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然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系统观点在数学层次上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灾害链给予定义,并针对灾害链系统结构模式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对于灾害链系统,其外部表现出来的破坏行为,是由系统自身状态和系统所处的周边环境共同决定的。从灾害链系统的内部状态及其外部环境的输入出发,讨论断链减灾模式。指出外部环境输入乃灾害及灾害链演化过程中的源头因素,链中灾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是链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最后,以土地沙漠化灾害链为例,指出不合理耕作、开采地下水、砍伐树木、过度放牧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形成土地沙漠化灾害链的源头因素,针对这些源头因素并根据所建立的灾害链系统模式对沙漠化灾害链的断链减灾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毛华松  张立立  罗评 《风景园林》2019,26(7):96-100
研究表明,山地城市雨洪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密切相关,而提升雨洪灾害的适灾能力建设已成为应对山地城市次生灾害频发的迫切诉求。以灾害链相关理论为支撑,围绕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3个灾害链关键要素,分析、归纳山地雨洪的灾害链及其链式的灾害演化关系和灾变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灾害链断链”和“城市空间减灾”2个层面的雨洪减灾规划策略,从而达到降低雨洪灾害链频次,减少灾情放大,增大城市安全性的目的;进而以巫山早阳组团城市设计为例,探讨雨洪减灾规划策略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山地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入灾害链理论对城市及石化系统因破坏性地震作用而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研究。基于灾害链理论分析地震灾害链的成灾机理,建立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地震灾害链物理模型,通过对灾害要素间内在联系初步构建定量分析的概率评估模型;经算例分析评估给出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找出地震灾害链中各灾害要素间的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断链措施建议;最后,给出基于地震灾害链原理的断链减灾方法的一般步骤。研究成果为震前的次生灾害预防、震后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提供新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4.
昆仑山隧道漏水灾害的链式机制及断链新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监测数据,阐述昆仑山隧道在各个阶段的漏水灾害情况;运用灾害链式规律的观点,揭示昆仑山隧道出现漏水灾害的链式机制;根据灾害链的断链原理和隧道漏水灾害的链式机制,按照保护冻土的原则,提出一种抛石断链新措施,并进行抛石断链措施的设计,同时指出该断链新措施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的关键技术问题;根据传热学和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冻土渗流场和温度场耦合问题的三维数学模型,应用Galerkin法导出有限元计算公式,编制有限元分析程序。运用该数学模型和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昆仑山隧道DK977 578~DK977 682浅埋段在采取和不采取抛石断链新措施两种条件下的渗流场和温度场耦合问题进行三维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防治昆仑山隧道漏水灾害采取抛石断链新措施是可行的,可为寒区隧道漏水灾害的抛石断链新措施的应用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寒区隧道出现的漏水灾害提供新的分析思路和新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灾变链式理论原创结构梗概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以生态环境格局形成灾害的共性为主要探索背景,拟在统观灾害全局基础上提升到构建灾害链式系统理论为研究宗旨。揭示自然状态偏离人类活动的成灾链式规律实质;构建反映崩裂滑移链、周期循环链、支干流域链等链式理论模型;将模型特征参数按形成破坏力程度与机制划分灾变形态的链式阶段;抓住早期孕育阶段尚未构成破坏力的长过程,立足于从源头上遏制灾害蔓延,建立孕源断链减灾模式与机制;通过崩滑体示范工程耦合过程参数指标提取,借助不同时空尺度物质和能量传输与力学行为嵌套模型,拓展可视化动态演绎平台对灾害过程浓缩和灾后追踪模拟的功能,以获取早期断链减灾的参数极限指标。该项目研究形成灾害链的理论新体系格局,开创了灾害链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富烨 《山西建筑》2010,36(34):181-182
概述了城市灾害的种类、特点及产生因素,分析了灾害产生对电气方面的主要影响,进而明确了电气设计与减灾的关系,并归纳出电气设计在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电气设计的主要措施,以达到斩断城市灾害链,防止和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的链式地质灾害频发,灾害链研究正成为灾害学研究的热点。灾害链的研究在灾害的预测预警,灾害过程分析和灾后防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对灾害链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以万工"7.27"地质灾害为例对其链式发育特征进行了阐述,对灾害防治中采用的断链、削弱、对信息流的重视等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引言社区作为居民群众生活驿站,是党和政府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社区需要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紧紧依靠社区居民,发挥自身优势,加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提高社区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以减少灾害给群众带来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城市综合体建筑火灾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基于灾变链式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综合体火灾灾害中的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等因素,构建城市综合体火灾灾害链网络模型。利用出入度、子网节点数、介数中心度等指标,综合评估灾害链网络中节点的重要度与边的脆弱性,得出影响灾变的关键节点以及断链的位置,为减缓综合体建筑火灾带来的灾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灾害链中脆弱性较大的边与重要度较大的节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城市综合体建筑火灾演化过程中,地面交通瘫痪、人群恐慌、过街天桥受损、地铁站受损、爆炸是风险控制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0.
