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青  吕瑞  张新雄 《中国油脂》2014,39(3):90-92
在大豆浸出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豆粕、毛油、废水、尾气残溶可降低溶剂消耗。依据国储大豆低水分的特性,对浸出器和湿粕脱溶机提出改进结构的要求,在操作中降低处理量、调整膨化机的直接蒸汽量、增加浸出时间和延长沥干时间,保持湿粕(膨化料)含溶在25%~30%,减少湿粕脱溶机的进料量,增加直接蒸汽量,保证豆粕残溶在500 mg/kg以内。  相似文献   

2.
溶剂消耗是浸出油厂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 ,浸出车间粕、毛油、废水和尾气带走的溶剂称为“不可避免的溶剂消耗” ,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可避免的溶剂消耗”的最小值。同时 ,分析了“不可避免的溶剂消耗”增大的原因及其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蒸脱机是蒸脱浸出湿粕中溶剂的主要设备。蒸脱工艺和设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蒸脱浸出湿粕的效果,是回收利用溶剂、降低浸出工段溶剂单耗的主要关键之一。浸出湿粕中一般含溶剂在25~30%左右,含水8~9%左右,含油1%以下,湿粕经蒸脱机蒸脱后,成品粕中主要技术指标:粕中残余溶剂800PPm以下,粕中水份在10~11%左右;粕色泽正常。我厂设计的国内无类型的新型蒸脱机自1984年1月试车投产以来,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据测定数据证明:此工艺和设备的设计是合理的,完全达到技术设计要求;投产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豆一次性浸出法制油发展很快,而且无论大小厂家,蒸脱工序大多采用DT式蒸脱机。DT蒸脱机的功能是:脱除湿粕中的溶剂,并使粕中有害毒素得到有效的破坏后,获得优质豆粕,但我厂使用的DT式蒸脱机结构复杂,制造条件要求高、动力消耗大、蒸汽耗用大、出粕水分高等弊病。为此,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生产实践进行如下改进,收到良好效果。1加高蒸脱机上部机体蒸脱机上部脱溶区,有一个扩大的拱顶盖,是使混合蒸汽到达顶部时速度降低,从而减少混合蒸汽带出粕末的含量,然后再通过粕末捕集器,使混合蒸汽的粕末含量再次降低,以…  相似文献   

5.
关于浸出系统负压工艺的试验和分析山东省菏泽地区浸出油厂技术科董一生0前言正常生产中,按理论计算,浸出毛油、粕及废水、尾气等总溶耗不应超过3kg/t料,但实际生产中一般厂家溶耗高于5kg/t料,甚至8kg/t料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设备的跑冒滴漏,针对这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油脂浸出工厂蒸脱机结构及尾气回收系统的改进,改善了蒸脱机的脱溶效果,溶剂消耗明显下降,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小型浸出油厂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之  相似文献   

7.
赵晨伟 《中国油脂》2020,45(7):114-117
异己烷因其毒性低、沸点低、馏程窄而备受关注。通过异己烷在5 000 t/d膨化大豆浸出生产线上应用实践,评价毛油残溶、湿粕残溶、蒸汽消耗、溶剂消耗、成品粕氮溶指数以及毛油磷脂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己烷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异己烷在膨化大豆浸出生产线的毛油残溶、湿粕残溶、成品粕氮溶指数、毛油磷脂含量及蒸汽消耗均优于正己烷,年均溶剂消耗与正己烷基本持平。建议加大对异己烷在浸出法制油中的推广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8.
豆粕的脱溶是大豆浸出制油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序之一。目前 ,运用较多的蒸脱设备主要有DT、DTDC及高料层蒸脱机等 ,但从经济效益角度讲 ,高料层蒸脱机较为经济。它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自蒸效果好、造价低 ,而且动力设备及蒸汽消耗都要低于前 2种设备。但是 ,它对于一次性浸出的大豆浸出粕的脱溶烘干而言 ,存在着两个不利因素 :①大豆一次性浸出粕入浸水分较高(一般高料层蒸脱机烘干层只设计一层或两层 ) ;②烘干时间短 ,不利于尿素酶活性的钝化。针对这两个问题 ,我们在不增加烘干面积及不改变高料层蒸脱机设计结构的基础上 ,对蒸脱…  相似文献   

