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半乳凝集素-9( Galectin-9)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中的作用,探讨其在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巾的机制.方法 建立Lewis到BN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n=30),受体分为3组,每组10只.转染组于肝移植冷缺血期经门静脉转染重组galectin-9腺病毒质粒2 ml,空质粒组灌注2 ml空腺病毒载体,对照组灌注2ml生理盐水.术后7d各组处死5只大鼠,余观察生存率,采用Banff分级观察移植物排斥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肝组织Galectin-9、T-bet、RORγt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IFN-γ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7d转染组Banff评分Ⅰ~Ⅱ级,空质粒组及对照组为Ⅲ级;转染组、空质粒组及对照组Galectin-9 mRNA水平依次为(1.14±0.05)、(0.46±0.03)、(0.49±0.07),转染组Galectin-9 mRNA水平较其余2组明显增加(P<0.05).转染组、空质粒组及对照组T-bet及RORγt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27±0.07)、(1.26±0.12)、(1.31±0.08)和(0.57±0.13)、(1.57±0.09)、(1.58±0.07),转染组T-bet及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余2组(P<0.05);转染组、空质粒组及对照组IFN-γ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9±0.06)、(1.28±0.11)、(1.47±0.05)和(0.64±0.07)、(1.52±0.05)、(1.67±0.04),转染组IFN-γ及IL-17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质粒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Galectin-9通过清除Th1/Th17细胞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阻断Kupffer细胞IRE-XBP1通路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术前用GdCl3处理或未处理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未处理大鼠随机数字法分为XBP1-shRNA组(A组),Scrambled-shRNA组(B组),PBS组(C组);处理大鼠随机分为GdCl3+XBP1-shRNA组(D组),GdCl3+Scrambled-shRNA组(E组),GdCl3+PBS组(F组).未处理组术后检测血清ALT、AST、IFN-γ、IL-10、IL-17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T-bet、RORγt、IFN-γ、IL-17及IL-10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D86、CD206、IFN-γ、IL-17及IL-10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根据Banff方案进行RAI评分,各组剩余大鼠观察术后生存率.处理组术后检测IFN-γ、IL-17及IL-10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结果 在未处理组中,与B、C组比较,A组各时间点肝功能指标ALT、AST明显下降(P<0.05),A组血清表达IFN-γ、IL-10明显受到抑制(P<0.05),IL-10的表达水平则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与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趋势相符合,另外A组CD86蛋白表明显下降(P<0.05),而表达CD206上升(P<0.05),T-bet/RORγt mRNA相对表达量也明显下降(P<0.05),B、C组上述指标与A组对比则呈相反趋势,而且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AI评分(3.83 ±0.14),明显低于B、C组RAI评分(9.13±0.20)、(8.95±0.26) (P <0.05),并且A组大鼠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B、C组大鼠(P<0.05).在处理组中,D、E和F组肝脏局部IFN-γ、IL-17、IL-10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及病理组织AcR程度比较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 阻断IRE1-XBP1通路促进了KCs的M1型极化,引起Th1/Th17向Th2/Treg的免疫偏移,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移植肝脏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在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istone deacetylase 11,HDAC11)及IL-10表达水平在3种大鼠肝移植模型中的变化,探讨肝移植免疫耐受形成的相关机制。方法纯系Lewis和BN大鼠各30只,建立肝移植排斥模型后将受体分为排斥组(Lewis-BN)、免疫抑制剂干预组(Lewis-BN)、耐受组(BN-lewis),每组10只。干预组于术后1~7 d以1 mg/kg肌肉注射他克莫司(FK506);分别于术后7 d处死受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程度采用Banff评分标准;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HDAC11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HDAC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0及IFN-γ的含量。结果术后7 d,排斥组为严重的急性排斥反应,Banff评分Ⅲ级,干预组为Ⅱ级,耐受组为0~I级。排斥组HDAC11 mRNA及蛋白表达的水平明显高于干预组和耐受组(P<0.05),耐受组表达量最低,与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排斥组IL-10表达明显低于干预组和耐受组(P<0.05);而IFN-γ含量排斥组明显高于干预组和耐受组(P<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及转录因子T-bet、GATA-3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中的价值。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5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33例健康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ELISA测定血浆中CC16、IFN-γ、IL-4的水平;用RT-PCR法检测PBMC转录因子T-bet mRNA和Gata-3 mRNA表达水平。结果哮喘组CC16及IFN-γ分别为(21.96±7.31)ng/mL和(118.73±22.59)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4.88±25.27)ng/mL和(145.53±29.50)pg/mL,P均0.01],哮喘组IL-4高于对照组[(425.22±4.37)pg/mL比(69.72±10.15)pg/mL,P0.01]。哮喘组T-bet mRNA、T-bet/GATA-3表达水平(0.12±0.01,0.25±0.04)显著低于对照组(0.48±0.12,1.89±0.65)(P均0.01),GATA-3 mRNA表达(0.45±0.05)较对照组(0.30±0.08)明显升高(P0.01)。CC16与T-bet mRNA表达水平、T-bet/GATA-3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2和0.761,P均0.01);与GATA-3 mRNA无明显相关性(r=-0.146,P=0.551)。