滑坡灾害链式演化阶段及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灾害链式阶段特征具有直观、形象、特征鲜明的特点,也是把握链式演变规律的关键。本文对滑坡灾害链式特征进行概化,对链式发育阶段进行划分,并将滑坡灾害演绎规律用链式关系予以表征,在充分把握各链式阶段特性基础上提出实施断链减灾的调控,大大提高控制灾害发育和蔓延的有效性;对滑坡灾害处于弱势环境断链减灾,将能抵御滑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具有防灾的可能性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灾害应对周期的理论,对减灾、预备、应对和恢复重建设四个阶段在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居住区防灾规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以期完善防灾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2.
陈贵平 《山西建筑》2004,30(23):1-3
阐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灾情与防灾减灾构想,提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政府是主体,法律和媒体是手段,组织机构、经济和技术是逸径,只有综合高效应对,方可真正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13.
Natural disasters are on the increase, not so much because natural hazards are growing in number, but because poor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vulnerable. Vulnerability is as important a cause of disasters as the physical events that trigger them. Poor people's vulnerability is often increased when development goes wrong. Thus, development is a contributing factor in the occurrence and scale of disasters. At the same time, disasters, when they happen, cause serious setbacks to development. To get out of the vicious circle, more attention will have to be paid to mitigation and tackling the causes of vulnerability. Formal approaches to mitigation, initiated mainly by the public sector, have often been inefficient and at times have left people more vulnerable. A successful alternative approach, community-based disaster mitigation, can reduce vulnerability by engaging popular approaches, local 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 whilst addressing their weaknesses. Some examples of community-based mitigation are derived as lessons: learn from the past, build relations with communities, encourage participation, involve local builders and artisans, build local capacity, document and share lessons, and influence form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防灾减灾的问题日益突出。从我国大部分城市防灾规划所考虑的主要灾种出发,文章选择了地震、火灾和洪水这3类灾种来探讨城市防灾减灾问题。同时,结合已发生的典型灾害和潜在的灾害,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出发,分析了各灾种对城市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科学中心常设展厅中设有灾害剧场,该剧场针对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龙卷风、洪水、泥石流、雷电等11种常见灾害,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展示。提供不同模拟平台使参观者体验灾害现场,并展示人类防灾减灾成果,以提高群众的应急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长忠 《山西建筑》2009,35(13):194-195
分析了我国防灾领域立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综合性“防灾减灾基本法”,出台指导防灾减灾各阶段工作的基础性法律,加强各单灾种法律法规等构建我国综合防灾法律体系的对策,从而保障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村镇灾害所遭受的损失主要分为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这些损失是受多方面、多领域因素的影响及相互复杂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任何灾害的发生都与人口、资源、环境等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客观因素直接关系到灾害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文章从人的因素、资源状况和环境因素出发在定性分析村镇灾害的客观影响因素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途径,提出减灾的可控制因素及可减灾程度,为改变以往防灾减灾中“重救轻防”的状况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部门制定灾害抢险救灾方案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