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心肌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心力衰竭患者2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86和非感染组142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偶联法检测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NT-proBNP、CRP、PCT、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ST、LDH、CK、CKMB、NT-proBNP、PCT、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NT-proBNP、PCT、CRP、IL-1β、IL-6和TNF-α分别为(13.36±5.96)μg/L、(8.97±4.66)μg/L、(11.32±5.82)mg/L、(9.82±6.06)μg/L、(18.31±6.95)μg/L和(10.35±4.63)μg/L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血清AST、LDH、CK和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血清NT-proBNP、PCT、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与血清AST、LDH、CK和CKMB水平呈正相关(P0.05);且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NYHA)Ⅲ、Ⅳ级患者血清NT-proBNP、PCT、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NYHAⅠ、Ⅱ级(P0.05)。结论 NT-proBNP、PCT、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在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较高,可反映患者的心肌功能和肺部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行剔除术前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复发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3月在本院行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52例,随访3年后复发71例(复发组)、未复发181例(未复发组),对比两组术前IL-6、TNF-α、CRP水平,分析子宫肌瘤术后复发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IL-6、TNF-α、CRP对术后复发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初潮年龄、体质指数、家族史、孕次、产次、手术方式、肌瘤最大直径和术后妊娠等无差异(P0.05),复发组中肌瘤多发患者占比及术前血清IL-66.51 pg/ml、TNF-α27.70 ng/ml、CRP4.67 mg/L患者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瘤数目多发、血清IL-66.51 pg/ml、TNF-α27.70 pg/ml和CRP4.67 mg/L是影响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有药物治疗是复发保护性因素(P0.05);3项血清炎症因子联合预测术后肌瘤复发AUC和特异性分别为0.713、81.2%最高。结论:子宫肌瘤术后复发患者术前血清IL-6、TNF-α、CRP水平较高,高水平IL-6、TNF-α、CRP与术后复发有关,联合检测对术后复发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郁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皮质醇、5-羟色胺及炎症因子变化及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医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60例为抑郁症组,其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单纯抑郁症无肺部感染患者各3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60例为对照(对照组),对比各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及5-羟色胺、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抑郁组患者CRP、IL-6、TNF-α、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5-羟色胺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并发肺部感染患者CRP、IL-6、TNF-α、皮质醇水平分别为(13.84±4.90)mg/L、(16.12±4.02)ng/L、(17.92±2.50)ng/L、(191.14±60.13)μg/L,高于非肺部感染患者(5.82±2.81)mg/L、(5.25±0.30)ng/L、(5.01±1.77)ng/L、(132.04±31.52)μg/L,5-羟色胺为(16.72±5.55)μg/L低于非肺部感染患者(31.84±6.9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抑郁症患者CRP、IL-6、TNF-α、皮质醇水平高于轻度患者,5-羟色胺低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及炎症因子明显升高,5-羟色胺有所下降,与肺部感染及抑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科腹腔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与感染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9例外科腹腔感染和24例非腹腔感染患者,依据腹腔感染范围不同,分为无感染组24例,局部感染组38例和弥漫性感染组31例,检测患者入院时及抗感染治疗第3天的体温(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血清PCT、TNF-α、CRP和IL-6的水平,分析其与WBC的相关性。结果弥漫性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入院时T、WBC、N%、CRP、TNF-α和IL-6表达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弥漫性腹腔感染组TNF-α和IL-6表达高于局部感染组;弥漫性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无感染组比较,PCT表达明显升高;抗感染治疗3天后,两组感染患者T、WBC、N%、CRP、TNF-α、PCT和IL-6表达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P<0.05),而弥漫性感染组TNF-α、PCT和IL-6水平仍高于局部感染组。PCT、TNF-α、CRP、IL-6与WBC均呈正相关。结论临床检测血清PCT、TNF-α、CRP和IL-6均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外科腹腔感染,与CRP和WBC相比,PCT、TNF-α和IL-6检测更有助于评估腹腔感染严重程度,对抗菌药物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心肌酶谱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0例(心梗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n=42)和单纯心梗组(n=118),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PCT、IL-6、TNF-α、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CT、IL-6、TNF-α与心肌酶谱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IL-6及TNF-α水平对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心梗组患者血清PCT、IL-6、TNF-α、AST、LDH、CK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感染组患者血清PCT、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体内,血清PCT、IL-6、TNF-α与AST、LDH、CK、CKMB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TNF-α水平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均有一定的价值(P<0.05),PCT+IL-6+TNF-α联合检测的AUC、灵敏度与准确度均高于PCT、IL-6及TNF-α单独检测(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CT、IL-6和TNF-α呈高表达水平,与血清心肌酶谱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且血清PCT、IL-6和TNF-α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肺部感染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控制脊柱转移性肿瘤围术期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0年10月进行治疗的26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开放式椎体后凸成形术组,B组: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每组各13例;将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血清CRP、IL-6、IL-8及TNF-α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感染发生率A组为23.1%、B组为0;B组术后1、3 