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式整体脱硫工艺的硫汞联合脱除特性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台100MW燃煤锅炉的一体化新式整体脱硫(NID)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入炉煤样、底渣、预除尘器灰、新鲜脱硫剂、循环脱硫混合灰和烟气等进行取样分析,获得了汞、SQ2排放浓度和不同运行工况下NID系统的硫、汞联合脱除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化度的提高使得消化产物的比表面积增大,孔隙结构更发达,从而更有利于消化产物对SOx和Hg的吸附脱除;随着水钙比、消化水温度及生石灰品质的提高,系统的脱硫效率以及脱硫灰中汞的富集系数均有增大的趋势;NID系统的脱硫效率为84.86%~97.28%,脱汞效率可达86.6%~92.2%.  相似文献   

2.
半干法脱硫系统中如何将成本低廉的生石灰消化成为高品质的消石灰对于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小型机理实验装置研究了水灰比(水和氧化钙的摩尔比)对生石灰转化率、产物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得出了消化过程参数对消化产物特性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3.
消化过程参数对脱硫剂颗粒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消化水初始温度、消化时间、消化水/生石灰比例以及搅拌强度4个消化过程参数对脱硫剂颗粒特性(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的影响,得到了相应试验条件下参数的最佳值,即消化水初始温度为85℃、消化时间为1h、消化杉生石灰比例为4:1以及搅拌强度为0.98m/s,得到了一种相对最佳的脱硫剂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4.
钙基脱硫剂的制备及其对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震  卢平  冯斌  李大骥 《锅炉技术》2004,35(1):69-72
采用扫描电镜 ,分析了在不同消化制备条件下消石灰的特性 ,并在管道喷射试验台上进行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加压加NaCl消化所生成消石灰的颗粒粒度最小 ;比表面积越大 ,在试验工况下 ,添加NaCl加压消化喷浆脱硫的脱硫效率越高 ;在Ca/S比为 2 .5的情况下 ,脱硫效率可以接近 70 %。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材料用于烟气脱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活性炭材料因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而被用于大气污染治理。对活性炭材料用于烟气脱硫的研究现状(目前主要集中在含氧、含氮官能团的引入以及表面负载金属及其化舍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活性炭材料用于烟气脱硫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在烟气增湿脱硫实验台上 ,分别进行了蒸汽水合和喷水水合生石灰的脱硫实验研究。研究了钙硫比Ca/S、饱和温距 (烟气温度与水蒸汽露点的温差 )ΔT 和烟气流速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结果发现浆滴的脱硫效率对水合反应器的整体脱硫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钙基脱硫剂掺加粉煤灰在450_850_下的脱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沉降炉上进行了掺加粉煤灰提高生石灰烟气脱硫率的实验。实验表明:生石灰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烟气脱硫率和脱硫剂的钙利用率。这种作用与反应温度有关,反应温度为550℃~700℃时,效果最好。同时也研究了粉煤灰与生石灰掺混方式对气体脱硫率和脱硫剂的钙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某台安装有新型一体化烟气脱硫(NID)系统的燃煤电站锅炉的煤、底渣、飞灰进行取样,测定了样品中汞的含量.并采用Ontario-Hydro 方法测定了 NID 系统前后烟气中汞的形态.利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X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 NID 系统中各种灰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 NID 半干法脱硫系统同时脱除烟气中Hg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在 NID 半干法脱硫系统中,消石灰与飞灰可以充分混合,脱硫塔内飞灰循环倍率高,混合灰表面始终有新鲜的脱硫剂 Ca(OH)z,而且脱硫塔内有水合硅酸钙形成,颗粒团聚严重,对脱除烟气中的SO2 和 Hg 非常有利.NID 半干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总汞的脱除效率高达86.6%~92.2%,对燃煤电站汞排放的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沉降炉上进行了掺加粉煤灰提高生石灰烟气脱硫率的实验。实验表明:生石灰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烟气脱硫率和脱硫剂的钙利用率。这种作用与反应温度有关,反应温度为550℃ ̄700℃时,效果最好。同时也研究了粉煤灰与生石灰掺混方式对气体脱硫率和脱硫剂的钙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生石灰掺加粉煤灰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沉降炉和热分析仪上进行的脱硫实验表明 :生石灰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烟气脱硫率和脱硫剂的钙利用率。这种作用与反应温度有关 ,反应温度为 550~ 70 0℃时 ,效果最好。同时也研究了粉煤灰与生石灰掺混方式对烟气脱硫率和脱硫剂的钙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活性焦孔结构及表面性质对脱除烟气中SO2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种不同方法得到的比表面积相近但脱硫性能差别甚大的活性焦,进行了孔结构、表面化学特性的表征,并进行了脱硫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焦的脱硫性能与其比表面积的关系不大,孔径分布对其存在一定的影响,而活性焦的表面化学特性(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和浓度)对脱硫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实验分析得到的C-C、C-O、CO、COOH及π-π· 5种官能团中,羰基官能团(CO)和醚基官能团(C-O)的总浓度的大小与活性焦的脱硫性能表现出极大的相关性,这两种官能团的浓度越高,活性焦的脱硫性能越强,并对应较大的苯甲酸吸附值,因此可以推断这两种官能团对活性焦的表面碱性起了主要的贡献,并且决定着活性焦脱硫活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纤维吸附储氢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2(T=77K)、H2(T=298K)在三种碳纳米纤维材料中的吸附等温线,对这三种材料的吸附储氢性能进行了评价。以N2在77K下的吸附等温线为基础,分别用BET方法和BJH方法计算了这三种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讨论了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材料均只含有少量的微孔,吸附性能较差。在三种后处理方法中,以水蒸气氧化法的效果最好,所得材料比表面积最大,微孔容积所占比例也最大,相应的吸附性能也最好。  相似文献   

