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808-810
目的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25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患者均给予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荧光探针检测及涂片抗酸染色检测,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检出结核病的阳性率。结果 165例患者最后确认为结核病,结核感染T细胞检出的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PCR荧光探针检测和涂片抗酸染色检测(P0.05),且PCR荧光探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涂片抗酸染色检测(P0.05)。结论应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来诊断结核病,能有效提高临床检测阳性率,其具备了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检测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京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13-113,115
目的评价金标法检测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来江北人民医院就诊的结核病患者300例,健康成人对照132例,分别用抗酸染色法查找抗酸杆菌,金标法对结核抗体进行检测并观察其结果。结果300例结核病患者中抗酸染色法检出抗酸杆菌阳性97例,阳性率为32.3%;金标法检出结核抗体阳性160例,其阳性率为53.3%;健康对照组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结核抗体金标试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快速,阳性检测率较高,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外结核组125例,均进行T-SPOT.TB、TB-PCR和抗酸杆菌涂片检测;对照组非结核疾病患者87例,均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125例肺外结核患者,涂片抗酸杆菌阳性4例,阳性率3.2%;PCR阳性57例,阳性率45.6%;T-SPOT.TB阳性96例,阳性率76.8%。T-SPOT.TB与TB-PCR两种方法共检测阳性患者104例,阳性率83.2%。对照组PCR阳性3例,阳性率3.4%;T-SPOT.TB阳性4例,阳性率4.6%。结论 T-SPOT.TB检测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在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PCR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外结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结核抗体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别进行胸腔积液和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并与胸腔积液抗酸染色镜检比较。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血清结核抗体阳性为70.4%,胸腔积液中结合抗体阳性为87.8%,抗酸染色结果阳性19.4%。胸腔积液与血清结核抗体的阳性率和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胸腔积液结核抗体检测在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核蛋白芯片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在结核病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2010年门诊和住院确诊的结核患者156例(痰菌阳性42例),非结核患者40例。通过结核芯片系统检测3种抗体,任意一种抗体阳性,结果判定为阳性。结果单一抗体阳性率为33.33%,两种抗体阳性率为12.82%,3种抗体阳性率为21.79%,所有抗体总阳性率为67.95%,特异性约为90.00%;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为26.92%,特异性为97.50%。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能早期、快速诊断结核病,是临床辅助诊断结核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D)检测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MTD、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抗酸染色3种方法,对127例AIDS合并疑似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痰样本进行同步检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普通疑似结核病患者25例。结果 127例AIDS患者痰样本MTD阳性率为29.1%;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阳性率为25.2%;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8.9%;对照组MTD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的阳性率均为44.0%,抗酸染色阳性率为40.0%。结论 MTD对AIDS合并结核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提高阳性率的同时可在1个工作日内提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骨与关节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骨科病区收治的疑似骨与关节结核患者317例,分别采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抗体(LAM—IgG)进行诊断,比较两者对骨与关节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指标的差别)。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高于结核抗体试验(P〈0.05);同时,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明显低于结核抗体试验试验(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骨与关节结核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t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在结核病诊断中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体在肺外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和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结核科就诊的患者共1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分别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抗体检测以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结核抗体检测的方法对疑似患体外结核病的共150例患者进行检测,并对每种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用T细胞斑点试验的准确度为95.45%,用结核抗体检测的准确率为76.19%,前者明显要高于后者的准确率(P<0.05),在检测的特异度方面,T细胞斑点试验为70.00%,结核抗体为53.3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与结核抗体相比,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诊断肺外结核准确度及特异度上均显示出了较高的优势,诊断和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被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三种方法同时检测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病原学诊断的阳性率.方法 同时采用萋-尼抗酸染色、BacT/ALERT 3D 360MP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对艾滋病合并疑似结核感染患者不同时段的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涂片萋-尼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1.69%(18/154);样本直接进行TB-DNA PCR 扩增的阳性率为18.18%(28/154);MP 培养阳性经抗酸染色和TB-DNA PCR 确认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为20.13%(31/154).结论 三种方法同时检测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实时荧光PCR 扩增TB-DNA 能为临床提供早期病原学诊断依据,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提供病原学诊断"金标准"的同时,可为进一步检测其耐药性准备菌株.鉴于艾滋病患者免疫缺陷的特殊性,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多份样本和多种类样本同时检测,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在临床检测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T-SPOT.TB方法检测结核疑似患者,进行科室分布分析,同时与抗酸杆菌涂片、结核抗体实验、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进行对比。结果 317例结核疑似患者中,76例T-SPOT.TB阳性,阳性率24.0%。潜伏性结核筛查科室阳性率为9.1%~25%;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检测诊断中,阳性率为20.7%~66.7%。与其它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比,T-SPOT.TB方法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T-SPOT.TB是灵敏和特异的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在结核疑似患者筛查与诊断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与分析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与结核抗体试验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无锡锡山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324例疑似骨关节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入选者分为T-SPOT.TB试验组和结核抗体试验组,每组162人,T-SPOT.TB试验组患者采取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组则采取结核抗体试验,对比分析两组诊断方式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T-SPOT.TB试验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43%和84.00%,结核抗体试验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0.44%和53.85%,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184.62,P<0.05; χ2=7.86,P<0.05)。