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检测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3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和1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D)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冠心病组,均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TC、HDL-C水平。比较两组hs-CRP及TC/HDL-C升高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TC、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hs-CRP水平在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结论 hs-CRP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且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hs-CRP、TC、HDL-C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高,对于一些无法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基层医院诊断冠心病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和10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心病(CHD)患者血浆hs-CRP水平,CHD组中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46例,三支病变2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结果hs-CRP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依次增高;SAP组、UAP组、AMI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以及三支病变组中hs-CRP水平也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血中hs-CRP浓度的升高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着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预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CC类趋化因子配体5(CCL5)在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两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检测价值及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者25例和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均经冠脉造影术和临床症状等确诊。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CP-1和CCL5水平。结果①AMI组和UAP组血清CCL5和MCP-1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②MCP-1和CCL5水平在SAP组和对照组之间、UAP组和AM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冠心病患者血清CCL5和MC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MCP-1与CCL5可能作为冠脉病变活动性的标志物,提示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与冠心病发病和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在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且经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56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UAP)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r myocardinl infarction,AMI)26例,并选造影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高效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统计分析上述炎症因子与冠心病诊断、冠脉病变程度和危险分数间的关系。【结果】(1)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在AMI组和UAP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MI组明显高于UAP组;hs-CRP在AMI组中明显升高。(2)UAP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与冠状动脉危险分数相关。(3)血清sICAM-1、sVICAM-1、hs-CRP水平随冠脉病变Gemini积分和狭窄程度的增加,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黏附分子与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血清sICAM-1、sVICAM-1、hs-CRP水平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可以作为冠心病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共7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15例作为对照组。血浆hs-CRP水平测定采用微粒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血清胰岛素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依据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衡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结果:冠心病患者IRI和血浆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中,AMI组和UAP组IRI和hs-CRP高于SAP组;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与IRI、hs-CRP,IRI与hs-CR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1,0.669,0.619,P均〈0.01)。结论:IR和hs-CRP可能与斑块的不稳定状态有关,2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颜景信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137-138
目的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血清肌钙蛋白(Tn—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程度及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测定115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Tn—T、CK—MB,冠状动脉造影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并与11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一反应蛋白越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病变支数越多,非冠心病患者未见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n—T、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独立危险因子,并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永革  张建刚 《中原医刊》2005,32(16):37-38
目的研究比较心肌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47例,检测其血清中的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Ⅰ〉0.5ng/ml为阳性,CK—MB增高超过正常值为血清酶异常,对比观察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MI组cTnⅠ检测为阳性结果的例数明显高于UAP组及OMI组(P〈0.01),cTnⅠ诊断AMI的敏感性为100%(45/45),CK—MB为86.7%(39/45);cTnⅠ诊断AMI的特异性为96.7%(86/89),CK—MB为55.1%(49/89)。rTnⅠ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K—MB。结论cTnⅠ对于诊断AMI较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检测更方便、快捷,对AMI的诊断、鉴别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新的更有价值的AMI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脂代谢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7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42例,另选2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二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hs-CRP和血浆vWF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HDL-C和apoAl明显低于对照组、hs-CRP和vWF明显高于对照组。三支血管病变组h9一CRP和vWF明显高于单双支病变组,hs-CRP和vWF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DL-C和apoAl降低、hs-CRP和vWF升高,且hs-CRP和vWF与ACS严重程度相关+可能是ACS发生的危险因索。  相似文献   

9.
陈广湛 《中外医疗》2009,28(3):29-30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48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4例、心肌梗死(AMI)24例,正常健康人25例为对照组,采用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ACS组、UAP组及对照组的hs-CRP浓度,常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脂和心肌酶水平。结果AMI组与UAP组hs-CRP、LDL-C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但AMI组hs-CRP浓度高于UAP组(P〈0.05);AMI组与UAP组HDL-C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LDL-C与HDL-C浓度在UAP、AMI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和CK-MB浓度AMI组高于UAP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将hs-CRP结合血脂和心肌酶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辅助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活体人主动脉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3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主动脉打孔时废弃的主动脉组织为研究组,12名活体肾移植供体者的动脉组织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样本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组织HMGB1表达;研究组患者术前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采用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检测冠状动脉及颈动脉的病变。