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介绍现有气象软件系统设计模式,分析国内气象业务特点和功能需求,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模式。给出该模式下的数据转换和质量控制模型、组件封装模型、专业模块插件模型、总体框架模型。阐述在数据存储、组件开发、接口设计中实现技术共享、业务变化和技术更新的方式,解决系统低层和高层间的资源与技术复用问题,实现资源共享、集约化的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2.
ASP.NET系统开发中MVC设计模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MVC设计模式(Model—View-Controller)在.NET平台上逐渐开始得到应用。ASP.NET应用系统按照3层WEB结构划分为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表示层由WEB窗体组成,实现视图和控制器的功能,业务层包括业务实体组件和业务逻辑组件,数据层包括数据对象、数据访问组件等,业务层和数据层共同实现模型的功能。以用户信息查询模块为例,对MVC在ASP.NET环境下的应用特性和实现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业气象应用软件适应性的不足,总结农业气象软件中可变因素和变化特点,应用参数适应法和组合适应法对农业气象应用软件进行适应性模型设计,从操作系统层、数据层、系统组件层、高级功能层讨论平台选择和适应性建模.结合业务实践应用情况,实现功能组合与系统框架的分离、数据变化到参数变化的转化,使业务变化转变为参数和组合变化,减少...  相似文献   

4.
《软件》2016,(7):132-134
随着web技术的发展,演示层、业务规则层从数据层分离出来。模型视图控制器(MVC,Model View Controller)是第一个分离演示层和业务规则层的设计模式,提高了组件的灵活性和复用性。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下,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即可完成工作,有效地降低了运行与维护成本。本文集中探讨如何用J2EE技术实现企事业单位内(Intranet)外(Internet)Web应用及Web Ming(挖掘)技术。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件动态管理的Web应用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复用的应用需求推动了可复用应用框架和应用业务组件的研究和发展应用,在开发高度可重用性J2EE应用框架和业务组件中使用合适的设计模式,可以降低应用业务组件和应用框架组件之间的耦合,提高框架组件的重用性.讨论了通过应用MVC设计模式对J2EE应用框架组件和应用组件进行角色化处理,构造了一个可动态管理组件的J2EE应用模型,定义了应用框架组件和应用组件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首先讨论了分布式应用中数据访问设计的目标需求,然后分析了两种设计模式DAO和TOA,最后应用设计模式实现了一种基于两层组件的数据访问中间件,第一层是利用DAO模式来构建数据访问组件,它主要是屏蔽数据访问过程;第二层是利用TOA模式来构建数据装配组件,这一层主要是实现依据数据访问组件获取的多个分布数据的装配.经过实践证明,达到了应用设计模式来优化系统内部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间件的企业计算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中间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在J2EE平台上引入SOA架构实现企业计算的模型,并围绕健壮、高效、复用和扩展等性能,重点阐述模型的设计模式、容器实例化组件的思想及组件间的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8.
阐述软件设计模式的概念及其作用,并分析了.NET平台ADO.NET的特点,运用抽象工厂和外现两种设计模式对数据访问组件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实现了业务层和数据层的连接,达到了较好的通用性、扩展性和维护性.  相似文献   

9.
