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梦媛  黄晓雯  桑基韬  于剑 《软件学报》2022,33(12):4616-4643
推荐系统是一种通过理解用户的兴趣和偏好帮助用户过滤大量无效信息并获取感兴趣的信息或者物品的信息过滤系统.目前主流的推荐系统主要基于离线的、历史的用户数据,不断训练和优化线下模型,继而为在线的用户推荐物品,这类训练方式主要存在3个问题:基于稀疏且具有噪声的历史数据估计用户偏好的不可靠估计、对影响用户行为的在线上下文环境因素的忽略和默认用户清楚自身偏好的不可靠假设.由于对话系统关注于用户的实时反馈数据,获取用户当前交互的意图,因此“对话推荐”通过结合对话形式与推荐任务成为解决传统推荐问题的有效手段.对话推荐将对话系统实时交互的数据获取方式应用到推荐系统中,采用了与传统推荐系统不同的推荐思路,通过利用在线交互信息,引导和捕捉用户当前的偏好兴趣,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更新.在过去的几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对话推荐系统,这一方面归功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语音助手以及聊天机器人技术的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受益于强化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在推荐策略中的成熟应用.将对话推荐系统的整体框架进行梳理,将对话推荐算法研究所使用的数据集进行分类,同时对评价对话推荐效果的相关指标进行讨论,重点关注于对话推荐系统中的后...  相似文献   

2.
作为缓解信息过载的一种重要方式,推荐系统可以帮助用户从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用户行为序列个性化推荐,又简称为序列推荐,主要根据用户与物品交互行为对用户特征进行建模,进而使用不同方法捕捉用户的长期偏好和短期偏好,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物品.本文从用户偏好会随时间变化的视角出发,分为用户长期...  相似文献   

3.
梁俊杰  刘琼妮  余敦辉 《计算机应用》2014,34(11):3135-3139
为提高Web资源推荐的准确度,提出基于本体的Web资源个性化推荐算法(BO-RM)。设计Web资源主题抽取算法和相似性度量方法,利用本体语义推理机制实现资源聚类,在推荐过程中通过实时分析用户浏览行为捕获用户个性化偏好的变化,动态实时推荐内容。与基于情境的协同过滤算法(CFR-RM)和基于模型的个性化预测算法(BM-RM)进行对比,结果显示BO-RM的时间开销相对稳定,在平均排序倒数(MRR)和平均准确率(MAP)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BO-RM离线完成海量Web资源的分析聚类,有效提高了运行效率,实用性比较强;BO-RM实时捕捉用户兴趣变化,动态更新推荐列表,更加贴近用户的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4.
推荐系统是当下解决信息超载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用户兴趣转移现象的存在,传统推荐系统在时间跨度较长的应用场景下表现并不理想。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兴趣转移挖掘的流式推荐算法。根据资源的种类信息构建资源特征向量,采取增量更新方法,根据流数据实时更新模型参数,避免了传统增量矩阵分解模型中的拟合残差扩大问题。模型结合提出的两种新型遗忘机制,能够有效区分用户历史数据中的临时偏好与长期偏好,从而在遗忘用户过时数据的同时,保留用户的长期偏好。在电影推荐数据集中进行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用户对兴趣点的偏好会受到时空场景的影响,用户希望获得匹配当前时间的推荐结果。由此,提出基于用户长短期偏好及时空场景的下一个兴趣点推荐模型。该模型围绕实时兴趣点推荐这一问题,从用户的长短期偏好两方面来挖掘用户的实时兴趣偏好。对于长期偏好,从历史数据中收集与当前时空场景最相关的信息。对于短期偏好,在序列影响的基础上考虑时间推移影响。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用户兴趣模型用于描述用户的个人信息、专业背景、偏好倾向和历史行为等,通过这些信息,系统可以发现和预测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用户兴趣模型是影响推荐系统服务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用户兴趣进行建模是个性化推荐系统实现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教育网站用户对象特点出发,提出了将用户兴趣分为固定兴趣与临时兴趣相结合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7.