9.
<正> 浸出车间的溶耗是浸出油厂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而通常只采用车间溶剂实耗除以投料量计算而得;结果虽然正确,但对溶耗的真正去处尚不明了。本文采用气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引起溶耗的毛油带溶,粕带溶,废水带溶,尾气带溶等因素逐一分析测定,结合车间实耗值,确定溶耗的主次矛盾,为生产维修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玉米胚芽预榨饼浸出制油过程中,湿粕脱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基于玉米胚芽预榨饼的特点,对其浸出过程中湿粕脱溶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采用浸出器强制沥干和新型的高料层蒸脱机的技术方案,在强制沥干真空度1 500 Pa、蒸脱机脱溶层净高3 600 mm、脱溶时间35~40 min条件下,粕残溶达到650 mg/kg及以下,闪爆实验合格。通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能在保证玉米胚芽粕产品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刘华  张辉光 《中国油脂》2004,29(2):24-27
浸出毛油的品质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是使一蒸、二蒸、汽提在负压状态下操作,同时,利用蒸脱机的二次蒸汽作为一蒸的热量来源.一方面在负压状态下可以减少油脂与空气中氧分子的接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合油中溶剂的沸点,以达到降低蒸发温度的目的.可以节约能源、节省钢材、提高毛油质量.在负压蒸发工艺设计中要注意合理配备冷凝面积,降低冷却循环水的温度,防止蒸脱机气相产生正压,控制蒸脱机二次蒸汽量,合理操作第二蒸发器,使用湿式粕末捕集器,加大第一蒸发器面积,列管适当加长加大,并选用不锈钢材质,选择蒸汽喷射泵,合理选择真空度,搞好余热利用和尾气回收.  相似文献   

12.
何建华 《中国油脂》1998,23(4):17-18
浸出器的负压沥干能够降低湿粕含溶,从而有效地降低粕残油,节省蒸脱机的蒸汽消耗。为此,探讨了一种负压沥干浸出器的原理及其结构,并对湿粕含溶与粕残油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  相似文献   

13.
劣质溶剂对油料浸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青  孙勤   《西部粮油科技》2000,25(5):27-28
针对一些浸出油厂购入劣质溶剂产生溶耗高、毛油和粕质量下降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用已使用的溶剂进行工艺调查,减少成本损失,保证了毛油和菜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制坯质量、浸出器工艺要求、冷凝效果、湿粕温度、含溶量、脱溶时间、蒸汽质量要求、蒸脱机结构和操作问题等方面阐述影响湿粕脱溶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油脂浸出厂中,需要测定蒸脱粕中残留溶剂量.本文根据浸出油时所用溶剂组成分析结果,又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相关成分的谱图,论证了在色谱图中蒸脱粕中残留溶剂所对应的流出峰(保留时间),从而确证了蒸脱粕中溶剂残留量,为指导生产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高料层蒸烘机自1978年9月在浙江海宁实验油厂鉴定推广后,实践证明有很多优点,是蒸脱浸出粕中溶剂的良好设备。目前、国内许多浸出油厂都在广泛使用。 为了防止粕末在蒸脱溶剂过程中随混合蒸汽一道进入冷凝系统而堵塞管路,许多浸出油厂的各种蒸烘机上都附有捕粕装置、大都采用湿法净制的方法以除去粕末。即、使混合蒸汽经  相似文献   

17.
浸出车间降低溶耗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技术广泛应用,浸出油厂日益向着规模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小到100吨,大到300吨的浸出油厂广泛采用了固定栅板浸出口器、负压蒸发、石蜡回收、DTDC(或DTC)蒸脱机等先进工艺,使浸出油厂的指标有了很大的提高。溶剂消耗是浸出油厂的一项主要经济指标,它不仅在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关系到浸出车间的安全,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浸出车间溶剂消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设备的跑、冒、滴、漏。如阀门、泵及设备自身的渗漏;2混合油蒸发过程中,随毛油带走的溶剂;3分水箱中的废水带走的溶剂;…  相似文献   

18.
浸出器是浸出制油的重要设备,提高浸出器的性能不但能降低粕中残油,而且能够减轻后续高温脱溶或低温脱溶的负荷,进而节省蒸汽消耗。浸出器负压强制沥干装置是用不同的方式使沥干封闭油斗为负压,强制沥干湿粕物料中的低浓度混合油,达到湿粕含溶量进一步降低的目的。为了降低湿粕含溶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分别介绍了用液环真空泵、蒸汽真空泵、负压风机抽取浸出器沥干段负压装置的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也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常用浸出器强制沥干封闭油斗的方式,最后对沥干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浸出器负压强制沥干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湿粕含溶量,在高温蒸脱时节省蒸汽消耗量进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浸出生产中,从粕蒸烘机、混合油蒸发器、汽提塔等设备蒸发出来的大量溶剂蒸气,通常利用溶剂沸点较低的性质,在冷凝器中用冷却水来降低溶剂蒸气的温度,使溶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并且进一步使溶剂冷却到较低的温度。目前,油厂常用的冷凝器  相似文献   

20.
捕粕器是浸出生产的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设备。合理有效地应用该设备能防止冷凝器的结垢与堵塞,提高冷凝效率,还可减少溶剂回收管道结垢,降低溶剂消耗,确保浸出车间正常生产。 我厂从1978年改建平转浸出车间后,在高料层蒸脱机混合汽出口即开始应用捕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