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病人,男,17岁。口唇及指(趾)发绀1 h。患者既往体健,无先心病史及服用任何药物史。晚饭后自感短暂的恶心、呕吐及胸闷,不久即出现口唇及指(趾)等多处皮肤发绀,面色苍白,无呼吸困难、心悸及腹痛、腹泻等病史。查体:T 36.6℃,BP 110/75 mmHg(1 mmHg=0.133 kPa),P95次/min,R 25次/min,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11岁9个月,因发现先心病11年入院。11年前患者感冒后到当地医院治疗发现心脏杂音明显,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未做特殊处理。患者身体较弱,活动后心累,气紧明显,口唇及肢端发绀,间断出现咯血现象。查体:血压:98/60mmHg,SpO2:77%,口唇肢端紫绀,杵状指/趾,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五肋间锁  相似文献   

3.
同种带瓣血管治疗复杂先天性脏病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0年6月,先后用同种带瓣血管为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施行了矫治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女,9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活动后有明显紫绀入院。查体:全身发育较差。口唇轻度发绀,轻度杵状指(趾),指端血氧饱和度93%。胸骨左缘2~3肋间隙闻及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电轴右偏,右室肥厚。超声心动图诊断:矫正型大动脉转位(SLL型),伴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手术证实术前超声诊断成立,肺动脉瓣及瓣环均狭窄,左、右肺动脉发育好。经右心房补片修补室缺,纵行切开右心室(功能右室)前壁,纵行切开主肺动脉并向左上切开…  相似文献   

4.
陈虎  周健 《浙江医学》1997,19(3):189-189
单心室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复杂心内畸形,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本病预后差,常由于合并其他畸形而在婴儿期死亡,偶有活至成年者。笔者诊治2例,报道如下。 例1:男性,12岁。自幼发现口唇紫绀,轻度活动后即有明显气急。体检:BP12/9.3kPa,口唇紫绀,杵状指(趾)。心率90次/分,律齐,胸骨右缘第4肋间闻及Ⅱ级全收缩期杂音,A_2亢进、单一。心电图示心房及右心室肥大,电轴右偏 244°,心房内传导阻滞。B超示肝脏发育及位置异常(中位肝),脾脏缺如。胸片见肺血略减少,主动脉右位,心腰部明显凹陷,心室均增大,拟诊法洛四联症。右心导管检查:导管在心室部活动范围较大,可达左右心缘,并极易进入肺动脉和主动脉。心室内压力增高达14/10kPa。与周围动脉压相仿。心室内各部血氧含量增高并大致接近。右心室造影:显示为单一心室,右心室肌小梁粗大,主动脉和肺动脉同时显影,均开口于右心室。主动脉起始段转位于肺动脉总干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33岁,于1988年11月2日晚11时吞服可乐宁200片,30分钟后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40次/分,呼吸13次/分,血压9.33/5.33kPa,浅昏迷状态,呼吸弱而不规则,口唇指趾发绀,双肺底可闻及散在细湿罗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6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16年,于2001年3月18日入院。入院查体:血压15/11 kPa,脉搏88次/min,意识清晰,口唇明显紫绀;心尖搏动位于右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2 cm处,未触及细震颤,心界叩诊不大,心率88次/min,律齐,心尖区及胸骨左、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杂音;指趾端明显紫绀,呈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水肿。住院期间行血气检查示动脉血氧饱和度76.8%,右心导管选择性心室造影、心脏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胸部X线检查,提示(1)先天性心脏病,右位心、单心房、单心室、肺动脉瓣狭窄、永存在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14岁。因自幼发现心脏杂音伴发绀入院。体检:口唇及肢端发绀,杵状指(趾),于胸骨左缘第3、第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法洛四联症。入院后择期手术治疗。术中体外循环复温时应用负荷量米力农(山东鲁南制药厂)50μg  相似文献   

8.
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 1,女 ,7岁 ,因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于 1996年 8月 10日急诊入院。入院查 :T 36℃ ,P 12 0次 /min ,R 30次 /min ,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呻吟不已、全身皮肤湿冷、出汗较多。面色灰白 ,口唇及指趾端发绀 ,口角、鼻腔可见细小白色泡沫样分泌物 ,鼻翼扇动。心率 12 0次 /min ,节律整齐 ,心音低 ,无杂音 ,两肺满布湿性罗音。腹部软 ,肝肋下 2cm ,质地软 ,有压痛 ,脾未及。WBC 12× 10 9/L ,N0 74 ,L 0 2 6 ,初步诊断 :“小儿支气管肺炎 ,心衰”。给予吸痰、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等治疗 ,病情不见好转。患儿呼吸困难加重 ,…  相似文献   

9.
IV型永存动脉于是一种罕见而又十分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5],我院心血管造影证实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1岁。活动后心悸、气短、唇指发绀8年,平时易感冒,喜蹲踞,于1993年9月入院。体查:唇指轻度发绀,轻度杆状指趾,心前区隆起,心界扩大,心尖区3/6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连续性较柔和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右心房,右心室肥大。X线心脏相:肺血减少,主动脉辽山延长右移,靴形心,右室增大,肺动脉段消失。超声心动图:右定增大,主动脉增宽,轻度骑跨,主肺动脉变空,空间隔连续中断…  相似文献   

10.
例1,男、1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并有紫绀、心悸、气促逐年加重。体检:唇及甲床重度发绀,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3肋间收缩期杂音3/6级。X线检查:双肺门细小,纹理稀疏,心尖上翘。右心导管及造影所见诊断为右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狭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于1982年3月,经选择性右心室造影证实右室双出口两例,其X线征象典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和讨论如下。 病例报告 例1,男,25岁。自幼心悸气短,喜蹲踞,无晕厥史。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分、血压112/80mmHg,呼吸24次/分。发育尚可,营养欠佳,口唇、颜面明显发绀,有杵状指趾。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第4~5肋间可闻及三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P_2消失。化验:血红蛋白30.3g%、红细胞685万/mm~3,红细胞压积67容%。心电图:窦性心率、QRS电轴(+114°),不正常心电图,右心室肥厚劳损,右心房负  相似文献   

