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个人简介】赵锂,男,汉族,1963年4月生于辽宁省,大学本科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公用设备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4)副主任委员、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负压分技术委员会(SAC/TC434/SC1)主任委员、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委员会(SAC/TC237)委员、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2.
王立雄(1963),男,汉族,自1990至今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任教,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党委副书记,教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理事;采光照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照明学会理事;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照明学会常务理事;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3.
刘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现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排水委员会热水分会委员、秘书长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理事、水处理分会理事长土木工程学会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勘察设计协会全国建筑设计行业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绿标办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北京市住建委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发  相似文献   

4.
1985年7月毕业于东北大学自控系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8月到冶金工业部沈阳勘察研究院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1988年4月到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至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院副总工程师兼技术发展部部长,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并担任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副理事长、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理事、中国照明学会理事及室内照明专业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辽宁省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智能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沈阳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电气专业学科带头人,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建筑电气部分)考试大纲编写及命题组专家等。  相似文献   

5.
《建筑电气》2009,28(9):53-56
陈众励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技术委员会电气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建设部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设系统学科带头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电磁兼容专业学组主任委员;全国建筑电气设计技术协作及情报交流网副理事长;全国智能建筑技术情报网副理事长;《建筑电气》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6.
正刘艺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现任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理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专业委员  相似文献   

7.
简讯     
<正>"2011国际及海峡两岸建筑给水排水学术交流会"在厦门召开2011年11月5~6日,由中国建筑学会给排水研究分会、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排水分会、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1国际及海峡两岸建筑给水排水学术交流会"在美丽的鹭岛厦门胜利召开。来自国外、大陆和台湾的130多位相关专家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为加深友谊和加强交往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行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8.
信息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1987年3月20日在西安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205名。 会上,介绍了该委员会的筹备情况,由上级学会代表宣布了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的名单,并发出聘书(46名),应爱珍为主任委员,张国柱、黄大江任副主任委员。会议期间,委员们认真制定和通过了该会的章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推动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的工作,组建相应的专业委员会,全面交流技术、促进合作与发展,定定2008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第一届年会暨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0.
陈莹  王静 《华中建筑》2011,(6):191-192
五月的广州正是凤凰花开的美好时节,28~29日,2011年建筑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预备会暨建筑技术交流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顺利举行,来自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建筑技术专业委员会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与部分委员,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多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和论坛。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简称"两委会")创建三十周年庆典暨第八届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7年9月22~23日在上海隆重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有上级协会和学会的领导、两委会依托单位——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承办单位领导,有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老专家,有来自全国各地设计单位、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委员、会员和代表,有生产企业的领导和代表等,共计260余位。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简称两委会)2015年学术交流年会,于2015年6月10~1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出席本次年会的有上级协会和学会的领导,两委会挂靠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的领导,承办单位领导,有我国建筑给排水专业的老专家,有来自全国各地设计、科研公司、高等院校的专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张顾,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土建学科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建筑师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奖项设立和评选规则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位理事、委员,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好! 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中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奖"奖项设立及第一届评奖工作情况. 1.设立中国建筑经济领域最高理论奖--"中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奖"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于2006年1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五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1月7日各专业委员会分组讨论会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学术委员会部分委员提到,目前中国建筑总量已占全球建筑总量的一半,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建筑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5.
郑实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科技质量中心主任、副总建筑师、教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和技术管理与研究工作,其主持设计的中国木偶剧院、方圆大厦、浩鸿园住宅、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工程曾获建设部、北京市优秀工程奖;主编的《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技术措施》《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筑设计深度图示》均已由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发行。兼任社会职务有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家委员会建筑主任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综合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消防协会理事、北京市消防协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委员等。  相似文献   

16.
主编访谈     
魏春雨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1985年湖南大学建筑系毕业1988年取得湖南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就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教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会理事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5~6日,由中国建筑学会给排水研究分会、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排水分会、厦门市土木建筑学会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1国际及海峡两岸建筑给水排水学术交流会"在美丽的鹭岛厦门胜利召开。来自国外、大陆和台湾的130多位相关专家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这次会议为加深友谊和加强交往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行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9月4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10届换届大会在安徽合肥召开,第9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及第10届候选委员参加本次会议。经两届委员投票,选举出第10届委员会成员:宋孝春同志当选为主任委员,周清村等13名同志当选为副主任委员,王宇虹等33位同志当选为常务委员,于海洪等104位同志当选为委员。2019年9月5—6日,以"清洁能源·智慧热动"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21届学术交流大  相似文献   

19.
正马炳坚著名古建筑专家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建筑风格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常务理事。马炳坚从事中国古建筑施工、设计、研究、教学、办刊四十余年,业绩显著。著作颇丰。1983年与同仁发起创办《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并在其中担任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中俊介绍     
简要介绍高级工程师,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大学学历。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交通委员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工程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市政工程协会市政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城市道桥与防洪》杂志社编委、陕西省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公路学会理事会理事、陕西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委员会市政工程专业组专家委员、西安交通工程学会理事会理事、西安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西安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西宁市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