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种从浙江鼎突多刺蚁蚁干药材商品中新发现的混伪品蚂蚁-红胸多刺蚁。文中分别对这二种蚂蚁答了原昆虫性状描述及鉴别比较,为今后药用蚂蚁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肃不同产地黄管秦艽药材质量灰色关联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黄管秦艽药材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甘肃10个产地黄管秦艽为研究对象,测定龙胆苦苷、总环烯醚萜苷类、醇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构建黄管秦艽质量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 10个不同产地黄管秦艽样品的相对关联度在0.394~0.652之间。其中相对关联度0.50的样品有6个产地,其样品质量评价较高,其余产地药材质量评价较低(相对关联度0.50)。卓尼县柳林乡观景台产地黄管秦艽的指标相对关联度最大(0.652),质量评价最优;漳县三岔镇狼王沟产地黄管秦艽的指标相对关联度最小(0.394),质量评价最差。结论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及模型可应用于黄管秦艽药材的质量评价,本研究结果可为黄管秦艽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木文报道了一种从浙江鼎突多刺玫以干药材商品中新发现的混伪品蚂蚁——红胸多刺蚁。文中分别对这二种蚂蚁作了原昆虫性状描述及鉴别比较,为今后药用蚂蚁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牡丹皮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17个产地的牡丹皮药材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没食子酸、儿茶素、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酸、丹皮酚、苯甲酰芍药苷、浸出物、总灰分的含量,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牡丹皮药材质量的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17个产地牡丹皮药材的相对关联度在0. 314~0. 597之间,山西运城、安徽铜陵、安徽南陵产地牡丹皮样品的相对关联度排名靠前,药材质量较优,湖北恩施、重庆垫江、安徽亳州、山东菏泽产地牡丹皮样品的相对关联度排名靠后,药材质量较差。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牡丹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黄芩HPLC指纹图谱,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不同产地黄芩饮片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5批黄芩饮片HPLC指纹图谱,利用熵权法计算各共有峰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处理共有峰峰面积,综合构建不同产地黄芩饮片质量评价模型,并测定不同产地黄芩饮片中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结果:15批黄芩饮片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41~0.987,共标定13个共有峰。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结合计算黄芩饮片相对关联度,发现河北保定样品相对关联度较大,质量较优;山西运城样品相对关联度较小。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河北保定黄芩中3个成分含量较高。结论:该研究采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不同产地黄芩饮片质量,方法准确、可靠,可为黄芩质量标准提高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熵权和灰色关联度模型,评价安徽省不同产地黄精Polygonati Rhizoma的质量。方法测定20批不同来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无水葡萄糖含量、总皂苷含量、薯蓣皂苷元含量7个主要指标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构建安徽省黄精药材质量评价模型。结果 20批黄精药材相对关联度介于0.464 8~0.657 7,相对关联度0.55的样品有11批,总体上祁门县的黄精质量评价度最高。祁门县、贵池区、青阳县的样品排名靠前,品质较优;相对关联度0.55的样本集中在石台、岳西、金寨等地,样品的排名相对靠后,品质较差。结论基于多指标成分构建的熵权和灰色关联度模型评价安徽省不同产地黄精药材质量,方法简单客观,为黄精优质种源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拟黑多刺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蚂蚁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性昆虫 ,分布较广全世界约有 2 60属 1 0 0 0 0多种蚂蚁 ,我国估计也有 2 0 0 0种。拟黑多刺蚁是其中的一种 ,为蚁科动物Polyrhachis Vicina Roger,又称鼎突多刺蚁、大黑蚁、大黑蚂蚁。味咸 ,性平 ,蚁卵味甘、入肝肾 ,主要产于贵州、云南、广西等省。拟黑多刺蚁作为食用与药用的记载及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 ,民间有用拟黑多刺蚁制成蚁粉或蚁酒服用 ,以健身或预防多种疾病。近十多年来 ,国内对拟黑多刺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本文拟就近期的一些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 拟黑多刺蚁的成分拟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产地、品系枸杞子质量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测定58批样品中甜菜碱、葫芦巴碱、枸杞酸、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以熵权法所得权重为分辨系数建立品质评价模型。结果 各批样品相对关联度为0.247~0.770,表明不同来源药材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甜菜碱含量为主要因素。宁夏产枸杞子综合质量较好,以舟塔地区最优,育化品种宁杞7号质量优于宁杞1号。结论 该方法可较好地反映枸杞子质量,为该药材品质评价和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剌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血红林蚁和鼎突多刺蚁中氨基醚、无机元素、粗蛋白、粗脂肪和维生素B1、B2、E、B12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血红林蚁中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醚、部分无机元素,特别是被认为是蚂蚁活性成分之一的锌,以及粗蛋白、维生素B1、B2、E的含量均较鼎突多刺蚁高。  相似文献   

10.