结论哮喘患者CC16水平降低,对气道炎症的保护性削弱,可能与T-bet/GATA-3和IFN-γ/IL-4的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气道内T-bet基因转染对哮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Th1/Th2平衡&#65380;T-bet及GATA-3 mRNA表达的影响&#65377; 【方法】 将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65380;哮喘模型组(B组)&#65380;空质粒干预组(C组) 和T-bet质粒干预组(D组)&#65377;卵白蛋白(OVA) 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滴鼻造模&#65377;空质粒组和T-bet质粒干预组OVA激发24 h前,分别经鼻滴入50 μg空质粒&#65380;重组T-bet质粒,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65377;最后一次滴鼻激发48 h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实验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的Th1/Th2, RT-PCR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T-bet及GATA-3mRNA表达&#65377; 【结果】 哮喘小鼠气道转染pcDNA3-T-bet质粒后:①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脾脏Th1百分率较哮喘模型组显著升高[(2.29 ± 1.55)% vs. (1.93 ± 1.14)%,P﹤0.05],Th2百分率显著降低[(0.93 ± 0.64)% vs. (1.63 ± 0.59)%];②RT-PCR检测发现脾脏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0.53 ± 0.027 vs. 0.28 ± 0.035,P﹤0.05), GATA-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24 ± 0.022 vs. 0.58 ± 0.038,P﹤0.05)&#65377;而pcDNA3空质粒干预后与哮喘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65377;【结论】 气道内转导pcDNA3-T-bet质粒后,可显著上调哮喘小鼠体内T-betmRNA表达,下调GATA-3 mRNA表达,有效改善哮喘小鼠体内Th1/Th2比例失衡,从而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为哮喘的T-bet基因治疗提供依据&#65377;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白细胞介素10和γ干扰素基因表达在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成年、健康的二级雌性SD大鼠、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体重为(250±20)g,实施肝移植手术,术后采用RT-PCT技术对大鼠白细胞介素10(IL-10)和γ干扰素基因(IFN-γ)表达进行检测,并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将大鼠分为排斥组与非排斥组,对比观察两组大鼠的IL-10与血清IFN-γ含量及移植肝脏内IL-10与IFN-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同系移植组肝移植后肝细胞、组织、结构轻微变化,同种异体移植组则变化显著,严重紊乱。同系移植组血清IL-10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同种异体移植组与对照组(P0.05);同种异体移植组IFN-γ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同系移植组与对照组(P0.05)。同系移植组肝脏IL-10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同种异体移植组(P0.05);同种异体移植组IFN-γ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同系移植组(P0.05)。结论:大鼠肝移植手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IL-10表达显著降低,IFN-γ表达显著增高,两者表达的变化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s of cytokine signaling-1,SOCS1)基因腺病毒转染未成熟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免疫受体小鼠,通过小鼠肝移植模型,观察免疫耐受的效果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 构建SOCS1腺病毒并PCR鉴定,感染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骨髓树突细胞,Westernblot法检测SOCS1表达.以未转染组及空白转染组为对照,免疫肝移植小鼠模型,检测受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血清IL-2和IFN-γ水平及肝脏组织IL-2和IFN-γmRNA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并鉴定转染腺病毒,感染DC后,SOCS1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及空白转染组显著增高(P<0.05).SOCS1基因修饰的DC免疫肝移植模型小鼠后,受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MLR较未转染组及空白对照免疫受体组小鼠显著下降(P<0.05);SOCS1-DC免疫受体小鼠血清IL-2和IFN-γ水平及肝脏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通过腺病毒转染使SOCS1在DC中过度表达,用以体内免疫同种异体肝移植受体小鼠,能有效减轻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形成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8.
寿胎丸调节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免疫失衡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寿胎丸治疗前后血单核粒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RNA表达强度及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寿胎丸的保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例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中药组给予寿胎丸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为正常早孕妊娠妇女。3组患者分别抽外周静脉血2份,1份血液离心分离出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2、IFN-γ、IL-4、IL-10水平,另1份血液按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RT-PCR法测定各组PBMCs中T-bet、GATA-3的mRNA表达强度。结果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A、B)组治疗前血IL-2、IFN-γ水平及T-bet mRNA的表达强度高于正常对照组,IL-4、IL-10水平及GATA-3 mRNA表达强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betmRNA表达强度与IL-2、IFN-γ正相关,与IL-4、IL-10负相关;GATA-3 mRNA表达强度与IL-4、IL-10正相关,与IL-2、IFN-γ负相关。