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凸面脑膜瘤尾征组织肿瘤细胞侵袭与病理分型、免疫组化、MRI表现相关性,以拟定最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具有脑膜尾征的凸面脑膜瘤54例,手术中切除瘤体及脑膜尾征对应组织,送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将脑膜尾征组织侵袭与肿瘤病理分型、免疫组化、MRI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例凸面脑膜瘤患者中,22例病理提示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WHOⅡ级脑膜瘤和WHOI级脑膜瘤的影像征象,更好地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治疗的137例WHO I级脑膜瘤与32例WHOⅡ级脑膜瘤的影像、病理资料,对两种不同级别脑膜瘤的病理类型及影像征象(形态、肿瘤有无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强化均匀性、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脑膜尾征、邻近颅骨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例脑膜瘤中WHOⅠ级脑膜瘤137例,WHOⅡ级脑膜瘤32例,本组WHO II级脑膜瘤与WHO I级脑膜瘤相比,分叶状、肿瘤囊变、平扫信号不均、强化不均匀程度、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模糊6项MR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颅骨改变、脑膜尾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HOⅡ级脑膜瘤与WHO I级脑膜瘤在肿瘤分叶、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瘤脑界面、强化均匀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有助于鉴别这两种级别脑膜瘤.  相似文献   

6.
邱传珍  刘鹏  杨少春  凌峻 《中外医疗》2012,31(29):67-68,70
目的研究Ki-67的表达、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脑膜瘤的良恶性的可能关系,以其为脑膜瘤的良恶性判断、复发倾向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脑膜瘤患者54例,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分为良性组和非良性组,将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良恶性组进行分析;将脑膜瘤病理切片作为实验组,选取正常外伤后硬脑膜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SP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中Ki-67的表达,分析Ki-67的表达及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脑膜瘤的增殖活性、良恶性及侵袭性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脑膜瘤有无脑膜尾征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尾征对应组织是否肿瘤侵袭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脑膜瘤出现尾征概率大于恶性脑膜瘤;脑膜尾征是脑膜瘤的一个重要征象之一,是肿瘤细胞侵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丰富的血管扩张等作用的结果;恶性脑膜瘤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大于非典型与良性脑膜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WHOⅡ级脑膜瘤和WHOⅠ级脑膜瘤的影像征象,更好地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本院经手术治疗的137例WHOⅠ级脑膜瘤与32例WHOⅡ级脑膜瘤的影像、病理资料,对两种不同级别脑膜瘤的病理类型及影像征象(形态、肿瘤有无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强化均匀性、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脑膜尾征、邻近颅骨改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例脑膜瘤中WHOⅠ级脑膜瘤137例,WHOⅡ级脑膜瘤32例,本组WHOⅠI级脑膜瘤与WHOⅠ级脑膜瘤相比,分叶状、肿瘤囊变、平扫信号不均、强化不均匀程度、瘤周水肿程度、瘤脑界面模糊6项MR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颅骨改变、脑膜尾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HOⅡ级脑膜瘤与WHOⅠ级脑膜瘤在肿瘤分叶、囊变、平扫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瘤脑界面、强化均匀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有助于鉴别这两种级别脑膜瘤。  相似文献   

8.