d血清CRP为(27.86±6.34、13.24±4.68)mg/L,IL-6为(176.50±13.05、98.77±9.86)ng/L,IL-8为(298.64±23.56、156.41±25.60)ng/L,TNF-α为(23.24±4.01、15.09±3.50)ng/L;A组CRP(18.12±5.06、8.76±2.15)mg/L,IL-6为(113.02±12.45、72.37±10.87)ng/L,IL-8为(245.96±22.38、102.34±23.14)ng/L,TNF-α为(16.20±2.78、9.46±2.96)ng/L;B组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控制脊柱转移性肿瘤围术期感染中的效果较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炎症因子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表达。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择期行手术的骨折患者3 79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患者病原菌和耐药情况,及感染患者与未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ESR水平。结果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2.85%(108/3 79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皮肤及黏膜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3株占58.87%,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8株占34.0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0株占7.09%。主要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较敏感;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CRP、PCT、IL-6、TNF-α和ESR分别为(85.52±12.31)mg/L、(8.97±1.49)ng/L、(98.17±16.57)ng/L、(35.49±4.63)pg/ml和(76.81±14.68)mm/h高于未感染患者(P<0.001)。结论骨科术后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头孢类耐药率较高,感染患者血清CRP、PCT、IL-6、TNF-α和ESR升高,为降低术后医院感染,应根据耐药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第5亚型(mGluR5)和CD_4+T细胞腺苷2A受体(A_(2A)R)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7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6例,非感染组51例,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mGluR5与CD_4+T细胞腺苷2A受体(A_(2A)R)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7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46例,非感染组51例,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mGluR5与CD_4+T细胞A_(2A)R表达及其预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并筛选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比较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结果 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占55.77%,革兰阴性菌20株占38.46%,真菌3株占5.77%;感染组中性粒细胞mGluR5及CD_4+T细胞A_(2A)R表达及其预测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并筛选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比较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结果 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9株占55.77%,革兰阴性菌20株占38.46%,真菌3株占5.77%;感染组中性粒细胞mGluR5及CD_4+细胞A_(2A)R表达高于非感染组(P<0.05),PCT、CRP、TNF-α及IL-6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出血量、GCS评分、吸烟史、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时间均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中性粒细胞mGluR5与CD_4+细胞A_(2A)R表达高于非感染组(P<0.05),PCT、CRP、TNF-α及IL-6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出血量、GCS评分、吸烟史、呼吸系统疾病、机械通气时间均为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中性粒细胞mGluR5与CD_4+细胞A_(2A)R表达预测术后肺部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18与0.781。结论 中性粒细胞mGluR5及CD_4+细胞A_(2A)R表达预测术后肺部感染曲线下面积为0.818与0.781。结论 中性粒细胞mGluR5及CD_4+细胞A_(2A)R表达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可为感染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43±0.37)天、(4.12±0.56)万元、(9.89±0.47)天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TNF-α、IL-6、PCT分别为(25.46±2.28)ng/L、(37.67±4.46)ng/L、(2.99±1.42)μg/L低于对照组(P0.05),IL-10为(36.46±3.12)ng/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2例少于对照组30例(P0.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可降低胃癌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血清炎症因子和25-羟维生素D3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1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与耐药情况;测定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25-羟维生素D3含量。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40%(43/512),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占56.14%,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1株占36.8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4株。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等较敏感,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CRP、PCT、IL-6和TNF-α分别为(16.58±2.46)mg/L、(1.48±0.23)ng/L、(25.41±3.26)ng/L、(48.97±5.67)ng/L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01),而血清25-羟维生素D3为(16.52±2.14)ng/ml低于未感染患者(P<0.001)。