寿胎丸治疗后患者IL-4、IL-10水平上升,GATA-3 mRNA表达强度显著增高;IL-2、IFN-γ水平下降,T-bet mRNA表达强度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流产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寿胎丸可以上调GATA-3,下调T-bet mRNA的表达来调节T-bet/GATA-3的比率,进而上调IL-4、IL-10水平,下调IL-2、IFN-γ水平,逆转Th1/Th2细胞的失衡,维持正常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应用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anti-IL-6 monoclonal antibody,anti-IL-6 mAb)对同种异体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同系移植组、移植治疗组(每日注射3 g/L anti-IL-6 mAb 0.1 mL)和移植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受鼠移植术后第3、6 天外周血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各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病理分析检测排斥反应程度,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受鼠脾脏及移植心脏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变化,RT-PCR检测移植心脏IL-6、IFN-γ、IL-17、RORγt和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治疗组外周血IL-6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22.0±2.3)d vs(7.7±0.8)d,P<0.01],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明显下降(Stanford 2级);③治疗组移植心脏中IFN-γ、IL-6、IL-17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均P<0.05),脾脏及移植心脏中浸润的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nti-IL-6 mAb治疗可抑制Th1、Th17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CD4+ CD25+ Foxp3+T细胞产生,抑制单个核细胞浸润并有效延长小鼠同种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小鼠病情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DBA/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SA组、对照组。免疫34d后对小鼠进行关节炎病变评分、滑膜炎症评分、组织病理检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Th17、Th2细胞的代表性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SA组小鼠关节炎指数(2.81±0.10)显著低于模型组(3.63±0.23);TSA组IFN-γ、IL-17 mRNA表达水平(6.39±0.51,2.94±0.40)低于模型组(7.99±0.63,5.87±0.24),IL-4表达水平(2.11±0.15)ng/L高于模型组(1.12±0.07)ng/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A可能通过抑制Th1和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及IL-17,增加表达Th2细胞IL-4因子来帮助缓解CIA病情。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在同种异基因大鼠肝移植模型中验证AZD2014是否具有抑制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Kamada 提出的“二袖套”法建立Lewis→BN 同种异基因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AZD2014组,各4只。AZD2014组腹腔内注射AZD2014药物,5 mg/kg,1次/d;对照组腹腔内注射药物溶剂2.5 mL/kg,1次/d。不同时间点取外周血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记录生存时间,进行生存分析。移植肝脏行免疫组化检测CD3和Foxp3的表达水平,评估T淋巴细胞和Treg淋巴细胞浸润的程度;移植肝脏行HE染色,采用Banff方案评估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 对照组在术后14 d内有3/4 的大鼠死亡,而AZD2014组在术后14 d内无大鼠死亡,AZD2014组与对照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χ2=4.213,P=0.040)。对照组血清中ALT、AST和TBIL进行性升高,上述指标均高于同时间AZD2014组(P<0.05)。病理检查显示对照组移植肝内排斥反应明显重于AZD2014组(排斥指数P<0.01),对照组中T淋巴细胞(CD3阳性)浸润相较于AZD2014组更为严重(P<0.01),而Treg细胞(Foxp3阳性)明显少于AZD2014组(P<0.01)。结论 双mTORC1/2抑制剂AZD2014可以有效地抑制同种异基因大鼠肝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移植技术改进及免疫排斥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对大鼠肝移植模型进行技术改进,并观察将SD大鼠肝脏移植至Wistar大鼠时免疫斥发生的规律,方法:将“二袖套法”肝称植技术在袖套管制作,受体麻醉,肝上下腔静脉,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吻合等方面进行,行供肝取自SD大鼠的Wistar大鼠肝移植30例,并随机分为环孢霉素(CsA,2mg/kg,术后第1天至第7天皮下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免疫排斥情况,结果: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6.5-10.0mg/kg,术后第1天到第7天皮下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移植术后免疫排斥情况,结果: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6.5-10.0min,无肝期为8.5-12.0min,93%以上的移植大鼠生存超过7天,对照组大鼠术后9-13天全部死亡,组织病理学提示有典型的免疫排斥,而CsAI治疗组到目前为止生存良好,结论:对大鼠肝移技术进行了可明显提高移植大鼠的生存率,SD大鼠移植对Wistar大鼠的肝移植组合为高排异组合,是较理想的研究肝移植排斥及移植免疫耐受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real-time RT-q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PD-L1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大鼠移植肝中PD-L1 mRNA的水平.方法 两袖套法复制大鼠肝移植耐受组(BN→BN)及排斥组( LEW→BN)模型,术后7d处死受体,检测肝功能ALT和AST水平,HE染色病理分析排斥程度,Trizol法提取移植肝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选β-actin作为内参,复制SYBR Green I real-time RT-qPCR检测法.利用该方法检测移植肝中PD-L1和β-actin的初始模板量,PD-L1/β-actin计算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异基因LEW→BN组出现急性排斥反应,ALT、AST排斥组均高于耐受组(均P<0.05).RAI评分排斥组高于耐受组(均P <0.05).PD-L1扩增效率为98.8%,相关系数为0.996;溶解曲线为特异单峰;变异系数小于2.0%;移植肝中PD-L1 mRNA相对表达为耐受组[(0.95±0.10)×10-2]高于排斥组[(0.81±0.09)×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26).