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菜籽蛋白的制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选用传统的碱提酸沉方法制备菜籽蛋白,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得到菜籽蛋白的制备条件为:在pH12的条件下提取菜籽蛋白,原料与溶剂的比例为1:15,菜籽蛋白的沉淀分两步进行,首先在pH6.0条件下进行沉淀,离心之后在pH3.6条件下再进行沉淀,得到的菜籽蛋白加水后调pH至中性,喷雾干燥,按照此工艺生产菜籽蛋白,N回收率56.4%。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菜籽浓缩蛋白作为功能性食用蛋白的可行性,探索了水浴加热方法对菜籽蛋白功能性的改善情况.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以优化菜籽浓缩蛋白水溶性及乳化性为目标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pH 9.0、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6 min、料液比1∶8.在此条件下得到改性菜籽浓缩蛋白的NSI值为51.45%,改性菜籽浓缩蛋白的水溶性、乳化性及凝胶性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菜籽蛋白为原料,比较多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2709、Alcalase 2.4L、Protex 6L、Protex 7L和Neturase 1.5MG)对菜籽蛋白水解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解产物的凝血酶抑制活性,确定Alcalace 2.4L为制备菜籽抗凝血肽的最佳用酶,并获得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3.0g/100 mL、温度60℃、pH 8.5、加酶量7 000 U/g、酶解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水解度为18.1%,酶解液的凝血酶抑制率达到98.8%.  相似文献   

4.
以菜籽蛋白为原料,比较多种蛋白酶(碱性蛋白酶2709、Alcalase 2.4L、Protex 6L、Protex 7L和Neturase 1.5MG)对菜籽蛋白水解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水解产物的凝血酶抑制活性,确定Alcalace 2.4L为制备菜籽抗凝血肽的最佳用酶,并获得其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3.0g/100 mL、温度60℃、pH 8.5、加酶量7 000 U/g、酶解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水解度为18.1%,酶解液的凝血酶抑制率达到98.8%.  相似文献   

5.
富硒菜籽分离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富硒菜籽脱皮脱脂粕为原料,在pH12的条件下,用NaOH溶液浸提3次,每次浸提35min,固液比为1∶12,浸提温度50℃,得到富硒菜籽分离蛋白.产品蛋白质含量达83.37%,其蛋白质提取率为26.0%,硒的含量富集至5.87 mg/kg.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分析法在菜籽蛋白酶水解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影响菜籽蛋白的酶水解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复合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水解条件为温度55.5℃,pH6.2,酶与底物浓度比74.3LAPU/g,底物浓度12.0%,水解时间3h,最佳酶水解条件下的水争度为26.4%,在最佳酶水解条件下对水解度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证实了预测值和实测值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影响菜籽蛋白的酶水解的因素进行分析 ,得到复合风味蛋白酶的最佳酶水解条件为温度 5 5 5℃ ,pH6 2 ,酶与底物浓度比 74 3LAPU/g ,底物浓度 1 2 0 % ,水解时间 3h ,最佳酶水解条件下的水解度为 2 6 4% .在最佳酶水解条件下对水解度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证实了预测值和实测值是一致的 .  相似文献   

8.
以脱皮冷榨芝麻饼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制备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pH值、液固比、温度、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碱提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值9.5,温度63.3℃,时间124.3 min,液固比20.2∶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芝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到73.12%.得到的碱提液在pH值4.5时进行酸沉,所得产品蛋白含量为90.02%,蛋白得率为22.82%.  相似文献   

9.
利用菜籽蛋白的水解液进行热反应,对不同pH和温度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物中挥发性产物种类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pH对风味物质的产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pH对产生的风味物质的影响比较复杂.温度和pH不但影响反应产物的种类,而且对产物量也有很大影响.通过感官分析得出结论,在较低的pH时产生较好的类肉风味,在较高的pH和较高的温度下产物则带有焦糊味,在160℃、pH4的条件下产生的风味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自制发酵菜籽粕的蛋白提取工艺,旨在为菜籽粕及菜籽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微生物固态发酵脱毒后的菜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研究各个单因素对发酵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值12.4、温度55.7℃、料液比为1∶16.2时,发酵菜籽蛋白提取率的最大预测值为64.79%。  相似文献   

