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嵌入式系统日趋复杂,类似机载状态监测系统,对嵌入式处理器在高性能计算和复杂控制方面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复杂嵌入式系统的高性能需求,介绍了TI公司ARM+DSP架构的双核异构处理器OMAP3530,并进行了OMAP3530嵌入式最小系统的开发,包括硬件、软件设计两个方面;硬件设计包括电源、时钟、存储器以及外围接口等模块,实现了OMAP3530启动以及和外围通信的最基本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包括ARM端操作系统移植、ARM和DSP双核通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双核的应用程序;最后采用LabVIEW在上位机上设计了软件部分的测试程序,测试了系统的完整性;OMAP3530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嵌入式处理器,为复杂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视频监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强实时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基于QNX(Quick UNIX)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采用异构双核处理器芯片OMAP3530为核心的开发平台,实现了视频的编解码和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标准的视频编解码标准(如H.264和AVS标准)的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TI公司的OMAP3530处理器平台的通用视频解码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OMAP3530的硬件结构特点,特别是2D/3D图形图像加速器的特点,以提高解码速度。实验结果表明,AVS格式的QCIF码流解码速率可以达到25fps,适合于便携式多媒体终端视频解码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TI公司的OMAP3530双核处理器和基于该处理器设计的开发板,描述了BSP的一般概念及开发方法。通过实例说明了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如何实现Windows Embedded Compact 7 BSP的开发和移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完成在不采用传感器条件下对公共场所人数的智能检测,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运用人脸图像拟合及模糊条件下人脸匹配的算法,实现了在嵌入式Linux平台下以OMAP3530芯片为核心的基于图像处理的多人脸识别系统。该系统能够得出公共场所实时人员的名单,并列出人员信息。以普通办公室为例进行实验,得出准确率可达80%。该系统充分利用了OMAP3530芯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具有性价比高、可维护性强、工作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达芬奇平台OMAP3530的近红外人脸识别系统。本系统采用850nm的LED灯提供主动的近红外光源,在OMAP3530和EPM570处理器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可见光图像与近红外图像的实时采集与处理。软件设计基于Codec Engine架构,ARM端负责图像的采集、识别结果的显示和数据库的管理;DSP端专注于人脸识别算法。通过图像采集、人脸检测、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4个步骤实现人脸识别。本系统充分利用了OMAP3530丰富的接口和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并且经过了C与汇编语言的优化。当环境光强发生变化时,系统仍能获得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控制器的不足,选取OMAP3530和Linux操作系统构建整个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突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封闭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以PUMA560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为模型,给出了一种求解工业机器人逆解的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片上移植Linux系统并加载所需的内核模块,并将算法在该系统上编译运行;将该算法与普通遗传算法分别进行收敛速度和运算精度的对比,同时在不同平台上对算法进行运行时间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遗传算法具有运算精度高,运行速度快的优点;而且OMAP3530平台更小,功耗更低,完全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嵌入式Linux环境下设计实现一个由SIP信令控制的视频监控客户端。该系统以OMAP3530芯片为硬件平台核心,采用H.264作为视频编码标准,并将会话初始协议用于整个系统的信令控制。系统功能包括SIP注册与退出、SIP呼叫与挂断、音视频数据流控制、播放和存储等功能。该设计充分利用了H.264 算法标准在数据压缩率和网络友好性等方面的优势,并利用了OMAP3530双核架构的特性,由ARM核完成系统的管理和控制,DSP进行解码。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建立的监控客户端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实时性强、运行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AmigoBot移动机器人上位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AmigoBot移动机器人存在不支持本地可编程控制、只能作为网络终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MAP3530和Android嵌入式平台的AmigoBot移动机器人上位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结构,详细介绍了在OMAP3530上移植Android系统的过程:首先对Android系统进行裁剪,使其内核功能模块既能满足上位控制系统的要求,又不冗余;在裁剪后的Android系统的基础上,对AmigoBot移动机器人的Aria控制软件、无线通信等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解决了AmigoBot本地控制问题,提高了AmigoBot的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基于OMAP3530和Linux2.6内核建立手持式的物流中心主控端,应用$3C2410和Linux2.6内核以及GPS,RFID等模块建立车载终端,利用GSM方式实现主控端对车载终端的管理与监控,并采用Qt/Embedded技术开发嵌入式系统界面以及SQLite开发系统后台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ARM+DSP结构方案,实现了DSP的HPI引导模式以及与ARM的通信,给出了硬件连接图和软件代码,该方法有效实用,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口RAM的ARM与DSP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案。该接口以ARM为主处理器、DSP为协处理器,ARM通过在Linux系统上建立的DSP任务管理线程实现DSP任务的管理和调度工作,DSP完成ARM下发的数据计算和处理工作,两者通过双口RAM交换数据。实际应用表明,该接口充分利用了两个处理器的功能特性,数据传输速度快,适用于ARM与DSP间需要进行大量数据交换的场合。  相似文献   

13.
