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药物洗脱支架”和“涂层支架”的名词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药物洗脱支架 (drugelutingstent)也可称之为药物释放支架 ,通过包被于金属支架表面的聚合物携带药物 ,当支架置入血管内病变部位后 ,药物自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地释放至心血管壁组织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上市的药物洗脱支架有雷帕霉素 (rapamycin)洗脱支架和紫杉醇 (paclitaxel)洗脱支架 ,均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涂层支架 (coatedstent)通过不同方式将某些金属、药物或聚合物包被在金属支架表面 ,从而改变其表面特性 ,减少血栓形成、减轻平滑肌细胞增生反应或增加X线下的可视性。曾经使用过的涂层…  相似文献   

2.
药物洗脱支架能抑制血管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较普通球囊和金属裸支架显著降低介入术后再狭窄率,但此类支架同样抑制血管内皮修复,引起内皮化延迟或不完全,容易诱发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药物洗脱球囊的应用使血管内皮化保留完整,降低了小血管病变、再狭窄病变和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的临床应用被誉为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中的第三个里程碑.与既往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和裸支架植入术(bare stent)相比,药物洗脱支架不仅能防止术后早期血管壁弹性回缩和远期负性重构所造成的再狭窄,而且能显著降低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新生内膜过度增生而导致的再狭窄.最近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药物洗脱支架能有效降低造影再狭窄及临床再次血运重建术的发生率.我国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主要是美国强生公司Cypher支架和美国波士顿公司Taxus支架),临床疗效良好并呈现取代裸支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药物洗脱支架可显著改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终点.一方面,药物支架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使再狭窄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它又可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而导致内皮化延迟,从而有可能增加支架内血栓,尤其是晚期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风险.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强化抗血小板策略作为预防这一危及生命的临床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近期及远期内膜增生影响.方法:所有2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1个月及3个月两部分,每部分再随机分为A、B、C 3小组,每小组4只,分别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置入裸支架、聚合物洗脱支架及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于术后1个月或3个月后动物处死前行冠状动脉造影,处死后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47枚支架均成功地置人24头小型猪的冠状动脉,术后均存活.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通畅,处死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个月部分A组及B组各相关动脉均通畅,而C组有1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3个月部分各动脉均通畅.形态学分析,与裸支架比较,1个月及3个月结果均显示聚乳酸洗脱支架对内膜增生无刺激作用;1个月结果显示药物支架可使管腔直径增加18.0%(P<0.05),管腔面积增加22.6%(P<0.05),面积狭窄百分比减少43%(P<0.05),内膜面积减少35.1%(P>0.05);3个月部分结果显示,药物洗脱支架对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消失,甚至有刺激内膜增生的趋势.结论:以聚乳酸为载体的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虽能抑制1个月血管内膜增生,但远期效果欠佳,其临床意义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在我国冠心病(CHD)的发病率越来越多。一方面,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高危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通常介入术后出现再狭窄问题同时也严重影响疗效,而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出现解决了术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新生内膜过度增生、血管壁弹性回缩等原因形成的管壁再狭窄〔13〕。另外,还有一部分病人无法行支架术或拒绝行支架或CHD需要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进行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球囊扩张支架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疗效对比及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球囊扩张支架组接受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药物洗脱支架组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的狭窄率和狭窄血管程度。分别在术前、术后1 w、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检测患者椎动脉起始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狭窄率和狭窄血管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2个月药物洗脱支架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EDV)显著低于球囊扩张支架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的PSV、EDV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2个月药物洗脱支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球囊扩张支架组(P<0.05);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的NIHS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药物洗脱支架组狭窄率显著低于球囊扩张支架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支架和药物洗脱交架对于椎动脉起始段狭窄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药物洗脱支架在术后1年内具有更好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对于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血栓治疗对策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行DES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22例,对患者行OCT检查,根据OCT结果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结果 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的OCT表现为:支架内皮化不全6例、贴壁不良12例、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例,支架内纤维过度增生较为少见2例,有些患者上述情况同时存在.治疗对策:单纯支架内皮化不全及支架贴壁不良者采取单纯球囊扩张术12例,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纤维过度增生者采取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10例.结论 OCT可以准确了解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的原因,提供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药物洗脱支架通过释放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至血流和周围组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延缓血管内皮化,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支架再狭窄率显著降低,并大大拓展了PCI的适应证,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就目前临床使用的两种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紫杉醇)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药物洗脱支架被引入以来,该类支架已经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获广泛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就是在金属裸支架的表面涂以包含抗增殖剂的聚合物。这种聚合物能在支架置入后的数周至数月内持续释放并持续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主要是西罗莫司和紫杉醇支架,相对于金属裸支架和单纯球囊扩张,它在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介入方面显示了优势。  相似文献   