11.
桦木加碱蒸煮得到提取液,采用膜电解工艺回收部分碱,然后对除碱液进行脱木质素后,经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焦糖色素产品;对该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同时在不同pH下,考察其色率和红色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膜电解4~5 h,可以回收70%以上的碱;焦糖色素的色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色率最大相差3.5万个EBC单位,但pH=3.0~7.5时,色率均符合国家标准,红色指数随pH的增大而减小,红色指数最大相差1.78。自制焦糖色素产品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桦木加碱蒸煮得到提取液,采用膜电解工艺回收部分碱,然后对除碱液进行脱木质素后,经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焦糖色素产品;对该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同时在不同pH下,考察其色率和红色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膜电解4~5 h,可以回收70%以上的碱;焦糖色素的色率随pH的增大而增大,色率最大相差3.5万个EBC单位,但pH=3.0~7.5时,色率均符合国家标准,红色指数随pH的增大而减小,红色指数最大相差1.78.自制焦糖色素产品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南瓜为原料,进行碱法提取南瓜中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 20,水解时间为90 min,水解温度为50℃,Na OH质量分数为2%,提取率为64.2%.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将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后的滤液p H值调整为4去除蛋白质,再将滤液p H值调整为7,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8.4%,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364%,膨胀力为5.2 m L\g,膳食纤维含有较低蛋白质、脂肪.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综合法,对新疆产菜子粕进行处理,在脱去菜子粕中毒素的同时,提取高得率的植酸钙。认为其技术关键是控制稀酸浓度、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及pH值。  相似文献   

15.
氯盐环境下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行为及破坏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氯盐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破坏的问题,通过测试处于氯盐侵蚀环境中混凝土内部Cl-含量、pH值及含碱量的分布规律,探讨了氯盐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行为和破坏机理;揭示了氯盐侵蚀下钢筋混凝土曲线桥梁过早劣化的机理,并对此类病害的防治及治理提出了合理建议。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条件下,大量Cl-侵入混凝土内部并且到达钢筋表面,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胀裂,且随Cl-含量增加,混凝土PH值下降,含碱量增大;在含有Cl-的区域,混凝土PH值均降低;氯盐入侵后,增大了混凝土碱骨料破坏的可能性,混凝土内部孔结构发生了明显粗化。  相似文献   

16.
Ofthetraditionalprocessesofniobiumextraction ,thehydrofluoricaciddissolution solvent (MIBK ,TBPetc .)extractionprocessiswidelyutilized[1] .BecauseofspecialpropertiesofHF ,however ,thisprocessgivesrisetomanyseriousproblems ,forexample ,seriouscorrosionofproducti…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调节菜籽饼的PH,使硫甙降解朝着不产生腈的方向进行的工艺,经过小试和中试,ITC与OZT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4.53%和93.34%,腈未检出。通过动物饲喂,猪和鸡未发现甲状腺肿大、肝脏肿大等特有反应;与同等蛋白水平的黄豆饼试猪相比,增重、饲料报酬、屠宰率等差异不显著;以智利鱼粉为对照,脱毒饼对产鸡蛋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可替代部分进口鱼粉。该工艺技术对菜籽饼毒素的脱除效果好,工艺可靠,技术先进。  相似文献   

18.
在一定温度下对黄豆进行热处理使其呈现有序孔结构,并运用静态吸附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光谱研究其对中性红(Neutral Red,NR) 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溶液初始物质的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溶液初始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和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实验表明:在弱酸至弱碱性范围内,样品对中性红的吸附效果较好,并且在pH=7时最佳;溶液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也是影响吸附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吸附过程中,吸附剂和吸附质接触的最初20 min内去除率在80%以上。通过拟合发现黄豆对中性红染料的吸附行为更加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此材料成本低廉、方便易得、对人类友好,同时吸附性能好,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环境净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