T-SPOT.TB试验组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6.00%和6.57%,结核抗体试验组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26.92%和59.56%,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7.86,156.18,均P<0.05)。此外, T-SPOT.TB试验组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7%和70.00%,结核抗体试验组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71%和14.74%,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20.27,73.06,均P<0.01)。结论 与结核抗体试验相比,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诊断骨关节结核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高等特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后简称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诊断肺部疾病感染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5例肺部疾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外周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TB-Ab)、痰液涂片抗酸菌检测,结核DNA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指标的阳性率。结果T-SPOT.TB阳性率为39.26%,远高于TB-Ab(10.86%)、痰液涂片(1.23%)、TB-DNA(3.95%)的阳性率。结论 T-SPOT.TB在结核病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检测方法,可有效检出结核潜伏感染,帮助临床鉴别诊治疾病,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IGRA)在结核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TB-IGRA方法检测经本院临床证实的235例结核病患者,101例非结核性患者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水平,同时与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及结核抗体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TB-IGRA对结核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86.4%,均高于其他几种结核病检测方法,且具有较高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95.7%,阴性预测值为74.2%。结论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辅助诊断结核病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包括菌阴性肺结核病患者145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45例共190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对菌阴性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为85.5%,特异度为84.4%,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64.4%。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适用于菌阴性肺结核病的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结核抗体对老年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老年住院患者148例,其中确诊结核病3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结核抗体,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别计算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似然比、预测值及不同患病率下的验后概率。结果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26%和90.00%,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526和0.497,阳性预测值为65.63%,阴性预测值为85.34%。患病率为25.68%时,验后概率为65.64%。结论结核抗体检测对老年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医师应谨慎对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结果,其诊断价值与所处医院患者结核病患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对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7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献血员进行血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同时对全部肺结核和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痰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结果 370例临床诊断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阳性284例,阳性率76.8%;42例菲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假阳性4例,假阳性率9.5%;30例健康献血员对照组,假阳性1例,假阳性率3.3%.检测菌阳肺结核的敏感性为81.4%,,菌阴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2.9%;阳性检出率76.8%远高于细菌学的阳性检出率45.1%,x2=77.7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tuberculosis-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TB-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进行TB-IGRA检测的7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结核相关性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核患者TB-IGRA检测阳性率为87.31%,其中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患者TB-IGR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5.55%和90.80%,高于非结核组(P0.001);结核患者TB-IGRA检测的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镜检、结核抗体检测和胸腹水ADA检测的阳性率(P0.001);结核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结核发生部位、全血淋巴细胞数目、结核活动程度等对TB-IGRA检测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TB-IGRA试验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检测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可以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肺结核诊断的准确度,对两种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1~31日在该院肺科住院治疗的疑似肺结核患者83例,进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对比。结果 T-SPOT.TB检出阳性为48例,检出率为57.83%,TB-Ab检出阳性为36例,检出率为43.37%,T-SPOT.T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TB-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的综合评价指标要优于TB-Ab检测;联合使用两种方法诊断肺结核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结论 T-SPOT.TB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标均优于TB-Ab检测,选择免疫学方法诊断肺结核,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优先选择T-SPOT.TB。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和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检测两种方法在结核辅助诊断中的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院就诊确诊为结核患者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TB-Ab检测结果。结果在112例结核患者中,101例T-SPOT.T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90.18%,32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28.57%。其中肺结核41例,40例T-SPOT.TB阳性,灵敏度为97.56%;18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43.9%。肺外结核71例患者中,61例T-SPOT.T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85.91%,14例TB-Ab检测阳性,灵敏度为19.7%。结论 T-SPOT.TB检测不受标本采集的影响,灵敏度高,T-SPOT.TB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标均优于血清学结核抗体(TB-Ab),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痰涂片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结核抗体(金标法)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诊疗疑似或确诊患者172例,进行涂片抗酸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和采集血样进行免疫结核抗体检测。结果 172例检测样本中,抗酸染色痰液标本阳性例数只有20例,阳性率为11.6%。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例数55例,阳性率31.2%。免疫结核抗体(金标法)阳性例数为87例,阳性率为50.6%。结论三种方法中,以结核抗体阳性率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次之,抗酸染色法阳性率最低。如果三种方法联合运用,相互佐证,可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