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患者炎症因子CRP、PCT、IL-6和TNF-α升高,而25-羟维生素D3降低;临床上需严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及延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感染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90例结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组48例和开腹手术组42例。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患者术前、术后5 d粪便菌群数量;术前、术后1 d、3 d、5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感染率为4.16%,低于开腹手术组的16.66%(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血清IL-6、TNF-α、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血清IL-6、TNF-α、CRP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P<0.05)。术后5 d腹腔镜手术组肠道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开腹手术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属、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相对开腹结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较轻,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小,术后感染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1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数为694例,将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纳入到感染组(100例),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纳入到未感染组(594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感染组患者与未感染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rocalitonin, 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 SA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CT、SAA、IFN-γ、TNF-α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手术时间、引流量与乳腺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无关,年龄、手术类型、引流天数、基础疾病与乳腺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0岁、手术类型为根治术、引流天数≥10天、有基础疾病均是乳腺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0.91±0.53)ng/ml、SAA(20.84±9.62)mg/ml、IFN-γ(68.95±10.23)pg/L、TNF-α(3.30±1.56)ng/ml,均高于未感染组PCT(0.28±0.12)ng/ml、SAA(5.30±3.13) mg/ml、IFN-γ(41.91±8.64)pg/L、TNF-α(1.63±0.8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SAA、IFN-γ、TNF-α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842、0.726、0.658。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较为常见,导致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手术类型、引流天数、基础疾病,血清PCT,SAA,IFN-γ,TNF-α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肾炎患者急性感染期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及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43例慢性肾炎急性感染期患者为感染组,45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未感染组、22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收集入组时三组研究对象和慢性肾炎患者治疗24h、治疗48h和治疗72h后,白细胞计数(WBC)、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情况,分析炎症指标与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和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时三组研究对象WBC计数、PCT、IL-6、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对照组,未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48h,血清WBC计数、PCT、IL-6、TNF-α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P<0.05);PCT、IL-6、TNF-α评价急性感染病情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WBC计数;当炎症因子水平PCT≥11.1ng/ml、IL-6≥287.20ng/L和TNF-α≥248.00pg/ml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和肺功能较差。结论慢性肾炎急性感染期患者血清PCT、IL-6、TNF-α水平进一步升高,加重肺、肝、肾功能负担,造成器官不同程度损伤,致病情恶化;加强血清PCT、IL-6、TNF-α水平动态监测,利于评价病情、指导临床、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感染严重程度与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36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将所有患者分为Ⅰ级组(轻度)124例、Ⅱ级组(中度)102例、Ⅲ级组(重度)86例、IV级组(极重度)48例,比较4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肺功能的变差而显著增高(P<0.01),且肺功能IV级患者血清PCT、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高于Ⅲ级者(P<0.05),Ⅲ级者显著高于Ⅱ级者(P<0.05),Ⅱ级者显著高于Ⅰ级者(P<0.05);血清PCT、IL-6、TNF-α、CRP水平与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FEV1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较易发生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肺部感染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应积极防治COPD患者肺部感染,尽最大可能保护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0例为感染组,同期收治的未合并感染患者50例为未感染组。采集感染患者临床样本,进行病原菌分析。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CRP、IL-6、PCT的表达水平。结果 90例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共送检标本90份,检出95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2.63%。感染组患者血清CRP、IL-6、PCT浓度分别为[(65.29±14.04)mg/L、(9.26±1.24)pg/ml、(5.65±1.42) ng/ml]显著高于未感染组[(13.56±1.01)mg/L、(7.36±1.67)pg/ml、(1.01±0.1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组中,支气管扩张症病情越重,患者血清CRP、IL-6、PCT表达水平越高(P0.05);感染越严重,患者血清CRP、IL-6、PCT表达水平越高(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CRP、IL-6、PCT水平均高于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P0.05),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患者血清CRP、IL-6、PC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通过检测患者术后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探寻可用于预测诊断感染的指标。