11.
药物洗脱支架通过释放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至血流和周围组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延缓血管内皮化,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的支架再狭窄率显著降低,并大大拓展了PCI的适应证,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就目前临床使用的两种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紫杉醇)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药物洗脱支架面临新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长期以来因绕着心脏介入医师,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医师关注的焦点。虽然药物洗脱支架大大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减少PCI术后靶血管重建、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但最近的研究结果提示,与置入金属裸支架相比,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增加晚期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主要原因为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在当今药物洗脱支架时代,是否所有的冠心病病人、是否所有冠状动脉病变类型都需要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以及究竟什么病变、病人才能从药物洗脱支架中获益,将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冠心病常规介入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术后再狭窄率仍然居高不下;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则改变了这种局面,随着近两年来药物洗脱支架防治再狭窄临床实验结果的陆续公布,使药物洗脱支架成为目前防治再狭窄的最佳办法。现根据医学研究的最新结果,从药物洗脱支架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Endeavor和Xience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9月初次行择期PCI术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均采用佐他莫司洗脱支架(Endeavor支架)或雅培公司依维莫司支架(XienceⅤ支架)单一种类支架治疗。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特征、支架植入情况以及术后1个月、6个月、1年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术后1年均未见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术后6个月及1年与术前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Endeavor和Xience在冠心病患者择期介入治疗中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且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雌二醇洗脱支架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雌二醇(E2)洗脱支架植入对高脂喂饲兔腹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兔高脂喂饲后分别于腹主动脉植入裸金属支架、磷酸胆碱(PC)涂层支架和17β-E2洗脱支架,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蛋白印迹方法观察17β-E2洗脱支架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及机制。结果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壁ERK迅速活化,磷酸化ERK(p-ERK)在术后0.5 h时达峰值。各组支架植入12周时血管内膜均明显增厚。E2洗脱支架组新生内膜面积较裸金属支架组减少36%。支架植入后0.5 h时E2洗脱支架组p-ERK表达明显低于裸金属支架组。2周时E2洗脱支架组内皮化率明显高于裸金属支架组及PC涂层支架组。结论 E2洗脱支架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实验兔支架植入后的血管内膜增生;与普通裸金属支架对比,E2洗脱支架能够加速支架段血管的再内皮化;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1/2可能介导了支架植入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6.
现从几个方面论述对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研究进展,比如药物洗脱支架抗再狭窄的机制;药物洗脱支架的发展及抗再狭窄效果的比较;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型支架;新型药物洗脱支架对再狭窄抑制效果的评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冠状动脉 (下称冠脉 )介入术 (PCI)开展 2 5年来 ,术后冠脉再狭窄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研究证实 ,术中置入普通支架 (BMS)不能防止术后冠脉内膜的过度增生 ,再狭窄发生率高达 2 0 %~ 30 %。自 2 0 0 1年 9月欧洲心脏病学会议首次公布了 RAVEL 试验结果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后 6个月再狭窄率为 0 )以来 ,PCI真正进入了药物洗脱支架 (Drugeluting stent,DES)时代。1 基本概念DES利用支架的包被物质作为载体 ,携带一定浓度的具有防止内膜增生作用的药物 ,并使其缓慢、稳定的释放 ,可达到预防再狭窄的目的。常用药物包括抗…  相似文献   

18.
不同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研发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显著降低了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风险,但同时,其可能增加极晚期支架血栓的安全性问题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目前的证据显示,不同的药物洗脱支架之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存在差异,不同的支架设计可带来不同的临床疗效。如何通过对支架平台、抗增殖药物以及多聚物涂层技术的不断改进,发展出更加优异和安全的药物洗脱支架系统,是未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112例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国产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介入治疗.全部患者支架置入均成功,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112例患者共治疗196处病变.置入Firebird支架258枚.1例患者(0.9%)术后第3天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51例患者术后6~12个月行冠脉造影随访,4例患者(7.8%)支架内再狭窄,其中2例选择外科搭桥(CABG)治疗,2例行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无死亡、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提示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医学论坛报》31卷10期14版报道(记者吕强)德国Kastrati进行的研究表明,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复发,药物洗脱支架置入优于球囊扩张术。(JAMA2005,293:165)在冠状动脉再损伤中,与裸支架和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相比,药物洗脱支架明显降低了再狭窄的危险。但对于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是否优于球囊扩张术还不十分清楚。该研究目的就是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是否较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支架内再狭窄更有效,同时比较两种不同的药物洗脱支架(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哪种更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