推荐系统的目标是从物品数据库中,选择出与用户兴趣偏好相匹配的子集,缓解用户面临的“信息过载”问题。因而近年来推荐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商、社交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传统推荐系统中,系统对用户的认知往往来源于历史交互记录,例如点击率或者购买记录,这是一种隐式用户反馈。对话推荐系统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与用户进行多轮对话,逐步深入挖掘其兴趣偏好,从而向对方提供高质量的推荐结果。相比于传统推荐系统,对话推荐系统主要有两方面的不同。其一,对话推荐系统能够利用自然语言与用户进行语义上连贯的多轮对话,提升了人机交互中的用户体验;其二,系统能够询问特定的问题直接获取用户的显式反馈,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用户兴趣偏好,提供更可靠的推荐结果。目前已经有不少工作在不同的问题设定下对该领域进行了探索,然而尽管如此,这些工作仍仅局限于关注当前正在进行的对话,忽视了过去交互记录中蕴涵的丰富信息,导致对用户偏好建模的不充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用户偏好建模的个性化对话推荐算法框架,通过双线性模型注意力机制与自注意力层次化编码结构进行用户偏好建模,从而完成对候选物品的排序与推荐。本文设计的模型结构能够在充分利用用户历史对话信息的同时,权衡历史对话与当前对话两类数据的重要性。丰富的用户相关信息来源使得推荐结果在契合用户个性化偏好的同时,更具备多样性,从而缓解“信息茧房”等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基于公开数据集的实验表明了本文方法在个性化对话推荐任务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推荐系统从交互历史中挖掘用户兴趣,面临着无法动态地获取用户实时偏好和细粒度偏好的问题,近年对话推荐系统领域的兴起为此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话推荐系统优势在于其可以动态地和用户进行交互,并在交互过程中获取用户的实时偏好,从而提高推荐系统准确率,提升用户体验.然而对话推荐系统相关研究工作中缺乏对负反馈的充分利用,难以对用户偏好表示进行细粒度的修正,即难以有效平衡用户长期偏好和实时偏好之间的关系,同时存在属性候选集过大导致交互轮次过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经典的对话推荐框架CPR(Conversational Path Reasoning)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利用用户负反馈的对话推荐模型NCPR(Negative-feedback-guide Conversational Path Reasoning).不同于现有的对话推荐系统工作,NCPR能够充分利用用户在交互过程中给出的属性粒度和物品粒度的负反馈对用户的偏好表示进行动态的修正.此外,CPR将对话推荐建模为一个图上的路径推理问题,NCPR使用协同过滤算法基于属性粒度的负反馈对属性候选集进行重排序,在利用图结构的自然优势限制属性候选...  相似文献   

9.
鉴于现有兴趣点推荐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用户实时偏好的影响,提出一种利用循环神经网络学习用户实时偏好嵌入的兴趣点推荐方法。为建模用户实时偏好,通过融合地理信息和时间信息学习用户实时状态嵌入。考虑历史签到信息对用户偏好决策的影响,基于矩阵分解技术开发一种组合兴趣点类别信息和用户社会信息的用户偏好嵌入表示。联合用户实时需求向量和历史偏好向量,使用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循环神经网络框架实现用户实时兴趣点偏好的预测。经大量实验验证了所提用户实时偏好预测模型的可行性,较其它现有流行的方法,查准率和查全率分别提高了8.7%和8.3%。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信息推荐方式精度偏低的问题,引入用户画像作为推荐基础,在深入研究文本分类和用户行为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用户画像的推荐方法.该方法通过动态分析用户历史数据,预测用户的兴趣变化趋势,从而实现动态推荐.离线实验证明,该方法在预测用户偏好变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基于标签的信息推荐,提高了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忽略了用户兴趣源于关键词以及数据稀疏的问题,提出了结合用户兴趣度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利用用户对项目的评分,并从项目属性中提取关键词,提出了一种新的RF-IIF (rating frequency-inverse item frequency)算法,根据目标用户对某关键词的评分频率和该关键词被所有用户的评分频率,得到用户对关键词的偏好,形成用户—关键词偏好矩阵,并在该矩阵基础上进行聚类。然后利用logistic函数得到用户对项目的兴趣度,明确用户爱好,在类簇中寻找目标用户的相似用户,提取邻居爱好的前◢N◣个物品对用户进行推荐。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准确率始终优于传统算法,对用户爱好判断较为准确,缓解了数据稀疏问题,有效提高了推荐的准确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的景点推荐算法在处理用户关系时忽视了用户隐性信任和信任传递问题,以及当用户处于新城市时由于缺乏用户历史记录无法做出准确推荐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综合用户信任关系和标签偏好的个性化景点推荐方法.在仅仅考虑用户相似度时推荐质量差的情况下引入信任度,通过挖掘用户隐性信任关系解决了现有研究在直接信任难以获取时无法做出推荐的情况,有效缓解了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问题.同时在用户兴趣分析过程中将景点和标签的关系扩展到了用户、景点和标签三者的相互关系,把用户的兴趣偏好分解成对不同景点标签的长期偏好,有效地缓解了缺乏用户历史游览记录时推荐质量不佳的问题.通过在Flickr网站上收集的数据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混合推荐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推荐精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冷启动和新城市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兴的基于活动的社交网络以活动为核心,结合线上关系与线下活动促进用户真实、有效的社交关系的形成,但过多的活动信息会使用户难以分辨和选择.结合上下文进行个性化同城活动推荐,是解决活动信息过载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大部分现有的同城活动推荐算法都是从用户参与活动记录中间接统计用户对上下文信息的偏好,忽略了两者之间潜在的交叉影响关系,从而影响了推荐结果的有效性.为了解决用户参与活动偏好与上下文信息潜在交叉影响关系利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同上下文关系学习的同城活动推荐算法(colletivecontextual relation learning,简称CCRL).首先,对用户参与活动记录和活动主办方、活动内容、活动地点、举办时间等相关上下文信息进行关系建模;然后,采用多关系贝叶斯个性化排序学习方法进行协同上下文关系学习及同城活动推荐.Meetup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多项指标上均优于现有的主流活动推荐算法.  相似文献   

14.