导读:本文考察了 Java Studio Creator 的小型设计模式,为处理值绑定和数据表提供了技巧和设计模式。JavaStudio Creator 提供了大量的工具来创建和管理值绑定。本文介绍了值绑定基础,并描述了用于值绑定表达式(包括用于绑定组件和 Java 技术对象的模式)和处理数据表的设计模式。JavaServer Faces 技术提供了将用户界面组件的属性绑定到一个应用程序后端数据组件的功能。一种“值绑定表达式”的技术可以实现这种界面组件属性和数据组件的绑定。虽然对组件的很多不同属性都可以进行绑定,但是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个通用的模式:绑定组件的值属性。通常对于输出组件来说,您可以将组件的值属性绑定到一个数据对象上,这样就可以动态检索并显示数据对象的值。另一方面,对于输入组件来说,将值属性绑定到数据对象上可以实现两个目标:提供了一种表示动态数据的方法。提供了一种之后提交处理的格式,目的是存储应用程序用户输入的新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NET平台可移植的数据访问组件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ADO.NET技术和Web应用程序中数据的访问,结合设计模式中的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可移植数据访问组件设计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目前对气象和水文共享站点的筛选,根据云分布式存储技术和气象数据处理技术,详细阐述在"一张图"目标实现过程中,系统总体设计的主要思路、功能结构及产品应用,同时梳理了降水资料的实时汇集流程,设计数据处理业务系统以及数据产品制作和共享系统,实现气象与水文部门长江流域雨量观测数据一张图的目标,实现了与水文部门数据的高效交换与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气象数据跨部门融合使用,充分发挥气象数据科学价值,针对海南省气象部门与外部门数据共享方式杂乱、共享水平低、管理滞后等问题,依托专线网络,从气象数据需求类型、数据格式出发,设计了一套气象数据跨部门的分发处理流程。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数据环境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基于B/S架构、SSH框架,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数据缓存技术,建立了跨部门跨行业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投入业务使用, 为海南省气象数据跨部门跨行业使用提供稳定、高效的实时数据共享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生境技术的共享学习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协同设计的特点,提出一种多Agent协同设计系统框架,以及产品数据模型的表示,构件的产生,搜索及更新。在对共享机制小生境技术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协同设计系统中基于小生境技术的分类算法,以及协同设计系统中多Agent共享学习的方法,并以一个汽车设计为实例描述了协同设计及共享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XML标准的数据交换方式,基于J2EE框架和XML技术构建了电子政务系统,以解决政府不同部门之间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基于语义的Web技术实现了电子政务数据资源共享,采用了MVC设计模式来实施电子政务系统。分析了如何把J2EE和XML无缝的结合到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开发的应用中去,介绍了系统开发过程中关键的、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的多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应包括三个层面:管理体制、共享机制和技术实现。本文从"金质工程"的业务系统分类、数据资源状况分析、数据库逻辑框架设计、数据分布模型规划和数据共享访问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质检行业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在"金质工程"中的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6.
气象数据共享是气象预报预警、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针对地市级气象数据存储分散、共享水平低、无标准等问题,从气象应用需求和数据共享角度,首先设计标准化数据获取客户端,以灵活配置的形式完成多种气象资料的解析。通过气象资料的逻辑划分,实现物理上集中存储,逻辑上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同时,系统以多种方式进行数据共享服务和安全访问控制。在标准化气象数据获取、一体化气象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共享服务等方面,构建了灵活、高效的气象数据流程,设计和实现了一种面向地市级的实时气象数据共享系统。在整个数据流程中,均考虑每个环节的监控,为集中运维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业务使用,为市县两级气象应用的数据调取和公共气象服务提供稳定、高效的实时数据共享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数字城市建设中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面临的问题,介绍了ESB技术的概念、特点,提出一种基于ESB的数字城市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框架,探讨了该框架中的核心组件、工作模式以及数据交换模型的具体设计。该方案能够实现跨部门、多来源的异构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灵活性、可靠性。本文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J2EE的信息服务模型中可扩展的数据字典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信息模型中数据字典的构建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具备可扩展性,无法接纳新资源信息的加入。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数据字典体系的结构设计方法,并基于J2EE规范、MVC设计模式等思想,对该字典体系进行了开发实现。该字典体系目前已经在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气象数据存储集群及在线扩展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气象数据快速增长和高效应用的业务需求,设计采用基于SAN和GPFS的高性能存储集群进行数据存储,并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实现灵活在线扩展以满足数据存储需求.结合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省级风能资源数据库共享服务系统和风能资源数值模拟系统的存储设计,阐述基于SAN和GPFS技术的存储集群架构,并重点介绍存储集群的在线扩展技术的实现.基于SAN和GPFS的存储集群在线扩展技术包含在线扩展服务器节点、在线扩展存储容量和在线扩展文件系统容量三方面,实现了气象数据存储系统随着业务数据变化的灵活扩展,使系统具备优秀的扩展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我局新建成的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共享服务平台(PUP 共享服务平台),在基于 Windows 2003 Server 提供的远程终端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客户端同时使用服务器的气象资源的功能。本文从远程终端服务的服务器端、客户端、PUP 软件安装等方面的技术实现角度,以及通过它方便地扩展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主要介绍了 PUP 共享服务平台的组建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