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源PD-L1的real-time RT-qPCR检测方法,耐受组PD-L1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有利于大鼠移植肝的存活,为研究肝移植免疫耐受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imaging,CDFI)技术观察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OLT)后大鼠肝脏的血流情况,并与病理损害对照,探讨CDFI与大鼠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正常组:Wistar大鼠8只。建立OLT模型,将动物分为4组,每组SD大鼠、Wistar大鼠各8只。对照组:未予药物干预;CsA组:给予环孢素A30 mg.kg-1.d-1,胃内给药;SIN组:给予青藤碱40 mg.kg-1.d-1,胃内给药;CsA+SIN组:给予青藤碱40 mg.kg-1.d-1+环孢素A15 mg.kg-1.d-1,胃内给药。术后4天、10天CDFI测量肝脏门静脉、下腔静脉的血流速度,术后10天处死大鼠取肝脏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门静脉血流速度:术后4天对照组明显低于各手术组,CsA组与SIN+CsA组明显增快,SIN组轻度增快。术后10天血流速度普遍下降(P〈0.05)。CsA组与SIN+CsA组仍快于正常组(P〈0.05),SIN组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物模型组内肝脏病理损害与门静脉血流速度呈负相关关系(r=-0.776,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技术可作为监测大鼠肝移植术后是否有排斥反应发生的一种有效手段,门静脉血流速度的降低提示移植肝脏可能发生了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体内转染反义Smad3腺病毒载体,研究阻断TGF-β1/Smad3信号途径对损伤后大鼠颈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单纯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内膜)、干预组(损伤后局部保留灌注反义Smad3腺病毒液)、空白对照组(损伤后局部灌注空载腺病毒液);另取6只同周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各组分别在损伤后第1天、3天、1周、2周、1月、3月时处死大鼠并取材.ELISA法检测单纯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血清中TGF-β1的质量浓度;Real-time PCR和HE染色法分别检测三个损伤组在不同时间点Smad3 mRNA表达和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结果 单纯损伤组各时间点TGF-β1的质量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第1天、3天、1周、2周、1月时的Smad3 mRNA表达和第1天、2周、3月时的内膜/中膜比值均较单纯损伤组明显下降(P<0.05);单纯损伤组与空白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内转染反义Smad3可以阻断TGF-β1/Smad3信号转导,从而抑制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60只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0 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胰腺被膜下移植组、肾被膜下移植组及肝实质内移植组,每组14只;另取10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各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胰腺被膜下、左肾被膜下、肝实质内注射0.5 mL hUCMSCs悬液(1×106个);糖尿病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于胰腺被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5 mL。移植后动态观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量变化,6周后处死大鼠,取相关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胰岛素、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PDX-1)、巢蛋白mRNA表达测定。结果移植前各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干细胞移植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大鼠FBG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INS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干细胞移植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大鼠FBG和FIN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5周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干细胞移植组及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FINS降低,FBG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各干细胞移植组大鼠体质量及FINS升高,FBG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胰腺被膜下移植组比较,肾被膜下及肝实质内移植组大鼠体质量降低,FBG升高,FINS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平均阳性染色面积均降低(P<0.05);胰腺被膜下移植组阳性染色面积大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所有组织切片均未检测到人胰岛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胰腺被膜下移植组、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岛素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大鼠PDX-1及巢蛋白mRNA表达量均增高(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胰腺被膜下移植组大鼠胰岛素、PDX-1及巢蛋白mRNA表达量均增高(P<0.05)。各实验组均未检测到人胰岛素、PDX-1及巢蛋白mRNA表达。结论不同移植途径对hUCM-SCs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有影响,胰腺被膜下移植效果优于其他途径。hUCMSCs并未分化为β细胞,但其能够促进内源性胰腺干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囊蛋白1(PC1)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PC1对凋亡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1基因重组质粒pEGPF-PC1-5TMC和空白对照质粒pEGFP分别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验证。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转染组(转染PC1重组质粒)、空白对照组(转染空白对照质粒pEGFP)和正常对照组(正常HeLa细胞)转染后48和72 h时细胞增殖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结果:转染后48和72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PC1基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