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戚建芬 《河南中医》2014,(12):2462-24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1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6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根据辨证分别给予参附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入液静滴.对照组33例予倍他司汀入液静滴.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90.91%;治疗组LVA、RVA和BA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本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玮 《天津中医》2001,18(3):21-21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60例,以扳法,旋转,牵拉推顶的复合手法,结合甘露醇,复方丹能液及能量合剂,对照组口服颈复康,眩晕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迅速,肯定。  相似文献   

4.
针刺四神聪治疗颈性眩晕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神聪结合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四神聪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g,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60例,以扳法、旋转、牵拉推顶的复合手法,结合甘露醇、复方丹参液及能量合剂;对照组口服颈复康、眩晕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迅速、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肩胛提肌起止点为刃针作用靶点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刃针作用于肩胛提肌起止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颈夹脊穴、局部腧穴、阿是穴等为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肩胛提肌起止点为刃针作用靶点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按就诊单、双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电针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采用参麦注射液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和疗效,两组均为2个疗程,1个月后随访。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差异显著,并且治疗组,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56.25%,37.50%,显效率分别为84.38%,5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结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性眩晕患者应用头针丛刺结合颈椎稳定性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来我院确诊的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针丛刺结合劲椎稳定性训练组,33例)和对照组(头针丛刺组,34例),连续治疗10周后两组进行疗效及 ESCV 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为82.35%。治疗组治愈率为72.73%;对照组治愈率44.12%。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 ESCV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两组间 ESCV 评分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头针丛刺与颈椎稳定性训练有机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头针丛刺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采用针刺、正骨推拿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1.54%,明显高于对照组64.41%,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正骨推拿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清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侧该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用自拟益气清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l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1%,优于对照组的74.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眩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止眩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共观察病例100例,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成药止眩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和倍他司汀联合治疗,疗程结束后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止眩方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止眩方能够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止晕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强力定眩片治疗;治疗组30例用止晕颗粒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晕颗粒治疗VBI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片+中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片为西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缩短疗程,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配合谷精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原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以理筋整复为主的推拿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口服谷精汤加减。两组均在治疗后观察主要症状、体征、疼痛强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强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疗法配合谷精汤治疗颈源性头痛可取的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杨洋 《中医临床研究》2011,3(5):69-69,7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痰浊内蕴型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培他司汀20mg加液体静滴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定眩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天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正天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单用氟桂利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8%。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天丸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好,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8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对照组40例用西药治疗,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参照判定标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两组疗效比较经卡方检验x^2=18.36,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疗效确切,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