汤小月  周康  王凯 《软件学报》2020,31(4):1189-1211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用户交互服务,提及机制(mention mechanism)正在用户在线交互和网络信息传播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用户提及行为的研究能够揭示用户的隐式偏好与其显式行为之间的联系,为信息传播监控、商业智能、个性化推荐等应用提供新的数据支撑.当前,对用户提及机制的探索多集中在其信息传播属性上,缺少从普通用户角度对其用户交互属性的学习.通过对普通用户提及行为的分析和建模构建一个推荐系统,为给定的社交媒体消息生成目标用户推荐.通过对大型真实社交媒体数据集的分析发现,用户的提及行为受其提及活动的语义和空间上下文因素的联合影响.据此,提出一个联合概率生成模型JUMBM(joint user mention behavior model),模拟用户空间关联提及活动的生成过程.通过对用户语义和空间上下文感知的提及行为进行统一建模,JUMBM能够同时发掘用户的移动模式、地理区域依赖的语义兴趣及其对应目标用户的地理聚集模式.此外,提出一种混合剪枝算法,加快推荐系统对在线top-k查询的响应速度.在大型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推荐有效性和推荐效率方面均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协同过滤推荐是电子商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系统中用户数目和商品数目的增加,用户-项目评分数据稀疏性问题日益显著.传统的相似度度量方法是基于用户共同评分项目计算的,而过于稀疏的评分使得不能准确预测用户偏好,导致推荐质量急剧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考虑用户评分相似性和用户之间信任关系对推荐结果的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法实现用户信任模型的构建,提出一种融合用户信任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能够有效反映用户认知变化,缓解评分数据稀疏性对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影响,提高推荐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文库系统对信息的传播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文库系统中出现信息过载问题后, 数据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 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粒度特征和混合算法的文档推荐系统, 系统在短语和词语两个粒度上对用户兴趣及文档特征进行建模, 综合基于内容推荐算法及协同过滤算法, 为用户生成兴趣列表. 系统测试数据表明, 系统在准确率、召回率、覆盖率、新颖度等指标上均有较为优异的表现, 其为用户推荐的文档较符合用户实际偏好, 有助于提升文库系统的数据利用率, 改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7.
推荐系统需要利用到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极有可能暴露用户的喜好,给人们关心的隐私问题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保证推荐精度与用户隐私,提出一种结合差分隐私与标签信息的矩阵分解推荐模型。该模型首先将标签信息加入到项目相似度的计算过程;随后融入到矩阵分解推荐模型中提高推荐精度;最后运用随机梯度下降法求解模型最优值。为解决用户隐私问题,将拉普拉斯噪声划分成两部分,分别加入项目相似度与梯度求解过程中,使得整个推荐过程满足ε-差分隐私,并在一个真实的数据集上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保证用户隐私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社交推荐算法忽视了用户潜在关联和项目之间的协作关系,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模型GATHGN(GAT based heterogeneous graph neural network),在该模型框架中对用户关联和项目关系统一建模。首先,挖掘用户显式社交关系、潜在关联关系和用户—项目关联关系,从而提取用户社交高阶特征和潜在兴趣高阶特征;而后,基于图注意力机制聚合上述两种高阶特征,逐层更新用户融合特征;最后,依据更新的用户融合特征与项目特征计算最终的推荐结果。在Yelp数据集和Flick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GATHGN的命中率与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较基线算法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