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EVLT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选择原发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38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3例.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从入院到出院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电话回访对中医糖尿病专科出院患者进行问候、健康指导、征求住院期间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建议和为患者解决疑难问题,促进患者康复.全员培训,设置电话回访登记本,制定回访制度,确定回访内容,患者出院1周内责任护士进行回访.患者满意度上升,生活质量上升,护士专科知识巩固,自身价值体现,科室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电话回访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的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最佳方式,以获得准确信息,为护理管理决策的制定及改进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部设计的护理质量问卷调查表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别由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深入病房调查住院患者及由入院处护士调查出院患者,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入院处护士每月收集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护士长所收集的数据(均P<0.01).结论 入院处护士对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结果真实、可靠,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处方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防治方面的影响,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频率,减少小儿住院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将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于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不制定健康教育处方.观察组住院期间至出院后制定健康教育处方,随访1年.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时哮喘的相关知识、雾化吸入及平喘药物的使用,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哮喘发作频率及年平均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制定全面的健康教育处方,提高惠儿家长对哮喘的认知水平,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可明显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路径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加虹膜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时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优化健康教育对乳房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实施乳房癌根治术患者107例,分为实验组51例,采用优化的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当天和出院后4周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4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健康教育对乳房癌根治术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有促进和加强作用,对疾病康复有显著效果,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杨芝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381-382
目的:观察设立专职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拔病区优秀护士担任专职健康教育者,按照工作职责对患者进行全程全方位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比较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实施效果。结果: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在健康知识掌握、化疗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设立前按常规由责任护士负责的健康教育。结论: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可使患者较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缩短恢复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最佳方式,以获得准确信息,为护理管理决策的制定及改进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护理部设计的护理质量问卷调查表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别由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深入病房调查住院患者及由入院处护士调查出院患者,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处护士每月收集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护士长所收集的数据(均P〈0.01)。结论入院处护士对出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结果真实、可靠,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护士对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家庭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在临床护理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制定实施护理计划、随访观察等形式,从知识和技能方面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200例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中的基本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掌握,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家庭自我管理能力,出院随访时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态度,获得健康知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心态,从而促进健康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移动护士工作站用于健康教育的情况及患者感受,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移动护士工作站用于健康教育现状及患者感受调查问卷,对175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应用移动护士工作站经常为患者提供诊疗信息,并发症介绍,手术前后及入院、出院指导达70.9%~83.4%,97.1%和81.7%患者认为有助于理解和较口头讲解更易理解,68.0%愿意接受视频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70.1%希望获取疾病知识与信息.结论 移动护士工作站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优化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了患者的认可;还需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根本原因分析法用于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执行效果及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将124例住院高血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对常规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查找根本问题,制定针对性对策并实施。于患者出院前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得分及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根本原因分析法活动后护士健康教育及时完成率及病情9知道得分显著高于活动前(均P0.01)。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护士健康教育执行力。  相似文献   

12.
留置T管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留置T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留置T管出院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入院即建立回访登记本,管床护士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服药、休息、活动、康复功能锻炼、引流管护理技巧、引流液的观察、心理疏导等内容的电话回访.结果 观察组电话回访率100.0%,T管引流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留置T管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满意度达100.0%.结论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适应了护理模式的转变,将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延伸至出院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搭建了患者与医院之间沟通的桥梁,保证了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知心护理服务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冠心病患者接收治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5例.对照组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按照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注重护士礼仪及专业知识培训,实施知心护理服务:包括设立知心小教员,利用知心小语吧及金色阳光俱乐部开展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调查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出院时调查患者满意率.结果 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冠心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知心护理服务干预能提高患者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病人健康的技巧及存在问题,以期指导临床护士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责任护士定期座谈交流和随机询问住院病人的方法,对入院、出院、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忽视沟通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社会背景;忽视沟通对象的心理、疾病所致的感知能力的下降;忽视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忽视沟通者的知识更新与提高;忽视沟通者的语言表述能力与健康教育技巧能力的培养[1],均可造成低效能的健康教育,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住院患者采取不同时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健康教育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匹配的健康教育计划,不断更新和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注重培养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技巧。能达到护患双方和谐满意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青光眼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6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加虹膜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住院教育,教育内容包括骨质疏松症一般知识、饮食、运动、日照、药物服用方法、防跌倒。对照组出院后将住院教育内容打印发给患者,观察组住院时建立微信群,出院后通过微信进行互动实施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知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后较对照组在骨质疏松知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应用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知识水平,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确保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眼科择期手术患者住院前健康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减少眼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354例眼科择期手术患者(观察组)由门诊护士接待、安排并进行健康教育.并与常规由住院部接待、安排住院的307例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进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2~3 d;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同病种病例减少213.3~609.1元.患者满意率为98.59%,较对照组提高4.13%.结论 门诊护士实施住院前健康教育使择期手术患者住院后能尽早手术,减少手术前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组织化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神经内、外科整合成立脑系科,护理人员由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室及康复科护士共22人组成,对观察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组织化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即医护共同查房,由护士长、神经监护室护士、康复护士及健康教育护士每天早上共同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神经监护和早期康复介入、健康教育等.将未成立脑系科前分散在神经内科、外科住院的53例重型颅脑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神经内、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于入院时、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出院时评定GC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观察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并发症,调查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GCS、ADL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组织化护理模式采用多学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闻曲 《护理学杂志》2015,30(7):60-62
目的 探讨督导管理对肿瘤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成立督导小组,对护理工作实施督导管理:责任护士每日下班前完成对所管患者的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及相关健康教育;督导小组采用“督”与“导”相互结合的方式,对责任护士日常工作的落实进行督导,每日查看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对护士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2个月后采用第三方满意度电话回访结果评价督导管理对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结果 督导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士宣教能力、患者对护士信任程度以及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 对护理工作采用督导方式管理,为患者提供了理想的护理服务,可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一体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一体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医生护士一体化、院内院外一体化、患者家属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分别于患者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和出院后2年调查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依从性、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治疗依次性显著提高(P〈0.05,P〈0.01),复发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一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