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罗布麻总黄酮为主要原料,制备罗布麻总黄酮泡腾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酸碱总用量、酸碱配比(柠檬酸与碳酸氢钠质量比)、PeG 6000用量,并通过测定片重差异、崩解时限、pH、发泡量、脆碎度,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罗布麻总黄酮泡腾片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酸碱总用量38%、酸碱配比1.16︰1、Pe G 6000用量6%,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罗布麻总黄酮泡腾片感官评分最高(4.61分),且片剂完整,外观良好,酸甜适中,口感柔和可口,反应剧烈,崩解迅速,溶解性能良好,泡腾片的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p H、发泡量等指标均符合规定,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罗布麻总黄酮泡腾片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五味子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以崩解时限、产气量、pH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泡腾崩解剂质量分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的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值、产气量、硬度及脆碎度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柠檬酸∶碳酸氢钠最佳配比为1∶0.7(质量比),泡腾崩解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5%,五味子水提物浸膏质量分数26%,PEG 6000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甜菊糖苷2%,氯化钠2%,乳糖10%。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泡腾片,外表呈浅粉色,片剂表面光滑,可迅速溶于水中,产生丰富气泡,汤色呈浅粉色,并伴有五味子特有香气,口味酸甜适中,口感良好,每片泡腾片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为(9.79±0.18)mg,平均片重(500±20)mg,崩解时限为(87.42±1.91)s,pH值平均值为4.63±0.071,崩解时限、pH值均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苦荬菜提取物泡腾片的品质,以泡腾片崩解时限、发泡量、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泡腾剂酸碱比例、苦荬菜提取物干粉、泡腾剂和润滑剂最佳配比,并考察泡腾片成品pH值、发泡量、崩解时限、感官风味剖面和黄酮含量。结果得出,泡腾片最佳配方组成为柠檬酸33%,碳酸氢钠44%,苦荬菜提取物干粉11%、润滑剂PEG6000质量分数7%,利用5%乳糖填充后直接压片即可。最优工艺所得泡腾片单片重1.0 g,pH6.0呈弱酸性,发泡量为56.1 mL/g,黄酮含量为6.10 mg/g,外观均匀、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呈红棕色澄清透明、清苦爽口。  相似文献   

4.
以白芸豆水提物为主要原料,采用酸碱分开制粒压片法制备白芸豆水提物泡腾片。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甜味剂(阿斯巴甜)添加量、泡腾崩解剂(柠檬酸和碳酸氢钠)酸碱比和添加量、黏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和白芸豆水提物添加量对泡腾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白芸豆水提物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白芸豆水提物23%、柠檬酸30%、碳酸氢钠30%、阿斯巴甜2.5%、甘露醇11%、聚乙二醇6000 1%、聚乙烯吡咯烷酮2.5%。最佳配方下制得的泡腾片外观光洁平滑,汤色澄清无杂质,有白芸豆的独特风味。产品质量如下:平均片重2.97 g,硬度68.51 N,脆碎度1%,平均崩解时限188 s,pH 5.73。  相似文献   

5.
研究荔枝草提取物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以感官评分、崩解时限、pH及产气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选荔枝草提取物添加量、泡腾崩解剂添加量、泡腾崩解剂配比(碳酸氢钠:柠檬酸)、甜味剂添加量进行感官评分;最终以泡腾片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荔枝草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荔枝草提取物18.0%,泡腾崩解剂的最佳质量比是1:1.9(共计40.0%),甜菊糖苷2.75%,聚乙二醇6000 4.0%,氯化钠2.0%,乳糖33.25%。最佳工艺下制得的荔枝草泡腾片口感良好,感官评分(4.79±0.02)分,且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汤色呈黄褐色澄清透明,平均片重(500±12) mg,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每片总黄酮含量为(7.52±0.06) mg。  相似文献   

6.
为制备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物泡腾片剂,本文以崩解时限、pH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碳酸氢钠:柠檬酸)、泡腾崩解剂总质量、聚乙二醇6000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发泡量、总黄酮的含量,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泡腾崩解剂最佳配比为1∶1.21,泡腾崩解剂的总量最佳质量分数为46.15%,PEG 6000的最佳质量分数为6.02%。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泡腾片,平均片重(500±21)mg,每片总黄酮含量为(4.80±0.08)mg,崩解时限、pH和发泡量符合药典规定,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泡腾片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呈弱酸性。  相似文献   

