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针灸治疗和针灸综合治疗两个层次,进行归纳、阐述近年来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状及疗效评价,突出针灸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普遍性,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参考文献23篇。  相似文献   

2.
综合近几年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报道、机理研究,吸取最新的RA发病机制,概括总结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指出今后针灸治疗RA产生疗效的机制的研究方向,从发病机理上明确阐明针灸治疗RA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近10年有关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通过对针灸加电针、针灸加穴位注射、针灸加中药及综合疗法等4个方面的归纳,突出了针灸在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有关针灸在痛经治疗中的作用和研究进行评述,并综合分析针灸治疗痛经的疗效和特点.资料显示:针灸治疗痛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近五年来针灸、推拿治疗痛经的临床概况从治疗方法上进行综述,并综合分析了针灸、推拿治疗痛经的疗效和特点,发现针灸、推拿治疗痛经疗效可靠,但目前临床诊疗标准、研究方法和针灸、推拿作用机制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针灸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疗效,综合近几年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机理研究,概括总结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和优势,指出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的不足。该研究对上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单纯灸法、其他疗法、综合疗法等。提示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已从单纯的临床观察进入到实验研究阶段,今后应进一步开展针灸治疗的机理研究工作。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近几年针灸及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近况,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从肥胖症的病因病机出发,总结目前针灸及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体针、穴位埋线、耳针、电针、芒针以及综合治疗等。介绍上述疗法的取穴、操作、疗效及相关机理理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取穴灵活、方法多样,并且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适合临床推广。今后还应进一步探讨针刺及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机理的研究,努力探索出更简便、有效、标准化的针灸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黄奏琴  裴建  王伟明  宋毅 《天津中医药》2015,32(11):700-704
针灸、康复训练等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各有优势,且针灸与康复疗法之间有很好的互补性,研究表明针灸与康复训练有机结合的综合疗法优于其单一治疗方法,已逐渐成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向和临床研究热点之一,因此,将针灸、康复训练等中西医疗法的优势有机综合应用是神经康复学的探索方向,也是现代多专业一体化治疗理念的有益探索,符合当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综合治疗模式的政策精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灸、康复训练及两者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通过综述近年来针灸、康复及综合治疗的疗效情况,探讨针灸与康复结合治疗的效果及机制。结果:针灸与康复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结论:针灸与康复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上体现了相互补充的协同作用,通过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头针治脑中风的研究进展。方法:本文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关于头针治疗脑中风的有关文献及近年临床研究,通过系统的比较和总结阐述头针治疗中风近年来的进展。结论:头针对脑中风的治疗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从多方面阐释了头针疗法治疗脑中风的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头体针结合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伯清  周平  祝玉朴 《中国针灸》2005,25(4):240-242
目的:寻找针灸治疗脑卒中的最佳方案.方法:将183例脑卒中患者分头体针组(62例)、头针组(60例)、体针组(61例)进行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头体针组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32例,进步15例,无效2例;头针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21例,进步24例,无效7例;体针组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19例,无效3例.头体针组与体针组之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头体针组与头针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较单纯的头针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从头针、体针、眼针、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早期针刺介入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研究进展,从中可知针刺疗法作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常用方法,而且早期介入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应用通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发病早期(24-48小时)应用通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通腑针刺治疗组及发病1周后常规针刺(包括头针和体针)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腑针刺法的早期应用能显著地提高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静脉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是唯一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的药理学治疗。静脉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在脑卒中后只有最多4.5 h治疗时间窗,限制溶栓药物的使用。针刺疗法长期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刺急性期/超早期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可以改善脑局部循环障碍与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性损伤。文章综述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介入治疗及在溶栓过程中的临床与机制研究现状,以期为中医药特别是针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应用提供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光纤维内镜观察针刺新穴位组方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 5 个新穴位治疗 1 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 4 星期后采用光纤维内镜观察疗效。结果:针刺治疗后患者的吞咽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均有改善。结论:针刺新穴位对中风后吞咽困难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7.
曹久冬  吕学玉  霍然 《陕西中医》2021,(12):1819-1821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眼针具有手法轻、取穴少、用针少、疗效较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脑卒中的治疗。本文通过检索近5年眼针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分别从眼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及其并发症两方面进行探讨,发现眼针疗法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以期为眼针治疗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还广为应用。随着康复医学理论的深入,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实践思考脑卒中偏瘫康复的针刺如何有效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中医针刺治疗理念认识及临床康复疗效的提高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常佩 《中医临床研究》2014,(30):120-122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科研文献、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各医学数据库,并进行计量学分析.从文献中筛选出针灸药物结合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药物治疗的中风后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对分析得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文献在逐年增多,多以抑郁症和中风诊断标准综合进行准断.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受人们关注,相关文献较多,为临床提供了大量资料.药物结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但其研究方法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脑卒中后失眠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针灸独具特色。本文对近年中英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文献进行归纳,分别从阴阳、脏腑、经络、气机开合等方面进行辨证、选择不同的针灸方法均取得一定疗效,但总体在实验设计、方法学上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