李强  刘洋  韩彦武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155-155,159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对5例嗅沟脑膜瘤进行治疗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全切4例均无复发;大部分切除1例,至今尚无颅内压增高,完全恢复了正常工作。头痛3例全部消失;视力损害4例,恢复正常1例(25%),有改善者3例(75%);精神异常3例,2例恢复正常,另1例有显著改善。结论:应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治疗嗅沟脑膜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并获得完全随访资料的50例海绵窦脑膜瘤患者的治疗情况,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50例手术患者,4例全切患者无一例复发;46例术后残余肿瘤应用伽玛刀补充治疗的患者,其中有3例于第4年、第5.5年、第7年再次复发。其特点表现为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神经系统症症状或颅内高压、肿瘤体积大、不规则形、瘤周水肿明显或瘤内存在低密度、手术切除程度低或病理级别高。结论海绵窦区脑膜瘤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包括肿瘤最大径、形状、瘤周水肿、术前伴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症状、病理类型及手术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膜瘤术前影像学指标在预测脑膜瘤手术分离度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43例脑膜瘤术前影像学表现与显微手术分离度的相关性。结果瘤周水肿、血供类型、皮质浸润和MRIT2WI信号强度与手术分离度有关(P<0.05);而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界、强化情况、钙化、囊变、脑膜尾征、邻近骨改变与手术分离度无关(P>0.05)。结论术前影像资料提供的瘤周水肿、血供类型、皮质浸润和MRIT2WI信号强度可预测脑膜瘤手术分离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颅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显微镜直视下手术切除10例颅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嗅沟脑膜瘤3例,蝶骨嵴脑膜瘤、中颅窝底脑膜瘤、桥小脑角脑膜瘤各2例,颞叶天摹脑膜瘤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术后2个月全部病人症状改善.9例获随访、2a脑膜瘤复发1例.结论选择好手术入路和运用好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颅底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额部冠状切口行双侧额骨瓣开颅术治疗溴沟脑膜瘤1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大部切除1例,无1例死亡。12例获2-9年随访,均恢复良好,无一复发。嗅沟脑膜瘤一般发现较晚,但手术效果良好,根据肿瘤大小及位置灵活选择手术入路,既能保证全切除,又能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影响脑膜瘤根治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研究影响脑膜瘤根治的因素。方法:统计学分析18例复发脑膜瘤的复发原因和复发时间。结果:18例复发脑膜脑占同期经手术治疗的187例脑膜瘤的9.62%。男性6例,女性12例。复发时间为术后6月 ̄9月,平均1 ̄2年度复发。全部复发脑膜瘤均行二次手术,全切除10例,次全切5例,大部切除3例,无一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肿瘤部分残留是不能彻底根治的主要原因。若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术野宽阔、手术视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膜瘤的瘤周水肿、脑浸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对 95例脑膜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其瘤周水肿、脑浸润、切除程度与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5 3例全切除的肿瘤中 ,有脑浸润及瘤周水肿者术后复发率明显增高 (P <0 .0 1;P <0 .0 5 )。结论 :瘤周水肿和脑浸润是影响脑膜瘤术后复发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8例嗅沟脑膜瘤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18例嗅沟脑膜瘤均达全切,按照切除程度,其中SimpsonⅠ级12例,SimpsonⅡ级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8例患者有嗅觉障碍,术后嗅觉未改善;术前视力下降的10例,术后7例好转;术前有精神症状4例,术后程度减轻;术前1例癫痫发作患者,术后未再发作。结论嗅沟脑膜瘤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头痛和嗅觉障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大型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均为双侧额下入路。同时腰穿置管,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14例,SimpsonⅡ级切除2例,SimpsonⅢ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双侧额下入路加腰穿置管放液是切除大型嗅沟脑膜瘤较好的手术方法,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膜瘤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及其相关病理类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MRI表现,从其信号特点、肿瘤-脑组织界面、瘤周水肿、脑膜尾征、病灶增强后MRI信号均匀度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并对照观察相关病理学资料.结果 脑膜瘤绝大多数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和混杂信号,脑膜尾征具有诊断价值.结论 脑膜瘤MRI征象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绝大多数能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脑膜瘤的MRI征象与病理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脑膜瘤MRI表现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MRI表现,从其信号特点、肿瘤-脑组织界面、瘤周水肿、脑膜尾征、病灶增强后MRI信号均匀度等方面,分析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 脑膜瘤绝大多数T1 W1呈等信号,T2 W1呈稍高信号和混杂信号,脑膜尾征具有诊断价值.结论 脑膜瘤MRI征象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绝大多数能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为手术方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溴沟脑膜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收集17例嗅沟脑膜瘤手术病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嗅沟脑膜瘤大多以精神症状、视觉障碍和癫痫为首发症状,16例行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repsonⅢ级切除,预后良好,无复发。结论 重视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的溴沟膜瘤的出现,及早诊断,显微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嗅沟脑膜瘤的早期诊断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对30例采用额部冠状皮瓣及双额骨瓣开颅入路和翼点入路显微切除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中瘤体最大直径≥6cm者共8例采用额部冠状皮瓣及双额骨瓣开颅入路,余22例均经翼点入路进行肿瘤显微切除术.结果 30例中,按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23例,Ⅱ级切除6例,Ⅲ级切除1例.术后1例复查CT示额叶梗死,考虑大脑前动脉供血障碍,治疗1周后恢复;1例术后出现血糖增高和尿崩症,考虑视丘下部损伤,经对症处理,5 d后恢复,无死亡.26例随访6月~4年,平均16个月.常规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术前头痛、头昏及精神异常者术后基本消失,嗅觉及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早期发现,适宜的手术入路和精细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