7.
为制备藏茶泡腾片剂,本研究以口感评分、外观评分和汤色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藏茶提取物用量、泡腾崩解剂用量和甜味剂用量,并以片剂的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脆碎度及多糖含量为指标,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藏茶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藏茶提取物15.8%,泡腾崩解剂50.6%,阿斯巴甜1.5%,PEG 6000 6%,乳糖26.1%。最佳配方制得的藏茶泡腾片口感良好,感官评分为(96.2±3.84)分,平均片重为(499±19)mg,每片多糖含量为(4.77±0.08)mg。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重复性好,产品质量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以崩解时限、口感、澄明度等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筛选金银花泡腾饮料片配方。实验表明,最佳配方为:金银花浸膏粉质量分数为40%,崩解剂用量为27%(由PEG6000包裹的碳酸氢钠与柠檬酸组成,重量比为1.3:1),32%乳糖为稀释剂,1%PEG6000为润滑剂。其中制粒时和制粒后加入的崩解剂比例为5:4。本法工艺可行、重现性好,所制得金银花泡腾片崩解性好,硬度符合要求,崩解后所形成的饮料澄明、口感好。  相似文献   

9.
以牡丹花蕊全营养提取物为原料,制备全营养牡丹花蕊泡腾片.通过对泡腾片制备工艺考察,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进行制备.对外观、汤色、味道进行评分,以脆碎度、片重、崩解时限和pH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牡丹花蕊全营养提取物添加量、泡腾崩解剂酸碱质量比、泡腾崩解剂添加量、甜味剂添加量等因素进行优...  相似文献   

10.
该文开发一种新型的复方枸杞泡腾片。采用酸碱分开制粒法研制复方枸杞泡腾片,以泡腾片外观、崩解时限、pH值等为评价指标,选择合适的泡腾剂用量等;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配方,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泡腾片中金丝桃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填充剂:乳糖7.14%,泡腾剂:柠檬酸与碳酸氢钠总量为70%(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1.2∶1,即柠檬酸38.18%,碳酸氢钠31.82%),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 6000,PEG 6000)3%,甜味剂:甜菊糖苷2%;黏合剂:90%乙醇。制得的复方枸杞泡腾片中金丝桃苷的平均含量为0.410 mg/g。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竹叶提取物泡腾片并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以崩解时限、pH值、硬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竹叶提取物泡腾片中泡腾剂(柠檬酸、碳酸氢钠)的最佳组成和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的使用方法,并考察泡腾产品的总黄酮含量、崩解时限、pH值、硬度和发泡量。结果:泡腾剂的最佳组成为柠檬酸质量分数20%、碳酸氢钠质量分数20%,制备工艺采用聚乙二醇6000包裹碳酸氢钠后实施粉末直接压片。最优工艺所得泡腾片呈弱酸性,可迅速崩解,发泡量为13.7 mL/g,总黄酮含量为52 mg/g。结论:该工艺所制备的竹叶提取物泡腾片外观良好,崩解迅速,溶解后溶液澄清透明、呈弱酸性。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泡腾片,以崩解时限、pH值、发泡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泡腾片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黑曲霉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为酒石酸和碳酸氢钠比例1.00∶1.25、崩解剂添加量70%、黑曲霉孢子粉添加量15%、质量分数为10%的聚乙二醇6000乙醇溶液为润滑剂,添加量为3.15 g/mL,质量分数为2.5%为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为粘合剂,添加量为7 g/mL。在此优化条件下所得的黑曲霉泡腾片表面光滑,黏冲不明显,pH值为5.7,且崩解时限(23 s)、发泡量(40.79 mL/g)、硬度(4.3 kg)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的规定,在水中可迅速崩解。  相似文献   

13.
于颖  孙冰玉  张光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2011,(12):351-353,358
实验对一种高纤维减肥饼干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并针对其营养素含量的不足,通过速溶片的形式进行补充。分别以崩解时间和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对速溶片的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速溶片的基料为:柠檬酸55%,碱剂35%,阿斯巴甜3%,甜橙粉末香精1.5%。  相似文献   

14.
选用乌梅提取物为基础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曲线法对配方进行分析优化,获得了乌梅泡腾片的最佳配方为乌梅提取物、泡腾剂和阿巴斯甜质量比为54.95︰40.29︰0.54,质量分数5%PVP的乙醇溶液和L-亮氨酸分别为乌梅提取物和泡腾剂质量和的2.5%和0.6%,酸源中柠檬酸和酒石酸质量比为4︰1,酸源和碳酸氢钠质量比为1.37︰1。在该配方下,采用湿法混合制粒,得到的乌梅泡腾片发泡量为6.7 mL,崩解时间为128 s,脆碎度为0.86%,所得饮料p H为5.3,具有乌梅饮品酸甜爽口的特征口感,用量仅为市售酸梅粉的34.8%,具有质量轻,携带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邹祥  章克昌 《饮料工业》2002,5(6):33-35
对姬松茸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姬松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姬松茸发酵滤液60%,甜味剂6%,柠檬酸0.3%,复合稳定剂0.2%,制得的饮料风味独特,而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6.
姬松茸子实体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进行了姬松茸多糖子实体粉末水提、醇沉时的一些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得出了最优工艺条件:微波处理10min;料水比:1:30;浸提温度120℃;浸提时间3h;3倍乙醇加量沉淀6h,多糖提取得率可达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