12.
例1 患男,33岁。以自服1059农药2h入院。既往无任何病史。查体:T37℃,P94次/min,R28次/min,BP18/12kPa。神志不清,压上神经有反应,瞳孔约3mm,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口唇发绀,口吐白沫,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肠鸣音活跃,颊  相似文献   

13.
<正> 例1 患男,33岁。以自服1059农药2h入院。既往无任何病史。查体:T37℃,P94次/min,R28次/min,BP18/12kPa。神志不清,压上神经有反应,瞳孔约3mm,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口唇发绀,口吐白沫,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心率:94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肠鸣音活跃,颊  相似文献   

14.
Taussig-Bing综合征合并肺动脉狭窄手术治疗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男 ,7岁 ,体质量 2 0 kg.出生后体检发现心脏杂音 ,幼时易感冒 ,发烧 ,活动受限 ,喜蹲踞 .查体 :发育差 ,口唇发绀 ,杵状指 (趾 )明显 .胸骨左缘 2~ 4肋间闻及 3~ 4级收缩性杂音 ,P2减弱 .胸片 :两肺血减少 ,右心室增大 .心电图 :窦性心律 ,右心室肥厚 .心脏超声示 :主动脉、肺动脉并行起源于右心室 ,主动脉位于右前 ,肺动脉位于主动脉左后 ,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 ,直径 1 .8~ 2 .0 cm,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瓣下狭窄 ,卵圆孔未闭 .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右室双出口 (SDD)伴肺动脉狭窄 (Taussig- Bing综合征伴肺动脉狭窄 ) . 1…  相似文献   

15.
王丽娜 《陕西医学杂志》1996,25(12):751-751
<正>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1例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大动脉炎,开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后经心血管造影证实为左肺动脉闭锁,右肺动脉狭窄。现报告如下: 患女,46岁,以心慌气短1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3月之主诉,于1995年5月16日入院。查体;BP14/10kPa,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心界向两侧扩大,P84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肋下3.0cm,质中等,轻压病,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卄),心功能Ⅲ级。ECG:窦性心律不全右束支阻滞,心肌缺血。心脏三位片:心脏向两侧扩大,以右室扩大为主,心胸比率0.63。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扩大,三尖瓣返流,少量心包积液。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衰Ⅱ°。5月  相似文献   

16.
<正> 病例男,46岁。因胸闷、气急6小时,心悸、咯粉红色泡沫痰3小时急诊入院。既往患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3年。查体:Bp17.3/12,呼吸促迫,端坐位,烦躁,大汗淋漓,口唇、颜面、指趾端发绀,颈静脉怒张。双肺满布痰鸣音,肺底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界不大,心率166次/分,可闻及舒张  相似文献   

17.
病儿,男,10岁。因活动后气短、发绀5年,加重伴咳嗽0.5年入院。5年前病儿出现活动后气短、发绀,休息后缓解,此后发绀逐渐加重,并出现杵状指(趾)。近0.5年伴咳嗽、气喘,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按肺炎治疗无效。体格检查:营养发育稍差,全身皮肤黏膜发绀。无鼻翼扇动,口唇发绀,三凹征(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吧罗音及血管杂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率80min-1,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杵状指(趾)。血常规:血红蛋白220g/L,红细胞7.25×1012/L,白细胞8.7×109/L,淋巴细胞0.40,嗜中性粒细胞0.60.胸部X线片:右肺下野团块状阴影。肺动脉造影:右肺中下肺野呈弥漫紊乱、网格状改变,且有血管池存在。诊断为肺动静脉瘘。行右肺中下叶切除术。术后发绀消失,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例1 患者男性,5 0岁。因胸闷、气促4 0余天,以“弥漫性肺病变”于2 0 0 3年11月2 0日入院。患者平素健康,从事采石工作2 0余年,有长期粉尘接触史,吸烟30年(约30支/d)。既往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3年前诊断“结核性心包炎”,抗结核治疗7个月后痊愈。入院体检:体温36 8℃,呼吸32次/min ,口唇及四肢末梢明显发绀,两肺呼吸音减弱,两肺底均可闻及捻发音,肢端可见杵状指。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正常,通气肺功能基本正常,血癌胚抗原(CEA)6 4 2ng/mL ,呼吸空气时PaO2 5 8mmHg (1mmHg =0 133kPa) ,PaCO2 2 7 2mmHg。胸片示双肺中下肺野斑片状…  相似文献   

19.
永存动脉干(Persistent truncus arteriosus,PTA)是一少见的青紫型先心病,占先心病的0.8%。其病理表现多种多样,临床诊断较困难。现将本院经尸检后证实的二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例一:男性,8岁,活动后气促心悸半年入院。自幼常感冒,多汗,哭闹后口唇发绀,运动耐力差。体查:生长发育尚可,口唇青柴,见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Ⅱ/Ⅳ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单侧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AOPA)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误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AOPA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AOPA的26例患儿资料,将全部患儿的声像图表现与心血管造影?多层螺旋CT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其诊断特点?结果:26例患儿中,超声诊断符合21例(占80.77%),其中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占80.95%(17/21),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占19.05%(4/21)?超声误诊5例(占19.23%),2例为右肺动脉缺如,1例为左肺动脉缺如,1例为Ⅱ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另1例为重度法洛四联症伴侧支循环?结论: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地诊断AOPA,但易误诊及漏诊,需同时结合64层螺旋CT及心血管造影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