OMAPL138双核系统的调试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MAPL138高性能、低功耗双核处理器为手持式移动设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双核通信模块DSPLink的软件架构和在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下的编译加载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以消息队列组件为例分析了ARM和DSP双核通信时通道的建立和连接的方式。通过DSP/BIOS和Linux端DSPLink的MSGQ接口和多线程技术,建立ARM和DSP消息传递通道,提供了在双核开发中对DSP端暗箱调试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ARM芯片与DSP处理器,设计了嵌入式运动控制器交互系统,构建了具有多轨迹运动控制能力的交互系统架构,优化了系统的扩展性并提出了ARM与DSP分步设计模式,降低了开发与维护成本。同时,建立实现运动控制的实时交互模型,通过状态检测、插补等实时进程实现运动控制的实时交互,以提高交互的实时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分布植入式压电机敏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技术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基于嵌入式架构的多通道振动响应控制器;该系统以嵌入式处理器(ARM)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双处理器核心,ARM处理器上运行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并提供人机接口单元和通信等功能,DSP处理器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算法运算和处理结果输出,整个系统充分结合了ARM处理器强大的中断处理能力和DSP处理器高效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详细阐述系统总体设计思想、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系统构成与核心部件、功能指标和开发过程,以及实验测试设置与结果验证;设计开发与测试分析表明,该控制器性能良好且功能丰富,能够满足实际研究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ARM与DSP的SPI通信设计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测量仪器的多处理机分布式控制方案,并对DSP与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的ARM之间SPI通信设计进行了着重阐述.对于这样的特定系统,首先要完成Unux下的SPI驱动程序开发,然后才能进行ARM和DSP下的应用程序开发.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给出了一种ARM与DSP通信的通信协议,并基于此协议实现了ARM与DSP的SPI通信.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M920T内核的FFT算法的高效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ARM体系结构的发展,ARM处理器已经可以胜任许多DSP应用。为了充分挖掘ARM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能力,结合ARM内核设计特点设计了基4-FFT算法的高效ARM程序。代码设计中,对寄存器分配和指令调度作了精细地控制,提出了ARM汇编中浮点数的定点格式存储和计算方法,充分利用桶形移位器和5级流水线,避免了流水线互锁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程序指令周期总数减少并且运算精度很高。这些优化方法对ARM程序优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ARM与DSP双核视频交通检测系统通信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骏  杨兆选 《计算机工程》2007,33(5):255-257
研究了基于ARM微处理器S3C2410A与TMS320C6211 DSP双核体系结构的嵌入式交通信息视频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ARM和DSP系统单元间通信接口的硬件连接方案和驱动程序。ARM系统单元采用ARM-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通过DSP的HPI接口与DSP系统单元进行通信,将其看作一个字符型外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系统具有性能高、功耗和成本低、稳定性和实时性好、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DSP和ARM9双CPU经双口RAM的接口电路设计。在馈线保护中,采用DSP+ARM9的双CPU结构,两者之间采用双口RAM进行数据交换。考虑到馈线保护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对双口RAM选用了中断仲裁方式。设计了双口RAM、DSP和ARM9三者之间的硬件接口电路,同时还对三者地址值的分配关系进行了阐述。该接口的设计为牵引变电所馈线保护系统的需求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硬件是以由DSP和ARM构成的双核处理器TMS320VC5471为平台;软件实现了基于uC/OSII实时操作系统的ARM子系统和基于DSP/BIOS的DSP子系统,并解释了两个子系统的交互方法。对SIP协议的实现方法做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