红林蚁与拟黑多刺蚁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丽丽  姜大成  董方  宋利捷 《中药材》2004,27(10):716-718
从蚁体微量元素、脂肪酸及氨基酸成分分析比较,结果:红林蚁的化学成分与拟黑多刺蚁相似,有的成分含量还高于拟黑多刺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探讨龙胆植株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龙胆生态因子对其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龙胆优良种质选育、人工规范化种植和划分优质高产地等提供参考。方法 对24个产地栽培或野生龙胆植株的性状及土壤因子进行测定,用手持定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记录各产地相应经度、纬度和海拔并通过查询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获取气候因子。运用SPSS 25.0软件对各产地植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变异性分析,并用DPS 7.05统计软件对龙胆植株性状与其环境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 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龙胆植株性状与其环境因子存在密切关系,对龙胆植株性状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压、年平均降水量、土壤中锌和铜的含量、有机质含量。其中,对龙胆性状影响最大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分别是年平均相对湿度及土壤中锌的含量。从灰色关联度值来看,龙胆的植株性状受气候因子的影响较大。结论 选择适宜气候环境,有利于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龙胆药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客观评价三七内在质量,构建三七质量评价的灰色关联模型,为三七质量评价及多指标成分中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三七样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含量,结合灰色关联法建立整体质量评价模型。结果所建立方法同时测定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成分含量,方法学考察结果良好;灰色关联法可以区分出道地产区样品、合格样品和不合格样品。结论所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快速、分离效果好,可用于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e、Rb1、Rd的含量测定;灰色关联法可用于多指标成分中药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苗族药红禾麻药材中黄酮类成分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测定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红禾麻药材品质产地差异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环境因子对红禾麻药材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为对照品,流动相乙腈-甲醇-水(15∶15∶70),检测波长360 nm,测定不同产地红禾麻药材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的含量;采用土壤养分测定仪测定不同红禾麻产地土壤中的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p H和水分;通过距产地较近的气象部门查询和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海拔表等测定地理气候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与气候及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红禾麻药材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在0.094 6~4.969 mg·g~(-1),地理气候因子对红禾麻药材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的积累影响较大。结论:建立的红禾麻药材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行,可作为红禾麻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且通过对红禾麻中槲皮黄酮-3-芸香苷·芦丁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明确了主导环境因子,为该药材的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及GAP规范化种植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同时也为苗药红禾麻药材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珍珍  史星星  樊旭蕾  王淑美 《中草药》2018,49(24):5916-5922
目的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FCM(Fuzzy C-Means)算法相结合的模式识别模型进行木香质量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及水蒸气蒸馏法测定木香挥发油的含量作为木香评价考察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中药质量排序,FCM算法进行中药质量分类。结果不同产地木香平均关联度排序为云南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安徽亳州北京河北,FCM算法将不同产地木香样品分为3类。由2种方法结合分析可知云南、广东、广西在质量高的类组中;湖南、四川在质量中等的类组中;北京、安徽亳州、河北在质量低的类组中。结论构建了用于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综合模式识别模型体系,首次在木香药材中采用模糊聚类算法,旨在形成一种木香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为现代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新方法在中药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提供思路引领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评价不同产地山楂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银芝  吴琦  杨绪芳  闫明  章晨峰  王振中  肖伟 《中草药》2021,52(23):7317-7322
