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检查时采用常规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检查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紧张及恐惧、恶心发生情况明显较对照组轻(P〈0.05),胃镜检查成功时间也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脉搏变化、缓解紧张及恐惧的发生情况,使其恶心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胃镜检查时间明显减少,对于患者胃镜检查的成功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彩侠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67-1468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前护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胃镜检查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护士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就按一般胃镜检查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结果:检查前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思想负担减轻,术中主动配合,术后痛苦小,明显缩短检查时间,确保检查效果。两组病人检查前、中、后的心理,成功率,痛苦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胃镜检查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使患者更放松地和医务人员配合,顺利完成胃镜检查,为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胃镜检查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并评价其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差别不大(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后均明显高于检查前,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检查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SCL-90中偏执、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6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人际关系、敌对以及精神病性3项因子得分两组差别不大(P>0.05)。结论:对胃镜检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各项不良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更好的配合检查,并保证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9例初次行胃镜检查的患者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345例和对照组344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包括检查前、中、后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恶心次数,一次插镜的成功例数,患者紧张、恐惧情况分级,胃镜前端下至十二指肠降段及乳头部所需时间,检查后咽部疼痛及腹痛腹胀发生例数等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积极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可明显减少或减轻患者的躯体及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一次插镜的成功率,减少恶心不适和检查后咽部疼痛及腹痛腹胀的发生率,有效缩短检查所需的时间筹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及行为干预对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普通胃镜检查患者25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心理及行为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观察两组病人在检查前及检查中心率、血压及检查时的反应.结果:干预组可明显减轻患者心率、血压及检查时的反应(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及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在胃镜检查中躯体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强度,对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胃镜检查的病人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对两组病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恶心次数,检查前后的血压、脉搏变化,插镜成功所需时间,病人紧张、恐惧情况分级等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可明显减少或减轻病人的躯体及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恶心不适的发生率,有效缩短检查所需的时间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进型无痛胃镜护理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改进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检查过程中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检查时间、检查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将其胃镜检查患者的焦虑程度,对于胃镜检查在临床的进一步扩大使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涂琼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22-132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恐惧得分,分析心理、生理指标。结果:观察组焦虑、恐惧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调整MRI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9.
朱秀琴 《吉林医学》2012,33(25):5543-554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电子喉镜检查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650例电子喉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电子喉镜检查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恐惧、焦虑心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检查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检查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帮助老年患者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丙泊酚麻醉实施胃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20例病人为观察组,常规操作的20例为对照组,对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并在检查后询问患者的感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胃镜检查中恶心呕吐、躁动、咳嗽等不适症状明显减少,检查后难以忍受和不舒适的感觉明显减少,无不适和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明显增多.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是安全、舒适、无痛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6例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止吐药物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化疗中胃肠道反应及焦虑、抑郁、恐惧、认知改变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心理干预后各种胃肠道反应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1);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和认知改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心理干预配合药物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针对性和常规健康教育方案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本院消化内科接受胃镜检查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两组均予常规健康教育方案,同时观察组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比较两组检查前、中、后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心率),患者在检查中的反应(包括恐惧、恶心、呕吐、疼痛),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检查后心率和血压较观察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查中的不适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减少患者在应激状态下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恐惧,减少患者检查时的不适反应,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贺 《河南医学研究》2012,21(2):210-2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120例,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护理认知、情绪、行为的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检查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降低,镜检成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增加(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所致胃癌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和生理变化,提高镜检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在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旨在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检查能顺利进行.方法:选择48例在核磁检查时发现的幽闭恐惧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准备和护理以及检查方法,观察组从心理上给予放松训练和想象系统脱敏治疗等方法进行询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幽闭环境恐惧耐受程度,是否能顺利完成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全部顺利完成检查.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幽闭恐惧症患者在磁共振检查中的焦虑恐惧程度.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光秀 《河北医学》2010,16(3):351-35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均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均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血压、呼吸、心率和检查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完成检查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地完成检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来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门诊患者5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表现,紧张程度、恐惧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而自我舒适度评价、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及患者紧张、焦虑情况、自控能力等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胃镜检查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镜检查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心理行为干预对胃镜检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患者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胃镜检查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干预组在做胃镜检查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常规胃镜检查。结果:干预组在一次插镜成功率、检查中配合以及对胃镜检查前后知识的知晓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检查后不良反应也较对照组少。结论:对患者在胃镜检查前、检查过程中实施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胃镜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对检查的恐惧心理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李雪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60-176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喉癌手术患者焦虑、恐惧的影响.方法:将82例喉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焦虑、恐惧明显减少(P<0.5).结论:喉癌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焦虑、恐惧心理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胃镜检查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胃镜检查93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心率、血压、焦虑状态。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心率、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胃镜检查患者的焦虑和应激反应,使患者顺利完成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新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48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化的综合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舒适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恐惧、悲观程度明显降低,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配合程度和术前、术中、术后的舒适程度有明显的提高。结论:运用舒适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生理的反应,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