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教师讲课仅限于课本教材,只单靠静态图片,图表,文字和一些简单的视频介绍无法繁体展示机械产品具体组成结构和原理;机械产品的操作演、机械产品工作流程,原理一般较难描述。最近几年,随着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使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该文即介绍三堆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为使用新的教学辅助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将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机械维修教学,开发虚拟维修教学系统,对机械的维修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解决了机械维修教学中场地、数量和型号的限制以及教学效率低等问题。文章以VR技术在机械虚拟维修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机械虚拟维修教学现实意义,机械虚拟维修教学系统的组成、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将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机械维修教学,开发虚拟维修教学系统,对机械的维修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解决了机械维修教学中场地,数量和型号的限制以及教学效率低等问题.文章以VR技术在机械虚拟维修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对机械虚拟维修教学现实意义,机械虚拟维修教学系统的组成、系统实现的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与教室之中,当前火热的互联网远程教学便是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而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更是继互联网远程教学后的下一个发展重点.此次研究提出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教学,通过建立虚拟教学实验室,为远程教学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此次研究提出的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实验教学系统在教学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且通过虚拟教学系统元素丢失百分比均在5%以下,2.14s的系统表征时延说明了虚拟教学系统具有较强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网格技术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网格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必然会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针对目前网络教学系统存在的资源孤立、更新困难等缺点,通过对网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用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网格体系结构,以GLOBUS为网格中间件建立网格平台,提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建立了一个分布式、异构共享的信息资源库,为网络教学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的、充分共享的虚拟教学空间,为网络教学系统与网格的结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传统昆虫学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设虚拟昆虫教学系统辅助理论和实践教学。利用虚拟昆虫教学系统,可实现高校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连续性和交互性,这对于提高高等农业教育教学质量、促使高校教师转换角色和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等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昆虫学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论(尤其是Agent技术)不断地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给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新的思路。结合Agent的智能性,笔者构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的智能教学系统的模型,模拟人类在教学活动中的智能活动过程,通过建立多个彼此协调运作的Agent,来使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灵活地系统学习,从而实现个别化教学。  相似文献   

8.
程襄武  谢建 《科技信息》2009,(33):198-199,291
虚拟仪器作为计算机系统应用于过程检测控制,以软件替代硬件,系统集成简单,功能全面强大,其在不同领域应用替代传统仪器是工程技术发展趋势。以虚拟仪器教学系统替代基于传统仪器传统教学系统是全面高效的教学方式。论文论述虚拟仪器技术特点对教育技术适用性.提出虚拟仪器技术设置制冷空调自控课程教学软硬件方案,并分析其教学系统的优点及开发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给人构建逼真的虚拟环境,广泛应用于国防、教育、生活、娱乐等领域。本文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一个三维虚拟校园平台,该系统基于三维建模、虚拟场景、实时交互等技术,实现了虚拟漫游、地图导航、人机交互、智能导游等多种功能,能够全方位地向人们提供有关校园的详细信息。三维虚拟校园系统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校园文化的网络延伸,能够成为学校展示和宣传的电子名片。  相似文献   

10.
张绍江 《科技信息》2009,(21):66-67
本文以三维虚拟设备“线性编辑机”的制作为例,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设备使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通过在3DS MAX9中进行建模,并使用VRMLPad软件进行VRML文件的修改、优化、交互设计、实现发布及浏览等过程的叙述,得出了“基于VRdML的三维虚拟设备制作方法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切实可行”的结论。它的发展必将对设备使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学模式属于以教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达到当前新装备的教学要求。针对装备教学中存在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装备,结合声电技术、仿真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实装、模拟器和虚拟装备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了装备课的教学设计,开发了基于仿真的三维交互式装备教学系统和装备信息触摸查询系统,实现了装备教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网络教学系统已经成为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Agent是计算机软件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中一种新兴的技术;Agent技术应用于网络教学系统中,各种用户Agent、管理Agent、任务Agent构成了一种基于Agent的网上智能教学系统,从而给网络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袁渊 《天津科技》2010,37(1):63-64
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各自特点,探讨了CAI的实现原理及利用CAI对教学的改进方案,并对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说明了将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改善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讨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Java 3D的交互式虚拟教学平台。Java 3D是一种新的三维构建技术,它应用于交互式虚拟教学平台的开发,可极大提高虚拟教学的仿真效果和交互能力。以制袋式包装机为例描述了具体的应用开发过程,提出了开发虚拟教学平台的极具可操作性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李峰  郭杰锋 《科技资讯》2009,(8):189-189
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它在实验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立虚拟实验室,通过虚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在院校已经展开,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来改善机械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成为必然趋势.讨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基于Java 3D的交互式虚拟教学平台.Java 3D是一种新的三维构建技术,它应用于交互式虚拟教学平台的开发,可极大提高虚拟教学的仿真效果和交互能力.以制袋式包装机为例描述了具体的应用开发过程,提出了开发虚拟教学平台的极具可操作性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三维虚拟技术是一门综合了计算机三维技术、计算机平面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编程、视音频处理、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的新兴技术,将三维虚拟技术运用于科普教育,是有限条件下对教育资源的极大补充。由于三维数据的有效信息量明显高于二维,使得利用三维虚拟技术制作的教学模型更能加深观众的记忆。基于三维虚拟技术运用案例—纪录片《认识交响乐队》的制作是虚拟技术在艺术、科普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对普及青少年交响乐知识、文化大繁荣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目的始终与现代生活相关联,与发展相关联,新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必不可少,虚拟仿真技术是当今科技热点。文章从教育的定义导入,说明新科技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虚拟仿真技术这一科技热点,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资源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等角度,探讨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切入点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郑宏来 《科技信息》2011,(29):304-30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正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近几年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护理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应用。我学院于2010年购入MTV001基础护理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笔者为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护基实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因素,做了对比研究,证明MTV001基础护理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这就让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设计一个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信息化系统。怎么样把看似虚构的东西表现出来,实际为我们所用。本文将虚拟设计一个教学管理系统,将教育工作中一些简单的流程信息化。通过这样简单的信息化模式,可逐步建立起整个教学系统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