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内皮细胞衬里异体血管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扩增培养的兔静脉内皮细胞铺植于经处理的异体血管,体外培养9d,然后行异体静脉原位移植术。结果经传代培养收获的内皮细胞总数为(9.47±0.35)×106个。细胞种植3h后异体血管腔面可见有内皮细胞附着,但未形成完整内膜;9d时腔面被一层连续的单层内皮细胞覆盖,细胞形态饱满,平行排列,呈梭形。术后8周所有移植段血管保持畅通。结论预衬自体内皮细胞的异体血管可保持长期的通畅性。  相似文献   

2.
冷冻保存异体显微静脉重建血循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旨在探讨临床应用冷冻保存异体显微静脉,重建血循环的可能性。以新鲜自体静脉移植为对照,将二步冷冻保存家兔股静脉直径1.0~1.4mm,异体移植修复股静脉缺损。通过光镜、电镜及血管造影检查,观察静脉保存及移植后组织病理学改变和不同时期通畅率。结果证明,静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保存良好,移植后排斥反应弱,通畅率:1周90%,12周85%,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冷冻保存异体显微静脉有可能作为静脉替代物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狗腹腔内预植同种异体脱细胞血管基质(ACVM)所形成的结缔组织管作为替代血管的力学性能,以及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的组织结构变化,探讨利用同种异体ACVM预构小口径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在狗腹腔内埋植长8~12cm用硅胶棒支撑的已制备好的同种异体ACVM,3周后将硅胶棒周围形成的管状物作为血管替代物桥接移植于自体股动脉后,进行力学、组织学检查及与颈动脉、股静脉自体移植的对比分析。于移植术后6个月观测作为替代血管的通畅情况,组织学观察其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血管替代物的力学性能弱于正常动脉而强于正常静脉。组织学观察:形成的管状物内腔有少量的间皮细胞黏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结构较完整;纤维网中充满成纤维细胞。6个月后内皮细胞在替代物内壁连续覆盖,平滑肌细胞与对照组相近。移植6个月后异体ACVM组血管全部通畅。结论用同种异体ACVM预构的血管替代物,力学性能符合血管移植、血运重建的需求。所形成的结缔组织管作为血管替代物移植6个月后,管壁厚度及组织结构已接近正常血管。  相似文献   

4.
经辐照的同种异体血管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在肝移植中替代门静脉移植后其形态学和免疫学的改变。方法研究分为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11)(A组)、新鲜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9)(B组)和新鲜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组(n=14)(C组)进行大隐静脉移植。于移植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5个时间点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移植大隐静脉的通畅情况及形态学变化,同时观察移植早期CD4^+、CD8^+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A组大隐静脉无组织学改变,肉眼观察外形无明显变化。移植后3个月3组移植大隐静脉的通畅例数分别为9例、3例和12例。A组和C组移植后2周,移植的大隐静脉内膜出现内皮细胞,移植后2个月,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覆盖完整;B组移植早期有淋巴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及明显的大隐静脉结构破坏,移植大隐静脉内膜未见内皮细胞覆盖;A组早期CD4^+、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B组,略高于C组。结论经辐照的同种异体大隐静脉符合理想的血管移植物的条件,同时具有较弱的抗原性,术后检测CD4^+、CD8^+T细胞的变化可作为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带瓣静脉段同种异体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口径血管同种异体移植实验研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小口径带瓣静脉段同种异体移植。将犬的带瓣股静脉近侧段,经特殊制备后,间置移植于异体犬的股静脉。术后16周内,移植段管壁再生不全,其内膜前列环素生成量也低于正常值,其中的瓣膜一般均无功能。16周以后,管壁结构全由受体组织替代,内膜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其中半数以上的瓣膜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冻干和辐照对同种异体血管免疫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冻干和辐照处理对同种异体血管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以两个近交系大鼠间同种异体血管移植为模型,比较新鲜和制备血管移植后宿主细胞和体液免疫状态的变化,以及移植血管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新鲜的同种异体血管相比,处理血管移植后不引起宿主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7.
1鼠阴茎异体移植实验 作者利用鼠模型进行阴茎复合组织异体移植研究。实验分组进行:一组,6只雄鼠,在同种异体间进行阴茎移植,并将供体阴茎血管与受体同名血管进行吻接;二组,12只鼠,在阴茎移植时,将供体血管与受体的隐血管吻接;另12只则只移植阴茎而不作血管吻合。第三组,12只鼠进行阴茎复合组织移植,  相似文献   

8.
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肋骨移植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肋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可能性。以15%二甲基亚砜作为低温保护剂,采用两步冷冻步骤,对狗的含后肋间血管的肋骨段进行冷冻处理,在液氮中保存96小时后,施行同种异体移植于髂嵴骨缺损区。术后4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移植体进行免疫学(白细胞介素2、T细胞亚群)监测,ECT扫描、血管造影和病理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种异体移植肋骨段血循环丰富,骨细胞代谢活跃,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个月达骨性愈合,取得了类似于吻合血管的自体骨移植效果。但对吻合血管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愈合过程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X)是目前解决供肝短缺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LDLTX术中为保证移植肝有良好的静脉流出道,许多情况下需用血管移植物重建移植肝的部分肝段静脉;20世纪70至80年代就有同种异体动脉移植物在肝移植中使用的报道,主要用于尸体供肝的动脉重建,随后血管移植物越来越多地用于肝移植的血管重建,同时也有相应的研究报道[1-4].我中心在一部分活体肝移植的肝静脉重建中采用了冷藏保存的同种异体动脉移植物,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06年Carel和Goganes最早使用自体静脉移植获得成功。1913年Jeger提出血管旁路移植术的设想、1948年Kunlin和Lerlche用自体静脉行旁路移植术获得成功。20世纪前50年,由于血管代用品尚未问世,血管外科发展缓慢。1951年Dubost首次应用同种异体血管行血管重建术。1954年Blakemore和Voorhees用尼龙布缝制成人工血管。  相似文献   