13.
高福祥  郑红  周国松 《节能》2007,26(10):28-31
对燃煤烟气脱硫的氨法、海水法、钙法、氧化镁法进行比较,依据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精神,并结合辽宁省的具体情况,为辽宁省电厂燃煤烟气脱硫提出了参考方案:沿海地区可考虑海水法,富产氧化镁的地区可考虑氧化镁法,其他地区应优先选择氨法。  相似文献   

14.
The low temperature hydrogen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esopores silica aerogel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other large pore silica based materials (MCM-41, HMS) within a range of surface area and large (2 nm) to very large (20 nm) pore sizes. The hydrogen uptake of the aerogel measured at pressure of 1 bar and a temperature of 77 K is around 2.5 times lower than that of MCM-41, although it has a comparable specific surface area (just 30% smaller). The explanation found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lower hydrogen heat of adsorption and larger pore size for the investigated materials, which leads to higher surface coverage in the smaller pores.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飞灰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钙和未燃碳,将飞灰水活化后能提高飞灰中钙的利用率.在热重分析仪上,对不同条件下水活化的飞灰脱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与飞灰混合干燥条件对其脱硫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水钙摩尔比是活化程度的最大影响因素,活化水钙摩尔比为.4是较好的活化飞灰脱硫效果的下限.通过比较飞灰水活化前后的孔径结构和比表面,探讨了含钙飞灰脱硫效果改善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大同煤的表面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同煤的表面微观结构及颗粒粒度对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生产的ASAP2020型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仪上,进行了不同颗粒粒度大同煤的低温氮吸附试验.分析表明,大同煤具有连续的完整的孔系统,且部分孔为狭缝毛细孔;孔体积主要由大孔和中孔构成,比表面积主要由小孔和中孔构成;随着颗粒粒度的减小,煤粉的孔隙结构发生变化,致使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均增大,平均孔直径减小.  相似文献   

17.
影响煤焦比表面和孔隙特性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焦比表面积和孔隙特性直接决定着煤焦的反应性和煤焦的燃尽时间。影响煤焦比表面积和孔隙特性的因素很多,其关系也相当复杂。本文对实验测得的不同煤种煤焦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水分、挥发分和矿物质对煤焦的比表面积影响较大,而镜质组含量、固定碳和灰分对煤焦的孔隙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templated carbons were synthesised by carbonisation of a zeolite–sucrose composite. The effects of carbonisation temperature and dwelling time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re structure of templated carbon were investigated. Various characterisation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al and topographical properties of template precursor as well as synthesised carbons. The highest total surface area of 1033 m2/g and micropore area of 647 m2/g were obtained for carbon synthesised at 750°C with 3 h dwelling time. It was observed that at lower carbonisation temperature or dwelling time, the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were lower,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incomplete carbonisation of the sucrose. At higher carbonisation temperature or dwelling time, the decrease in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could be the result of collapse of the pore structure. Maximum 80% micropore area was observed for the templated carbons depending on the synthesis conditions. The hydrogen uptake of the templated carbons was measur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at 1 bar pressure and different subzero temperatures. The maximum uptake (0.30 wt%) was obtained at 1 bar and ?100°C for templated carbon, having a surface area of 1033 m2/g, prepared at 750°C with 3 h dwelling time. This templated carbon had the highest total surface area as well as micropore area.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季节冻土区粉质粘土冻融过程结构演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不同冻结状态下冻融作用对粉质粘土表面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利用氮气吸附法,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万家地区的粉质粘土冻融前、冻融中和冻融后三种不同状态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冻结状态下的孔隙结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前、冻融中以及冻融后土的微观结构特征有一定的变化,表现为土样冻融后孔的比表面积较冻融前增加1.9%,冻融中土孔的比表面积较冻融前减少5.9%;冻融中的微孔孔容最大,冻融前的微孔孔容最小;冻融后的中孔累积孔容增加,冻融中的累积孔容减小,冻融前后孔隙的总体分布趋势无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氧化钙水合煅烧后孔隙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贾力  曾艳艳 《工业加热》2007,36(2):9-12
介绍了CaO经水合煅烧后的特性,分析了煅烧终温和水钙比对样品孔隙特性的影响。认为水合煅烧有利于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积和优化孔径分布,不同水钙比水合样品具有不同的脱硫能力,且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小孔的数量减少,大孔的数量增加,随着水钙比的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积都有逐渐减少的趋势,且小孔的数量减少,大孔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