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6例及未感染组61例,分别于术后1、3d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检测白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FEV1%。结果 56例感染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致病菌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占55.38%,革兰阴性菌26株占40.00%,真菌3株占4.62%;感染组患者与未感染组患者FVC(2.41±0.18VS 3.15±0.12)、FEV1(1.82±0.22VS 2.23±0.15)、FEV1%(57.11±7.65VS 71.78±8.09)及FEV1/FVC(51.26±8.53VS 66.01±7.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感染组患者与未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RP(29.77±6.16 VS20.19±4.92)、PCT(2.31±0.35VS 1.56±0.27)及TNF-α(39.98±7.84VS 22.30±7.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9.38ng/L为截点值,术后3dTNF-α诊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敏感性为85.25%,特异性为91.07%,曲线下面积为0.94,优于CRP及PCT。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可导致患者肺功能显著降低,术后3d外周血指标对术后肺部感染具有一定预测诊断价值,其中TNF-α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通过检测患者术后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探寻可用于预测诊断感染的指标。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56例及未感染组61例,分别于术后1、3d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检测白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FEV1%。结果 56例感染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致病菌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6株占55.38%,革兰阴性菌26株占40.00%,真菌3株占4.62%;感染组患者与未感染组患者FVC(2.41±0.18VS 3.15±0.12)、FEV1(1.82±0.22VS 2.23±0.15)、FEV1%(57.11±7.65VS 71.78±8.09)及FEV1/FVC(51.26±8.53VS 66.01±7.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感染组患者与未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RP(29.77±6.16 VS20.19±4.92)、PCT(2.31±0.35VS 1.56±0.27)及TNF-α(39.98±7.84VS 22.30±7.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29.38ng/L为截点值,术后3dTNF-α诊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敏感性为85.25%,特异性为91.07%,曲线下面积为0.94,优于CRP及PCT。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可导致患者肺功能显著降低,术后3d外周血指标对术后肺部感染具有一定预测诊断价值,其中TNF-α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对骨感染临床诊断价值,以期为骨感染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0月医院收诊的疑似骨感染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理分为骨感染组87例,骨转移组36例,同期选取4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TNF-α、IL-6、CRP水平差异。结果骨感染组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分别为(215.64±72.17)ng/L、(879.56±143.15)ng/L、(87.64±34.25)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6及CRP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IL-6及CRP在骨感染炎症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对预测骨感染的发生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CRP的临床参考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对尿源性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608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尿源性感染分为感染组122例和未感染组4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感染组患者尿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术前1 d、术后24 h和术后3 d,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症因子谱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白蛋白水平低于未感染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术前1 d、术后24 h和术后3 d,感染组IL-6、TNF-α、IL-8、CRP和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术前升高,术后3 d下降(P<0.05)。IL-6、TNF-α、IL-8、PCT、CRP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肺部感染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为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120例,观察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采集感染患者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检测患者术前、术后3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2、6、8、10(IL-1、IL-2、IL-6、IL-8、IL-10)、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2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7.50%,共分离病原菌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革兰阳性菌8株。患者术后3d血清TNF-α、IL-1、IL-6、IL-8、IL-10、CRP均高于术前,IL-2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与未感染患者术前血清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d肺部感染患者血清TNF-α、IL-1、IL-6、IL-8、IL-10、CRP分别为(35.16±14.44)pg/ml、(74.35±21.34)pg/ml、(98.05±34.62)pg/ml、(62.46±21.81)pg/ml、(35.23±7.90)pg/ml、(31.72±3.45)g/L,高于未感染患者(P<0.05),IL-2为(143.68±42.14)pg/ml低于未感染患者(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高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术后早期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预测及诊断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