结果 研究组主动脉组织HMGB1显著表达,而对照组动脉组织HMGB1无表达。研究组患者血清TC、TG、LDL-C、Lp(a)、ApoB、non-HDL-C、VLDL-C、hs-CRP测定值较参考值显著升高(P均<0.01),而血清HDL-C、ApoAⅠ、TBIL、DBIL、IBIL测定值较参考值明显降低(P均<0.01);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为86.1%;颈动脉超声检测显示内膜中层厚度均>1.2mm。结论 活体人主动脉组织HMGB1表达显著,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明显;利用CABG主动脉打孔时废弃的主动脉组织为样本,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干预靶点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PECA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来自我院呼吸科住院和门诊病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3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组)治疗前后血浆中sVCAM-1和sPECAM—1的水平。结果sVCAM-1在COPD治疗前组[(10.94±5.26)nmol/L]明显高于治疗后组[(8.32±4.24)nmol/L]及对照组[(7.34±3.6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24、2.75,P均〈0.05),而治疗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75,P=0.455);sPECAM-1在COPD治疗后组[(61.01±12.53)p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组[(35.99±8.05)pmol/L]及对照组[(43.11±10.41)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9.23、5.91,P均(0.1301),且对照组亦显著高于治疗前组(q=2.35,P=0.021)。结论sVCAM-1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显著增高,提示sVCAM-1可作为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的指标;sPECAM-1在COPD治疗后显著增高,可能在COPD病程中起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1)在肾脏疾病时肾脏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肾脏切片中S1P1表达并半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肾脏疾病组中肾脏均存在S1P1的表达分布,但各肾脏疾病组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组(Normal组0.309±0.023,IgAN组0.061±0.029,HTN组0.053±0.012,MPGN组0.134±0.060,LN组0.109±0.021,MCD组0.085±0.026),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P1在正常肾脏组织中表达,多种肾脏疾病时S1P1表达下调,提示S1P1可能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FoxO1在糖脂代谢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FoxO1是叉头转录家族O亚族的一类代谢性调节因子,通过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修饰等方式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FoxO1可以结合于PDX-1基因的启动子上,通过抑制其转录活性,抑制胰岛β细胞增殖、增加其去分化并促进其凋亡。同时,FoxO1还可以促进糖异生G6Pase和PEPCK基因的表达,增加胰岛素抵抗。此外,FoxO1还可以通过介导PPARγ转录而抑制脂肪发生,促进ApoC-Ⅲ的表达,升高血浆TG水平。FoxO1通路障碍可导致一些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包括糖尿病、肥胖和脂代谢紊乱等。本文就FoxO1对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肝脏葡萄糖生成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原癌基因Pim-1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表达产物Pim-1蛋白激酶属于钙离子/钙调素依赖的蛋白激酶。Pim-1基因与细胞存活、增殖、分化及凋亡有关。Pim-1异常与多种人类肿瘤的临床进展有关。目前研究发现,Pim-1表达异常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亦起重要作用,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Pim-1基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Peng XX  Jia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4):1690-1693
目的 通过对1个中国Gilbert综合征家系成员临床特征分析,结合致病基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已知突变位点鉴定,了解该病临床发病特点和分子遗传学基础.方法 在长期追踪先证者基础上,抽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肝脏生化学、病原学和UGT1A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排除相关疾病,PCR扩增启动子和外显子常见突变位点,产物直接测序鉴定基因型.结果 在该家系中,检测到3个突变位点:c.-3279T>G、TA插入和Gly71Arg,并且C.-3279T>G和TA插入存在连锁不平衡,其中4例患者中3例为杂合突变,1例为纯合突变,胆红素水平与UGT1A1基因型和表型相关.结论 c.-3279T>G、TA插入和Gly71Arg突变可能与中国人群Gilbert综合征发生相关,该家系基本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患儿血清内皮素1、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KD组患儿42例(男25、女17),平均(3.25±0.75)岁;对照组健康儿童30例(男19、女11),平均(3.58±0.55)岁.对两组儿童均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内皮素1,采用改良的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其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及主动脉内径.其中KD组患儿再分为冠脉扩张组和冠脉无扩张组并作比较.结果:KD患儿血清内皮素1、丙二醛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63±18.36 )vs (41.55±16.68) pg/ml,(3.18±0.60) vs (1.52±0.24) μmol/L;P<0.01],患儿组中冠脉扩张组该两指标显著高于无扩张组,且血清内皮素1水平与冠脉扩张程度呈正相关(r=0.42,P<0.01).结论:血清内皮素1、丙二醛可能参与了KD的病理发病机制, 内皮素1可作为预测KD并发冠状动脉炎尤其是冠状动脉扩张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发病是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共同作用引发了胰岛β细胞为主体的自身免疫损害反应。T1D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应答及调节等免疫过程,其中细胞免疫在T1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D4+及CD8+ T淋巴细胞的浸润,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等免疫细胞共同参与了β细胞的损伤,最终引起T1D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云南白族人群MDR1 3435C>T、SLCO1B1 388A>G和521T>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为云南白族人群冠心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冠心病组为确诊的白族冠心病患者57例,男34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22±11.77)岁;对照组为白族健康个体60例,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47±6.82)岁.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和PCR-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并用PHASE 2.1软件构建SLCO B1基因单倍型,统计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MDR1 3435C>T、SL-CO1B1 388A>G和521T>C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SLCO1 B1基因单倍型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不考虑其他混杂因素的情况下,这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均无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MDR1 3435C>T、SLCO1B1 388A>G和521T>C与冠心病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MDR1 3435C>T、SLCO1B1 388A>G和521T>C基因多态性与云南白族人群冠心病发病之间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ABCA1基因第7号外显子中R219KSNP的发生率,并探讨不同基因型与炎性因子IL-1βI、CAM-1水平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12例及正常人108例,分别进行PCR反应及限制性酶切,确定不同的基因型,并检测每例血浆中炎性因子IL-1βI、CAM-1的水平。结果RR、RK、KK基因型之间进行多重比较。冠心病组IL-1β水平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中IL-1β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组及对照组ICAM-1水平差异显著(P<0.01)。以RR型最高,KK型最低。结论ABCA1基因第7号外显子中R219K位点K等位基因能显著降低ICAM-1的水平,能显著降低冠心病人的IL-1β水平,但对正常人IL-1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NIDDM)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B (apoB) ,尿转铁蛋白 (TRF)和尿微量白蛋白 (mALB) ;终点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ho) ;两点法检测尿肌酐 (Cr) ;色谱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结果 糖尿病组TRF/Cr、mALB/Cr、HBA1c分别为 (5 0 6± 3 81)mg/mmol、 (7 72± 5 91)mg/mmol、(7 5 9± 2 30 ) % ,与对照组比较 [其值分别为 (1 2 0± 0 81)mg/mmol、 (1 71± 0 70 )mg/mmol、 (4 4 0±0 88)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血脂分析结果表明TG、apoB增高 ,HDL -Cho、apoA1降低 ,4 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 2 9例HbA1C 明显增高 ,其中TRF/Cr,mALB/Cr与 15例HbA1C 正常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测定TRF、mALB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