11.
自体静脉移植血管的顺应性特点和显微结构成份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黎  李军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3):143-146
自体静脉是中小动脉重建的首选材料,但仍有一定的近、远期栓塞率。本研究评价了自体静脉移植血管顺应性特点,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了自体静脉移植后的血管管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自体静脉移植术后移植血管与宿主动脉间顺应性差异始终存在,但顺应性差异与血流频谱形态间无确定的关系。这种顺应性差异体现在自体静脉移植血管具有与正常静脉相同的顺应性特点,不同于正常动脉。以管壁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含量比值表示血管的刚度,结果显示移植血管刚度值与正常静脉相同,低于正常动脉。结构成份的测定结果进一步支持功能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建立理想的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型的方法及技术。方法Wistar大鼠的后肢为移植物,SD大鼠为受体。切取Wistar大鼠的后肢,用UW灌注液,将移植物与宿主的股骨固定,端端吻合坐骨神经、股神经及股动、静脉各一根。手术后长效青霉素抗炎治疗,显微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移植后宿主及移植物的变化,分析影响异体肢体移植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技巧。结果共实施68例异体肢体移植手术,其中建立稳定模型前完成24例,成功9例,成功率为37.5%。模型稳定后,又进行大鼠的异体肢体移植44例,成功40例,成功率为90.9%。结论建立稳定的动物实验模型,有利于提高异体肢体移植的存活率,其中熟悉大鼠肢体的解剖是成功的基础,精细稳定的显微外科微创技术是提高血管吻合成功率、保证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带血管的异体骨移植术在临床的运用极大地扩展了重建外科的范围,它可以在无自体受损的情况下获得大量的供体来源。虽然有少数关于异体移植骨产生免疫耐受的报道,但相应的免疫指标未能确定,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要使用持续免疫抑制的方法来保证供体成活,然而这种对受体免疫应答抑制的方法却成为异体骨移植使用的主要障碍,这是因为免疫抑制药物有致命的副作用,对本无生命危险的异体骨移植来说是不值得的,因此临床上现在就需要一种能诱导对异体移植骨的免疫耐受而同时对其他的异体抗原保持正常的免疫应答的方法 我们实验室应用小鼠模型对异体移植骨的宿主反应进行了研究。将一个包括周围软组织的带血管的膝关节进行异体移植。结果显示带血管的移植骨和内脏器官一样容易受到排斥,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检测采用抗生素灭菌、超低温(196℃)方法保存同种异体血管效果可靠,可有效的保存动脉壁的组织结构和细胞活性。这种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可作为血管移植的代血管材料,与人工血管相比,有较多的优越性。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我们为14例尿毒症病人应用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作透析移植血管搭桥术,近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血管组织工程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多种血管移植手术在外科中的应用,血管移植材料的研究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因人体自身非必需血管的长度和直径极为有限。异体血管移植存在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其它术后并发症。将种植有内皮细胞的人造血管进行移植,可增加管腔长期通畅率,但它仅能部分模拟人...  相似文献   

16.
同种异体血管活性的保存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抗生素灭菌、超低温(-196℃)保存同种异体血管的方法,经检测,效果可靠,有效的保存了动脉壁的组织结构和细胞活性。因此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可作为血管移植的代血管材料,与人工血管相比,有较多的优越性。从1993年1月~1996年1月,共为14例尿毒症患者应用有活性同种异体血管作透析移植血管搭桥术,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体静脉旁路转流术是血管外科广泛应用的术式,为血管闭塞性疾病病人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发生,降低了远期通畅率。因此,研究再狭窄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手段,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1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的形成机制自体移植血管主要来源于自...  相似文献   

18.
吻合血管的异体骨组织移植将极大地拓展重建外科的领域,这种移植具有潜在的供体来源不受限制、移植部位自由的特点。为了详细记录这种异体移植的结果,马塞诸塞州立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利用大型动物模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见下)。为了提供背景资料,我们利用大鼠模型进行的先期实验表明:吻合血管的异体骨组织移植与器官移植对于排斥反应的敏感性相类似,更加一致的是基因差异决定排斥的时间和强度;同时发现环孢菌素A的应用对于异体骨组织移植的成活和骨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有效的,但一旦停药,移植物最终将被排斥。  相似文献   

19.
兔同种异体异位膝关节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兔同种异体异位膝关节移植实验动物模型.方法在观察兔的下肢解剖的基础上,设计兔同种异体异位膝关节移植术;观察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组的自然病程.结果兔吻合血管同种异体膝关节移植共9例,移植成功7例,移植物平均存活(13.57±0.79)d,移植物液化坏死,受体生命体征受排斥反应影响大.结论兔同种异体异位膝关节移植模型操作简便,表现稳定,适用于复合组织移植免疫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内膜形态和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冷冻,干燥和辐照法,制备犬的股动、静脉段后,作异体相应血管移植。观察32周,移植段均通畅,静脉和动脉植段的内膜,分别于术后16周和24周修复完全,组织增生不明显,吻合口无狭窄,内皮细胞结构正常;静脉和动脉移植内膜前列环素的生成量,亦分别于术后16周和24周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内膜修复的时间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