目的 采用灰色关联-TOPSIS法对不同产地山楂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山楂药材中绿原酸、表儿茶素、金丝桃苷、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牡荆素、牡荆素葡萄糖苷和牡荆素鼠李糖苷9种成分含量,并采用灰色关联-TOPSIS法进行分析,对收集的湖北、安徽、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7个产地山楂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通过灰色关联-TOPSIS分析表明,山东、河南、安徽产地的山楂质量较优。结论 该方法为山楂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以及中药新药研究过程中山楂产地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赤芍的指纹图谱,测定其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系统聚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产地与含量的关系,为赤芍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21个不同产地赤芍药材指纹图谱,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分类,灰色关联度法处理各指标性成分,计算其相对关联度。结果建立了21个产地赤芍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11个共有峰,指认其中5个(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共有峰,北赤芍相似度均大于0.9,川赤芍相似度均小于0.9,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二类,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关联度(ri)最大的为甘肃陇南,其次为四川甘孜。结论不同产地赤芍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建立指纹图谱,主成分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1个产地赤芍综合评价,为赤芍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滇龙胆样品中4种指标成分,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法建立其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云南10个不同地区的50株滇龙胆根及根茎中主要药效成分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和当药苷的含量。基于GRA法处理样品各指标成分数据,计算各评价单元序列相对于参考序列的相对关联度作为测度,对样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建立滇龙胆样品的指纹图谱,并测定出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滇龙胆样品的相对关联度r_i在0.306~0.600,其中14个样品的r_i0.500,23个样品的r_i0.400,表明样品质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大理鹤庆的DH3和DH5的r_i分别为0.600和0.576,质量最优。不同地区样品r_i的平均值在0.325~0.541,鹤庆样品r_i的平均值最大,质量总体水平最高,可作为优质种源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各地区样品r_i的RSD在4.4%~11.9%,昆明寻甸样品r_i的RSD最小,样品最为稳定。结论:GRA法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的评价方法简单、全面,可用于滇龙胆的质量评价,为资源开发利用及优质种源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乾  李莹  群培  向海燕  刘圆 《中草药》2018,49(4):919-927
目的在甘松野生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其全草是否可等同药典中规定的根及根茎入药,探讨市场流通的甘松药材为全草的科学性。方法收集全国4省区的31批样品,常规方法测定植株根长、株高、干质量、挥发油含量、水溶性浸出物、甘松新酮含量、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回归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PCA)、层序聚类分析(HCA)法对反映药材质量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野生甘松"全草"和"根及根茎"的药材质量。结果甘松药材质量优劣主要与根及根茎挥发油含量、根及根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甘松药材的根及根茎、全草具有差异的8个自变量中,水溶性浸出物、挥发油2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通过多维统计分析法对甘松全草、根及根茎的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甘松全草与根及根茎的挥发油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再次证实甘松仍然以历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根及根茎入药为佳;表明甘松全草不能完全替代甘松的根及根茎入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绵茵陈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和6个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建立绵茵陈药材特征图谱,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同时对6个酚酸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建立了绵茵陈UPLC特征图谱,确定7个共有特征峰,指认了其中6个特征峰,19批绵茵陈药材相似度均大于0.95;聚类分析可将不同产地的药材分为两类,表明不同产地药材存在一定差异;所建立的特征图谱方法可有效地区分不同采收期的花茵陈和绵茵陈药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河南和甘肃产地药材绿原酸含量和6个酚酸类成分总含量较高且稳定。结论:该方法可以有效评价不同产区绵茵陈药材的质量差异性,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